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与紫石交易高度吻合的公募,众多矛头直指华富,另有人士怀疑是另一家规模更大的基金
紫石事件已掀起多层浪,市场消息称,张超在去年下半年就已经被证监会调查,称其管理的紫石一期交易记录和某公募基金公司高度重合,涉嫌内幕交易。
业内对该公募基金公司的猜测众说纷纭,众多矛头直指华富基金(微博)旗下华富竞争力,另有业内人士怀疑是另一家规模更大的基金公司。
张超被查,得到了北京接近监管层人士的佐证,但其细节却依然朦胧。不过,多个渠道的消息共同指向了张超在西藏发展上的内幕交易行为,而这又牵出了更多的机构入局。
张超之被查
7月4日,紫石投资在官方网站发布《致投资者》书,表达了两个立场:其一,紫石投资称公司运营正常,其二,“有关媒体报道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对一切捏造事实、诋毁公司的行为,将依法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这是一个模糊的表达。因为媒体报道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的到底是哪一部分还是全部,《致投资者》书没有明确说明。因此,它依然给市场留下了不尽的想象空间。
资料显示,张超既是紫石一期的管理人,也是紫石投资公司的董事长,去年凭借其管理的“紫石一期”全年35.98%的高收益荣获私募冠军。就是这样一位突然崛起的私募明星,却被卷入内幕交易的丑闻中。
张超如今何在,目前没有疑虑。紫石方面的说法是“张超并非逃跑,而是和公司的高管们一起去学习性度假,散心减压”。记者致电上海紫石投资有限公司,直至下午4点,电话都无人接听。
有媒体通过梳理公开消息发现,张超掌管的“紫石超越”产品和华富基金经理张琦掌管的华富竞争力基金同时在广州浪奇、东风股份和华东科技三家上市公司上共同进退,步调一致。
紫石投资到底与华富是否存在利益输送行为?一位基金业资深人士指出,华富竞争力2011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36.39%,与紫石一期的表现大相庭径,理论上说不通。华富基金于7月5日发表声明,称截至目前,监管部门从未对公司就相关事件开展过调查,公司也从未收到过监管部门任何有关协助调查相关事件的通知。
“如果是目前的说法,证监会查紫石的账户发现了问题,那首先要问证监会为什么会去查紫石的账户。”上海一位阳光私募基金经理说,“所以我觉得紫石的问题,应该不是这个问题。”
而理财周报从接近张超的人士处获悉,张超之被查,应肇端于监管部门对西藏发展的调查。
西藏发展之幕后
西藏发展,市场并不陌生,2011年市场评论最妖异的个股。也是近年来内幕交易的经典案例。
西藏发展曾用名拉萨啤酒,1997年6月25日上市。该股走势原本并不好,2002年到2008年连续几次下跌,虽2009年略有上涨,但是相比起2010年超27%的涨幅来看,显得不那么出众。
西藏发展出现在众人视野中,是在2011年3月15日,当时公司发布公告,称将出资设立德昌厚地稀土矿业有限公司,公司以现金2亿元出资,持有新公司26.67%的股权。随后股价一路上涨,当时股价处于14元左右的西藏发展在当年6月份涨至38.40元。
此后的3月17日和21日,由于西藏发展股价一路放量上涨,公司先后在股价异动公告中披露了对于参股稀土项目的补充资料,澄清可能并非能达到预期水平。不过,这些澄清并没有影响西藏发展的股价进一步爬升,在经过4个交易日小幅盘整之后,其股价在3月25日和28日再次连续涨停,上市公司不得不在3月29日申请临时停牌进行核查。
复牌后股价虽有下跌,不过随后又开始第二轮上涨。6月28日、7月15日和25日,在股价最高位,西藏发展大股东西藏光大金联实业、二股东西藏国资公司三度宣布大量减持股票。
8月30日,西藏发展停牌,9月23日复牌竟宣布终止重组,此后西藏发展连遭5个跌停板,投资者苦不堪言。
西藏发展在2011年曾被视为大资金运作的经典案例,非一般资金莫办,介入的各路资金鱼龙混杂。其中最著名者,当属私募一哥泽熙投资。虽然其并未出现在十大股东之中,但主流市场几乎尽人皆知。此外,从公开消息看,2010年年报中出现了广东证券和另一家著名私募广东新价值旗下由董事长李涛主持(此前为唐雪来)的中信信托-新价值2期产品。
而巧合的是,在一段时间内,泽熙投资和新价值均传出了被查的传闻。
泽熙投资总经理徐翔的传闻素来甚多,此次传闻同样“盛极而衰”,不久就不了了之。据知情者称,徐翔实际上是被要求协助调查,但并没有被上门调查。
“徐翔的聪明之处是,他同时买了整个稀土板块的多只股票,比如包钢稀土、鼎立股份等。”一家私募基金人士透露说。
而另有人士透露,徐翔个人自视非常高,生平佩服者,唯有王亚伟。
而新价值的传闻多集中在罗伟广,迄今无息。对此,新价值方面向理财周报表示,关于西藏发展的头寸在该股票大涨前已经清仓,而对持续两年的被查传闻,亦表示“至此时此刻,从未接受监管部门调查”。
另外,西藏发展大局中一个重要利益方即为高峰减持的大股东和二股东。据理财周报了解,该两大股东曾在股价炒作中向多个渠道寻求过股份抵押融资,意在进行“市值管理”。
据称,西藏发展还涉及到其他资金。
私募基金之发展
此次事件到底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调查,但是私募基金暴露出来的问题,引起深思。
上海某知名证券公司分析师表示,“私募跟公募相比,监管力度要小,信息披露制度不完整。很多私募都是在事后才公布消息,也就比较容易导致出事。”
不同于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的渠道大多集中在信托,而理论上负有监管之责的信托公司受制于种种因素,未能加强监管力度。
好买基金分析师指出,相比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公司人员较少、公司管理结构简单。不少私募基金的创始人既是公司的董事长又是公司唯一的基金经理,同时还可能是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这样的管理层结构导致权力过分集中,基金经理的投资决策缺少监督的情形。
据悉,即将出台的新《基金法》会将私募纳入监管,将有利于私募更加规范。(据理财周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