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吴昊
“今年2月份见到过张超一次,当时张超曾提到办绿卡的事情,之后就再也没见过他。”一位与紫石投资董事长张超相熟的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知情人士透露,去年证监会开始对紫石投资董事长、去年的阳光私募冠军“紫石一期”的基金经理张超进行调查,发现他管理的产品交易记录和某公募基金公司高度重合,并且张超目前已经滞留美国数月不归。
此事件经媒体曝光后一石激起千层浪。记者多次拨打张超手机,但一直处于关机状态。7月5日,紫石投资的公告表示公司运营正常,且声称之前媒体报道与事实严重不符,但并未对张超是否逃跑一事作出回应。有私募人士表示:“几个月前就听说张超在美国这事儿了。”
2011年,张超管理的阳光私募基金“紫石一期”以全年35.98%的收益率在结构化私募产品中排名第一,33岁的张超一时风光无限,而半年之后张超或已成为私募“在逃”第一人。
【现场直击】
紫石投资大唱“空城计”
7月6日,即紫石投资发布公告称公司运行正常之后的第二天上午9点,证券时报记者来到紫石投资的办公所在地,记者在现场看到紫石投资玻璃大门紧闭,大厅内亮着微黄色灯光,但前台并无工作人员,按门铃也无人应答,一直到上午11点半,紫石投资公司内也未见一人。
一位同在该层办公的女士告诉记者:“今天早上上班路过的时候,我还感到很奇怪:怎么这家公司前台桌子上放着的电脑也没了?昨天傍晚下班时还看到有个台式电脑,昨天也看到有人在。”
记者拨打紫石投资官网上公布的电话询问,接电话女士拒绝任何回应,建议找市场总监邓晶。记者在现场拨打市场总监邓晶手机,邓晶表示:“公司一切运行正常,目前人在外面,不方便进行任何沟通和交流,一切以公司公告为主,感谢媒体关心。”之后便匆匆挂断了电话,记者接着多次拨打已无人应答。
紫石投资所在办公大楼物业管理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只能说紫石投资的物业费支付正常,其他不便透露。”
此前记者曾拨通邓晶手机,邓晶告诉记者:“本来今年业绩不好,赎回的就很多,出了这事儿客户要赎回,目前在和70多个客户积极沟通中,现在唯一的工作就是把产品业绩净值做起来。”邓晶在回应其他媒体时曾表示,张超并非逃跑,而是和公司的高管们一起去学习性度假。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此前并未在紫石投资官方网站上找到其公司办公地址,记者在网上搜索后才得知紫石投资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600号陆家嘴商务广场1415室 ,但赶到时发现此处是一家能源类公司。此楼内一位工作人士告诉记者:“紫石投资已经搬走几个月了,你们不知道吗?这些天有好几个人来问。”
记者四处打听后,终于找到位于上海市陆家嘴投资大厦10楼的上海紫石投资有限公司,但是目前此新地址并未在网上公布。
记者采访了同在紫石投资办公楼内的一些人士,其中一位告诉记者并不知道楼里有紫石投资这家公司,而另一位告诉记者:“紫石投资搬过来才两三个月,他们人很少,平时很难看到他们的人。”
随后记者又多次致电紫石投资内部人士,均表示较为敏感而拒绝接受采访。一些受访的人士表示,“已有人打过招呼,不便说太多”。目前整个事件似乎仅露出冰山一角。
【疑云探秘】
与公募重仓股高度重合
相关人士均三缄其口,而事件却在不断发酵,市场中各种相关猜测开始蔓延。
据紫石投资官网显示,目前紫石投资旗下共有两只处于续存期的非结构化阳光私募产品,分别为紫石超越和紫石超盈。
而这两只私募产品的操作轨迹被指与华富竞争力优选基金高度重合,华富竞争力优选基金一时间也成为众矢之的。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四季度华富竞争力优选基金和紫石超越携手进驻广州浪奇,分别买入450.6万股和234万股,位列第二和第三大流通股股东,今年一季度华富竞争力减持62.84万股,而紫石超越选择增持32.17万股。
去年四季报显示,紫石超越和华富竞争力优选基金买入华东科技,分别成为该公司第十和第五大流通股股东,分别持有176.5万股和400万股,而在今年一季度报中,两只产品又一起消失。
今年一季报显示,华富竞争力优选基金位列东风股份第一大流通股股东,总持股升至147万股,同时,紫石超越建仓91万股,位列第四大流通股股东。
一家公募和一家私募在3只股票上操作重合引发众多猜测。对此,华富基金(微博)回应称,截至目前监管部门从未对该公司就相关事件开展过调查,该公司也从未收到过监管部门任何有关协助调查相关事件的通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位市场人士肯定了紫石被调查的传闻,但是也有人认为:“华富竞争力规模不够大,怎么有实力操纵股价呢?况且在时间节点的逻辑上不对。”而传闻中被调查的公募则指向另外一家非上海的规模较大的公募。
【事件追踪】
紫石客户何去何从
作为身兼紫石投资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长、投资总监等多职的核心人物,张超的“失踪”将会对公司产生何种影响?紫石旗下两只正在续存期中的产品又将何去何从?
记者采访了紫石投资的信托方华宝信托。华宝信托称已第一时间向紫石投资发函询问相关情况,紫石投资的反馈是:公司运营正常,投资研究工作和交易工作正常,旗下信托产品运行正常,公司投研团队稳定。紫石投资随后也在其官网上发布了声明。
另据信托人士告诉记者:“做信托平台和银行托管,只是按照合同中的契约履行职责,信托方负责确认有没有跌破止损线,是否超过投资比例限制,托管行进行清算和资金结算,如果投顾没有违约,无法干涉它的运营。”
据一位与紫石投资有业务联系的券商人士向记者透露:“由于两只产品都快接近7毛清盘线,现在在操作上已经不能动,目前正在谈判接盘的事情,计划做成一款结构化的产品,把目前剩余的资金做成优先级。”
一位渠道销售人士指出:“客户最直接的冲动就是赎回,首先保证自己目前的利益不受损害。如果没有持有人,信托计划就结束了。如果持有人认为张超的做法对净值造成了不利影响,会在以后寻求赔偿。目前只要持有人大会形成统一意见,怎么处理都行,最终决定权还是在持有人手里。”
此前也有过阳光私募产品因投顾出问题而被信托方采取措施的案例,对紫石事件具有借鉴意义。
2009年4月,平安信托发布公告称晓扬中国机会一、二、三期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投资顾问由深圳市晓扬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更换为淡水泉(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晓扬中国机会一、三期的净值亏损达54%,晓扬中国机会二期的净值亏损达47%,此次变更主要是晓扬投资创始人杨骏的个人原因。
2010年初,因进行未上市股权私募股权投(PE)投资巨亏导致资金链断裂,深圳市三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旗下4只产品被受托人华润深国投宣布清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