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讨论:大宗商品投资与投资机构发展

圆桌讨论:大宗商品投资与投资机构发展
2018年09月09日 14:56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作为2018 第三届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的预热论坛的期货投资机构分论坛9月8日在郑州举行。来自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相关投资机构、现货企业等机构的代表汇聚一堂,围绕投资机会和机构发展问题深入探讨。新浪财经全程参与直播。

  8日下午,在以“大宗商品投资与投资机构发展”为主题的圆桌讨论上,熵一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东海表示,九月不仅对于中国,对于全球来说都是一个观察点,不确定性非常大。

  北京易孚泽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林广茂从棉花库存方面进行了分析,他预测下半年棉花期货应该存在一定的投资机会,目前整体库存应该处于偏低状态。

  浙江元葵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振星表示,中国的高α是中国私募基金繁荣的原因之一,中国财富管理需求非常大是另一个原因。发展如此之快的私募基金,和期货行业的发展规模还是有差距的。私募行业的繁荣要带到期货市场有一些障碍,私募基金管理人平均把资金投入期货市场平均只有10%。私募基金在投资期货当中有些需求是没有满足的,首先是规模的限制和管理规则的不适应,所以需要建立与机构相适应的交易规则,在机构时代到来时能容纳他们的需求。其次,机构是拥有很大的信用资源的,交易所的交易规则应该体现出这个价值。第三,机构投资者有自己特有的需求,像能否有机会进行现金交割。最后,在交易指令上,也需要针对机构有有效性和针对性。

  敦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张志洲表示,今年虽然整体来看各项资产表现并不好,私募基金行业也在缩水,但他认为这中间存在了更多的机会。大宗商品在中国的配置价值是远高于国外的,中国的A股是夏普比率最差的市场,这是“A股专职各种不服”的原因。A股的基因与美股基金因不同,国内的资本市场是高Beta、信息比率高的市场,也是天然的能获得超额收益的市场。在中国作为主动管理人,未来的市场非常大。但波动也会非常大,所以机构要管理好风险,要具备非常好的选券能力,做好对大盘的择时,还要通过股指期货对冲风险。最后一点是要注意另类资产的配置,但在中国可投的资产不多,大宗商品对国内私募基金来说是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资产类别。未来只要是专业投资者,还是有大把的α收益,如果还能做好资产组合,发展将会更好。

  以下为文字实录:

  主持人:今天总体上安排的非常好,从宏观到资产管理,到风险管理,再到财富管理,也预示着期货市场未来发展方向,可以说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同行相对一起探讨期货行业也没有发展前景,发展方向到底在哪里?今天也可以更加肯定的说,期货公司未来必须从简单的通道市场组织者向财富管理者,风险管理者,资产管理者转型,而且必须立足于衍生品市场哪怕仅仅是现货市场,扩大我们范围,必须坚定不移从场内走向场外,从期货走向现货,从国内走向国外,而且我们必须服务于国家战略,服务于实体经济,加快提升我们的投研能力,机构服务能力,以及风险管控能力以及国际业务能力等,沿着这样道路走下去路也会越走越宽,为机构投资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环境。

  接下来进入圆桌论坛,各位嘉宾将就大宗衍生品投资以及机构发展做一个精彩的探讨。下面有请圆桌论坛主持人,永安期货总经理葛国栋为大家主持,大家欢迎!

