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所得税并轨不能再等了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4日 04:01 中华工商时报 | |||||||||||||
记者傅春荣 3日北京报道 内资企业税负太重不利经济发展和企业竞争 抵京参加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通威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刘汉元今天在此间向记者表示,现在是统一内外税制的最佳时机,如果错过将来可能会为此付出更大代价。
刘汉元向记者介绍说,我国税负最低是1996年的10.18%,此后每年按照1.1%的速度上升,2004年达到19%,而且还在不断上升,今年可能要突破20%。考虑到社会保障等因素,中国的宏观税负水平将与发达国家持平,如果再考虑到大量非税负担,实际宏观税负水平则大大超过发达国家,而中国的经济发展还远未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如果继续保持现有税制,税收成倍上升,税负水平太重,不仅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损害经济活力,从长期看,还会扭曲市场资源配置和社会竞争机制,把内资企业放在了一个非常不利的竞争地位。 刘汉元强调,对于税制改革来讲,我们呼吁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的统一,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将原先承诺给外资企业的所有优惠政策都取消,而是可以先把内资企业的税率降下来。 他进一步指出,如果在目前所得税33%的基础上,将内资企业税率统一降为15%,依照2004年内资企业所得税总额3141.7亿元计算,将会减少1713.6亿元,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将外资企业2004年所得税总额932.5亿元不变,内资统一减按15%的企业所得税执行,将会从现在的3141.7亿元减收到1428亿元,减收1713.6亿元,可是对2004年增收5256亿元的这种总量和增长速度来讲,不会对国家财力形成任何的负面影响,而据专家预计,我国国民经济至少在未来20年将继续保持这种高增长,所以,从财力控制和财政安全上来讲,都有足够的安全保障。所以,在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税合并的税制改革上,直接将内外资税率统一成15%,是合理而且可行的。 【又讯】2004年我国利用外资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首次突破600亿美元大关。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程法光认为,从各国经验和我国国情出发,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是大势所趋,且目前时机已经成熟。 程法光代表认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给予外资企业所得税方面的优惠政策已经暴露出诸多问题:一是与WTO原则不符,使本土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二是加大了税务部门和企业的管理成本,客观上导致大量偷税和外资的投机行为;三是对缓解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不利。 程法光代表认为,税负不公的政策导向,实际上是鼓励外资流入,抑制流出,人为地扩大了外汇供给而减少了外汇需求,增加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这不仅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汇率风险,也影响了内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积极性。此外,由于内外资企业计税工资不统一造成内资企业人才大量流失。内资企业职工工资发放实行计税工资政策,纳税人支付的工资按照计税工资标准扣除。而对外资企业,则按工资实际发生额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这样造成外资企业职工工资普遍高于内资企业,容易引起内资企业人才流向外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