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金融支农进展喜人银行业再战举措多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 00:51 金融时报

  牛娟娟

  2008年,我国将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着力打造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与此同时,还将拓宽政策性银行支农功能,进一步强化商业银行支农社会责任,继续发挥农信社主力军作用,大力培育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深化农信社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邮储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农业发展银行职能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逐步诞生、农村小额贷款的广度与深度有效拓宽……近日,四面八方不断传来金融业支持“三农”发展取得新进展的好消息。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金融关系国民经济大局。因而,一直以来金融服务“三农”工作因其关系国计民生而备受关注。但是,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制约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仍然严重滞后,而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机构功能不完备,基础设施不配套等问题也使得农村金融成为整个金融体系的瓶颈和“短板”,难以满足农村金融服务多样化和农村经济多层次发展的需要。

  为此,近年来银监会积极引导和督促农村金融机构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改进作风、改善服务,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银行业支持“三农”发展已取得了多方面的新进展:首先,省级政府对全辖农信社的管理平台已全部建立,以股份制为导向的多元化产权模式基本形成,公司治理架构初步建立,经营机制正在逐步转换。财政、税收和央行专项票据等各项扶持政策正在有序落实。同时,在各省级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农村信用社在化解不良资产、打击金融犯罪、职工队伍建设等方面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其次,银监会认真贯彻国务院《邮政体制改革方案》精神,积极推进邮储银行各项改革,完善支农网络服务功能。去年,先后批准邮储银行在全国筹建36家一级分行、316家二级分行和20089家支行。截至目前,邮储银行36家一级分行已经全部挂牌开业,84家二级分行及1945家支行也已经当地银监局和银监分局核准开业。组建后的邮储银行网络将成为沟通和连接我国城乡经济社会的最大金融网络,其分支机构大部分设置在县及县以下地区,将对深化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农发行职能也得到进一步扩大,形成了以粮棉油贷款业务为主,农林牧副渔生产、加工转化及农业科技等新增业务领域为辅的业务范围,支农功能进一步增强。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按照“低门槛、严监管”原则,银监会调整并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范围由先期6省(区)扩大到全国31个省(区、市),31家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先后开业,为解决农村地区网点覆盖率低、服务供给不足和竞争不充分等问题进行了很好的探索,试点地区农村金融市场活力逐步增强。

  另外,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末,农行、农发行、农信社、邮储银行以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支农贷款余额达5.3万亿元,比前一年增长了17%,农村金融服务得到了有效改善。农户贷款余额达到11618亿元,比2002年末增加7381亿元,增长174%。获得贷款支持的农户数达到7817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32.8%,占有贷款需求农户的60%,受惠农民超过3亿。农村小额贷款在贷款对象、范围、金额、期限、利率等方面全面拓宽,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加快,支农信贷投放持续增加,较好地满足了农村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

  据了解,今年银行业支持“三农”发展还有不少令人期待的“动作”。银监会方面表示,2008年将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着力打造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与此同时,还将拓宽政策性银行支农功能,进一步强化商业银行支农社会责任,继续发挥农信社主力军作用,大力培育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正如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所言,农村“三农”融资难问题必须要通过中央提出的改革创新来解决,要通过创新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和创新融资机制来解决农村的金融功能建设问题。

  在今年从紧货币政策背景下,金融监管机构要积极指导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增强适应宏观调控的能力,应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科学制定符合宏观调控要求的信贷计划,把握好信贷增速,努力保障粮食生产以及生猪、奶牛、油料等“菜篮子”农副产品生产的信贷供给。相关管理部门已表示,将加大对农业科技进步、产业化升级以及农村流通体系和市场机制建设等方面的金融支持,增加对“三农”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各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确保支农工作不松懈、力度不减。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