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创业家之陈家琳:客户目标期望值要与能力圈吻合

私募创业家之陈家琳:客户目标期望值要与能力圈吻合
2018年08月22日 13:29 新浪财经

【线索征集令!】你吐槽,我倾听;您爆料,我报道!在这里,我们将回应你的诉求,正视你的无奈。新浪财经爆料线索征集启动,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倾诉与吐槽”!爆料联系邮箱:finance_biz@sina.com

  编者按

  东方证券杯”私募梦想创业营,由拥有“大投资”金字招牌的东方证券与全球华人首选财经门户新浪财经跨界联手,打造私募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创业“黄埔军校”,致力于帮助机构培育品牌力,提升影响力,帮助个人放大天赋,走上稳健从容职业投资道路。

  新浪财经携手东方证券,推出“私募访谈”栏目,倾听私募创业路上“幸存者”们看似顺风顺水背后的“至暗时刻”;倾听他们在管好投资组合之外,如何在这个行业生存下来并能长久稳续经营之道。

  私募创业家之世诚投资陈家琳:客户目标期望值要与能力圈吻合

  文/新浪财经郭金霞

上海世诚投资创始人 陈家琳上海世诚投资创始人 陈家琳

  “每天看有数十上百个涨停板的股票,也会想怎么就没一个我买了?但要是你天天在遗憾、纠结,那你的日子就别过了”,在“东方证券杯”私募梦想创业营的导师分享环节,当有人问及“如何看待投资中的焦虑”时,陈家琳如此调侃:“在A股做投资一定要把心态调整好”。

  但在今年2月A股“黑色一星期”,市场给他的确带来了一场考验——当时诚投资主策略基金净值出现自公司成立十年来最大单周跌幅。“作为公司管理者及投资管理人,说没有焦虑和痛苦,那只能是自欺欺人。”

  陈家琳给投资人写了一封的信,提及在看到达利欧《原则》一书提到“正确的失败”感慨颇多,并引用书中的话:“我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即知道如何努力追求很多东西,也知道如何正确的失败。‘正确的失败’和‘错误的失败’的区别在于,前者能够在经历痛苦的失败的过程中吸取重要的教训,后者因为失败而被踢出局。”

  那时,世诚投资正大步迈进第11个年头,作为“公奔私”的先行者,陈家琳早在创业初期也被市场泼过冷水。2007年从管理全球最大的主动管理型QFII基金—富通“扬子”基金,创立世诚投资开始自立门户,由此陈家琳常自嘲“做了最坏的择时”——市场并未如他所料迎来10000点而是跌到1000余点,迎来了事业起步的第一个“大坑”

  也许是从困难起步,陈家琳总是会绷紧那根弦,把困难多想一点。不管是市场的变化,还是角色的转换,逐渐沉淀自己的思考与感悟:“投资管理并不是简单地展示自己的才能,而是要深刻理解投资人的风险收益偏好,并在自身能力圈内尽力完成投资人的投资目标。

  在他理解,这个行业是一个相对的游戏,不是一个绝对游戏,看长期绝对收益是一个结果,看短期相对收益是一个目标,“如果能够持续比市场好的话,累积下来的绝对收益不会难看。”

  行业竞争激烈,庞大的分母基数上,陈家琳希望能够成为赚钱的千万分子中的一员。即便世诚已走过十年,陈家琳也一直将世诚当作初创企业来发展:“相对稳健的标签,我更愿意被看作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不管在投资业绩,还是公司运营上。

  世诚投资今年还大力吸引了多位人才,包括原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奇伟的加盟,在陈家琳看来,下一个十年甚至更久世诚投资都将一直追寻并践行这样的创业精神:对投资聚焦专注,对职业坚守承诺,被客户赋予信任,对团队分享价值,对事业坚守原则。“创业不进则退,创业一直在路上。用丘吉尔的话说就是‘成功不是终点,失败也非末日,最重要的是坚持下去的勇气’。”

  陈家琳十余年创业历程可以总结为8个关键词:承诺、道德、原则、团队、心态、专注、坚持和综合竞争力,在“东方证券杯”私募梦想创业营沙龙上,陈家琳分享的最后还调侃:“估计台下也有人嘀咕:你陈家琳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初创企业既要这样还要那样,我们哪有那么多的资源?”