  葛国栋:大家下午好!我是永安期货的葛国栋,感谢期货交易所给这次机会,今天交易所邀请到了行业内比较有代表性的机构,和我们一起探讨当前形势下大宗商品投资机会和机构发展新路径。首先我要介绍一下下午圆桌论坛的嘉宾:首先是熵一资产管理(上海)公正无私董事长谢东海、北京易孚泽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林广茂、敦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张志洲、浙江元葵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振星、北大方正物产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陈进华、宁波集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学刚、大力富利投资企业总经理李嘉、北京华融启明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石建华。有请大家上台。

  大家都知道今年的投资机构相对都是比较困难的,从基金业协会公布数据来看,私募发行数量较去年下降了21%,证券类私募基金出现了罕见的5个月下降,产品的收益上面有6869支公布了今年上半年投资收益,平均亏损是6.79%,相对而言期货类私募机构表现还是不错的,上半年累计收益率1.37%,超过五层期货产品取得了正收益。接下来将就今天第一个话题,请各位嘉宾谈一谈当前商品投资机会及逻辑。

  有请熵一资本谢东海、谢总。我本人对谢总的人生哲学和投资理念也非常认同,下面有请谢总发言。

  谢东海:其实这个题目是一个挺大的题目,我们看几个方面:第一我们来看总体的总需求这块的变化,总需求变化到去年底、今年初的时候大家普遍有一个预期,今年全球经济增长会比去年好,尤其是欧元区新兴市场国家表现会更好,但是实际运行下来八个月之后,我们现在来看去年底的预期其实,从PMI看欧元区日本新兴市场都已经开始下行,美国因为去年底的减税政策,所以说美国还稍好,从国内来看,2015年以后,主要的一个投资增长来自于基建和房地产,今年基建投资增速从一个很高的水平下到现在低于10%的水准,房地产的投资增速仍然在一个相对好的位置。总的来说,我们就看和去年底预期来比,整个需求不像大家去年底想得那么好,这对整体的大宗商品来说是不利影响。

  但是如果是从供给端来看,这个是和过往很多周期有差异地方,这个差异在于供给端由于种种因素影响,它和需求端的经济周期是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就国内而言,我们看应该到供给端的,以前有减产能,现在有环保,种种因素供给端并不因为价格的上升,利润水平的提高就能够迅速起来,也可以说从价格的下跌能够迅速下去,因为受到了其他因素冲击。就全球而言其实存在同样的问题,我们就看欧佩克(音)动产协议,实际上是境外板的供给侧的控制;另外,我们就看现在美国因为去对各国有相应的贸易摩擦,这些也会对一些供给因素带来短期的冲击,从整体上来看我们就会看的是供给和需求谁的速度会相对更快,在哪个时间段哪个因素能够起到比较大的影响。如果我们说有什么样的机会?九月份真的是一个观察点,这个观察点不仅仅是国内的,还有全球的,全球我们最担心的是随着美联储的缩表,收缩表已经进入到每个季度1500亿美元节奏,这样会对全球美元的流动性带动一定的影响。如果叠加上其他的因素,九月观察点要观察的是全球会不会美元的流动性偏紧出现,如果这些出现是一个机会,不出现当然是另外一个机会。说得有点泛,更具体的,各位都是专家。

  葛国栋:今天论坛嘉宾是阵容庞大,下面有请易孚泽投资林广茂,林总投资经历在市场上有丰富的传奇色彩,在市场上是独树一帜,下面有请林总给我们分享大宗商品投资机会及逻辑。

  林广茂:非常赞同谢总说法,现在不确定性还是蛮大的,从微观上讲一讲,我刚刚还向交易所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现在投资上有些转型,转向实业,我个人还是专注在棉花品种上,刚刚徐总说年初判断工业品是下跌的,农产品可能是上涨的,这是典型的制造模式,但是上半年并没有显现出来,下半年只看半个因素并不能够完全显示今年状况,这半年会不会有这方面影响可能性还是蛮大的,上半年不这么走反而对下半年实现预测会更有利。

