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保险业的机遇与挑战”主题论坛实录

“科技赋能,保险业的机遇与挑战”主题论坛实录
2018年06月27日 16:13 新浪财经

【Pick中国好银行,你为谁打Call?】“2018(第六届)银行综合评选”正式拉开帷幕,作为#2018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 的重头戏,本年度评选设置了五大类奖项,网友可通过PC端或者手机端为喜爱的银行投票。【在线投票】

  新浪财经讯 6月27日消息,由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互联网保险大会”今日在京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互联网保险: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弘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科、 复星集团保险板块董事总经理高立智、众安科技首席执行官陈玮、北京车与车科技有限公司CEO张磊和安心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静围绕“科技赋能,保险业的机遇与挑战”分别发表了看法。

  以下为发言全文:

  主持人 于华:大家下午好!我是中国保险报的总编辑于华,下午分论坛由我来为大家服务,上午大家已经听到了领导、专家、学者分不同层面阐释了我们这次论坛的主旨,下午我们也请到了九位在一线直接操盘的具体工作人员,来谈他们的分享,谈他们的互联网保险,下午的时间也比较紧凑,一共有九位发言,第一要提醒各位发言的嘉宾掌握一下时间,为更多的人提供一下更多的分享。第二下午又是一个容易犯困的时候,我们先热烈鼓掌一下,欢迎下午演讲九位嘉宾。

  按照健康险保险公司老总说鼓掌有利于健康,今天下午首先请出第一位演讲嘉宾,来自弘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科先生,张总是拥有北美精算师协会的会员资格,在保险领域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弘康在互联网保险这块做的比较有心得的,下面我们有请他来跟大家做进一步分享。

  张科:非常感谢主持人,感谢保险报提供机会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今天和大家简单分享一下我们在科技应用方面的一些尝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就科技在保险行业的应用,我主要分享以下四点:

  一、去伪存真:不要只是图热闹、讲概念,脱离主业谈科技

  我们现在很多人走入了一个图热闹、讲概念的误区。来了一个新概念,好像就成了拯救保险行业的救星。2012年说互联网保险是保险业未来,后来又出了区块链,又出了人工智能,又出了大数据等等。我们出来一个新的概念就会拥抱它,讲未来会怎么怎么样,多么多么厉害云云。不是这些技术不对,但我们大部分在谈这些概念的时候,脱离了我们的主业,脱离了我们的业务。以前说的互联网保险是保险行业的未来,现在把互联网这三个字改变成人工智能,换成区块链,换成大数据,同样成立的,比较空洞。好像我们人人都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专家似得。

  有一次和一个朋友聊天,他跟我说:“话说我们保险行业专家真多”。我问比如呢?他说“比如互联网专家很多、区块链专家很多、大数据专家很多、人工智能专家很多、大健康专家很多...”。我说这是好事啊。

  朋友说:“但我们缺一类专家:保险专家。”

  这是我的第一个建议,我们保险行业的人,在研究技术的时候不要脱离了我们的业务,为了技术而技术,这也是一种脱实向虚。我们保险人的使命是把保险做好,而不是把技术做到高精尖;当然为了把保险做好,我们是可以充分运用科技的手段和方法。

  二、实用至上:解决客户痛点问题

  我们是保险机构,不是科技公司。科技在保险的运用不在多高大上,而在于是否实用,是否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今年上线了一个服务叫秒退的功能,客户买了保险想退。以前传统做法是客户到柜面,柜面还有好几个人劝客户别退,甚至造成矛盾。

  我们的观点不一样,你想退就退,这是你的权利,所以我们出来一个秒退的功能。客户验证一下投保手机号,想清楚了,点一下就退了。

  我们2016年时候就应用了人脸识别技术,因为弘康在北京只有一个办公地点,在国贸附近。但北京很大,比如说密云的跑到国贸办理保全业务,来回要一天的时间,我们还得有个人在柜面接待。客户浪费时间,公司浪费资源。

  后来我们就上了人脸识别,用人脸识别证明“你是你”,一些非常敏感的信息,比如说银行卡和手机号变更就可以直接在线上操作了。本来一天的时间,结果五分钟就搞定了,同时我们也不需要专门的服务人员了。公司省成本,客户省时间,都高兴。

  三、提质增效:提升运营效率

  科技能帮我们提升效率。

  为什么要提升效率?其实今天老百姓对保险行业有这么多诟病,我认为根本原因是我们的运营效率低造成的。无论是产险还是寿险,我们效率都比较低,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整个保险行业看,咱们全行业大约1000万人,美国是250万人,但我们保费是他们三分之一,效率比他们低很多;产险行业与其他发达市场比体现的是低赔付高费用,这是一种低效的表现;寿险全行业80%以上保费是储蓄,但销售加管理费用占保费大约15%,效率也有待提高。

  提升效率是一切管理的目标:一个人如果不能提升组织的效率,这个人在组织里就没有价值;一个公司如果不能提升行业的效率,这个公司在行业里就没有价值;一个行业如果不能提升社会的效率,这个行业在社会里就没有价值。

  运用科技提升我们的运营效率,空间巨大。在这里给大家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回访。以前是电话回访,客户买了保险,保险公司派人打电话。但现在很多电话被拉黑了,打不通,打不通就继续打,越打越不接,拉黑的人更多。而且公司成本也高,一个回访电话就五六块钱,对公司来说是很大成本。而且回访不成功,业务员还不能发佣金。所以是客户、业务员、保险公司都不满意。

  后来我们尝试了线上回访,买完了之后出现一个页面,让客户确认一下,都清楚吗?清楚了提交,回访结束。现在这么一个简单的方法谁都高兴,客户也高兴,业务员也高兴,公司还省很多钱。

  这极大的提升了我们运营效率,提升了速度,节省了成本。给大家分享这个案例,想说明我们在运用科技提升我们效率方面空间是巨大的,包括在大数据风控方面等等也有很大的运用空间。

