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衍生品市场:18年规模将扩大2至3倍

谈衍生品市场:18年规模将扩大2至3倍
2018年03月18日 18:23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3月16日讯,3月15至17日,第12届中国(深圳)私募基金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在16日上午的期货私募与量化对冲分论坛中,上海千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投资总监陈斌,华泰长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鹏,上海古木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洁,华泰期货原油事业部副总经理刘晓南,品今资管副总经理刘晓冬,招商基金全球量化部投资经理邓童,汤森路透中国区战略合作总监王雪就2018年衍生品市场发展新趋势进行分享。

  程鹏首先表示,衍生品进入中国市场,尤其是进入大宗商品领域,是自然而然的,其本身与现有的期货形成了相互补充。据他预计,2018年衍生品市场规模将会使17年的两至三倍。面对快速成长的市场,需求提出方和服务提供商都可以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

  陈斌坦言衍生品提供了大规模做对冲的工具,使得资产配置的收益风险比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达到了很好风险控制的目的。

  徐洁在发言中也提到,衍生品在提升整个产品的风险收益比上,确实有所帮助的。且能进一步满足客户更丰富、多样化的需求。除此之外,徐洁也分享了对2018年市场发展的判断,CTA策略在2017年遭遇滑铁卢,她认为今年的中性策略,尤其是相对高频的量价因子的策略会有不错的表现。

  邓童对于CTA策略的未来同样持消极态度。他表示,坚信商品的趋势性。由于商品本身的机制,供给和需求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非常快的弥补起来。供给需求的无弹性和低库存就造成趋势性的延续。

邓童

  此外,刘晓冬也在发言中分享2018年的投资机会,他表示今年的主线基本上是农产品和化工品。股票市场可以做多一些波动率。

  原油期货作为第一个向境外投资者开放的商品期货品种,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刘晓南在发言中详细阐述了包括跨界套利、跨区域套利等几种套利方式。在刘晓南看来,原油对于股指期货有一定的替代效应。

  来自汤森路透中国区的王雪阐述了数据在量化交易中的重要性,在他看来,无论一开始策略的建立,投组的建立,还是交易中的实现策略的执行,交易后对策略的评估、绩效的考量等,都需要数据的参与。

  以下为圆桌对话实录:

  罗剑:很高兴主办方邀请我主持本场的圆桌论坛,今天很有幸请到七位重量级的嘉宾和大家分享我们衍生品的发展新趋势展望。

  衍生品市场近年来发展吸引投资者的目光,上了两个商品期权的品种,场外期权去年的发展也比较火爆,有请程鹏总,程鹏总在去年场外期权业务发展得如此火爆,市场上也引起了很好的反响,您对2018年衍生品发展的新趋势是如何看待?

  程鹏:谢谢主持人。

  首先我想讲的是衍生品进入到中国,尤其是大宗商品这个领域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情。这个工具本身与现有的期货是形成了相互补充,而且有增进功能的作用。所以我刚才讲的主要是期权的工具,其实把大家在风险管理过程中能够使用到工具箱,更加的充实、完备,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在2017年,看到衍生品市场,尤其是场外期权的市场大规模的增长,也是说明了这个工具在实体经济风险管理的运用中,他是非常受欢迎,满足了很多以前工具所不能满足的需要。从发展的前景来看,我们再进一步看到去年只是一个开端,从去年发展的势头来看,如果仅仅是一个延续的势头,2018年的规模很容易是2017年的两、三倍。但是事实上实际的需求又远远不止两倍、三倍这么一点点。所以发展的空间是非常非常大的,所以我们需要考虑、控制的是发展的节奏,是不是真的需要在今年像去年一样,去年相对于前年是20倍的增长,今年要不要跑得这么快?大家是不是都要比较稳健的、扎实的发展这个市场?