  从整体的品种上来说,农产品我个人还是比较关注棉花单一品类,从这个品种来说,我们看到中国整体储备从三年前1100万吨降到现在300万吨以内了,单从数据来看是下游底的品种,从整体的宏观角度来看,农产品整体也是面临着全部的去库存进行了三年,到现在基本上所有的农产品库存应该来说大类来说都比之前要低很多。它存不存在机会呢?我感觉这个机会还是有可能存在,就这个品种来说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看到自己做品种产业类人事一致会用到供求平衡表,现在从供求平衡表来看期货市场进行非常成熟了,大量产业人士加入进来,你会看到这个市场走的非常符合供求平衡表说法,更深入研究以后会发现在很长周期里头,都会有时候大幅修改平衡表,就是因为它在长期过程中会积累一些消费或者说产量上、数据上的错误。现在从平衡表上来看ICAC这一次用到中国2018年度库存是??万吨,相对数据是比较好算的,国储在年底剩下300万吨,商业和工业库存加起来估计也有300万吨,加起来在600万吨,跟ICAC数据有明显出入,要说ICAC数据对的可能性不大,都要调整,包括印度的供求平衡表数据也有出入。所以从这个状况来看意外发生有利于通胀的趋势去发展,所以可以关注一下。

  还有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国家储备的情况,从1100万吨抛了三年以后,今年储备会在300万吨以内,如果不变很有可能在2019年度国家会把所有变化储备抛完,我们现在无法预测政策怎么出,到底是按照去年做还是按照政策去修改,但是无论如何政策出台都会对市场造成一个比较大的影响,现在我觉得政策也比较矛盾,不能说就按去年那样不动了,如果后期市场买盘很踊跃很有可能是不够抛的。

  我就是这样的大概意见。

  葛国栋:林总特别是对农产品,特别是棉花的研究和投资的造诣,在行业里面应该说是非常独到的,相信他们两位分享能够给下半年大家在投资方面思考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二个话题是产投结合中的风险管理,很多行业和投资机构产投结合,推动了产业链转型升级和场外发展,今天想请几位嘉宾结合实际工作,分享一下怎么做产投结合风险管一。方正的陈进华是大宗商品风险管理专家,有着丰富的能源化工、有色金属、贵金属管理经验,对大宗商品定价、流动性、风险管理有独到见解。

  陈进华:商品是一个原料,是一个资产,也是一个经营管理,所以才把我们这些人串在一块。从商品而言我是股票不炒,第一,我理解首先要有基准,无论是以实物交割还是指数价格的,实物交割卖出方有选择权,买出方没有选择权,基准可以采取指数化也可以采取集中定价模式,比如说黄金的定价模式还是铜的,还是普适的窗口,这个定价基本上能够构成后续进一步提供工具,首先有这么一个夯实回归的基准。

  第二件事情其实是工具,目前情况来看工具在不断生动跟丰富,体量也在不断扩大,能化类是我最近跟着学习和研究,尤其是有这部分发展,体量非常之大,场内这部门肯定已经在逐步发展,当然场外市场,尤其针对风险管理,因为有很多非标产品,这种非标产品有优势,一方面符合点对点,通过银行或者清算所或者通过某些信用机构,把那个供应跟需求非标联系起来,无论是清算所还是银行还是期货交易所是有清算功能的,当把这个事情理清楚非标市场就产生了,目前场外衍生品如果只是风险管理公司信用或者风险整合能力是主要问题,从我来讲会进行对手的评估。在石化市场里面这些东西已经系统化在推进,包括场外的一些非标产品,我相信这块发展会比较快,我们也在努力推动这个市场。

  从策略来讲,因为我们这种属于打工的,第二点也是搬运工,把不同地区价格,不同品质价格,把它连接起来,连接起来之后看着很欢,慢慢把这些东西夯实了,实际上把整个市场价格体系,无论现货、远期、期权、调期,包括一些结构性贸易合同,把那些加工费利益进行植入,有点像把建筑给夯实了。我们会面临冲量,所以我认为在现货端应该更多会有期货的力量,远期端更有些反馈力量,所以把这种结构联系起来,一般有点像守门员角色,不会逼仓,我们希望把架构体系搭建起来,有点像做市商一样,良性成交,而不是零和游戏博弈成交,利用大宗商品资产也好,工具也好,原料也好,实现利益再分配过程,可能是我们这样一家机构或者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内容。我想用这样一种比较简单的方式,其实我们跟永安各方面合作也不错,有些方法论也比较类似,昨天葛国栋总也说了市场太大了,如果用共赢方式把服务联系起来,这次过来重点是想听国际化因为大宗商品跟股票非常不同的一点,我们一开始进入这个市场二十几年了,从来脱离不了国际化,目前的问题是体内很多表内运营做不到,有些管理成本过高,平台冲量太大,有很多工作要做才能实现后续规模化,这才是后来真正担心现在体量发展的问题。

  其他没有什么。谢谢!

