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以国企利润弥补养老金缺口是还历史欠账

评论:以国企利润弥补养老金缺口是还历史欠账
2018年07月03日 22:52 法治周末

  养老金中央调剂之后还得开源节流

资料图资料图

  敬一山

  7月1日,国务院此前印发的《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通知》正式落地实施,这标志着将要建立养老保险中央调剂基金,对各省份养老保险基金进行适度调剂,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养老金中央调剂制度,应该说是为了应对严峻形势而出台的政策。正如此前很多专家都已指出的,近年来虽然全国大盘子里的养老金仍有结余,但是也有多个省份面临支付压力,比如有的省份甚至早已处于赤字状态。在这样的形势下,通过中央调剂让相对富裕的省份“支援”一下,有助于部分省份度过难关,确保这些省份的退休人员能够消除后顾之忧。

  但也必须看到的是,中央调剂本质上是一种再分配制度。它能实现对少数省份的兜底保障,但不会从整体上做大蛋糕。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开源”,那在老龄化逐渐加重的形势下,更多省份仍将面临养老金收不抵支的危机。

  关键的问题在于,在劳动人口相对稳定甚至逐年下降的情形下,通过什么途径才能实现养老金的开源。众所周知,养老金的来源主要分三块:一是当年征缴所得的收入,二是历史累计结余所得的投资收入、利息收入等,三是财政补贴。

  这三个渠道中,前两个其实可挖掘的空间已经不大。提高当年征缴收入,意味着要向个人和企业多收,但目前的纳税人和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负担已经非常沉重。最近个税法修改,正是考虑到纳税人的各项税费负担过重,着力于减税。在这样的现实下,再去多收养老金显然不切实际。而养老金作为全民的“保命钱”,即便拿去投资也不能放到高风险的领域,所以投资收入也是可预计的。

  所以,最有可能开源的领域只能是财政补贴。在这个领域,舆论其实前几年就一直持续在呼吁的是,把更多的国企利润拿来充实养老金。这么做无论是理论上、可操作性上,都是比较靠谱的。因为国企的性质本身就是全民所用,用来回报全民顺理成章。

  此外,还有更现实的理由,如今养老金缺口的形成,很重要的原因是刚建立养老金制度时,大批的国企职工历史上并没有缴纳养老金,他们在退休之后却领取了大量的养老金。所以由国企利润来弥补这个缺口,也是理所当然的还历史欠账。

  对于这个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已有方向性的决议。文件已经明确要提高国企收益上缴比例,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不过在方向明确之后,需要在落地细则和时间表上,尽快有所行动。

  当然,在开源之外节流也是必须考虑的。最近江西省宜春市一老年大学学员倒是提了个“节流”的建议,他在政府网站建议要鼓励市民主动申请放弃领取养老金,称现在养老金紧缺,大家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国家,对于这种只顾自己利益的行为,却不为国家考虑的个人,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惩……

  这个建议当然是被地方政府否定了,舆论上也被批的体无完肤。显然,这个建议走到了荒诞的另一个极端。发帖人自己有觉悟,他当然可以把养老金捐献出来,让国家把钱用到别的更为迫切的领域。但是他不能强制别人也做这样的选择。毕竟,养老金并不是天上掉下的福利,是每个劳动者“存”在国家那里,用以保障自己晚年的。领取养老金是基本权利,而不是谁的恩赐。

  对这样一个明显不靠谱的建议,之所以舆论哗然,就是大家担心,在养老金收不抵支的形势下,国家会不会明里暗里地降低保障水平。这样的“节流”肯定不得人心。

  真正的节流,是确保养老金准确合理的发放,避免各种灰色的跑冒滴漏。只要搜索下新闻,就能发现几乎每年都有各种冒领养老金的丑闻,有不少还被追了刑责。这充分说明养老金作为全民的保命钱,在管理上还是存在不少疏漏,通过严格管理避免这部分的损失,是必要的精打细算。

  总之,养老金的中央统筹更多还是治标,治本还是要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以实现养老金的开源节流。其中,划拨国企利润以实现养老金开源,应该是当务之急。

  (作者系时评人)

责任编辑:李思阳

开源 养老金 中央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