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仓掀翻中航油 国有资本撤出高风险投资领域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0日 13:29 中国经济周刊 | ||||||||
★文/尹中立 从已经公布的资料看,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航油)出事的原因是从事原油期货投机失败所致。当油价上涨到一定的高位时,他们估计油价会下跌,开始大量做空,但没有想到油价经过短暂的回调后,继续上涨,不断创新高。方向做反了,损失当然惨重。
在衍生品市场,赚钱、赔钱本来是家常便饭,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如果是拿自己的钱玩,赔得再多,别人也没有什么意见。但如果是投资者的钱,或是国家的钱,问题的性质就不一样了。对于一个上市公司,本应该有一套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中航油也有类似的风险控制制度,根据该公司内部的规定,当从事石油衍生品的交易损失达到500万美元时,应该停止交易。也就是说,如果严格按照该公司的规定制度办事,最大的亏损也就是500万美元,不可能一下子损失5.5亿美元。 原因何在?有不少人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公司治理太抽象,应还是从具体的技术操作环节分析入手。到目前为止,中航油还没有公布事件的详细经过,根据揣测,中航油的损失很可能不是公司的账户上发生的,而是公司从事原油期货的操作人员(或公司高管人员)挪用公司的资金,自己玩原油期货造成了巨额损失后,并到公司账户上去的。因为公司的交易账户完全可以设置一套电脑程序来实现风险控制,当损失超过500万美元时自动实现平仓。这是一个简单的风险控制程序,对于一个在新加坡享有盛誉的上市公司而言,中航油不可能连这个风险控制流程都没有。 挪用公司的资金从事高风险、高收益的投机活动,往往可以给自己带来丰厚的无风险收益(只要不被人发觉)。因为资金是公司的,如果赚钱了自己照单全收,如果赔了就并到公司的账户上去,最后亏损算是公司的。外人无从知道曾经发生的事情。 这和中国股市中一时盛行的“老鼠仓”非常相似。所谓“老鼠仓”就是拥有机构资本控制权的人在操纵股市之前,挪用公司的资金以个人名义以最低价格大量买入将要被操纵的上市公司的股票,然后用公司的资金大肆拉抬股价,在最高价位卖出属于自己的股票的行为。个人获利丰厚,至于国有资本的盈亏已是无关紧要。这是中国资本市场有别于其他国家资本市场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已经查处的几起由证券公司操纵的股票案件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被操纵的股价上涨了几倍,甚至十几倍、几十倍,但公司的账户获利并不多,有的还是亏损的。原因就在于此! 知道了“老鼠仓”就知道了为什么我国会有如此多的证券公司陷入了经营困境?如果这些公司的高管人员不去拿公司的钱(有些钱还是拆借的或挪用客户的保证金)为自己牟取暴利,怎么会动不动就出现数十亿甚至数百亿的窟窿?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证券公司的高管在搞“老鼠仓”,上市公司的高管也非常迷恋“老鼠仓”,很多上市公司因此走上了不归路。有些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本来相当稳定,但上市以后,在“老鼠仓”暴利的诱惑下,彻底陷入了亏损的泥潭,类似中航油的故事其实在我国的股票市场已经发生过很多起。 从“老鼠仓”的操作过程可以看出,在高风险、高收益的领域,资本实际控制人可以将风险与收益进行分离,让公司承担“高风险”,将“高收益”据为己有。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有资产流失。 那么,如何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笔者认为,可让国有资本逐渐从高风险投资领域撤出。具体来说,证券公司要向合伙人方向发展。证券公司在目前的状况下,内部控制可以实行资金的管理人和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包括自营业务)管理人分开制度,总裁不得插手资金的调度和证券的买卖。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