  葛国栋:朱学刚、朱总是我20多年朋友,我们在期货市场最困难时候也一起经历了,朱总在投资公司包括期现结合方面有非常深的研究和实战操作经验,有非常多的经验可以与大家分享,下面有请朱总跟我们分享他的一些经验。

  朱学刚:我现在从原来期现结合,现在都变成了主要从事投机业务了,因为我觉得产投结合,我理解的一个是套期保值,还有期现,套利,真正产投空间太大了,还是一片处女地,国内这块走得还很浅,但是这个难度实在是太大了,我觉得讲风险先从难点讲起,主要是这两个本身产业跟投资要求是不一样的,两者实际上有点互不兼容的,要结合好是很困难的事情。因为产业就需要相对来说在一个经营模式相对稳定情况下需要更多的,可能是90%的时候要动,10%要静,90%时间要静,10%要动,这两者要结合好,假定一个人不就成神经病了,又要动,又要静,动静结合没法兼容,总要有一个挂帅的人,挂帅的人九经考验应该是这样的牛人,它可能就不愿意花那么多利息去攻克这方面难关。还主要是产业界的牛人和这两者牛人都不愿意付出那么大代价,谁来挂帅就是很大问题,现在有资源的人,比如说国有企业这样的资源驱动会比较畅通,这个体制又是一个约束,还有人员不像民企老板,这个活往这里推执行力会非常强,国有企业可能不是业务挂帅下面的人把领导炒了都有可能,所以这个风险结合非常难。考虑到这么多难还是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自己拥有什么样条件干什么样的活,所以我觉得不要做着做着做套保,做着做着做投机了,包括现在期货公司风险子公司,做着做着策略没问题,思路也没问题,但是比如说现货市场渠道吞吐能力、信用出了问题,做着做着货权没了,那亏大了,所以我觉得还是根据自己多少资源,有多少能力干多少活,一步一步走,虽然很美好,但是还是很残酷的。这个问题展开可以讲50分钟还讲不完,所以我先讲到这里。

  葛国栋:石建华先生是致力于期现业务创新,他带领团队打造了大宗商品整体解决方案,为国内大宗商品企业规避了整套解决方案,下面有请石总跟我们分享一下。

  石建华:非常感谢郑商所今天给这样一个机会让大家做交流和分享,今天底下有很多领导还是比较熟的,因为我在期货行业做了五年,五年之前我做了七年现货,从现货企业做的主要是化纤、PAT产品,发现这个系统性太大,发现期货发现太了,可是做了期货服务五年以后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所以在2012年底成立了这家公司,我们自己创业。在脱克(音)瑞士有一个专家,在我们公司内部顾问会上做了这么个评价:如果国际的大宗商品企业风险管理水平是100分,那我们中国的大宗商品水平大概是30分,实际上我近六年来深入服务了国内不少客户,我认为这几评价不为过,确实差距很大。刚刚朱总的看法我很认可,产投产是实体,投是金融工具,资金鸿沟很大。

