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周刊:啤酒喷泉凸显挥霍性消费心态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7日 15:46 新民周刊 | ||||||||||||
特约撰稿/夏业良 最近有一则新闻引人瞩目,由哈尔滨市政府和AB公司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哈尔滨国际啤酒节定于8月6日至8月21日举行,据悉作为此次啤酒节的所谓“亮点”,主办方打算注入90吨啤酒代替自来水源,形成真正的“啤酒喷泉”,“使游客在阵阵啤酒花香中品味哈尔滨的百年啤酒文化”。
根据外地媒体记者对现场围观市民的采访,绝大多数受访者感觉这种做法过于浪费,根据专业人士的粗略计算,生产90吨啤酒大约要消耗1.8万公斤大麦和大米,足够一个普通三口之家吃上32年;而生产90吨啤酒大约要消耗1800吨自来水,大致是54户城市居民一年的用水总量。另外还要消耗大约14400度电和9000公斤煤。 在大批下岗职工和城市贫困人口仍在为日常生活和诸多偶发性必需开支而发愁的社会背景下,某些社会集团的奢侈性消费与贫困人口的入不敷出的实际境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如何能让他们不反感,不产生巨大的心理反差?难怪有人愤慨地质疑道:难道倒掉90吨啤酒,创造一个所谓“全国第一”,就能弘扬“啤酒文化”?就能打造出中国的“慕尼黑啤酒节”?这种做法不但被人痛斥为“败家子”的行径,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被人唾骂至今的“酒池肉林”式的糜烂与挥霍。 无独有偶,在7月27日晚开幕的第五届重庆国际啤酒节上,上万名狂热的重庆市民相互泼洒啤酒,将此次啤酒节变成了“泼酒节”,在短短4小时内就消耗了35吨啤酒。根据新华社记者的报道,因当日气温接近40摄氏度,晚间也丝毫不见转凉,啤酒节会场温度一度达到38摄氏度,进入啤酒节狂欢现场的市民纷纷将手中的啤酒泼向空中,形成一柱柱“啤酒喷泉”,最后发展到人们互相用啤酒泼洒、追逐。据悉为了让到场观众都能畅饮一番,主办方事先准备了约25吨啤酒。这些按市场价算5元一杯的啤酒,在现场只卖1元钱。由于市民将啤酒的用途从饮用改为泼洒,原本准备的啤酒根本不能满足现场的需要,主办方又补充了近10吨啤酒,但很快又被现场观众泼洒一空。 上面这两个案例略有不同的是,前者是主办方经过策划的有意识消费,显然由主办方在预算内“埋单”,而后者则是大批消费者将企业或主办方以优惠价格出售的抗暑清凉饮料“潇洒大方”地泼洒出去,属于冲动性的“随机消费”,当然只能是由这些市民自己“埋单”。 这些较为超前的奢侈性消费活动无论最终是由谁来“埋单”,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类似的奢侈性消费毕竟是不受绝大多数国人欢迎或支持的,因为这些做法不仅背离了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国民的真实收入状态,还伤害了社会中占据压倒多数比重的低收入国民的内心情感。 那么这样的奢侈性消费活动究竟是以何种心态所支撑的呢?近年来,我们常常看到不少人依然无法摆脱所谓“汉唐盛世,泱泱大国”的自大或自恋情结,想当然地错把中国早已匮乏的自然资源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喷泉或自来水,抱着“今日有酒今日醉”和急功近利的短视心态,疯狂地占有和消耗我们为数不多的宝贵资源,这与我们当前所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我们才刚刚步入“小康阶段”,挥霍、浪费、攀比斗富、过度消耗资源以及一切群体化的奢侈性消费都是我们应当力戒和斥责的,并且这些反常的消费心态及其行为理应受到全社会的鄙夷和痛斥。 根据媒体的最新报道,8月9日,第四届哈尔滨国际啤酒节组委会在紧急叫停“啤酒喷泉”的前提下,对“啤酒喷泉”一事做出了如下解释:“啤酒喷泉”所用的啤酒并非成品啤酒。在啤酒生产过程中,每天将产生千分之三左右的啤酒废液,这些废液主要有酒头、酒尾、瓶罐洗涮液和质检不合格的废酒混合而成。这些废液不能作为产品出售,也不能回收再利用,只能排到污水处理系统中。然而这一迟到的官方解释显得有些软弱和苍白,如果事实如此为什么不能在事先就向媒体坦言,从而对社会公众打个“预防针”呢?难道这些可以预见的心理反应和社会反响不足以促使主办方的准备工作更加细致吗?或者说有可能避免误解的信息透明化会降低这一活动的预期轰动效应和商业收益? 在一个资源经常出现不当配置的社会背景中,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资源的浪费和不当配置关系到社会中每一个成员的现期收益和未来福祉。对于许多社会新闻事件的关注,乃至一定程度上的质疑、抨击和阻止,表明了社会公众参与意识的强化和公民意识的觉醒,通过公民和媒体的关注和干预,某些决策者的短视和功利化倾向以及忽视普通公民心理感受和社会效应的不当行为被清楚地暴露在阳光之下,同时社会公众和媒体的监督和干预功能也得到彰显。 笔者以为,这是近年来值得欣喜和予以肯定的一个公共事件结局,虽然我们并不希望类似的事件继续发生,但是现实主义的分析态度告诉我们,社会问题永远不会完结,唯愿类似的公共事件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和改进。(作者为中国体改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访问教授)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