  什么是扎实?在新兴的市场里,两三倍的速度也许已经是很扎实的,但是两三倍的速度在速率上,与传统的工具或者是传统市场相比,感觉已经是爆发性的发展了。

  主要是两面三点。

  罗剑:您觉得现在我国的衍生品,特别是一些期权衍生品的发展,现在的现状和国外的差距到底在哪里?未来发展的道路又是否跟国外发展道路有雷同、相似之处?有什么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经验?

  程鹏:差距非常明显。有两个方面,首先必须认识到市场的需求始终是在的。但是同样也看到,一个是需求的提出方,也就是企业还是需要进一步再教育,再培育,要懂得对工具怎么运用到他们的风险管理中,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另外一边是服务的提供商,也就是我们自己,也包括金融机构,其他的金融机构。他们距离国外的金融机构,提供这个服务客户的能力相差的其实是非常非常远的。这两个方面与国外成熟的市场差距都非常远,这也是为什么我刚才讲的发展是因为这个市场的规模本身就在那里,但是我们要稳健的发展,因为我们两方的能力都需要扎实的提高。

  回答你的第二个问题,好处是什么?这个市场不是完全没有参考借鉴的发展,其实在国外市场已经走了数十年,有很多现有的模式、案例、经验,都可以直接借鉴,这也是我们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的好处,很多时候照抄就好了,有捷径。但是知道能力的不足,知道有捷径,两者加在一起,更多的是稳健发展,即使是稳健发展,也会比国外发展的路径要短和快很多。

  罗剑:接下来我想请教徐洁总,徐总在资本市场已经有多年的投资经验,对市场量化对冲的策略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您也参与过期货公募基金设计的计划,现在期货市场也在市场上受到了多很人的关注,2018年期货投资的机会在哪里?

  徐洁:谢谢主持人,感谢华泰期货。先说CTA策略,2016年CTA策略是表现最好的策略之一,但是到了2017年,2016年表现最好的策略在2017年遭遇了滑铁卢。什么样的原因?经历了2016年的市场火爆之后,大量资金的涌入,导致已经变成了非常拥挤的策略。所以到了2018年,我们的体会是各机构真正要做好的是在这个市场上自己适合的策略。找到你最适合的风格,最适合的周期。这个里面延伸自己,结合自己的风格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策略上的壁垒,也真正有自己的优势,这是CTA的部分。

  说到指数,今年自己有一个结论,就是我们今年可能更看好中证500指数,为什么更看好中证500?首先看股指,因为50也好、300也好,经过了2016、2017年的股指修复,现在应该到了相对合理的水平,在这么严监管的态势下,你说这两个指数的股指真的要走向泡沫,我们判断这个概率是比较小的。但是中证500的2017相对于2016年的股指是下跌了接近40%,所以从股指水平来看,也到了相对历史的低位。再看盈利增速,2017年的50也好、300也好,他们基本上是在12、13的样子,但是500是超过了30%。根据预期,对2018年中证2500盈利增速的判断,像是超过50%的。今年从大的宏观形势来看,大的系统性 风险没有,但是货币政策是趋紧的,资金面比去年略宽松。也就是说在资金不是太宽松的情况下,在这个时候依然还是结构性行情,投资讲究性价比,最终这个资金会往哪里流?肯定是结合股指,结合盈利增速来看,更有吸引力的是在中证500。当然从做投资的角度看好指数,但是如果做增强的策略,把Alpha的超额收益再叠加进去,这可能是盈亏比更有吸引力的策略组合。

  从市场周期性策略来看,今年也感受到了市场的变化。整个2017年市场的波动率应该到达了这几年的历史低位,但是看到1月份,特别是2月份,市场波动率是有大幅改善的。所以我们看到超额收益是比去年或许更容易。所以不管是判断对冲的产品还是指数增强的超额收益,相比去年都有大幅提升。当然这个有市场波动率的原因。同时板块分化,去年大家很难受,因为板块分化太严重了,到今年也看到了这个情况有改善。年初的时候大家都没觉得板块的风格切换会这么快,但是预计可能是到下半年,但是2月份内外的因素交织,就使得风格快速做了转换,这也有点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我们做市场策略的而言,希望有多点开花,因为我们是靠分散持股取胜的。在这种时候,板块的分化有所改善,也有利于提升今年的中性策略收益。