  主要几方面:一个是像刚刚马总说的期货公司最后一公里很难搞定,反过来从实体企业来说,企业怎么样来利用金融工具这件事情搞不清楚,所以到最后变成投机。对于一个实体企业有一套标准风险管理理论,在中国现在没有专门机构研究这样理论,而在美国有成熟的理论,而中国到现在也没有人来研究。那也就是实体企业里面,由于定价基准不同,基差点价,交互方式不同,信用程度不同,等等都会造成我们敞口的变化。说实话现在中国有多少企业真正知道我的敞口是多少,我的衍生品和数量是不是匹配,我认为中国的企业很少知道。做得比较好的可能是原来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刚才方正老总说的,做原油企业比较好,做铜的企业相对比较好,再往下其他企业根本就没这个概念。所以从企业本身来讲,同时由于风险角度,企业风险偏好是什么,企业在各个环节、风险子公司限额是多少,这件事情大部分公司没有,我公司成立六年以来,这两年以来不一样了,风险管理说得多了,企业需求多了,做风险限额的也更多了。还有站在金融角度,交易所和期货公司提供更多的是规避风险的工具,这个工具怎么用的?这就是一个问题,我要让实体企业教会他来用,确实太难了。所以我在想现在的风险管理子公司已经做了很好基础,就是想把这两个结合起来,但是我看到的是我们发展确实很好,100多亿销售额,说实话100多亿对于现货市场只是中性贸易公司的量,只是国内一个供应链一年产值,对于大宗商品企业来讲还很小,我们企业大量风险还没有办法通过衍生品市场或者通过风险管理子公司来规避,包括仓单质押。如果我们中间的风险管理子公司真正能够从为实体企业服务角度出发,怎么样把实体语言转化成金融工具语言,把实体企业绝大部分消灭在场外,同时要针对风险的时候还会有一些信用问题,现在很多原因是没有信用问题,信用问题解决不了就很难这样。阿里通过支付宝解决了买卖风险问题,交易所和现货行业有没有定价问题,这对中国的大宗商品行业可能会有不一样的商业模式和未来,以及竞争力。

