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传媒、企业 零距离对话竞争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9日 15:38 中国经营报

  传媒、企业 零距离对话竞争力

  作者:张翼编辑:吴晓燕

  有专家断言,中国报业的市场化经营水平落后于中国企业界10年。语境不同,简单化的类比显然有失严谨。但此时此刻,不能不思索的问题是,中国企业的市场化演进对报业
的市场化运作有何裨益?市场化媒体该具备怎样的操守,担负怎样的社会责任?

  就此相关话题,本报记者与中国经营报社社长金碚、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郁亮、泰康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东升进行了三方对谈。

  企业改革的示范效应

  记者:过去的20年来,报业目睹、见证了中国企业的改革,而今,报业自身也要开始渐进式的变革,2005年又是报业改革的关键一年,企业的改革对报业改革有哪些示范效应?

  金碚:谈报业改革也好,谈传媒社会责任也罢,最后都会归结到一个问题,市场竞争中如何更有效率,如何更有竞争力。从根本上讲,中国的企业改革其实也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报业和一般的工商、金融企业有很大的差别,是特殊产业,但是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特别是在进行市场化、企业化运作方面又和企业有很大的共性。

  中国企业改革已经20多年,为报业的改革提供了很多可资借鉴的内容。至少体现为以下三大主题:一、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企业改革的解决办法是,国有企业和国家行政部门逐渐脱钩,虽然仍是国有企业,但脱钩为独立主体。除此之外,一些和政府完全没有关系的民营企业成长起来。二、提高企业的效率或者是竞争能力。企业改革中,究竟是竞争优先还是产权优先,这在经济学界有争论,但它是企业改革的突出问题。三、实业经营与资本经营的关系。这是摆在企业改革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到目前为止还在探索。总而言之,企业改革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都将给报业改革提供借鉴。

  郁亮: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调“有质量的增长”,万科以战略为导向,而非机会导向。企业、报业与市场的竞逐比马拉松还要漫长,不见终点,短跑心态去参与竞争肯定不行。市场化是大浪淘沙,是优胜劣汰,是自我否定与创新。没有增长的企业、报业注定没有前途,20年来万科的长大就是保证增长的可求、可持续。专注、透明、均好,是我们的准则,万科从不指望做一劳永逸的系统解决方案,因为没有制造企业成功的充分条件,重要的是要实现流程的优化与改进。地产业的市场化比报业市场化要早,报业必须市场化,不是说报业进入市场太过迟缓,而是因为这个产业具有相当的特殊性。既要市场化又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蛮难的。

  陈东升:我向来主张创造性的模仿,国内不少财经纸媒都以《华尔街日报》做模板,其实香港的《信报》也是相当不错的财经类报纸,但模仿他们的就很少。《中国经营报》也是经营企业,其理一也。事实上,教育、医疗、传媒这三大产业的市场化相对比较晚。1988年我在《管理世界》当副总编,当时我认识到要把事业单位当作一个产业来做,上世纪80年代,我做经济学研究,美国驻华使馆当时有本刊物叫《交流》,其中讲到了《华尔街日报》与《纽约时报》的激烈竞争,我觉得这是传媒高度市场化的具体表现。什么是竞争?是温水煮青蛙的过程,不知不觉中让你失败。竞争的压迫之下,体制内外的传媒都有市场化的需求与困惑,谁不变革谁落伍。

  资本运作固然重要,但不是说非要上市,但传媒要想做大做强,一定要解决终极问题,什么是传媒的终极问题?股份化。一定要解决资本结构问题。

  常有人说地产业的大发展带来了地产商的兴盛,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地产业不像现在这么蓬勃了,单一主业万科的机会在哪里?过去20年的一切都已结束,万科的使命是颠覆,彻底的变革,以未来的发展要求调整万科的组织管理架构。万科正处于清零状态,从头开始,做新的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事情,即通过有效增长成长为世界级地产公司。企业界要面对的奥运会早已到来,如果你不是更高更快更强,肯定会被淘汰。以客户为导向,以市场为中心,万科要变身为制造业企业,这无论如何是绕不过去的。

  市场化媒体的社会责任追求

  记者:伴随着传媒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资本、商业的力量愈益凸显其中,身为企业中人,如何看待市场化媒体的社会责任追求?

  郁亮:这段时间我们正在做媒体关系计划,投资者关系、品牌管理3年前早已有意识地做完了。近两周,我频繁飞到各地子公司,和负责人们谈万科“目前的形势和任务”,谈政治环境、市场环境也谈舆论环境,我们从来不忽视媒体的力量。总的说来,万科受到媒体的宠爱比较多。有时候,尽管个别媒体的报道会给企业的运作带来所谓的麻烦,但多数情况下还是“帮忙”,促使你认识、反省自身,媒体也教会我们如何去做合格的企业公民,尽到社会责任。企业做大后必须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赚到钱之后的责任在哪里?做好事,好事怎么做,当然,和企业的业务本身有所关联最好。万科经历了20年,我们正在尽我们的社会责任。

  投放广告,这只是我们与媒体相处的一个方面,最简单方面。传媒需要广告,没有广告就没法生存,但媒体更需要读者,没有读者没有受众缺乏影响力,自然也就吸引不来广告主,这是一种互为因果的链条,是一种均衡,但二者不可混淆,不能为广告亵渎读者,也不能一味迎合读者。万科视媒体为伙伴,在万科的媒体关系计划里,不包含市场营销的广告部分,截然分开。我希望传媒能够更加独立,增加理性和建设性,每个媒体应该发出不同的声音,如果都是一个声音,那太可怕。我也注意到,形式、内容上,国内很多财经类媒体似乎都在刻意地模仿《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这应该算是媒体的“对标”。我感到很可惜的是,国内媒体关于国际事务的报道,更多是援引、摘编、翻译外电的报道,缺乏自己的观点和判断。

  陈东升:我是经营企业的,我不反感传媒对我以及公司的批评,但一定要客观、公正、中立,这也是办报的核心所在。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