  最后说对冲成本,大家都知道今年年初的对冲成本不管是300也好、500也好,相对去年而言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结合这三点来看,今年的中性策略,特别是相对高频的量价因子的策略会有不错的表现。

  罗剑:感谢徐总分享的对量化策略和对股指的见解。刘晓冬总在投研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包括研究过期货品种对行业的研究,包括证券行业的研究,我也想请您从主观投资的角度上为我们分享一下2018年您觉得具体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刘晓冬:因为今天来的人比较多,就直接讲干货。投资机会方面,从商品上来讲,首先黑色是没有什么机会的,16和17年的主线是黑色,但是现在黑色基本上是高位振荡的为主,要是做空,上下空间也不大。所以今年的主要做多的主线,第一个是农产品,农产品像粕类,玉米淀粉,棉花,都有一定的收益率,因为天灾包括一会减产会导致价格上涨。另外是地缘政治导致的油价上涨可能会带来化工品的上涨,当然得看油价真正涨之后再进去,因为毕竟还是在60多美元振荡。趋势还是向上的趋势,随时关注,今年的主线基本上是农产品和化工品两个方面。

  股票市场可以做多一些波动率,相当于做一些认购期权再做任估期权,波动率,当然是以场内期权为主。今年的波动率肯定是上升的,肯定不会像去年那么特别稳的一年,波动率会有一定的收益。所以我今年的趋势,因为我们是做主观趋势的,趋势就是商品一部分看涨,还有股市的波动率的上升,主要是两块。

  罗剑:除了一些CTA的策略之外,近期宏观对冲和大类资产配置也吸引了很多投资者,也受到很多投资者的青睐,我想请教一下陈斌总,您也管理过很多的资管类产品,业绩也一直十分优秀稳定,您对衍生品在大类资产配制中起到的作用,能够为我们分享一下吗?

  陈斌:感谢主持人。先介绍一下,我们千象资产是一家专注于做国内量化对冲领域的,包括衍生品的一家专业机构,我们在各个对冲的领域,比如说像Alpha、量化选股、套利、CTA等等都有涉及。

  刚才主持人问的我们觉得衍生品在大类资产配置当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我觉得它的作用是非常不可缺少的,是非常大的,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个是衍生品角色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能够大规模做对冲的工具,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刚才徐洁总说过,我也非常同意,她说的今年非常看好中证500里面的一些投资机会。这里面如果要对中证500做出一些Alpha来的话,必不可少的需要用中证500的IC指数做对冲,如果我们没有这种中证IC的衍生品,就不可能做出一个纯正的Alpha来。所以这里很明显的IC这个衍生品的东西,能够为我们提供大规模对冲的工具。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对冲基金,都是运用了衍生品做一种对冲工具的,如果我们看到哪家对冲基金法国用到衍生品的,我还没有听说过,这是第一个方面,就是大规模对冲的作用。

  第二个方面是因为我们能够使用大规模对冲的工具,所以能够使整个资产配置的收益风险比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经常有很多投资人问,比如说我们如何使资产配置得到比较稳健的、又比较高的增长。这里面有一个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我们需要增加资产配置中的长期有效,并且互不相关的策略组合,需要多增加这种策略组合。这里面衍生品就提供了和别人很不一样的资产组合。