  葛国栋:现在期货市场和现货是高度融合,有很多品种,包括郑州交易所PAT,包括大连的铁矿石,这种期货和现货粘合度达到90%以上,现货企业怎么样利用期货工具,包括风险管理子公司怎么样把最后一公里打通,这个市场,我们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生意是做不完的,因为现货市场规模太大了,提供了更多更广阔舞台,也是对期货公司提出了更高要求,怎么样提升能力去服务实体企业,作为一个金融机构今后发展方向有巨大发展空间,这里也跟大家一起提出这么一个课题。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讨论下一个话题,我们敦和张志洲总有着丰富的海外金融经验,去年在全球对冲基金峰会上面,张总也提出了私募2.0概念,现在也想请张总给我们介绍一下大宗商品在机构中配置作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张志洲:其实前面永安国富肖国平总讲了这个内容,我们跟他们基本类似,是以大类资产配置为主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今年情况是什么样的?如果你看了纳斯达克指数,看了标普500指数再看看上证指数,沪政人数,人生是比较黑暗的,但对于我们像这样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是不是这样的?其实不是的,现在如果看到了沪深300指数,其实对我们来说我看的是越来越乐观、越来越多的机会,因为今天时间有限,我就先抛出我的两个结论:第一,从一月份到八月份整个私募证券基金连续八个月净流出,大宗商品在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发展中价值、配置价值、投资价值远高于海外市场,再有22天,2008年当时著名的巴非特赌注就到期了,巴非特对冲基金打了一个赌,巴非特说懒人投资方式是在美国最有效的,鄙视你们这些积极主动投资管理者及很多对冲基金不服,巴非特从2008年11月1号买入标普500指数基金,说到时候看我的收益率高还是买了主动管理对冲基因收益率高,2014年、2015年当时跟他打赌的已经基本上承认输了。反过来,如果2008年10月1号巴非特在中国跟我或者其他人打赌买一个上证指数型基金到2008年10月1号,你去配置一个主动管理股票基金,是你赢还是我赢?到2015年巴非特已经输了。微信上有一个段子说:A股专治各种不服。为什么巴非特在美国敢打这个赌,在A股不得不服。2008年到现在整个标普指数,纳斯达克是考核风险收益比指标,标比是1.5,纳斯达克是1.6,横生指数大概0.9到1,沪深300连0.5都不到,也就是说A股市场是具有全世界主要中最烂的比例,我们这个市场有没有投资价值?如果把1990年从A股出现到现在,以那个时间点作为起点,无论是到这个礼拜五名义价格还是扣除物价价格,年化收益率都是略高于标普500的,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我只能说一句话,因为A股基因跟美股不一样,是一个比美股信息比率高,信息比率高反映了这个市场专业投资人获取超额收益的市场,这就是海外市场第一个:被动投资大兴其道,全是ETF指数基金,闭着眼睛买远比挑一个专业投资者带来收益很高,我作为对冲基金收了2%管理费,收了20%的业绩提成,跑不赢指数为什么出现,这也就出现了巴非特打赌为什么赢了?A股或者国内资本市场是天然的可以很好的超额收益市场。我之前做了一个简单估算,按照现在证券投资基金公布数据,从2008年10月1号到现在,A股市场中持续到现在管理业绩股票管理人年化收益率基本上都在15%以上,名义价格只上涨了60%,这对我们做一个资产管理机构启发,第一个在中国作为一个主动管理人未来行业发展空间极其大,在美国跟投资者说收20%是获取绝对超额收益都是被打脸的,巴非特赌注就证明你不行,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必须管理好风险,管理好风险在股票市场只有三件事可以做:第一,要选券,A股市场3000多支股票里面买入并持有十年的很少很少,这也就是说巴非特到中国也是被打脸的;第二,要通过被大盘的择食品;第三,通过股指期货一定对冲;最后一点能做的,从2008年到现在全世界大型机构投资者主流资产配置股票、债券,另类资产里面大宗商品是很小的,另类资产是一级市场股权投资再加上房地产,但是在中国可投资产不多,股票、债券、现金管理,理财、货币资金,房地产不算,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宗商品期货是在做国内的私募资产管理中非常稀缺,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第一,能够跟股票市场配合起来,因为商品资产下浮比例也是极低的,当然它的配置价值是非常高的;第二,它本身也具有做多做空双向功能;第三,本身是可以提高管理组合资金使用效率,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至少今年的股票市场下跌证明了A股从诞生以来基因还没变,我们的基因跟美股不一样,它其实就是告诉你未来只要你是专业机构投资者还是会有大把获取阿尔法(变字母),我们对国家有信心,对我们做的资产管理业务要有信心。

  葛国栋:元葵资产是长期专注于国内宏观策略的私募资金代表,施振星本人从事期货行业20多年,下面有请施总讲讲元葵的思路。

  施振星:感谢证交所,感谢期货提供这样机会,非常认同刚才张志洲总的一些看法,其中之一就是中国有很大的(字母)也有很高的(字母)所以私募基金从创建到现在三年多时间中已经有12万亿,接近13万亿量,有人用野蛮生产加以形容。的确,造成这个繁荣的原因还有中国人财富增长速度非常快,说明需求很大。另外一个,我也非常赞同期货作为另类投资工具非常有价值,刚才马文胜总说有12万亿的风险,我不知道他怎么计算的,按照我以前的研究大概每一个期货品种初始价值规模平均在3000亿,现在如果有40个就可以达到相当的风险量。商品从生产者手中到消费者手中每转一道都需要有风险暴露,所以风险暴露总量更大了,所以说明期货作为另类资产有非常大的潜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我在2002年时候曾经做过研究,我们保证金总量大概在50亿左右,现在保证金持仓市值涉及到保证金规模大概在1500亿左右,成长到这样一个规模,所以在2002年到2018年将近16年时间当中还是有非常高速的层长,但是我觉得在这里可能要提出一些问题,这个问题,第一个,大家知道50亿2002年保证金规模跟当时A股市场中什么股票比较类似?是宝钢,宝钢当时市值就50亿,到今天为止我参加会议特意翻了一下1700亿,所以我们期货市场拥有这么大潜在需求,居然我们的增长速度表面上快,其实还只是跟宝钢保持了同步,这个有一点跟我们的期望不相匹配。