  四、服务人民: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初心

  科技运用,一定要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初心。比如上面提到的秒退功能,其实很多公司是不愿意或者不敢推出的,因为怕客户退保太多,很多公司对待退保的做法是劝阻,想方设法让客户别退,否则继续率低了,影响公司的业绩,影响大家的考核和绩效。但我们觉得这是客户的需求,这是客户的权利,客户想退,我们就给客户提供便利。

  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行业里的终身的重疾险,几乎都是20年缴费的,后来我们推出了30年缴费,我们的考虑是30年缴费的当期缴费比20年要少一些:比如20年缴费交10000/年,30年可能只需要8000/年,客户应该会喜欢。事实也证明我们判断是对的。我们推出30年缴费后,70-80%客户选择30年缴费,而不是20年。

  我可以告诉大家,这么简单一个做法,很多公司是没法推出的。因为在保险公司的考核体系里20年缴费和30年缴费折标系数和佣金率都一样。这意味着业务员佣金少了,机构和渠道完成的任务少了,所以从渠道到业务员就不喜欢这个做法。

  我们经常谈所谓的初心,真正考验初心的是碰到这样问题的时候,你会怎么选择?20年缴费还是30年?我们坚定地选择给客户提供30年缴费,因为那是客户需要的。

  类似的例子很多,当你真正想去为客户解决问题的时候,创新会无穷无尽。

  科技赋能方面,今天给大家分享这四个观点。从保险需求看,无论是储蓄还是保障,中国老百姓保险需求远远没有得到满足,潜力巨大,科技运用空间也十分巨大。运用科技的手段能能极大提升保险行业的运营效率,让保险更好服务人民。让我们一起努力!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 于华:作为主持人我特别喜欢张总这样的,非常守时,不能讲段子的精算师就当不好总裁。他刚才演讲的话浓缩了一句,提升能力,创造价值。他举的例子我都觉得非常好,为什么弘康能在这么短时间里就能盈利,我觉得他是把他自己的观念、观点放在了他自己公司,恰恰他又是一个总裁,把他的理念放在公司里面执行。我们希望这样的问题为导向分享给大家的演讲,我们统统欢迎,也希望张总下次再次参加我们各种各样的论坛。有请下一位,复星集团保险板块董事总经理高立智女士,高先生曾经做过监管,做过金融科技和保险科技的研究,具有很高的专业研究能力,目前也在专注保险行业的股权投资和科技创新,希望能够从他的角度位我们分享一下他的经验,有请高总。

  高立智:大家下午好!因为以前我是从2012、2013年开始关注整个互联网保险,到2016年时候来到复星集团,以前做制度规则角度,变化了一下思路,更多从一个投资,因为我本人在投资团队,投资团队的一些角度上来看待。投资的角度更广泛的来看互联网,我有一个感觉就是时代发展变化特别快,因为以前我们就是说用10年或者5年的跨度来思考一个业务转型,还有转型发展和业务模式,但是现在这个时间跨度可能变成了两年或者三年,有可能是更短的时间,三年前大家出行时候打开易道滴滴,现在出行打开APP变成摩拜单车。三年前没有抖音短视频,我上周正好在广州,回北京的时候正好航班延误,我看我旁边小伙子航班延误不着急,拿出手机看抖音,看他看的兴致勃勃的,其实没有什么东西,里面有漂亮女孩,在对着口型唱歌,他也挺欢乐的。两三年之间变化特别大,我记得三年前老在谈互联网保险,三年后谈保险科技,谈区块链,三年前我们谈互联网模型我们说去中介,现在再谈保险又变成中介的春天又来了。所以整个会感觉到时代发展的变化特别快,迭代的速度也特别快,大家有一个感受,是什么带来这么多变化的,可能就是一个科技的变化。

  科技的变化让我们重新再审视整个互联网保险是什么,三年前我们会考虑到有一些认为互联网整个是万物之神,总是可以颠覆,颠覆一切,包括保险、券商、银行,三年之后我们看其实这些传统金融机构都还在,而且一直也是存在着,监管部门角度上比较这些机构经营业务的一些回归性,打击一些非法经营的业务趋势。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思考,经历了这些变化之后,大家对科技理解有一些更深的变化,今天我想从三个角度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体会。

  第一个体会就是说科技助推保险业转型升级和格局重塑,第二个科技赋能下的变和不变,第三个科技赋能下的保险业的未来。

  我们保险业都在提转型升级,从高速度发展变成高质量发展,其实在转型过程当中,整个保险业本身面临很多问题,没有经历过完整的发展周期,股东对保险业理解可能有待于深化,我们传统的业务发展和模式下,有可能面临着左手打右手博弈的问题,同时还有外部的经济发展形势,在监管上的一些考量。在这个过程当中科技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呢,科技助推了整个保险行业的转型升级。科技是什么呢?无所谓你是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你能够给行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客户的服务体验这些都无所谓,无论你今天叫什么网,明天叫什么智能,你在整个转型当中,你的定位是什么,提高了整个行业的运营效率,是一个助推器,是一个有力的支撑。

  下面一个就是说科技在助推保险业格局重塑,因为我们本身复星在保险投资板块,对整个行业有一些长期关注。近期我们也调研了一些产险公司和寿险公司,发现一个现象,无论找产险公司聊还是寿险公司聊,无论找大公司聊还是小公司聊跟我们反映问题,就是经营特别困难,他们会说车险经营的天变了,寿险经营的天变了。费用投放多少,业务就拿出来多少。现在大家都面临着商车费改,三期费改马上就要启动,费改价格的放开,不再进行管制了,车险的费率怎么拟定,有的公司由于长期对于科技的应用,积累了很多因子,一旦价格放开之后,可以应用这些因素,其实这个是什么力量,这个就是科技的力量。

  另一方面就是在寿险,大家都知道最近在健康险领域有很多产品新的产品,尤其很多中小公司,没有各种各样机构人员的冗杂,面对优势非常大,一家保险公司依靠一个爆款产品,来口碑式宣传,取得非常好的成绩,这种病毒式营销依靠什么呢?依靠的也是科技的传播。还有一些在科技技术应用上,可以把健康险产品精准到这种客户,定位到18-40岁,大家知道18-40岁是一个健康人群,确保整个健康险。从复星来讲的话,我们旗下有一家公司在跟微信合作,引入了很多关于区分人的因子,这款产品在开发之后广受好评,取得非常好的结果。

