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专访龙永图:有摩擦不代表中国贸易环境恶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7日 03:08 第一财经日报

  编者按

  与《财富》北京论坛遥相呼应,“经济全球化与亚洲的选择:上海论坛·2005”也在5月16、17日于上海隆重举行。在全球发展和能源紧缺的背景下,怎样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中国愿意跟其他国家合作共同探索全球能源问题的出路。

  本报记者 王斌 包庆 发自上海

  “经济全球化与亚洲的选择:上海论坛·2005”昨天(16日)进入正式会期。会上,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发表了主题演讲《全球化背景下的亚洲区域合作》,这成为当天会议的一个焦点话题。《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就此话题及经贸领域热点问题对龙永图进行了专访。龙永图强调亚洲区域经济合作应该全面对世界经济开放,还呼吁亚洲应支持世界贸易组织多哈谈判。“只有把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置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审视,我们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第一财经日报》:您认为,中国政府及中国的企业应该以怎样的角色来参与亚洲区域合作与经济一体化?

  龙永图: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主要还是要靠企业为主体,因为实现全球化的载体就是企业,区域经济化也是靠企业进行跨区域的投资、贸易活动来实现的。但是,也不要忽视政府之间制度性安排的重要性,因为政府间的制度性安排可以降低企业之间相互贸易的成本,克服一些体制性的障碍,这样产业链的运行会更加通畅、高效和低成本。

  我一直认为,中国经济参与全球化也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也好,首要问题是培养一批一流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家。同时,中国的国内市场很大,如果放弃国内的大片市场去追求国外市场,那就是舍本逐末。因此,国内的企业应该先占领国内市场的主动权,利用好当地的优势,来控制好国内的市场,与国外企业争夺国内市场,这是首先要做的。

  《第一财经日报》:目前,在发展国际经贸关系过程中,除了WTO这种全球贸易体制之外,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与区域自由贸易安排的谈判也不断取得进展,您怎样看待这几种贸易制度安排之间的关系?

  龙永图:既然是在一个全球化时代,主要还是进行全球性谈判,维护和巩固整个WTO框架所代表的全球贸易体制,这是整个国际贸易体制的主流。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或者区域自由贸易安排只能是对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一个补充,不能替代它,更不能伤害WTO框架所代表的这种全球贸易体制。

  我认为,一定要摆正位置,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始终都是主体,不能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和区域贸易安排作为发展国际经贸关系的主要手段,这样是对多边贸易体制的认识存在误区,也有悖于中国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整体战略。

  《第一财经日报》:中国加入WTO之后,中美、中欧贸易摩擦问题似乎也日益频繁,您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看待这些贸易摩擦?

  龙永图:我一贯认为,对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问题要保持“平常心”,不要过分渲染,贸易摩擦在国际贸易过程中是经常发生而且不可避免的,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这种情况可能更频繁一些,但不能因为有贸易摩擦就认为整个中国的贸易环境恶化了,这样一种结论是不正确的。

  例如,经常被媒体所强调的中国遭遇反倾销调查的产品,2003年只占到全部出口产品总量的0.5%,2004年这一比例下降为0.3%,用整个出口量的0.3%或0.5%来衡量整个贸易环境,是以偏概全的做法。

  当然,在发生贸易摩擦问题时,商务部和其他有关部门会尽全力交涉与解决,这个问题也会备受媒体与百姓的关注,而此时,另外99%以上的正常贸易往往不太会受关注。应该认识到,贸易摩擦不是问题的全部,更不是问题的主流。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中国贸易环境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