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行业专题--传媒业 > 正文
 

报业五种模式巅峰论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9日 15:40 中国经营报

  作者:厉林、谢扬林、张翼

  典型性:20年前,靠5000元白手起家,没有政府背景,逐渐成长为一份主流的财经类报纸,业内因此评价《中国经营报》的成功是中国报业的一个“奇迹”。《中国经营报》异军突起的秘诀在于适应改革开放的潮流,到市场经济中去开拓生存和发展空间。市场竞争优选了《中国经营报》的员工队伍和组织建设,这是《中国经营报》竞争力的根基。

  《中国经营报》按自己的方式生存

  本报记者 厉林北京报道 20年前的创刊之际,没有人能预测得到出身“卑微”的《中国经营报》能有今天的成就, “《中国经营报》取得了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的统一,他们的成果和经验值得作为一个案例,很好地加以总结和研究。”这是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石峰的评语。

  创业艰难,《中国经营报》历史上有三多:三次改名、七次搬家、五易主办单位。三多映射的其实就是中国经营报社独特而又艰难的生存之路:必须自己养活自己,除了自己赚钱没有任何经费来源,于是率先接受了市场的洗礼。

  曾是北京报业中最早实行全员聘任的单位;最早实行竞争上岗的报社;最早实行优胜劣汰机制的单位……机制的创新,使一棵幼苗熬过漫长的艰苦环境磨砺,具备了成长参天大树的条件。

  在新闻报道方式上,“泥腿子”的出身,使《中国经营报》顾不了那么多规矩,也就多了创新的动力。最早组织报道商战,最早报道市场微观层面的企业营销活动等,最早推出张扬企业有个性的“与老板对话”,依靠长期摸索出来的经济新闻社会化、社会新闻经济化,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借形式扩张,不知不觉中,《中国经营报》很多报道方式也成为报业同行模仿的榜样。

  一个“二次销售”、一个“市场竞争有序化”,再加上土生土长的“营销新知”,在20世纪90年代,成了《中国经营报》打翻身仗的三板斧,一路过关斩将。

  “自1996年以来,《中国经营报》的一系列举措都是围绕着如何把这张报纸做成一个产品,而且做成名牌产品而进行的”,进入报社18年之久、现为总编辑的李佩钰,对于一张报纸影响力的大小有着切身的体会。

  在定位上,《中国经营报》始终把目标读者锁定为高端人群、知识分子,核心读者为工商企业界中高层管理人员。而且广告目标锁定为全国性广告市场,主要通过全国性零售渠道发行。

  “很显然,这张‘谈金(经)论银(营)’的报纸,在改革开放经济先行的大环境中,‘触雷’的风险要小得多”,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媒介管理研究所所长宋建武这样评价《中国经营报》打开财经类周报的新天地。

  但当一份报纸已经做到60版的厚度,读者快要承受不了时,横向发展成为报社的选择,“把报纸做为一个产品来经营”。于是,一系列报纸延伸产品相继出世:商学院杂志、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和企业竞争力评价软件……经济学者身份的社长金碚,以《中国经营报》多年市场化改革实践的经验为典型案例,撰写出我国第一部报业经济学专著,成为报业改革可供参考的专业教材。

  在《中国经营报》有一句话是:花自己挣的钱。但是“婆婆”——主管主办单位的开明和负责任也是报社发展的前提。“我们是做学术的,没有更多杂念,也没有类似介绍亲戚进报社的麻烦事。”社科院工经所所长吕政说。

  从创办那一天起,员工就没有固定编制,20年的企业化管理之路,自主经营带来明确的责权关系。市场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中国经营报》企业化管理的基础。从上到下,全员聘任制,每年刚性的5%淘汰率,聘任制推行到每个岗位,每人都有工作任务书,上自社长、总编,下至最基层员工,都由其上级进行聘任。《中华工商时报》总编辑黄文夫说:“类似这种一年一聘,在许多报社中是做不到的。”

  典型性: 2002年9月,深圳特区报业集团和深圳商报社合并重组成深圳报业集团,拥有8报4刊。这两家综合实力位居全国报业前十强的合并,垄断了深圳报业90%的市场,如何大集团化发展?1+1之后的路怎么走?