  在他看来,在目前宏观大环境下,说小一点是做私募,说大一点是运营一家公司,所以不能单靠内部的团队努力,还要依靠社群资源:“你看这里有好的合作伙伴新浪财经、东方证券,所以大家在发展期尤其是逐步在壮大的过程中,要整合内外部资源,一定是互惠互利的,只要基于这个原则,大家都能从这个商业模式中受益。

  谈投资与研究的区别:知行合一

  市场是一个相对的游戏而不是绝对游戏。如果看长期绝对收益就是一个结果,看短期则希望相对收益是一个目标,如果你持续比市场好,最后累计下来的绝对收益不会差。

  ——世诚投资创始人陈家琳

  1992年毕业之后的7年,陈家琳分别在嘉里证券和里昂证券两家外资券商做研究工作,建立了自己的研究体系。到了海富通之后,偶然一次机会参与QFII富通银行“扬子”基金的路演,随后担任这支产品的基金经理。当时加入公司仅一年的陈家琳,几乎从投资助理、基金助理做到基金经理实现一步到位。

  但做投资与做研究相比,“差别还真的很大,即便又过了十年到现在我们还在摸索怎样做到言行合一。”在世诚的会议室里放置了一个晨会的原则,第一条便表明,给买方做研究是百分之百服务于自己的投资,不是为了做研究而做研究。

  2004年底至2007年9月33个月内,QFII富通银行“扬子”基金取得了超过550%的绝对回报,成为当时业绩表现最好的A股基金之一,成为陈家琳投资生涯的代表作,由于私募业绩不可公开宣传,创业初期很长一段时间内外界一提及陈家琳就必讲的辉煌战绩。

  多年以后,陈家琳也坦言:“这样的一个绝对回报的业绩,很大部分还是和市场相关,因为市场持续往上走,而自己不加以择时和精选个股的策略正好与那段时间的市场环境最合拍。”

  而投资体系进一步打磨优化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论,还是在私募创业的这十年里——在他看来,价值投资并不是简单地买入一只价值股或成长股,根本上讲,价值投资是一种方法论。

  世诚在行业的选择上更看重成长的持续性,偏好能穿越未来数年宏观起伏、抵御长期波动的好行业,并数次在大消费、智能制造、医疗服务、金融服务、传媒教育、科技等行业得到投资的正反馈。

  由此在方法论上进一步优化,从而建立两个维度的“投资护城河”:一是透过表现把握企业管理层的真正诉求,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只看表面的故事、概念、题材、包装,关键是看公司行为背后的真实意图;二是结合市场其他主体的观点确定预期差。

  陈家琳还将自己的能力圈逐渐清晰化:扎根于上海,尤其关注长三角地区的上市公司,并且坚持深度调研,研究员平均每人每年拜访上市公司超200次,以获取第一手资料,降低投资风险。

  相比公募的全市场覆盖,现阶段的世诚投资在行业的选择上也有着明显的偏好;同时,世诚学会了做减法:聚焦于股票多头——“更多的策略选择不是坏事情,但是问题是你要同时驾驭好不同的策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投资方法决定了,我们短期业绩很难有什么特别亮丽的地方,本身也是比较均衡的组合。”在陈家琳看来,这个市场太大,各家私募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谈不上竞争这一说,只要沿着正确的方向做总有成功的机会。

  谈创业:任何时候都要把自己当初创企业

  任何时候都要把自己看成一家初创企业;创业不进则退,创业一直在路上;只有保持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只有积极拥抱变革、不断自我进化自我成长,只有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才能在这个极具挑战的资产管理行业内立于不败之地。

  ——世诚投资创始人陈家琳

  1992年陈家琳毕业之后进入了银行,那时的资本市场只有8个股票,“证券公司来我们班级找毕业生,都没有招满,大家还不明白股票市场、证券市场是怎么回事。”

  1995年转入券商再到基金管理公司,到2004年陈家琳就开始独立管理QFII基金,再到到2007年大牛市,市场情绪高涨一致认为6000点还能涨到一万点,这让陈家琳有了“私募倒是自己可以去尝试的一条路”的想法。

  于是自己将当时大热的基金交给同事,写了一封告别信,卖掉自己唯一的房产,一个人包揽了注册公司、装修公司所有琐碎的事情,装修风格渗透了上海人陈家琳的些许小资气息:开放、典雅。

  但最后预期的一万点并没有到来,“6000点涨到1万点,百分比上没有多少,掐头去尾最多50%,为了最后的50%赌上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事后证明绝对是最差的择时。”

  2008年4月17日发行首只产品——扬子二号,那时上证指数在3300点附近,大盘跌到1600点的时候净值也一度接近七毛,一位创业伙伴还重新回到公募,但“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坚持做下去”。

  为应对公司运营压力,2008年底世诚投资搬了一次家,从月租十万的上海银行大厦挪到了相隔50米的时代金融大厦,一个面积小了一些的办公室,但价格便宜了很多。

  好在2011年“大小通杀”中,世诚下跌较小,随后不断进化投资体系、磨合团队,不断将收益累计下来。

  冲着一万点私立门户的陈家琳多年后自我调侃:当初做决定的时候看到的都是鲜花和光环,进来之后发现自己面前都是雷与坑。“我肯定是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的,但市场一直在发生变化,你要坚定你的投资逻辑坚定你的创业初心,恰恰难就难在这里。”

  坚守承诺不忘初心的陈家琳时刻告诉自己:“面向未来世诚投资永远都是一个初创企业。”在陈家琳看来,将世诚一直看作成一个初创公司,能够保持人们创业的精神,“这种创业精神不是我一个人要有,是大家都要有,不能有人说‘我只是来打工的,是我们老板在创业’,那不行的。