  所以今天我想谈的,这么野蛮生长的私募行业跟另类投资期货品种之间其实还是发展速度不一样的,我们坐在这里的人,在这个行业非常长时间,我本人也是1993年入行的,郑州是我们期货交易者心目中有点类似于圣地一样,我是第一次来,也非常激动。我们发现作为私募进入到这个市场来,我们要把行业繁荣带到期货里来的时候发现有一点小小障碍,这个障碍是什么呢?刚才我记得肖总提到了,私募基金管理人把自己资产多少投入到期货里面来?大概只有10%,然后设计期货的人只有1500家,是证券私募基金8000家、1500家的几分之一。所以大家可以计算一下很多人想投没投进来,这说明什么?私募当中有些需求是没有满足的?私募有什么特点?第一,规模,当这个规模来了以后,今年上半年证交所苹果成了明星品种,我们曾经也想做,我们只是做了一点点就开始面临一些问题了,第一,假定做十手总量肯定会达到几千手,因为有很多产品,第一个,每一个账户投资者或者每一个产品都有一个最高的限额,500手;第二个问题,我作为一家私募基金肯定有数个产品,有些私募还特别分散,这个分散在有一个实际控制人的概念,那就变得你有钱,看到机会,另类投资价格非常高就进不来。就是说我们现有的期货市场的管理规则因何而生?我觉得想了一下之后,我们都是共同的经历者,它带来一个非常深厚背景,他讲的庄家时代,历史上一代期货或者股票价格有人操作,所以我们发展出来限额制度,对实际控制人制度用来破解市场操作人员伎俩,它的历史使命完成的非常出色,从此也没有风险发生了。但是到今天为止要把这个行业做大、做繁荣,今天的主题叫机构投资者,但是机构投资者真正进来的时候进不来,一转身就不行了,连门可能都进不来,所以在这里呼吁我们要建立与机构投资者相适应的交易制度。刚才中期协领导已经说了,他们制定了“7+2”制度,能够让私募基金蓬勃成长,但是已经长大的私募经过资产来的时候面临这样的问题,所以我们可以讨论、修改这些规则,即便机构时代到来的时候能容纳这些需求。所以我觉得这是我们共同的一个特点。

  第二个机构投资者的特点,无论是产业也好,无论是私募也好,或者是作为期货公司风险子公司其实是拥有很高信用,当这个信用起来之后其实是最大资源,但这个资源比方说交易所规则当中有没有反映出价值来,这个价值我认为可以体现在初始的保证金以及持有的总量,当然你担心他能够做一些操作性事件能申报,现在能申报的是产业的套保,我作为一个机构投资者,我也可以申报投寸,我需要做到多少,我也有综合资产配置需求,这些就可以让我们带来制度上的东西。

  第三机构投资者有自己特定需求,有10%资金最多不高于30%投到市场,其中比方说有一点,像作为机构投资,对我们就很痛苦,一旦进入交割月不得不强制退出,如果有投资者捕捉到这样信息,完全可以在8月31号的时候把价格抬升,因为不能到9月份交割月导致卖出干扰,这些规则会带来额外波动。所以刚才我听到王总说,我们交易所也想了很多办法,包括一些办法,我们需要能否利用现金交割,如果用现金交割也能够活跃近期活跃,也能够带给市场延长交易时间。还有我想比如说我们的一些指令,其实对我们来说迫切需要,比方说今天有效的指令,输入一大堆指令来的时候量非常大,有些比方说我们用了程序化交易的策略,如果是自动交易的,往往把指令在本地服务期下进去有效的,一旦发生闪断指令就无效了,很难及时发现这种情况,所以我们能不能把交易指令下到交易所里面,这样指令有效性就会提高了,诸如此类。比方作为私募需要配置,配置的可能不是一个品种,是一个组合,所以我们可以有ETF,也可以考虑大额交易,我现在平常5000,在这里五分钟或者一分钟不能提供,往往就会翻江倒海产生,所以作为一个机构投资者进来的时候会有一些新的需求,这些新的需求就是我们新的时代带来的,如果能够满足这些需求意味着能吸纳更大的量。我曾经跟元胜(音)资产交流,他到中国来的时候波动面跟国外波动率完全不一样,能满足流动性要求的投资资产类型太少,所以导致波动性增加,本来像波动率还是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现在数据一年波动率大概在15左右,但是到中国来波动就加倍了。这些不是因为技能引起的,我认为就是有些市场流动性,有些因为这些制度带来的。