  过去CME曾经出过一个报告,他论证了如果我们在传统的资产组合中加上大宗商品的话,能够达到怎么样的效果。第一种组合是用了50%的股票+50%的债券,这样组合出来的收益是一般,不是特别高,但是他的风险基本上和收益一样高;第二种组合是在这100%的组合中加入了20%的大宗商品期货,就是40%的股票+40%的债券+20%的大宗商品,这样做出来的组合的收益获得了一定的提高,但是非常重要的是整个组合的风险达到了大幅度降低,达到了50%以上的降低。也就是说如果在组合中加入大宗商品的话,就能够使收益风险比得到大幅度提高。这也是大宗商品在整个组合中就体现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个方面,是因为有这种组合中加入大宗商品能够提高收益风险比的可能,所以在一些高品类的对冲基金,他们做出来的曲线都很稳健,达到了很好风险控制的目的。所以我觉得第三个是这种对冲的工具,能够给我们提供更高的、更精确的控制一个风险的可能,甚至比如说做高频期货、期权如果做得好,都有稳健的曲线,如果离开了衍生品,是达不到这种曲线的。

  以上几个就是我们在资产配置中,大宗商品能够体现出来的作用,谢谢。

  罗剑:非常感谢陈总。您刚才也提到了徐洁总在资产配置的领域也有非常丰富的经验,能不能就贵公司在衍生品在大类资产配置中的策略,给大家分享一些经验?

  徐洁:刚才陈斌总都已经讲全了,也讲得非常有逻辑。我讲的也有限了,所以结合我们自己真正在用的体会和大家做一个交流。

  现在最常规的对冲工具是股指,股指受限之后对做中性策略的影响就比较大,股指也经历了两次松绑,但是从手术和整个市场的深度来讲,真正规模大了之后,交易上还存在很多的不便利性。所以去年我们也引入了场外期权来做对冲,所以对于我们的。从这个结果来看,因为场外期权有他的特殊性,所以他适合的是单一的机构资金,相对比较稳定。最终的结果是像去年的回撤,对冲产品的最大回撤是11.2,但是看用场外期权对冲的产品,他超额的最大回撤是偏7点几。所以说本身的波动会增加对冲产品的波动,但是用场外期权,因为场外期权本身的成本是均摊的,所以他的影响相对于股指期差的影响是很小的。对于单一的机构资金,可能更推荐用场外期权的方式,因为场外期权可以复合一个股指空投,所以类似的是股指的作用。但是可以看到他从提升整个产品的风险收益比上来讲,确实是有帮助的。

  同时我们合作一家比较紧密的券商,他们也通过跟场外期权的结合,提供了非常有吸引力的一个产品结构。他是一个跟踪指数的产品,但是下行风险是有限的,比如说可能就亏6个点结束了,但是收益比如说中证500指数上面再增厚8个点,对于想配置指数增强产品的客户而言,系统性风险是有限的,但是他又能追踪指数的收益,指数的收益之上还能提供超额的收益。很多客户对这类产品是非常青睐的。期权可以通过较低的成本给客户提供更多类的收益结构,满足客户更丰富、多样化的需求。这是我们的一些体会,谢谢。

  罗剑:感谢徐总的补充。接下来请问邓童总,您在全球资产配置和CTA量化策略上也研究了非常多年,2017年整体收益率表现得并不是太耀眼,2017或者是近年来一些流动性比较好的品种很好的带动了整个板块的投资者情绪,可能突然间没有两个品种同涨同跌的现象。面对这种现象,您觉得在新市场、新作风,商品策略该如何面对?有哪些新的思路可以应对这种市场的变化?

