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救助:亚洲不需要新版马歇尔计划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9日 11:46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沈骥如 “山姆大叔”的援助中夹带了私利 印度洋世纪大海啸发生后,据联合国统计,世界各国已承诺向受灾地区提供几十亿美元的捐助。中国政府在灾害发生以后,迅速决定向受灾国家提供新中国成立后最大的一笔救
灾难本来是一件坏事,但世界各国能够向受灾国家伸出援助之手,体现了“地球村”的“大家庭”精神,这正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所需要的精神,应该得到肯定和鼓励。 然而,在这个值得肯定和鼓励的全球救灾行动中,也出现了一点不和谐的音调。据路透社报道,到1月3日为止,美国派出了1.26万名美军官兵和包括肯尼迪号航空母舰在内的多艘军舰前往印度尼西亚、泰国和斯里兰卡进行救援。其中有约1000名官兵驻扎在泰国的乌达宝空军基地救灾行动的指挥协调中心,美国还决定派遣1500名海军陆战队员和一艘两栖攻击舰前往泰国救灾。 美国的做法已经引起有关国家的警觉。斯里兰卡科伦坡大学政治系主任乌万古达认为,美国向斯里兰卡派遣海军陆战队员和两栖攻击舰的举动,在南亚大国印度政府的眼中,决不仅仅是单纯的人道主义援助,印度人会将此视为“对其势力范围的象征性入侵”。这种看法不是没有道理的。英国《独立报》援引美国国内分析人士的话说,美国应该利用这次海啸创造的机会,在亚洲积极推行类似于对战后欧洲进行援助的“马歇尔计划”,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积极参与灾后重建,改变这个地区人民对美国的不满情绪,提高美国在全世界人民心中的形象。《独立报》的上述说法,得到了美国报纸一篇社论的印证。美国《洛杉机时报》在1月2日发表的一篇社论中,敦促布什尽快提出类似于马歇尔计划的亚洲战略,承诺拨款数十亿美元用于各国的饮用水净化、卫生设施等灾后重建项目。该社论称:“南亚各受灾国进行重建所需的资金只是伊拉克战后重建所需金额?近2250亿美元?的一小部分。毫无疑问,这项投资将是一个明智之举,在此后的反恐战争中,美国将会获得更多的支持。”显然,这种主张为美国的“人道主义”援助夹带了美国的私利。 时过境迁 亚洲不需要新版“马歇尔计划”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西欧国家严重缺乏燃料和粮食。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倡议欧洲国家共同制定一个“复兴”计划,由美国给以支持,这就是“马歇尔计划”的由来。同年7月,西欧16国接受了马歇尔的倡议,制定了《欧洲复兴方案》。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根据该方案制定的《援外法》,即马歇尔计划的法律形式。其主要内容是:美国拨款援助西欧各国复兴战后经济,受援国必须购买一定数量的美国货;尽快撤除关税壁垒,取消或放松外汇管制;接受美国对使用美援的监督,设立由美国控制的“对等基金”;把本国和殖民地出产的战略物资供给美国,保障美国私人投资和开发的权利;受援国须与美国签订双边或多边协定;削减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放弃“国有化”计划,尽快实施美国所要求的财经政策,把进步力量排挤出政府等。马歇尔计划共实施了4年(1948~1951年),美国共提供了援款131.5亿美元。 虽然马歇尔计划对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从马歇尔计划的内容可以看到,该计划是美国打开西欧市场,从政治、经济上控制西欧,与前苏联开展冷战的工具。西欧各国付出的代价是在随后40多年的冷战中,扮演美国“小兄弟”的角色,生活在冷战的恐怖阴影之中。 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亚洲版的“马歇尔计划”是行不通的。原因是:第一,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21世纪的时代主题,亚洲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意识大大加强,谁也不愿意被捆在美国的战车上为美国火中取栗。第二,国际关系民主化、多极化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亚洲发展中国家决心通过自主、自愿的合作实现共同的经济复兴,不会为了换取美援而牺牲自己来之不易的民族独立。第三,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背景下,亚洲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自身的改革解放生产力,通过全方位的国际合作,从世界各地获得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和技术,美国不是资金、技术的惟一提供者。第四,亚洲发展中国家有近30亿人口。亚洲的复兴主要依靠亚洲发展中国家自己的力量和坦诚联合的合作共赢。在半个多世纪以前执行“马歇尔计划”的时候,美国的GDP占世界的一半,黄金储备2万多吨,可谓“财大气粗”。可是,时过境迁,今非夕比。今天,美国自身正深陷于巨额的财政、国际收支双赤字的泥潭,其国力已经无法支撑一个现代亚洲版的“马歇尔计划”了。难怪,美国国务卿鲍威尔1月4日在泰国首都曼谷表示:“这次海啸是全世界的灾难。美国当然不会忽视那些迫切需要援助的人。但我认为不需要有马歇尔计划那样的规模。” 2000年9月,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制定了在2015年把世界贫困人口减少一半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落实这个目标,是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的人道主义责任。全球对印度洋海啸灾难的救助行动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为了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为了让各国人民共同分享文明和技术进步的成果,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应该为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而开展真诚、务实的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