  深圳特区报业集团深圳商报社1+1怎样才能大于2

  本报记者 谢扬林北京报道 两年前,深圳特区报业集团和深圳商报社联合组成深圳报业集团。1+1可能等于1,甚至可能小于1,怎样才能做到1+1大于2呢?

  一年后,该集团经营成本和人工成本得到下降,收入、利润和净资产反而大幅增长,其中税后利润增长115%、广告收入增长21%、国有净资产增长71.43%。他们做到了1+1大于2。

  合并后,集团下的各报、刊重新进行了定位。

  《深圳特区报》凸显党报权威性;《深圳商报》面向白领和中等收入阶层,彰显经济性新闻;《深圳晚报》、《晶报》则体现亲民性和时尚感;《香港商报》则努力探索符合国际市场的办报机制,为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积累经验、培养人才、筹集资金……

  “划分了经营管理委员会,形成三个层次的决策指挥格局:第一个层次是对集团战略的指导;第二个层次分别对管理决策进行指导;第三个层次是对本单位日常运用的管理。”副社长王茂亮在论坛介绍经验:“统分结合,向机制要效益,向机制要质量”。

  “人工的管理上,每新增一名员工都要由集团严格控制,各子报不能乱进人,同时合理地推行淘汰制;印刷上要防止无效发行;版面方面,不能随便扩版,我们规定,每增扩一个版面,要让广告有10万元的增长,否则不允许扩版。”深圳报业集团社长吴松营说。

  “传媒的竞争先后经历了版面改良、广告、发展战略、集团化发展的阶段,今后必然会迈向资本运营方向”,这是吴松营的观点。

  “集团注册成立了全资企业法人的深圳报业集团有限公司,经营性文化产业逐步立于其中。以产权为纽带,集团不再扮演行政管理的角色,改为投资管理、战略管理等。”王茂亮介绍经验,“让集团公司成为产业化运营和资本运行的平台”。

  “但是集团层面不改制,集团的观点、用人机制等很难有根本改革”,王茂亮他们正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报业集团基本上选择的是事业集团办企业模式,这种模式政策上是允许的,但集团本身还是保留事业法人,这虽然可以作为缓冲地段,降低风险,但集团的市场化和市场化竞争力也大打折扣。

  “事业性报业集团的改革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必须解决出资人的问题。我们是国有资产,由谁行使出资人权利对于报业市场运营至关重要”,据王茂亮透露,他们正在向深圳市争取对报业资产的授权管理。目前已经原则上获得批准,正在办手续。如获得授权,集团将可行使出资人的权利,行使重大决策权、人事处理权、资产处置权。

  典型性:“合适的时间、合适的资金、合适的传媒打了一场漂亮的战役”,业内有人如此综述《华商报》。“选对行、嫁对郎”让《华商报》和《京华时报》成为“黑马”。

  《华商报》VS《京华时报》选对行、嫁对郎

  本报记者 谢扬林 张翼北京报道 作为各霸一方的都市纸媒,《华商报》与《京华时报》的一大共同点是,背后都有一位实力不俗的社长。

  “华商成功的首要因素是机遇,是机会驱动,是需求拉动,不能把市场上的因素全部归结为自己的能力,所以必须把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放在未来的背景下重新审视,放在发展的角度上超越自我。”华商报社社长张富汉说。

  1997年,《华商报》发行不足两万份,亏损1000万元,总编被调离,资方华圣集团董事长李大灿原想把《华商报》办成一份财经类报纸。

  这一年,张富汉到《华商报》,以媒介需求运作资本,彻底市场化办报。先得到华圣集团400万元再注资,同时理顺报纸与管理部门关系,主办方只认张富汉一个,不派一兵一卒。

  张富汉将《华商报》改头换面,以大众都市类面孔出现。整张报纸既是“新闻纸”,也是“有用纸”。从《华商晨报》开始,《华商报》开始异地扩张,但跨区域经营并非易事,到目前为止,尚无法以成败论英雄。