  邓童:感谢主持人。您刚才提的问题是两个品种之间的相关性突然上升的问题。我们感觉在2017年,确实整体CTA的策略是比较难做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波动性变得更加的没有规则。很多时候这种原因,我们用老形式是捕捉不到的,特别是CTA策略在去年变得非常拥挤,大家都做趋势。做趋势的人可能在去年如果单纯做趋势,不考虑基本面的因素,大家一突破或者是一上涨全部都进来,肯定会有一点踩踏的现象。而且去年的资金,也是因为2016年表现特别好,惯性的流入了这个市场。

  我们在去年也试图开发一些新的策略,我们的内心是非常坚信商品的趋势性,因为这是由商品本身的机制决定的,供给和需求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非常快的弥补起来。这个供给需求的无弹性和低库存就造成了这种趋势性的延续。所以我们从内心中非常坚信这种策略,只是在这种趋势策略大家相关性特别高的情况下,如何降低或者是面对回撤。我们就找了一些类似于基本面出发的模型,这些模型也不指望它能够赚非常多的钱,但是这些模型的逻辑我们是坚信的。比如说去年商品有很多的品种,趋势模型不会管的,可能一直会做空这些品种。我们就针对自己的模型,去套用一些基本面的逻辑,包括库存,包括升贴水,包括供给需求的变化,跟原始的模型有一些互补的模型放进来。去年确实回撤也是比单纯的虚实模型低非常多的,这些模型并不一定挣很多钱,但是我们觉得是从逻辑上,起码从信息来源的独立性上,和传统模型是有区别的。

  第二个问题是2018年市场模型会有怎样的变化?我们觉得在2018年比较大的变化,是很多品种的库存已经到了比较积累的阶段,通常在累库存的阶段下,趋势策略也不会有特别好的表现。高库存的情况下,伴随的是低波动,以及波动的无序。我们认为趋势策略依然在2018年有一定的困难,更需要我们在一些新形势的来源上,比如说品种资源的价差变化的不同步上,以及一些新的数据的独立于价格本身的数据的处理上,需要下更多的功夫。我们也希望在2018年靠这些新的模型,能够渡过可能的困难。

  罗剑:接下来燃油期货已经蓄势待发,下面请刘晓南总为我们分享一下在原油上市初期有哪些机会可以关注?未来原油期货发展的趋势是怎样的?

  刘晓南:非常感谢嘉宾和主持人。原油是商品之王,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2015年全球的原油成交额超过了1.7万亿美元,这个数额是远远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个商品期货品种。当时全球的黄金期货成交额只有1700亿,可能只有原油的十分之一。其次在中国的商品期货市场,目前排名比较靠前的应该是螺纹钢和铁矿石,按照成交量来算。如果原油期货上市以后,前期交割和上市没有出现问题。从中期来看,我们认为原油期货的成交金额应该和螺纹钢是差不多的。他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是中国的期货参与者,目前中国期货的市场规模大概是3千亿人民币左右,长期的比较活跃的资金应该是在1500亿左右。我们预计原油期货上市以后可能给市场带来新增的资金规模在400亿左右,其中300亿可能是中国投资者,还有超过100亿是一些国外的投资者。因为原油期货作为第一个向境外投资者开放的商品期货品种,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目前中国对外开放可能只有两个通道,一个是资本市场,希望一些合格的境外投资人来参与中国的股票。第二块是通过沪港通和深港通,使得一些在香港或者是其他地方的投资人参与中国的A股市场。原油期货作为第一个向世界境外开放的期货品种,他的意义是非同凡响的。至于谈到原油期货上升以后的策略,因为我们长期接触的产业客户是非常多的,类型也非常多,他们比较关注的其实就是一个现货问题,原油期货参与之后有七种油可以参与现货的交割,其中只有一种是中国的生命油(音),其他6种全部是来自于中东的油,他们也有升水和贴水,里面来自伊拉克的巴士拉清油,这个贴水幅度是非常大的,而且产量也非常大,因此我们认为把清油和阿曼油会成为以后原油期货交割的主力。因为现在的生力油的出口可能性不是很大,所以主要是看其他六种来自中东的原油。这6个油之间的升水和贴水基本上是恒定不变的,在比较长的时间里是不变的。每个油的产量、供给、库存都是不同的,所以上市初期会有现货贸易商,会利用这七种油之间不平等的升水和贴水进行货交割的套利。除此之外还有比较广泛的套利的方式:

