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部分牙膏可能含致癌成分 > 正文
 

媒体断章取义热炒 清洁天使忽然变成致癌妖魔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1日 18:05 北京晚报

  英国报纸上一篇关于“高露洁牙膏可能含有致癌物”的报道被媒体纷纷转载,在消费者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在媒体的热炒和公众严重关切的共同作用下,高露洁一夜之间从“清洁天使”变成了“致癌妖魔”。

  二步妖魔化

   “断章取义”最初报道这则消息的是15日出版的英国《旗帜晚报》,它引用的资料来自于美国环境化学家彼得·威克斯兰的研究文章。这位科学家在试验中发现,一些洗涤用品中的化学物质三氯生能够和经氯消毒的自来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三氯甲烷。这种被环境保护部门认为可在动物中引起癌变的物质,是否能被人吸入或渗入皮肤,需要进一步研究。

  彼得·威克斯兰试验的关注点是水处理厂的化学反应。而《旗帜晚报》的记者把这项研究与市场上出售的牙膏和洗手液等相关联,于是就出现了“牙膏致癌警告”这样耸人的新闻标题,这显然是对彼得·威克斯兰发现的“大踏步超越”,连彼得·威克斯兰本人都说,这则报道“断章取义”、“没有道理”。

  “进一步联想”这则报道后来被一些媒体纷纷转载,一度形成了“报道规模”。有的报纸强调高露洁牙膏已经被英国的一些超市下架,而这一点又是对《旗帜晚报》报道的“进一步发展”。事实上,《旗帜晚报》的报道中并没有明确说明超市下架的产品是什么品牌,但由于它在前面提到高露洁中含有三氯生,于是两者之间发生了“合理的关联”,这一关联对一些消费者的震撼非同小可。

  媒体自省中外一些媒体“戏剧化处理”

  高露洁从“清洁天使”突然变为“致癌妖魔”,中外媒体在这个过程中对信息的“戏剧化处理”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然而,科学毕竟不是“戏剧”,它需要的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特别是事关公众健康与安全的大问题,媒体更要拈量自己肩上的社会责任,引导公众科学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媒体自身的威信会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提升。相反,妄下结论,盲目炒作,人为地增加吸引眼球的因素,甚至煽风点火,最终损害的是自己的公信力。

  英国主流媒体波澜不惊

  高露洁事件在中国国内人声鼎沸,可消息的原产地英国却是波澜不惊。《旗帜晚报》的报道基本没有引起读者和商家的注意,高露洁在绝大多数商店照卖不误。原因可能是复杂的,但是报道多处使用“可能”、“或许”等字眼以及在行文表达上闪烁其词,无疑大大降低了这则科技报道的可信性和关注度,加上《旗帜晚报》本身口碑不佳,所以几乎没有其他英国媒体对其进行转载。这或多或少说明了英国媒体的谨慎态度。彭丽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