  在市场打拼20余年的陈家琳看来,市场是一个相对的游戏,不是一个绝对游戏,而绝对收益一定要和时间的维度结合在一起,“如果看长期绝对收益就是一个结果,看短期相对收益则是一个目标,如果你持续比市场好,最后累计下来的绝对收益不会差。”

  “公募基金业绩如果做到整个行业的前三分之一,配合商业营销不会太差。但私募基金必须做到前3%,甚至你要做到前三。”私募基金需要取得绝对回报才有利润分成和收入,作为过来人,陈家琳希望私募创业者要对未来的困难有充分的预计:“或许更长时间内,你都没有任何收入,不得不去面对财务的压力。

  看多了同行的起起伏伏,陈家琳越发深刻体会这个行业的残酷性,可能一个错误就会出局,所以他总紧绷着根弦,“这个行业先把困难多想一点,你也觉得这种想法会束缚你,但综合下来还是有它的道理,像我们这种做不到去博一把赌一把。

  在今年五月底,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奇伟加盟到了世诚,问及缘由:“世诚的业绩不错,人员稳定,家琳总厚道”。可能相比稳健,陈家琳更希望被投资者认为“值得信赖”:“这个值得信赖不单单体现在投资业绩方面,还有对整个公司综合考虑,比如运营、风险,其中包括道德风险、合规风险。”

  由此陈家琳对团队做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合规方面,世诚很早就做了梳理,“可能很多工作都做在基金协会指引发布前,也跟过往我在外资金融机构训练有关,比如他对各个产品之间一致性高度要求,创业到现在一直如此,通过复制的策略来实现产品净值走势一致性。”

  “我们是在大风大浪里面搏击,不可能不湿身,但是我们希望这个只是打湿,而不是失去。”他认为,在市场尚未成熟的时候,想要违法违规实在是太容易了,纷繁的诱惑考验着私募创业者们的心智,是否能够守住底线决定着自己能否存活下去。

  谈客户预期管理:深刻理解投资人的风险收益偏好 打造机构化私募

  投资管理并不是简单地展示自己的才能,而是要深刻理解投资人的风险收益偏好,并在自身能力圈内尽力完成投资人的投资目标。对于世诚投资来说,长期下来就是做好三件事:把投资做好、保持自己的透明度、管理客户的预期。

  ——世诚投资创始人陈家琳

  在陈家琳看来,桥水的成功很重要一条就是“把完成投资人的投资目标作为投资管理的出发点和终点”。“要多和投资人沟通听听他们的投资目标,把给定的投资目标和你自身的能力这两个放在一起,看看有没有交集?同时,要找到跟自己的能力、自己价值观相匹配的投资者,但不能跑到能力圈外面去了。”

  在陈家琳看来,在自身的能力圈内,持续完成投资人的投资目标、为投资人带来价值,才是私募能够长久生存下去的关键,其中管理客户预期就是要“把客户的目标期望值和你的能力圈做一个吻合”。

  据陈家琳介绍,从去年开始,世诚投资推出数据系统以支持投资决策:“我们会把数据和基本面进行更好的结合,而且未来数据系统的权重还会提升——分解为五个维度:客户需要多少的交易笔数、每一笔所占的权重、股票仓位的多少、每一笔的胜率和赔率、客户的投资目标;在此基础上可以做不同的排列组合,最终达成客户需要的目标。”

  这其中有一个工作量就是客户沟通,除了不定期点对点沟通,世诚投资非常重视日常月报的沟通:“我们的月报在每个月第一个交易日一定准时交到客户手上,除了公司的过往报道外,最重要的是持仓分析,以饼状图显示,比如资产分布图,多少现金多少主板多少创业板多少中小板、比如行业分布、市值分布、持仓标的分布,很少有一家私募哪怕是公募做到我们这样的及时和透明度”。

  “私募行业发展到今天,对于私募管理人的考量应该是全方位的综合竞争力。不仅仅是投资环节。”陈家琳在回忆创业历程时总结道,“而综合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是中后台,运营能力、管理能力,同时要做好几件事不容易。” 在精力分配上,陈家琳把投资者沟通占到20%,余下80%给到投研和公司内部管理和员工沟通。

  从公募到私募,陈家琳基本上到了一个新的平台,新的团队,在他看来如何磨合好团队是非常重要的,“很重要的一点是你个人不单要有能力,这些团队的主要骨干、成员能够跟你共享相同的价值。” 世诚目前共18个人,投研9人,中后台9人,中后台包括了交易、运营、合规、风控、市场、客服,还有行政、人力资源与财务。

  陈家琳笑称自己是一个“没有故事”的人,回望创业一路走来,并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有的只是一直以来的专注和积累——坚持自己的风格,研究擅长的领域。“我相信在这个市场你只要专注去做,你哪怕某一项能力不是顶尖的,但其他各个方面互补,逐渐积累,一步步扎实走下去,到某一个阶段总能轮到你大放异彩。”(蔡文若、王佳瑶、潘攀对此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郭金霞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