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巨额贸易顺差之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2日 20:12 中国产经新闻

  “又好又快”发展理念下的2007系列评论之六

  盘点2006年的中国经济,在对外贸易领域中,巨额贸易顺差成为一个重量级的关键词。商务部一位官员在“2007企业发展高层论坛”上透露,2006年我国贸易顺差达到1775亿美元。这也就是说,与上年相比,贸易顺差增长了近八成。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作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急速增长的贸易顺差同样让人“悲喜交加”。一方面,它为中国经济快车提供了加速的动力,使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吸纳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和水平进一步提高,让中国成为不容忽视的经济贸易大国。同时,巨额贸易顺差在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前行时,也潜伏着至少两大方面的“安全隐患”。

  巨额贸易顺差使经济结构进一步失衡。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对外贸易为什么由持续逆差变为持续顺差?从国内因素看,国内需求结构失衡是加剧贸易顺差扩大的根源。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加大了对高投资、高积累、高资源投入的依赖,而消费需求相对滞后矛盾更显突出。在“高投资、低消费”背景下,内需不足,出口压力必然加大,经济增长对国外需求形成畸形依赖。

  众所周知,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国内需求是根本、是基石。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从上到下采取多种措施极力“扩大内需”,但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格局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有专家认为,巨额的外贸顺差以及65%的外贸依存度,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结构性的比例失衡。可以说,巨额顺差导致的贸易失衡是经济结构内在失衡的结果,同时也是加剧经济结构失衡的一大动因。

  除加剧经济结构失衡外,巨额贸易顺差也反映出资源的低效配置。从理论上讲,一国从事国际贸易的根本目的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跨国和跨代的资源优化配置。然而,在令人心跳的贸易顺差背后,资源配置状况又如何呢?总体来讲,在巨额贸易顺差的背后,隐含着资源的低效配置。具体分析,2006年巨额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加工贸易领域,顺差同比增加了400多亿美元。据

商务部官员透露,在全球化过程中,中国企业国际分工地位较低,位置处在产业链低端,利润大头被国际品牌商、零售商拿走,出口加工企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及发达国家的5%。数据显示,2005年世界品牌
500强
中,美国拥有249个,法国拥有46个,日本拥有45个,而中国只有4个。由于“利润少、工资少、品牌少”,中国企业出现“企业弱、创新弱、营销弱”局面。由此可见,巨额贸易顺差消耗了大量不相匹配的资源,“看不见的手”难以有效配置资源。面对这一局面,有学者不无忧虑地认为:贸易顺差是资源配置放错了地方。

  综上所述,巨额贸易顺差反映出经济结构的失衡和资源配置的低效,折射出经济畸形发展和不良循环等问题。

  巨额贸易顺差再次告诫我们,经济发展如同一列快车,几个轮子必须协调运转,如果出现不均衡,这列快车必然偏离轨道。因此,能否有效缓解巨额贸易顺差,直接牵涉到经济能否“又好又快”发展这一重大课题。要有效缓解巨额贸易顺差,从技术层面来说,可以逐步通过加大进口、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扩大对外投资、扩大消费等手段。从管理层面来说,应该尽快改变将“实现贸易顺差作为贸易目标”的思路,调整鼓励出口的导向政策,调整政绩考核标准,规范地方政府不计成本为引入外资的行为。

  病去如抽丝。一些国家的发展经历表明,缓解巨额贸易顺差、解决贸易失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这一问题,既要引起足够重视,同时也不能操之过急。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