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中国发展是机遇不是威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3日 08:21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黄晴

  最近,国际上有两篇关于中国的报道引人注目。其一是美国的《时代》周刊(提前出版的1月22日期)的封面文章,题为“中国世纪”;其二为日本《读卖新闻》1月14日刊登的一份民意调查。两篇报道显示,对待中国的发展,西方社会渐渐走出一种简单化的、敌对的意识形态魔障,尽管其对中国的看法还有若干疑虑、矛盾和不确定的成分,但现实和理性的因素的确有所增加。

  以《时代》的“中国世纪”一文为例,它谈了对中国的几个基本看法:第一,发展经济和保持社会稳定是中国当前的最优先考虑;第二,在对外关系上,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是中国“最重要的事情”;第三,中国在国际外交技巧和国际责任意识上有重大改变,“中国正以远比过去积极的态度思考其战略,不仅是地区战略,还包括全球战略。我们看到中国在自信心上发生了巨变”;第四,中国的崛起“并不一定和日本和德国当年那样,会成为一件恐怖的事情”。

  在日本国际经济交流财团和美国芝加哥全球事务学会共同实施的《读卖新闻》刊载的民意调查中,对于在国际社会上影响力日益提高的中国,日本、美国和印度分别只有28%、29%和23%的受访者认为“应当积极抑制中国影响力的扩大”,比例不足三成。更多的人认为“应当加速与中国构筑友好的合作关系”,这一比例在日本、美国和印度分别为72%、65%和40%。大多数受访者把中国的发展视为促进本国发展的机会。

  在笔者个人印象中,西方社会有关“中国崛起”的议论起于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英国的BBC电视台有过一个题为“中国的崛起”的专题片,大学中有关

中国经济发展的讲座增多。上世纪90年代中叶,克林顿访华前,曾表示过对“中国如何表现其伟大”的关注,也显示出西方社会对中国发展不可阻挡的一种判断。在这以后的10多年时间里,种种“中国威胁论”不时出台,逞一时之盛。但是,中国以自己的国际行为和外交实践,打破了种种不实之辞。

  首先,中国展现了一种对国际事务的负责态度,其典型事例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中,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缓解了区域其他国家的危机。其次,中国超脱了“强权外交”和“利益外交”的传统模式,力主和平共处、和谐相处、互利共赢、求同存异、平等对话的新型国家关系模式。中国倡导的新型国际秩序是对建立全球文明社会的有力促进。中国正是以这样的外交实践,获得世界越来越多的理解和认同,使种种“中国威胁论”难以主导世界舆论主流,而“中国机遇论”渐占上风。

  日久见人心,事长自然明。时间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作者为本报高级编辑)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