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届世乒赛 上海投向乒乓产业的试金石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6日 03:13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 包庆 发自上海 黑色布鞋、卷起的裤脚,还有皱巴巴的衬衫、体恤,这是世乒赛组委会办公室里目前流行的装束。4月30日,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即将在上海开幕,筹备期仅剩数天,中国乒协主席徐寅生,副主席、国际乒联技术委员会主席姚振绪两人不得不亲自上阵,在组委会办公室里打点着最后的细节。
与即将在沪上演的摩托GP、大师杯网球赛和F1分站赛相比,世乒赛是一个非商业性比赛。“虽然比赛也是市场化运作,但无论资金还是组委会等工作人员组成,主力都是政府。”世乒赛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吴新民说。 世乒赛盈利可能为零 为了这场非商业性的比赛,上海耗资9000万元修缮和改建比赛场馆等基础设施。其中,上海市政府拨款6000万元,场馆经营方东亚体育文化有限公司出资3000万元。场馆所在地的徐汇区政府,也为整治赛场周边环境和交通而倾资近千万元。 至于收回投入的渠道,目前来看有两个,一是门票收入,二是赞助商。 组委会对本届世乒赛的票房收入期望值是500万元。上海市乒协主席、第48届世乒赛筹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陈一平曾多次公开表示,上海世乒赛坚持走低票价路线,不以盈利为目的。目前,所有预赛门票已全部售罄,决赛、半决赛的门票也销售了90%以上。 门票销售火爆与票价低廉不无关系。预选赛票价10~50元;中间各轮比赛票价50~480元;决赛票价也只有100~680元。陈一平说,与多数文艺演出相比,世乒赛的票价低了很多。 作为世乒赛收入的第二大来源,此次大赛的赞助商除大众、立勃海尔、红双喜三家由国际乒联确定外,组委会还拉到JCB等近30家赞助商,赞助金额从1万元人民币到120万美元不等。整个赛事收到的赞助金总额目前尚无统计,但组委会相关人士表示,收到的所有赞助仅够支付竞赛费用。 本届世乒赛还有另外两个单项收入,一是荣信体育发展公司以40万元低价买断大赛吉祥物和纪念品;二是本月20日由组委会发起的世乒赛慈善义拍拍得110万元,但这笔收入目前已悉数交给了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乒乓背后的产业“钱景” 如果赞助商的“解囊”只够支付竞赛费用,那么本届世乒赛对上海而言是一场近乎没有盈利的比赛。一个通过一场F1中国大奖赛就将3亿元门票收入揽入怀中的城市,为何要为世乒赛全力以赴? 上海市市长韩正在本月24日视察世乒赛筹备工作时强调,乒乓球是中国长盛不衰的“国球”,上海举办一届精彩圆满的世乒赛将令世人瞩目。吴新民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上海举办世乒赛意在借机推动全民乒乓运动产业。 显然,乒乓产业是本次上海举办世乒赛的一个关键词。由“景观体育”走向“产业体育”的上海,在成功招徕F1赛车、NBA中国赛和大师杯网球赛这些已被高度产业化的世界顶级体育赛事后,又将目光投向了“国球”产业。 中国乒协主席徐寅生曾表示,乒乓球在中国拥有最广泛的群众观看和参与基础,有统计表明,1987年的第39届世乒赛上,中国选手江嘉良对战瓦尔德内尔的男单决赛,有3亿中国观众收看了电视转播。但乒乓产业在国内的运作却与它“国球”的名称很不相称。 而上海显然对乒乓产业的广阔前景充满信心。除了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一职,吴新民同时还是上海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主任。他说,乒乓球运动在“人人运动”项目中推广后,首先能带动乒乓球的基础产业,如乒乓器材生产、场地租赁,甚至带动更多的商业乒乓球比赛。 吴新民还透露,世乒赛举行期间,还将同期举办世界最高级别的国际乒联乒乓球博物展,为了吸引更多人来参观,门票仅设为10元。另外,此次世乒赛的观众有三成来自外地和国外,一些外籍乒乓球星,如德国的玻尔、瑞典的瓦尔德内尔、日本的福原爱等的到来,都会吸引一批国外球迷随之来沪。吴新民们看重的正是世乒赛背后的一个更广阔的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