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规避外汇风险:百姓有了正规渠道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 13:48 金融时报

  小张是在北京“金融街”上班的一位白领人士,10月20日,对他而言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我终于拿定主意,到银行开立了自己的人民币购汇境外理财账户”,小张告诉记者,“其实,早在半年前,我就开始观望了”。

  令小张结束“观望”而“拿定主意”的正是外汇局日前明确的银行外汇衍生交易有关管理政策。10月20日,外汇局发布了《关于外汇指定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和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有关外汇管理问题的通知》,明确了居民个人可以在银行办理符合规定的人民币购汇境外理财或投资项下外汇收支的避险保值。这意味着,几个月来困扰小张的外汇风险顾虑,终于解除了。

  正如小张所言,事实上,我国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开办已有半年多时间。今年4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调整了6项外汇管理政策。按照人民银行公告,3项经常项目外汇管理政策得以调整,同时还允许符合条件的银行、基金公司、保险机构可采取各自方式,按照规定集合境内资金或购汇进行相关境外理财投资。4月17日,人民银行、银监会和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开始正式步入可操作阶段。自此,我国居民可以将手中所持有的人民币资金,通过银行集合理财的方式,“走出”国门进行投资。

  对于我国普通居民而言,人民币购汇境外理财产品的确颇具“诱惑力”。据了解,目前,国内一年期存款的利率只有2.25%,货币市场基金收益也仅2%。相对而言,若进行境外理财,单单投资美国国库券,收益率就高达5%。

  然而,在“风险与收益并存”的永恒法则面前,人民币购汇境外理财产品也不能“网开一面”。外汇风险,成为投资人民币购汇境外理财产品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据《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投资者以人民币购汇投资的,商业银行结汇后支付给投资者;投资者以外汇投资的,商业银行将外汇划回投资者原账户。因此,对于用人民币来投资外汇产品的境内客户来说,其在银行的人民币本金存在着汇率风险。这也正是像小张一样的个人投资者,迟迟无法轻松作出投资决策的原因所在。

  一位商业银行资深人士分析认为,“外汇风险导致的收益不确定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他举了一个例子:一项标明收益率为3%~7%的美元结构性票据的人民币购汇境外理财产品,并非其实际收益。事实上,该产品的美元净收益还要加上美元活期存款利息收入,并扣除销售管理费和托管费,分别为投资本金的0.2%和0.3%。“但这仅仅是美元净收益,而没有考虑人民币升值风险”,他进一步表示,由于投资者用人民币投资该产品后,银行会按即期汇率结成美元进行境外投资,理财产品到期后,由银行按照外汇管理局的规定将境外投资的本金和收益结汇后支付给投资者。这样一来,如果投资者选择到期时将美元本金和直接获得的美元投资收益按银行日后所确定的汇率结汇,就要自己承担人民币升值的风险。“以目前人民币的升值趋势,万一下半年人民币升值的幅度超过投资收益,投资收益将付诸东流。”

  有关专家认为,对于居民个人而言,最为直接的方法就是像企业一样,运用外汇衍生金融工具,即可以通过由银行代为进行远期结售汇来锁定汇率风险。比如,投资者预计3个月后理财产品的本金返还和投资收益共500万美元,那么他可以同银行提前签订3个月远期购汇合同。这样,3个月后无论当时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如何变动,他都可以按照事先约定的汇率将美元出售给银行,从而锁定汇率风险。因此,通知的规定无疑使居民个人也有了规避风险的正规渠道,使其能够解除对于外汇风险的顾虑,投资于人民币购汇境外理财产品。

  我们期待,有更多的个人投资者能够像小张一样,放心地“走出”国门进行投资。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