  吴海民曾是国家新闻出版署“司级”干部,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他的“江湖历练”可说是刻骨铭心。吴海民写报告文学是把好手,但他没能把《中国引进时报》做活。《中国引进时报》创刊于1998年,也许是中国最后创办的一份部委机关报。当年1月1日创刊时,通过邮局向全国征订只有700份,其中500份还是免费赠送。《中国引进时报》解体的那一天,吴海民痛感“一个人也好,一个企业也好,经受了一次生死磨难,才真正可能触及灵魂深处,才会对陈旧观念彻底清理”。拿着《中国引进时报》的刊号,吴海民要赌一把市场化。后来,吴找到人民日报社,一拍即合,2000年3月,正式决定创办《京华时报》。稍后,北大青鸟携数千万元巨资入主。

  “《京华时报》——北京人的都市报”,这样的广告语明白无误地传递了《京华时报》的个性与定位。“如果以为《京华时报》是靠资本制胜,简直就是无知。”吴海民把《京华时报》的发展历程切分为,初期、成熟期、拓展期、扩张期四阶段。“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自己的赢利模式,初期赢利手段主要是广告和发行;成熟期通过多种经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期通过增资扩股等融资手段扩大资本规模;扩张期通过收购、兼并实现资产的快速积聚,5年成立报业集团。”顺理成章,吴海民心目中的第四步即是上市融资,他对未来的资本之路充满预期。“我们努力使筹资方式多样化,包括增资扩股、局部上市。”

  品牌营销、现代企业的制度安排、企业文化重塑,吴海民说这是报社目前存在的缺陷,“可见我们的基础还相当脆弱,避免盛极而衰,出路在于制度创新。”

  典型性: 以《中国计算机报》为内核的赛迪传媒是国内传媒第二股,上市之后,赛迪传媒全身心跨媒体;《计算机世界》则是创立于1980年的第一份合资媒体,合资至今,《计算机世界》进化为“计世传媒”,且笃守专业。两个竞争对手,两种迥然不同的战略选择,代表着IT媒界两大趋向。

  赛迪传媒VS 计世传媒貌不和神相离的“二人转”

  本报记者 张翼北京报道 在IT媒界,《计算机世界》与《中国计算机报》是一对“宿敌”,似乎是因为资本的力量过于强大,长期以来,《中国计算机报》一直被挟资本之利的《计算机世界》“压制”。通过资本运作改写竞争格局,对《中国计算机报》来说实属别无选择。

  在成为赛迪传媒董事长之前,李颖的身份是中国计算机报社社长。此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她声称“赛迪可能是国内最早开始进行跨媒体运作尝试的国有传媒机构”。李的理由是《中国计算机报》1997年就提出了“报纸、光盘、网站三位一体”的口号。严格来说,李颖的跨媒体实践始于借壳上市。2001年3月,拥有以《中国计算机报》为首的16家IT专业报刊媒体的赛迪集团重组“ST港澳”,更名为赛迪传媒,并自此拉开了从传统平面媒体向网络媒体、电视传媒的立体化渗透。今天,“赛迪系”的业务领域已经构筑了由报纸、杂志、网络媒体、电子出版物和影视组成的立体媒体平台,占有IT媒体市场25%以上的份额。建立传媒产业链,实施跨媒体战略,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自然就成了“赛迪系”的核心战略。然而从一开始,跨媒体实践就面临内外部的拷问,赛迪影视的起起落落尤其暴露了经营管理上的诸多不足。此间分析人士指出,所谓跨媒体完全是为了逢迎资本市场对概念的渴求与追逐。

