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诺贝尔经济学奖花落有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6日 13:16 新浪财经

  周义兴

  北京时间昨晚7点,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揭晓。三位美国经济学家——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名誉教授莱昂尼德-赫维奇、芝加哥大学教授埃里克-马斯金和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教授罗杰-迈尔森摘得荣誉,诺奖颁发机构瑞典皇家科学院给出的获奖理由是:他们为“机制设计理论”奠定了基础。他们三人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54万美元)的奖金(《东方早报》10月16日)。

  对此可以预期,由中国向市场经济转轨这个社会特征所决定,以及这个经济学理论对社会资源、市场资源是否得到有效分配,乃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方面研究的贡献,社会也必将能在相关的解读中从中得到启示。可尽管如此,笔者认为还能从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中得到另一方面的启示;

  首先是学问研究的长期性。其实从相关的介绍中可以了解,“机制设计理论”的奠基人赫维奇对这一理论的研究早在1960年就开始了,其后经后二位得奖人的发展,先后已有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也就是说,这个经济学理论在近半个世纪时间内,不仅有经济学家契而不舍的深入研究发展,而且也是经长时间考验之后,才逐渐为经济学界所接受与认可,并最终夺得了今年的

诺贝尔经济学奖。想期间,这个“机制设计理论”少不了会有经济学界的讨论甚至于质疑,然或许正是如此,这个经济学理论才在理论界的不断讨论质疑,并在研究人员的深入之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成熟。所以由此可见,学术的研究与进步,少不了要有相应的学术研究自由,以及百家争鸣和百花齐放的社会学术氛围。因此,如果只有研究人员的学术精神,而没有相应的社会氛围,要想在理论研究上取得原创突破性的成果应该是不可想象的。

  还有以理论的原创性观点讲,一种学术观点的提出与发现,往往还与相关研究人员的独创精神和相应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相伴相生关系。对此人们应该不难发现,也许人类社会的历史经验已在相当程度上证明,真正学术理论的独创性,或者一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理论与观点的提出,总是与社会的世俗与献媚有着相当的距离。所以就此而言,人们也许还能从今年的诺奖中还能得到这样的启示:即使在我国目前勘称前所未有的市场转型阶段,如果不具有真正学术研究应必备的自由理念,而是整日热衷于与学术格格不入的世俗与献媚,那必定会远离于真正的学术研究之外,也更谈不上会有相应的先进理论发现与提出。想这,不但可说是诺贝尔奖花落中的另一层面启示,或许也应当是国内学术理论研究人员要有所思考、乃至需要反思的一个问题。

  现在,作为现代人类,人们或许能从诺贝尔奖的颁布与解读中分享到人类自身思想发现的幸福,然国人同时似乎也应思索的是,作为地球人,我们现在是否缺少了什么,应该还作哪些努力?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