  第一种是可以做跨期套利,因为原油期货会上市三年的合约,一共有20个合约,相比于世界上比较知名的美国和英国的原油,这个合约上的时间是比较短的,因为我们知道TI波轮特(音)可能上市超过了七八年的远期的合约,就可以使现货贸易商可以很好的利用结构来进行套利,如果只上市三年就会有问题。如果想进行月差套利就要看一下了,我们是把跨越套利分成两个情况,一种是从原油期货的上市的首行到第四行看成第一种情况,后面的从第五个月开始到第三年截止看成第二个情况。第一个情况我们认为更多的是和中东地区原油的供给情况以及中国炼厂的需求情况是紧密相关的。后面的第二段的远期结构更多的是和投资、投机的对冲基金的买或者卖,跟他们的相关性更高一些。

  除了跨越套利以外,还可以进行跨区域套利,也就是说上海原油期货,因为主要的油来自于中东,我们在中东还是有阿曼的原油期货的,这两个原油也是可以进行跨区域套利的。如果发现上海原油期货加上一系列的包括交割费用、仓储费用、运输费用,发现我们仍然价格比阿曼还要高,就可以从阿曼买入原油,在上海抛出原油,进行跨区域套利。但是还是有一点需要我们密切关注的,那就是我们阿曼原油的品质,可能主要的成交时间段是在每天下午的4点到4点半,那个时候上海原油期货是在清算中。那就有问题了,一般的套利是两边同时,一边买进,一边抛出。如果两个时间一个开市一个休市,就会出现时间并不同步的问题。怎么办?我们可以考虑用EFS波轮特和上海进行套利,因为他们是通过EFS的工具来进行关联的,我们可以在波轮特的原油上,因为他们也从晚上到凌晨5点,基本上24小时都可以进行交易,就可以先买入或者是抛出波轮特,再买入或者抛出一个EFS,变相的实现套利。

  除此之外,因为他使得国外投资者也可以参与,而且可以用美元作为保证金来参与,这就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套利方式。比如说我们是否可以通过美元和人民币两个外汇币种之中是否存在套利机会?或者境外投资者可以利用离岸人民币,因为离岸和在岸人民币存在息差,这两者可能也存在潜在的套利机会。

  除此之外,因为这个品种的合约比较大,一手是一千桶,跳一个点是一毛钱人民币,所以跳一个点的利润是100块人民币,扣除手续费还有70到80元。这个对于高频客户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标的,在目前股指期货没有放开的情况下,我认为原油对于股指期货有一定的替代效应。

  罗剑:感谢您的见解。陈斌总提到了股指期货利用在资产管理产品中的重要性,你们除了股指期货,您是否对期权有所布局?期权在资管产品类的运用中,有什么作用呢?

  陈斌:好的,主持人刚才问了期权的问题。在衍生品当中,因为期权也是其中很大一块,而且提供了和期货非常不一样的收益结构。我们对期权也是有研究并且有布局的,而且在产品中也已经运用了一定的期权策略。但是总的来说,因为国内的期权虽然可能从上市到现在整个增量是比较大的,但是整个绝对量还是比较小的。限于目前总的成交持仓的绝对量,要做到非常大的规模还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可以达到一些比较好的。比如说前段时间股指期货贴水的时候,很多期权其实是升水的,这个时候如何降低对冲成本?有一种方法,比如说多做那个股指期货,比如说可以用期权合成一张期货,因为是升水的,可以做空。这样就可以把贴水部分套出来,相信很多专业投资人也应该有做或者是想到的。这个东西本质上是弥补了一部分股指期货在目前的环境中所受到的限制,弥补了他的一部分作用。这是期权的其中一部分作用。

  另外,包括一些在构建多样化的策略方面,包括期权高频的交易方面,相信大家都是有所耳闻,并且相信很多机构投资人也从这当中获取了很多收益,谢谢。

  罗剑:感谢陈斌总。刚才各位嘉宾已经分享了很多对于衍生品投资的经验。接下来请问刘晓冬总,您在各类型的金融企业中从业过,您觉得从您丰富的从业经历来说,国内机构如果要参与大宗商品投资,他的投资路径是怎么样的?