  科技在助推整个行业发展过程中,我们觉得保险行业的格局出现了一些细微的变化,为什么说出现细微变化呢?只是小的某些细微方面助推了一些应用,但是未来我们相信由于科技赋能不断渗透,形成了水滴石穿,聚沙成塔的一些效果,以前可能都想象不到,大家可以用支付宝,这些都是我们在以前科技应用当中没有遇到和没有想到东西。科技助推了中介史上的变化,指的不单单是持牌的中介机构,指的大的中介市场一个概念。一些自媒体就是利用微信或者做传播的优势,形成了各个领域的群,有的在关注行业的发展,有的在关注一些产品营销,我本人也购买产品之后,拉入一个微信群,不停提高他的转化率,买他新的一些保险产品,这些都是在我们三年前没有想到的。

  还有一个全民营销的该面,面临着整改压力,确实提高了保险销售的受众。在整个中介发展产业链上,起到了非常细微的变化,尤其我们在项目接触当中,因为前期有很多中介代理人平台,你打开中介代理人平台的话马上可以蹦出多推广费多少,现在还有专门针对经纪人比价的平台,同样有一个客户要购买产品,给你列出来在不同平台上,你获得多少推广费,多少佣金,这个也是在以前市场当中很少发生变化的。中介市场本身也在体现变化,科技助推保险业整个格局重塑。

  在科技赋能下有很多变和不变,其中有这么几点变化,我在想可能一个风险保障,保险业应该更加回归于自己的初心,行业高发展时代已经终结了,无论从寿险理财型产品,还是非寿险理财型产品,在监管进行严格限制,行业重归保障,保险业能做什么就是风险保障。通过转型风险保障,有可能经历2-3年的周期,科技更应该回到初心,助长什么样的产品生长,而不是做一些什么事情,让我们每个行业从业者有一个深刻的意识。

  还有一个叫商业逻辑没变,科技赋能要脚踏实地,不是变成一个抬高估值的花架子,我们在接触项目中,如果不加上点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概念,BP不算BP了。我们非常关心这些概念能不能演化成实际的生产力,科技赋能当中警惕两个字,一个只是耍酷,没有实际演化成一个生产力,只是为了好看,不太好用,只是为了别人好看,自己也不太好用,所以我们看科技赋能不应该只是口号,变成实打实的应用,为客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只有商业逻辑走通了,整个的科技赋能发展才能变成一个有持续性的过程。

  第三个体会就是发展理念要变,首先科技赋能要看到现在也要看的未来,这方面再保公司值得我们直保公司学习,再保公司无论是在气象、人身险、健康险投入非常多,要有跨界的思维,为什么提到这一点呢?因为我们感觉通过近几年来行业的发展,以前的行业你出的利润可能是五分,但是行业现在十分利,可能出的利润就是一分或者两分,科技创新或者说这种行业在发展,仅仅依靠行业本身不可以了,吸取外界力量,推动着我们不断前行,形成跨界人才还有跨界思维。第三我们行业本身在自我驱动闭环发展的时候,一定不能封闭,一要有原来的经验原来的团队,用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

  下面是科技赋能下的保险业未来,其实我们在和外部的一些投资机构,和外部项目在交流过程当中,有一个很深的体会,中国的科技创新已经走的非常好了,海外的各种会议主办方,要求介绍中国保险创新情况,你要看印度项目,印度项目方也会说我们其实就是众安的印度版。我们在很多保险业从业中特别喜欢看一些海外在做一些什么,不用过多关注海外发展,关注我们自己本身,我们本身的业务发展可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这就是一个金融的本土化的问题,金融具有特别强的本土化。在我们国内被奉为经典的保险创新项目,在海外发展处于一个萌芽的状态,没有完全走出一个商业逻辑。我们看到整个世界上保险科技创新,在整个保险主流市场当中占非常小的一块,虽然他们给我们保险业带来了勃勃生机,但是也一样没有走出一个完整的周期。我们在关注海外的一些保险科技创新的时候,更多对我们来讲是一种思想的启迪,但是重要怎么做,怎么去学习,还要靠闯出中国自己特色道路,还是要靠自己,这是一个关于本土化的启示。

  第二个关于保险业融入,科技助推保险业无外乎几点,第一个是资本,你要有钱,有钱才能投入,在国内有一个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所以钱不是缺的。第二个就是信心,大家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未来去走,信心也是有的。第三个最为关键的就是决心,这周我接触关于车险理赔的项目,这个项目创始人他是来自于互联网行业,他当时就是在跟我交流当中,这个项目不是说提高不了保险公司的运营效率,不是说带来不了收益,他说我发现我在跟保险公司接触的时候,总公司很支持,分公司也很支持,我在具体落地过程当中遇到了一个层层的阻碍,这些阻碍来自于哪儿呢?传统保险机构原来组织力,因为你总公司支持的事情,并不一定就对分公司好,他会打破原来利益分享的格局,你是影响了很多人的利益。他在打组织利益的情况下,遇到了一个层层阻碍,所以我觉得这影响了我们对于创新,以前我们对于创新,对于科技赋能有一种高估,创新落地过程中,由于原有的组织架构非常传统,在这个过程当中要保持一种平常心,坚持不懈做一些努力。

  复星也非常关注保险科技创新,我们也有专门创新的团队。整个保险业其实我在科技创新当中,或者说科技赋能当中还需要最重要就是融入生态,因为现在这个社会的发展,单独就一个行业,论一个行业的发展肯定是要不行的,要融入一个生态的发展。我相信伴随着行业的共同努力,科技赋能和创新并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实打实的创造价值,提高我们的盈利水平,重要的为客户服务,为客户提高更高的风险保障。

