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备案监管升级 多举措防控行业风险

私募备案监管升级 多举措防控行业风险
2018年08月20日 00:40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线索征集令!】你吐槽,我倾听;您爆料,我报道!在这里,我们将回应你的诉求,正视你的无奈。新浪财经爆料线索征集启动,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倾诉与吐槽”!爆料联系邮箱:finance_biz@sina.com

 

  来源: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君 房佩燕

  近期基金业协会在AMBERS系统做出多项内容更新,对于私募备案登记提出反馈意见。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私募行业陆续出现一系列乱象,监管升级、完善细节,体现了新的监管思路,意在加强私募基金管理,维护行业声誉,引导私募基金健康发展。

  监管多举措防控行业风险

  私募业内人士认为,此轮监管升级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收紧私募管理人新设和变更登记;二是收紧私募产品备案的口径。这些举措的目的显然是要控制行业风险,打击行业乱象。

  国轮基金创始合伙人王宏源表示,以前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及大股东变动算重大事项变更,现在关联方变动也需要审核。因为过往案例中,有大量关联方交易壳资源,不少项目出现问题。“协会严格审核有助于具有实力的管理人更好的发展,一些空壳交易的公司应该被淘汰。”

  金斧子合伙人朱义龙表示,双GP备案收紧目的是防范无私募牌照机构的“借通道”行为,以及针对委托管理行为的规范。私募管理人进行重大事项变更从严,主要是在打击不正当的“私募壳”转让行为。“我们理解,监管思路是扶优限劣、差异化监管,提高私募备案的准入门槛,减少私募乱象,回归投资本源。”

  重塑私募行业生态

  2014年2月7日,基金业协会正式实施《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正式启动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工作。截至今年7月底,在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达到2.41万家,管理基金7.48万只,总规模12.79万亿元,私募机构员工总数达到24.6万人。

  格上财富研究员徐丽认为,中国私募行业采取登记备案制,从源头上加强监管,严控风险事件发生,能让私募机构在入行之初对合规树立足够的重视。“虽然短期会给部分私募带来阵痛,但长期来看,整个行业监管得到完善,会提高市场对私募基金的认可,有利于私募发展。另外,完善的监管环境也为私募管理人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真正有实力的私募机构会脱颖而出。”

  中欧瑞博风控总监李志筠表示,私募行业这些年发展迅速,但部分机构鱼龙混杂,特别是近期私募不良事件频频爆发,严重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声誉。严监管对于整治私募乱象、规范行业发展,有百益而无一害。特别从备案登记加强监管,相当于在入口处严格把关,有效遏制了部分私募的野蛮生长。

  私募排排网合规部副总监温志飞坦言,私募行业的发展,为中国金融市场带来了新生力量,促进多层次资本建设;但同时,私募的起步伴随着不少乱象,行业信誉受损,比如向非合格投资者进行公开宣传和资金募集、不严格遵守信批要求、炒私募壳资源、实控人失联等。在这样的背景下,监管加大监管力度,可以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提振从业人员和投资者的信心。“今年私募监管力度持续加大,许多细节得到完善,给行业带来激浊扬清的正向引导作用,同时也会放大私募行业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陶然

私募 备案 监管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