  刘晓冬:因为我在券商也工作过,在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都工作过,做过卖方和买方,经历比较丰富。目前公募股票型基金过去五年的年均收益是15%,私募比公募股票类还要低一点,但是私募还要收20%的业绩提成,同时公募基金的门槛又低,又可以公开宣传,所以私募拿什么和公募拼?要不是有股票方面的天才的能力,比所有公募基金都做得好,要不就做一些公募基金做不了的,衍生品就是公募做不了的,包括商品套利等等都做不了。

  对于我们来说也一样,我们做期货、期权之类的趋势策略,也是想做和公募完全有差异化的投资方向,我们的产品一般来说都是面向于能够接受一定的波动,但是追求高收益的基金类型。对我们来说,商品期货、股指期权是我们很重要的配置方向。但是很多的机构都是做量化的、套利的,这些都是稳定的方向,回撤很低,但是收入比较稳定,这是一个方向。我们属于回撤大一点,但是收益高,这是另外一个方向。

  我们作为私募机构有衍生品的加入,使我们面向公募基金,面向银行,更有优势。至于具体的路径,可以有多种。我们做趋势,做量化,做套利,做高频交易都是可以的。这是我们在私募里面大家应该把握好的机会,因为现在期货品种越来越过,包括原油上市以后,后面还有很多单品,包括猪、普尔茶会上市,还有外汇期货如果都能上市就更好了。我们抓住蓝海领域,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时间点。路径可以多样,但是方向是不会变的。

  罗剑:感谢您为国内机构参与大宗商品期货交易提供了良好的建议。接下来问一下王雪总,最近人工智能学习对数据的需求是越来越依赖,我们也知道量化交易,数据是非常重要的要素。面对这种数据需求的格局,路透对整体金融数据的需求是否有所布局?最近的需求有怎样的趋势变化?

  王雪:感谢主持人。可能前面几位老总都分享了很多关于市场的预测和判断,从汤森路透的角度,我们在全球都是支持全球比较优秀的投资机构、平台,来给他们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我觉得量化本身无非就是对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执行。数学离不开数据,所以我觉得数据是贯穿在整个量化交易的过程中,无论你一开始策略的建立,投组的建立,到交易中的实现策略的执行,到交易后对策略的评估、绩效的考量,包括风控。整个数据都是参与在整个量化交易的平台当中完整的流程。看到最近这些年全球的投资机构都在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不确定性的增加,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变的能力。我们汤森路透主要是着重于这一块,对于海量数据提供的处理和应变的能力。可能一个优秀的量化平台离不开几个重要的因素,优秀的组合策略,多层次跨市场的策略,海量数据的支持,包括历史数据的完整性。还有后期的风控监管、相关配套支持的模块,这些都构成了一个好的量化平台的衡量标准。国内也在积极寻求一些跟优秀量化平台合作的机会,所以我们想就像主持人提到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现在这么热,为什么?前所未有的数据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不光在数据的深度和及时的程度上,包括在全球布局数据联网,全球最主要的金融中心都有数据中心部署在交易所的机房的行为,也就为全球最主要的投资机构提供最及时的金融实时数据,同时提供长度很长的历史的海量数据。我们要从这些数据中寻找一些逻辑和策略,来尽量的平衡掉那些不确定性,包括怎么更好的利用这些周期性,能动性,为更好的策略提供服务,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也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谢谢。

  罗剑:感谢王雪总的分享。由于时间关系本场圆桌论坛到此结束,再次感谢七位重量级的衍生品交易的来宾,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