  最后我想用一句做一个结语,这是一个万物生长的年代,你若要存在,是必要绚丽绽放。谢谢大家。

  主持人 于华:感谢高总,高总在人物介绍材料是最短的。果然是学者出身的总经理,刚才给了我们很多新的思维,我觉得印象比较深的叫做跨界人才,跨界思维,高总本身就是一个跨界而来的,复星对于保险行业来说也是一个跨界而来的重要公司,给我们新的思维方式希望能够在分享过程当中给大家一种启示。

  接下来我们请出的这位就是众安科技首席执行官陈玮先生,在这个行业里面,他的名字不用介绍的,一大串的头衔或者一大串的经历,每次看到互联网保险论坛,或者叫做科技保险论坛都能看到陈玮先生的身影。陈玮先生是15年的丰富保险行业信息化管理经验,现在任众安科技首席执行官,有请陈玮先生。

  陈玮:大家下午好!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这个主题是科技赋能保险创新,过去的五年包括我在众安保险,后到众安科技。始终发现一个问题技术背景跟保险背景,看同一个问题往往会是不一样,得到出去的结果也不一样,当然这个结论在得出结论时候会发生非常剧烈的碰撞,因为这两个行业原来走的并没有近,这个融合非常具有挑战性,我们原来在众安保险开展一些工作的时候,也是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包括人才的引进,以及怎么样去培育既具有保险行业知识背景的,又能够了解科技的人,显的格外重要,也是保险公司进行转型的原动力,今天我们来看一下怎么用科技赋保险行业的。

  总结还是非常重要,所以我们把保险行业科技驱动看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几乎所有保险公司已经都在做了,公司里面各个部门都成立了相应的做创新的,或者把科技能力融入到自己的业务环节里面,我们把这个阶段定义为叫价值链的创新。也有一些公司已经进入到第二个阶段,他们已经不局限于在自身保险公司内部去做一些改良,或者是创新,而是说已经跟外部的这些生态,或者场景的合作伙伴开展一些合作,进行一些互动。比如说数据的交换,产品的定义,怎么样运用多维度数据去做风控等等,包括客户服务方面,这个阶段引入了比较新的一些变革式的创新,这个阶段对于保险公司最大的影响是什么呢?有很多保险公司原有的价值链环节,在第一阶段很多价值链的环节,仍就是由保险公司在做,保险公司一家公司能够把从产品设计开始一直到最后的客户长期服务,都是由一家公司自己来完成。到了第二阶段以后已经进入一个价值链的结构了,讲更简单一点,就是科技公司已经逐渐深入到价值链了,成立了很多创业型的科技公司,或者具有科技背景的,了解保险公司,已经承担了一部分保险公司原来承担的这些职能,短期来看,也许是一个进步,但是从长期来看的话这个价值链其实是正在被重新的构造,这也许需要3-5年时间,3-5年在我们来看的话这个过程成为既定事实了,像一些风控,或者是一些大的互联网公司,在掌握一些核心能力时候,你要撼动它非常困难的。

  第三阶段我们看到也有一些大型的保险公司,或者创新的保险公司已经进入一个生态视角发展,跟外部场景合作不是那么简单了,完全是一种双向的,我们看到很多非保险行业公司在进入到保险行业,他们有一些既有的基础,比如说我们讲注意力经济,你有流量,当然可以反向做保险,我们保险业有在向外进行生态发展,我们有做养老地产,我们有看到保险公司巨资收购外部的第三方医疗健康公司,这个其实是一个完全双向的过程,也

  也是生态圈和生态圈之间的短期内看可能没有火花,从长期来看是剧烈的碰撞,是互相在争取这种行业发展,或者生态发展的一种主导权。这种主导权当然离不开资本的支持,更多的可能是从一个生态视角看行业发展。

  这三个阶段没有先后之分的,现在整个行业这三个阶段都有公司在做,具体的一家公司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

  我们看到第一阶段里面,这张图就是一个价值链构造过程,我觉得保险公司如果真的要做这个阶段创新的话,公司里面有一个岗位非常重要,你了解保险业务流程,同时你也要了解科技,这两个融入之后才能做某一个环节的创新,大多数保险公司对于保险业务流程是非常熟悉的,但是唯一欠缺的对于科技能力的把握,目前保险公司里面大部分是不够的,怎么样正确理解科技能力,把它运用到保险行业环节里面,流程也好,或者是你内部的一些运营管理也好,这对保险公司挑战非常大的,如果这个环节应该是三个阶段最先要做的,这个当中涉及到怎么样引进科技人才的这么一个环节,这个挑战性也挺大的,大家知道科技公司的文化和形式方式跟金融行业的文化差异非常大的,怎么样融合,对公司来说挑战非常大。

  到第二阶段我们看到生态外部的非保险生态,跟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场景化的保险销售,或者场景化的保险合作,其实就是第二阶段的事情。这个阶段不仅是把保险产品放在第三方的互联网平台中销售,其实没那么简单,因为大家知道其实很多C端的用户,最终用户其实是来自于你场景方,我看到有很多保险公司在跟B端开展业务的合作。在这个阶段业务合作是不是跟科技紧密绑定在一起,我回过头去看互联网保险公司的发展,传统的产险和寿险情况不约而同,有可能是不一样的。但是从互联网公司来看的话当你跟大量的B端刊载连接,面临一个实际的问题怎么样把系统打通,尽可能成本可控的情况下,让更多C端用户在场景方快速符合监管,把这个保单流入保险公司数据库里面,这是非常简单问题,对于大多数保险公司来说,这一关还是没有逾越过去。如果科技能力并不具备的话,这一关过不去的话,做第二阶段,谓场景化,对任何一家保险公司又是非常大的挑战。

  第三阶段这张图以保险公司视角看这个生态,我们看到有一些做车险公司,当他这个车险做到一定的程度阶段规模之后,延伸到哪里呢,延伸到整个车辆生态群,严格意义上说车跟保险其实是两码事,但是他为了能够在主业上和在数据获取上面,以及风险管理上面拥有控制权,所以他通过资本,或者通过合作,把一些能力植入到原不属于这个自身的保险生态里面,这些企业里面去。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保险公司,都在这么去做,但是反过来讲,我们看到我们保险公司走出去的脚步和强度,也许在某一些保险产品类型上面还并没有保险行业之外的企业走到保险里面来的快,或者来的更艰巨,这个其实也是一个公司的战略,你的视角到底在保险公司的内部,你是通过科技提升公司的经营效率,还是你在提高经营效率的同时,你已经把战略的视角延伸到从更大一层,围绕自己保险公司这个生态当中去设计未来得版图,这个就是第三阶段。这样公司本身需要有更大的资本来支撑,才能够在这个领域去发展。

