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行骗贷案为何会发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5日 03:42 每日经济新闻

  尹中立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日前,媒体公布北京华运达房地产开发公司利用“森豪公寓”的烂尾楼骗贷6.4亿元的大案,引起社会对房贷风险的高度关注。

  这一案件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我国银行业对住房按揭贷款的错位认识;二是中行
内控机制不严已到让人揪心的地步。这两个病症一起发作,中行骗贷大案的发作就是迟早的事。

  一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对住房按揭贷款情有独钟,视为优质资产。而根据本人所在的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的调查研究,类似“森豪公寓”的骗贷案件在银行并不鲜见。在内控不严的情况下,银行普遍倚重的住房按揭可能只是冰山,会随着监管的严密,或是房市的趋弱而融化。令人深思的是,目前多数银行与房地产商对房地产风险或房贷风险避口不谈。

  而事实是,在中行骗贷案发之前,2004年6月,中行上海分行已向中介机构发出口头通知,将5位通过银行贷款购买20到30套房产的购房者列入房贷黑名单。这说明,银行内部并不是没有意识到房贷风险,只不过为银行利润计,不愿公开承认。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一些银行甚至不愿承认住房按揭的潜藏风险。表现在市场反映上,银行对房贷一味“天真”地乐观,将风险系于单一行业,把鸡蛋全放进同一个筐。市场、行业均有起落,房地产业也是如此。在一个房价不断飙升的市场下,谁又说得清那层出不穷的骗贷伎俩,谁能保证行情永远不倒?

  此次骗贷案件发生在中行,并非偶然。与中行黑龙江省分行河松街支行的案件一样,也是一起“涉嫌内外勾结”的诈骗案,有媒体形容“中行北京分行副处长开门揖盗”。到目前为止,涉案的北京华运达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邹庆、原中行北京分行零售业务处副处长徐维联、两家律师事务所的负责人孔卫东和战军已被正式逮捕。徐维联与原河松街支行行长高山一样,属于中层干部,他们一朝权在手,便把贷款批,从中攫取个人利益。接连而出的大案,令中行声誉受到很大的损害。我们在赞赏中行此次果断向社会公开信息的同时,也不得不担心如此内控机制,银行的风险如何得到遏止。

  以此次骗贷案为例,案发于2000年,而从2002年初“森豪公寓”工程就已停工,中行此时就已意识到这一项目的巨大风险。但有关责任人并未被追究经济与法律责任,中行仅把徐维联开除了事。如果不是中行准备申请上市,请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进行审计,以及审计署受命对中行进行的一次内部审计,此事也可能不了了之了。银行的风险,正是在如此松懈的监管制度下,由一个个案例累积而成。

  对房地产市场的盲目乐观,以及经营手段的单一,再加上内部控制体系的松懈,导致中行大案频发。值得欣慰的是,此次骗贷案及时进入法律处理程序,为堵塞银行监管漏洞,开了一个好头。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水蓝幸福海洋爱情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