  李颖一直在进行跨媒体运作的尝试和努力,在这个商业化实验中,“赛迪系”的跨媒体产业链条仍不够清晰,且核心优势不凸显。惟有整合才能产生协同效应,如何将多介质的表现形式有机整合是李颖直面的头等大事。另外,上市传媒走下“神坛”,不可避免地步入微利时代。尽管避谈借壳上市的优缺点,但在公开场合,李颖坦言,“虽然成功上市,我们受了很多苦,借壳上市的代价和成本非常高,特别是资本市场不成熟的情况下我们付出了高昂代价,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相较而言,同为国内IT传媒界领跑者,计世传媒集团总裁刘九如对跨媒体极度敏感、谨慎。本报记者专访刘时,他反复谈及的观点是,“计世传媒集团是在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商业媒体集团,对我们来说,做强比做大更重要。”早先,计世传媒每年是30%~60%的增长,现在也就保持在10%左右,应该说处在平稳期,或者说是滞缓期。不可否认,这确实和IT产业的低迷有关。为何不尝试通过跨媒体突破增长瓶颈,而是依然固守IT本业?“虽然我们需要回头看看追赶者,但我们的战略不能建立在竞争对手身上,只有自身不断创新、发展,才能把握机遇、赢得成功。”刘九如称,关于跨媒体,内部有过激烈的讨论,行动上还是非常慎重。

  “投资结构单一,体制问题需要跨越”这是刘九如的忧虑。“对赛迪系丰富的IT内容资源充分整合”,是李颖的当务之急。

  路径差异,烦恼各不同,命运与归宿自然也就不一样。竞争使IT媒体走向成熟,赛迪传媒与计世传媒在竞争中保持着动态的平衡,同时也在不断地自我升级。专一或者多元,风险都不小,不单战略制定,更在执行层面,关键看谁的管控能力更胜一筹。跨媒体是手段不是目的。新的做法、新的模式需要摸索,需要试探,把握不好出问题的几率可能更大。

  典型性: 2004年12月22日,北青传媒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募集资金超过1亿美元。由此,北青传媒成为内地传媒业海外公开上市“第一股”。

  北青传媒不可复制的IPO

  本报记者 张翼北京报道 世纪金源饭店第十二会议室,《北京青年报》总编辑张雅宾目光游离而闪烁,确如张所言,对于上市的话题他不是最合适的信息披露者。不过,张雅宾还是以总结的语气说了两句话,“上市前,自身问题很多;上市后,我们发现存在的问题更多。”

  3年时间换来H股身份,国内同行艳羡不已,但可望而不可及。因为《北京青年报》的IPO是特例,是个案,被拷贝的可能性极小。

  北京青年报社高层在期权设置上颇费心思,对公司治理也很上心。 “对于新办的报纸,或目前比较热的报纸尝试职工持股,尤其是管理层持股,你是这张报纸的领导就必须把自己的钱放进去,如果经营不好自己的钱就受损失。如果不肯把自己的钱拿进来就不要做这个报纸的管理者。”北京青年报社社长张延平告诉本报记者,北京青年报社所属的“八报一刊一网”已经或正在全面实施企业化运作。“市场化运营过程中,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办事,把公司的治理结构放到非常突出的位置。”

  “市场化运作报业是中国的独有名词,这样的方式表明报业市场尚不成熟,需要进一步培育和开发。”在张雅宾看来,市场化实际是强化媒体管理的正作用力而不是反作用力。他说:“市场化同样是一种管理手段。表面上看市场化遵循的是自由交易原则,呈现出的是非管理现象,但是内在有管理的倾向。市场的基本作用是配置资源,因此在媒体管理中引入市场手段,主要方式应是用资源配置手段引导、规范、约束媒体行为。”

  记者注意到,上市主体北青传媒包含的资产是一部分发行,全部的广告、印刷、物流,发行公司“小红帽”不完全包括在内。中银证券发表报告表示,内地报业采编业务禁止外资涉足,因此北青不得不设计迂回结构,以回避有关限制。

  “不完整性”使北青传媒无法避让关联交易的“暗礁”。据张延平透露,北京青年报社实现采编业务与非采编业务分开后关联交易程度在90%以上,这不但比内地股市不超30%的要求相距甚远,和香港资本市场对关联交易的硬性要求距离格外远。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