  大家刚刚开始讲到技术的人跟先背景的人他们看上去看同一个事物得出的结论不一样,拿这个云计算,对于一般的公司业务人员,或者我们非IT的人员,大家看到云计算第一个想到这个其实就是IT部的活,从业人员的事。但是实际上云计算这种平台绝对不仅是IT的活,对于一个公司你的业务敏捷性,到底能够多强,如果我们未来非IT部门讲到云计算,到底连接一个合作伙伴速度是多少,你能够支撑C端营销推广,做活动时候系统会不会挂,这些非常实际落地的问题,就是保险公司面临的问题,云计算我想绝对不是一个IT部单一的问题。

  我们看到当众安保险过去在做一些营销活动的时候,我们内部挑战也很大的,一天如果有两三亿张保单进入到整个系统里面来的话,平均每一天有一两千万张保单进来的时候,在刚刚出去的时候非常担心的,这个业务这种碎片化和场景化业务对于保险公司允不允许做,这是业务上的,你要做必须有科技的支撑,你不做这是你的决定,目前来看的话当保险供给方保险产品严重同质化时候,我们要不要更接近C端的用户,对于保险公司品牌以及你所拥有的推广产品要有更深的认知,我个人觉得这块肯定要做的,供给这块已经严重同质化了,显然已经是不符合这个行业健康发展,为我们这个方向转型,转的方式之一你就必须要贴近。C端是一个数量非常庞大,我们高总讲到抖音,抖音我经常看,没事时候大家也看一看,可以增加脑洞的。

  我们讲到大数据,大数据讲到很多名词,我们可以精准营销,对于产品的设计,通过大数据确实都能够做到,有一个源头,很多公司并没有想的太明白,这些数据到底从哪里来。大数据能够被应用,首先有一个基础是你要有数据,你要有做大数据基础的数据,你才能够走这一步。很多公司规划大数据应用,推广一些内部的使用,但是往往欠缺的是说他没有完全想的很清楚,数据从哪里来,数据本身从采集开始到应用,紧密的是跟业务合作方和场景选择上是紧密的绑定在一起,这是一个业务战略,绝对不是IT战略。你数据采集其实本身是有成本的,怎么样能够用公司可接受的成本去来获得对保险公司一个中长期具有累计价值的数据集,对保险公司非常重要。当我们很多中大型保险公司通过自有合作方式上,累计数据过程中,他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一些中小型保险公司在某一个时间说,当我需要用大数据科技能力去丰富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时候,其实这个你短期内是做不到的,因为数据累计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你买也买不到,不可能通过采购数据获得大量的数据。所以我们讲大数据其实是一个完整的业务战略,我们曾经在内部做过用户的运营平台,大数据运营平台,讲运营平台把这个事讲简单了,大家看左边,其实数据接入的地方格外重要,我们到底接入什么样的数据,能对我们未来产品的设计和风险的管理,以及C端用户的把握是能够带来持续性的影响的。

  在公司内部,我们怎么样能整合不同的渠道进来的这些数据,保险行业讲了10多年,以客户为中心,真正大家对公司内部了解的话,公司内部是不是对一个客户的保险消费的画像有一个统一的试图,很多公司没做到,还是以保单进行营销。通过些统一的客户画像,怎么样再去触达你的客户,或者你的用户,这个都是依赖于你需要有一段数据的基础,否则的话盲人摸象,你的转化率非常低下。

  我们看到讲到区块链新的技术诞生之后,其实大家不仅是保险行业,整个金融行业都为之追逐,区块链技术还是要真正应用在保险行业真实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找到一些痛点,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之间的低效再保意愿传达,再保合同签订,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和再转保公司清算和结算的关系,这个时候运用科技能力,这个科技能力并不是单一的区块链解决,他是通过很多科技能力重组以后提高这个过程效率,但是里面有一个核心的科技,就是区块链。

  我们讲到也有人工智能从去年到今年非常热,刚刚讲到有人脸识别,有客户服务的机器人,这些就目前来看,还是在第一阶段,我们在价值链的第一阶段里面怎么样能够把这个效率,但是其实大家除了关注这个地方以外,人工智能还有很多的威力并没有被释放出来。第一个我们对于多维的数据一种重新构建模型,来影响我们的定价,这个远远没有发挥出来。没有发挥出来原因是我们保险公司数据维度的量是不够的,但是随着大数据这种战略累计起来,积累大量的数据,合作伙伴,这种能力是可以被复制的吗?你买一个人工智能的平台和软件,这个是可以复制的,但是如果你没有这种数据的累计的话,这种能力是不可复制的。我们说为什么很多具有大数据战略的公司是先行优势,在这样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科技发展下,这种先行优势会显的更为明显,不是说你今天组建一个团队,或者是搭建一个软件平台就能追赶上来,这个不太可能。

  所以我们看到其实像现在市场上我们比较热的一些人工智能核保引擎,寿险里面核保通过核保员,大多数通过人工核保为准,知识累计靠什么?人的经验和个人的水平来决定的,但是其实你会看到我们在医院的领域,大家有没有看过新闻,医院里面CT的这种图象,通过人工智能的影象识别的机器学习技术,其实已经能够在个别的一些疾病上,它的准确率超过医生鉴别水平了,这只是一个非常浅的应用,但是能够体现出在机器的学习下,在非常精的领域里面,超过人的判断,在这个领域下面你回过头来我们看保险的话,保险里面对于被保险人,这么多健康体征的因子,是不是能够带来一些模型和规律,这个模型和规律最后演变成我们保险公司去判别被保险人的风险,有可能比单纯的靠人去做判断更精准,这个引擎也是未来我们直保公司和再保险公司非常关注的,我知道在全球的话,包括中国的一些再保险公司,利用聚合数据能力,已经在构建这种模型了,这个模型一旦出来时候,掌握的是什么?掌握的是定价,掌握的是你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接受风险人群的能力,中国市场非常庞大,没有任何一家保险公司能够把整个市场寡头式的拿下,有这种能力的话可以选择在整个人群里面最优质的风险人群,如果不考虑公司经营成本上的因素的话,其实你已经在风险人群筛选上,弱于这些公司了,对于公司来说非常灾难性的,中小公司如果没有关注这一块的话,将来竞争这种能力,差距会进一步拉大。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关于一些科技在保险应用,还是希望大家能够更关注保险公司内部对于科技的理解,以及科技人才的引进,这样其实创新才能做的更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 于华:谢谢陈玮,我们从众安科技成立以来,中国保险报一直关注,因为这是一个搅局者,这是一个外来户,要在行业里做领先的,我们一直在关注他,也希望众安能够在这个行业里面起到这样的作用,我们也一直会关注。另外我挺感谢陈玮先生,他最近连续参加过好多次这样论坛,也都多次看到陈玮先生做演讲,但是每一次PPT不仅不同,演讲内容不同,所以他是特别认真准备了,不是说一个PPT可以讲好多场论坛,都是一个PPT可以打遍天下的,这点上别的演讲者我不知道,但是陈玮先生我很熟悉,所以这点我也挺敬佩的,我们也掌声再感谢一下他在百忙之中做不同的PPT。

  接下来请出的是北京车与车科技有限公司CEO张磊,2010年-2014年担任大唐云动力股份科技有限公司CEO,我们想听听他在这方面给大家的分享。

  张磊:非常感谢主持人的溢美之词,今天我作为非保险行业出身的一位保险科技创业者,想用20分钟时间给大家介绍一下作为一家科技公司,是如何来参与到我们保险行业变革,我们今天的题目叫做保险科技如何赋能新零售。首先我解释一下这个词汇,从去年开始,很多互联网公司提出心灵手概念,意味着线上的流量和线下的流量产生了融合,因为中国发展到今天,整个零售行业15%的交易是在线上完成的,称之为电子商务。但是实际上中国还有85%的商品交易,依然通过线下的这些场景去交付,去购买,实现了整个闭环。所以说不管是阿里巴巴,还是京东,或者是我们最近的一些新的互联网公司,他们希望利用互联网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来帮助线下的这些场景,能够通过这些系统,包括大数据,还有相关的管理功能来实现零售业的再造。

  我们从成立开始,就希望能够通过技术的手段,来帮助我们传统的保险行业或者说我们专注的车险领域,改变过去通过金字塔的这种方式,团队长到团员,甚至更多的这些拎包型的业务员方式分销产品,传统的保险销售依赖大量的人员和业务员的分销,所以成本相对比较高。在车险领域分销的成本是不是一度达到40%甚至更多,只有60%保费用于赔付。希望通过技术手段搭建这样一个平台,不光在线上场景给线上流量端提供保险产品从技术到合约和落地服务,而且我们能够通过给线下场景,包括我们的加油系统,我们的一些3C产品零售店,我们二手车交易的场景,能够实现保险的在线报价、支付、核保甚至出单的全流程闭环。所以我们这张图上面是保险公司,包括我们国内的巨头,像中国人保,包括新的互联网,像众安保险、安心保险,这些互联网保险公司。通过我们统一的对接和服务,我们把这些能力封装成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在线上场景和线下场景帮助流量端实现了保险的一站式服务,和流量的变现,这就是我们希望能够打造的全新保险新零售体系,它的本质上是依托于技术和互联网变革的。

  所以我们有一句话叫做看得见的新零售,背后是看不见的科技赋能。希望通过下面几页PPT给大家展示我们这三年通过技术积累,还有我们的实践所总结出来的一些技术上的变革。首先我们从车险入手,希望能够把传统的保险公司接口、报价系统整合成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对于场景端或者是对普通车主的一个报价核保和支付的引擎,这里面首先有面向不同场景的解决方案,比如说我们线上的一些互联网场景,更多是用户自助报价和下单,线下的场景,比如说二手车交易平台,面向3C产品销售小店,还有传统的中石化、中石油的这些加油站收银台,我们会整合成一站式场景车险报价系统。

  我们通过不同场景的用户画像和特征,以及面向于不同场景推荐不同的保险公司,在不同的地区,我们可以根据保险公司的覆盖能力,向场景端输出面向于不同车主的综合解决方案。这里面不仅支持PC端在移动端,我们都会根据算法的优先,包括我们合约的一些综合比较,和保险公司的服务能力,向我们场景端提供10秒钟报价,甚至更短的交易闭环体验。这个从使用效果上来说,使传统场景端通过们系统提升30%成功率和转化率。对于传统线下场景,有的甚至达到50%以上效果,这个通过我们技术的车险智能引擎,实现从保险公司供给侧到销售场景的需求侧直联和缩短销售分销成本,提高了效率,这是我们第一个基于车险的智能引擎。

  我们还针对了不同的场景端提供了相关的大吮疽分析,比如说面向于传统的洗车,或者是小的维修厂,使用我们线下场景体系以后,他可以准确的知道每一家小的商户有多少名车主曾经到达过,面向所有的车辆,在交易过程中可以实现了用户的关系管理,我们常说的CIM,还有针对用户不同服务类型,大家知道从保监会或者监管机构来说,希望车险未来是以服务领先和服务赋能的方式来开展的,不是通过传统的价格战,或者通过佣金战的方式获取用户,所以未来车险发展趋势,我们认为会通过数据分析和对自己所有场景内部用户的画像,来提供综合的服务能力,解决传统的这种拼费用,拼佣金的简单粗暴销售方式,我们能够通过数据分析系统,通过学习挖掘帮助场景端分析他的用户特征,在用户特征基础上,实现在维修、保养、加油、洗车等跟车主服务相关联的用户综合体验和画像,这是我们介绍的第二块实践和分析。

  第三块今年华为宣布进军区块链以后,首先在整个行业第一家选择的就是我们车车科技,经过大量调研发现区块链应用很广泛,不光在传统金融,而且在我们所熟知的分散性场景里面都会有应用。但是作为保险科技我们作为一个实践的公司,我通过区块链应用可以帮助传统的互助类场景实现一站式的分布式帐本,包括资金安全公开,还有联盟链的一些分享式共识的一致性。我们和华为共同在今年全球大会上,在青岛发布了这样一个基于区块链的保险互助的平台,这个平台并不是因为车车本身要做互助保险了,而是我们和华为的区块链暨服务系统结合在上面搭建的一个PaaS,我们的平台服务面向于全行业所有的场景,比如说我们知道的像慈溪农村互助,还有山东的一些大货车司机的意外险互助,保险公司都会开展相应的一些意外险或者是健康险的互助服务,但是在技术领域可能更多需要依赖于第三方的合作,所以我们作为一个保险科技的供应商,与华为强大的云计算服务能力,车车科技提供对行业和数据理解综合解决方案,面向于全行业愿意以互助计划或者互助保险形式开展综合的社区协议,包括医疗健康,意外等等这种互助保障提供一站式技术解决方案和综合的云计算服务,这是我们今年跟华为在全球推出的第一个行业应用。

  下面我们还会简单介绍一下比如说我们针对于不同场景的智能客服系统,因为现在很多车主需要有7×24小时服务,今天也有很多基于人工智能这些服务公司也会在客服、销售方面有很多探索。我们还有基于传统的车辆信息的智能识别,我们可以保障很多线下的场景,当汽车进行加油,或者是洗车,甚至在4S店维修的时候,我们对车牌进行识别,识别以后及时推送相关的后台保单续保提醒,基于你本身的保单一键式的续保、报价、在线支付,都可以通过我们证照识别,连接后台报价引擎实现,有助于提高场景端的销售转化等等。

  我们在车联网方面也做了很多探索,因为现在保监会在第三次费改里面,支持了很多像广西、陕西和宁夏的第三次费改试点,未来车险产品一定多样化的,我们作为车险传统产品分销平台,通过自己积累数据,在这三个地区跟不同的保险公司在探索和开展基于车联网的一些定价,或者是按需付费的一些产品探索和开发。比如说我们可以根据车辆的行驶天数,或者是车辆行驶的里程,甚至是驾驶行为和数据分析来和保险公司共同面向于第三次费改做一些新的车险产品改革和创新。

  综合来说我们作为一家科技公司,希望利用三个层次的服务来帮助传统的保险行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首先在呈现层,我们这个冰山的最上面,面向于消费者,还有我们线上和线下的产品,甚至是自然人和保险机构我们都可以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中间层包括我们线上和线下的运营系统,数据分析系统,和我们的合约管理系统,分别对应一站式的SaaS服务,帮助场景端提供保险的流量变现。在最底层的层面,我们刚才说了基于智能客服,以及我们的这些数据识别,和区块链底层应用,还有车联网智能化探索,指引上面两层的落地和实践。今天我主要介绍到这里,希望通过科技公司赋能创造新的价值,实现我们与产业链的上下游共同协作,能够分享保险科技带来的变化,谢谢大家。

  主持人 于华:谢谢张总,也非常感谢张总在车险领域做出的探索和突破,我们报社举办过很多次保险科技、互联网保险这样的论坛和沙龙,谈区块链的也有,谈人工智能的也有。但是印象中像张总他们这样直接去谈业务,直接运用了这种区块链技术还是比较少,很希望我们能够请到更多的体验者和操作者来上我们论坛,分享给这个行业。接下来我们请出今天下午上半个板块的最后一位演讲者是安心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静,武汉大学经济学毕业,1991年-2000年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珠海上海公司,2007年-2015年中国人寿财产险,2015年到安心,安心也是一个新公司,我们来听听陈总的分享。

  陈静:谢谢主办方,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下面我想也是从一个实践者的角度来讲一讲科技赋能在互联网保险整个我们公司面临的一些机遇和挑战。先介绍一下我们公司吧,公司经营理念就是简单的保险,我们致力于将服务柜台搬到客户的手机上,为客户打造一个7×24小时不倦怠的保险服务,这就是我们探索和追求的目标。

  简单介绍一下公司的发展历程,2015年批筹,2016年开业,今天经历差不多三年时间。我们的公司经营理念刚刚已经向大家介绍了,就是简单的保险,做简单的保险其实我们是致力于做了很多的尝试,首先是我们把条款做的比较简单,我记得在2016年的时候,我们的第一款意外险在小米上线的时候,小米的米粉有一句评价对我感触很深,小米做保险,保险公司开始说人话了,说明我们之前的保险条款多么的晦涩,我们的客户理解这个保险条款多么的困难。我们放在小米上,当时意外险,我是把我整个条款进行了大幅度的删减,把我们很多的晦涩语言进行了删减,放在小米上,我听到的最好的评价,保险公司开始说人话了,我希望我们保险同仁以后一直是把这个当做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说人话我们的保险条款。

  另外我们也是投保自助化的,包括理赔,理赔也是简单的理赔。我们致力于做一个让老百姓看得明白买得方便赔得便捷的保险。我们产品也是,多元的产品矩阵,多场景链,主打C端客户,对个人得,包括健康险,包括互联网车险,类似加班险的这些,这是产品的组成。我们跟合作伙伴一起做的明星产品,我们叫爆款也好,叫明星也好,叫网红也好,我们想的是给我们消费者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保障。这个产品为什么网红,或者为什么爆款,因为是癌症费用产品,它的投保年龄更宽泛了,我们大部分健康险除外的三高人群,或者带病体可以有保的,因为是一年期的短期产品所以也是便宜,保费也是便宜的,保障足够的。这个产品从今年上半年上市以来,我们的合作方,从我的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各种渠道。

  重点介绍一下我们公司核心产品,我们互联网车险,安心互联网车险从承保到理赔所有的全部生命链在手机上完成,这是一个彻底的互联网车险。我们在整个四大互联网保险公司来说,我们的车险保费是最高的,增速也是最快的,渠道扩展也是最强的。安心互联网车险创造了真正互联网车险第一品牌。

  我们这两年的尝试,在做什么,我们觉得我们应该在运用科技的手段,在风控的基础上把客户体验做到极致,我们客户做到极致的前提是做到风控。

  我们的科技赋能怎么在我们实践中运用,这是大家说的很多的,耳熟能详的云计算,安心核心系统放在云上,我们的核心系统,所有数据都在云上。基于人工智能产品风控和创新,业内也是首创了车险,还是一句话,我们要把我们的客户体验做到极致,在这个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创新,从承保、理赔到查勘定损都是在做科技创新的实践。

  我们致力于对各种的开放和渠道的一些合作,做到了统一的业务接口,对外的开放保险业务和合作共赢,提供了基于移动互联的传播和裂变的能力。人工智能AI的应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用户体验,把这些怎么放在一起,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刚刚也说了,所有的客户体验都是基于风控的技术,因为我们做的是保险公司,我们在承保做了哪些大数据的运算,或者大数据的风控。虽然在我传统的核保基础上,我们在保险公司应用最多的是核保,在我们原来传统核保基础上,我们用了灰黑名单的,基于第一是我安心不多的数据,还有我们合作方的数据,在这里很多合作方,包括车车,包括泛华,基于合作方数据,还基于社会上的一些反欺诈的数据,我们是做了灰黑名单的,我也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在2017年的4月份,我在支付宝上上了一个意外险产品,高意外险,保额是100万,两个月之后我这个产品下架了,为什么呢?因为赔付太高。在线上的销售完全颠覆了我对意外险核保的风控标准,在这之后,我马上来解释我的风控的标准和过程,上了大数据的手段,我的赔付率明显下降,后来这些产品还是继续在卖。整个大数据的应用,对保险科技,或者保险的一些传统风控是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下面就说说在理赔端,为了进一步加强理赔管理,安心互联网开展了车险赔案智能反欺诈系统,对报案、查勘、定损等环节进行检测,反欺诈人员根据检验结果进行案件整体分析,借助于大数据技术,通过整合丰富的理赔系统中的海量规则,我们是在理赔系统规则引擎的,快速的支持了风险全面筛查,规则引擎运用不受理赔人员主观的制约,有助于捕捉人工筛查疏漏的点,不光是用我们自己的数据,也接受外部的数据,不断的丰富我们规则库。

  人工智能我们目前具体内容还是在客服方面,很多同行用的已经比我们先进很多,我们也会进一步学习。目前我们在做尝试的还是做客服方面。现在是在做语音机器人的使用,但是我们也致力于语音机器人更深度运用。对于客户的定位和画像,我们现在也是在用一些客户标签,这个客户标签也是同时应用于我们承保和理赔,不断丰富承保和理赔的引擎库,自动核保和自动核赔,所有的数据运算。我们也是在说,安心保险作为一家真正的互联网保险公司,真正互联网保险公司我们是整个生命链建立在移动客服端,我们基本上是没有面对面的服务,所以我们现在也是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这是一个用户体验的UX360。

  说说我们的创新模式的一些实践,因为作为互联网保险公司,监管角度来说安心没有分支机构的,我们也是扁平化管理机制,一个总部全搞定,一张保单保全国。我们也是在致力于做这种直销的模式,我们不敢在这里说去中介,但是我们也在做直销的尝试,现在也是通过一些互联网的方式,在做一个自建的流量池,来转换,来努力的转换我们这种客户的转换率。

  在这个同时,我们也做一个开放共享的平台,我们是开放所有的互联网的场景平台,不管是不是保险的机构,也不管是不是经营保险,我们都在做这种开放性的合作模式,我们这种开放平台做法一个是做到高效率的有机接入,全部是自动化的接入,也是自主接入。产品我们也是在做定制化的产品研发。

  在理赔模式上,全部是在线的,而且是简单的方式来理赔,这里包括什么呢?包括我们的APP,包括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也包括我们的小程序,所有的应用工具,包括视频都是为了跟客户用最简单的方式获得安心的赔款,便捷的方式来向安心提出理赔。

  说一下咱们碰到的问题,是一个行业的大会,我不知道在座的小伙伴是不是有同样的问题。探索新的模式过程当中,我们碰到一些什么样的问题。这是我们一些合作方,这是我们碰到的问题。我们的产品问题,在这两年时间当中安心做了一些产品创新的尝试,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也碰到很多问题,有些产品也确实被监管的叫停了,这里面原因很多,我们也在反思,今年以来,我们也在对我们产品进行更多的回归保险保障的产品研发,这是一个产品研发的问题。

  第二个我们刚刚说的很多的,互联网保险公司大家说的最多的是去中介也好,跟中介之间的合作也好,到底互联网保险公司也好,保险也好,跟中介之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也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不光是中介,包括跟所有的流量平台,跟所有的合作伙伴之间我们到底是什么关系,今天我认为大家是一个协同的关系,是一个共赢的关系,这个是毋庸置疑的,没有说哪一个保险公司也好,哪一个互联网保险公司也好,真的要叫去中介化,我们没有这么说,但是这个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的领域。

  我们现在碰到最大的问题就是流量的转化问题,我们自建流量池,这个过程当中发现流量转化很多问题,我们也是想在其他场合或者有机会跟在座的小伙伴来共同探讨,流量转化其实是整个行业,互联网行业的命题,不光是互联网保险行业命题,也不光是安心的命题。

  我们还是这句话,安心以客户至上,效率为先,开放共赢,我们安心期待着与在座所有小伙伴们携手共创互联网保险的明天,谢谢大家。

  主持人 于华:谢谢陈总,也是一个互联网保险公司,跟众安有异曲同工的地方。到现在为止我们下午的第一个主题讨论科技赋能,保险业的机遇与挑战告一段落,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茶歇,紧接着开展下一环节的讨论,感谢一下前几位演讲嘉宾

责任编辑:杨帆 SF034

互联网保险 保险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