  谢谢!

  葛国栋:施总把我们的话题带来了机构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技术也好、风控也好,交割环节也好,怎么在市场上更大发挥作用,这里也给交易所,因为下面坐着交易所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更多思考,怎么样去符合未来机构投资大力发展过程之中这个市场能够有更多兼容性。

  下面有请富利投资的李嘉总,富利投资也是目前大家比较公认的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有请李嘉总投投机构投资未来在市场里面怎么发挥作用。

  李嘉:谢谢主持人!

  行业的问题很大,我不敢枉说,说一点自己感悟,2013年成立公司,当时只想管点资金,做做期货赚到钱,到2018年以后公司管理线条和当初设想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以期货交易为主涉足证券交易,涉及母资金,同时有基差贸易子公司,同时又投资者金融培训公司,发展成这样一个多线条的机构,一路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其实不是事先设定的,为了加强自己在农产品方面的研究研发,我们决定把手真正伸到水里面感受水温,我们派研究员研究农产品、油、粕情况,做基差贸易其实也是不容易的,买基差很容易,用擅长大数据把握,但卖基差很难,没有很好的现货交易渠道卖的时候很容易被贸易商狠宰一刀,前两天看到劳总(音)他在论坛中讲到两句话感触破深“你要想做好基差贸易,不能使自己成为偶然的投机者,要成为常态基差行为;第二,你要做基差贸易好坏不是表现在能赚到钱,而是在期货上赚到钱在现货上又能和传统贸易商,甚至比传统贸易商多卖五毛钱”我觉得说到我心里去了。其实我们参与现货经营一年多感触很深,2017年和现货商紧密合作,把研究员全部派出去,合作到他的体系之中,一年之内做了三千多现货贸易,又是事与愿违,期货机构基因和现货贸易商基因真的不一样,我们擅长是捕捉大数据,预期行情与未来波动,现货贸易搞得是渠道、优势,更关注的是你的信用程度,敢不敢给你帐期或者向你供货,角度完全不一样,做了一年多之后甚至一度恍惚在初期认为我们要成为或者说成立一家现货贸易商,进入到现货的竞争当中,但是一年半之后我们领悟到不对,角度不对,虽然劳总说的很对,但是我没有他现货成长起来的基因,还要回归到资本,回归到数据分析,但是怎么解决在现货当中常态出现而能使销路畅通卖出一个好价值,我以资本在这个圈子中频繁出现,比方我现在非常希望我的贸易商和我有资本上往来,比如你有仓单质押给我,如果知道你做期货套保了,非常愿意给你谈合作套保提供充足基因,资本商很便宜,销售的时候也按这个给我,这是做两年多领悟出的事情。

  同时,为了获得信息,因为公司身处北方,交流也有很多制约,我们也把专家请到北方搞论坛,专门成立了金融培训公司,在过去一年里面,我们搞了15场品种论坛,四场品种调研,为了解决机构招聘问题、生源问题,进入大学金融培训辅导等等当中,所以说这五年来作为一个期货私募机构,走着走着走成目前这种情况,成为目前这种情况,我们遇到的最大问题刚才熵一投资老总提到主要就是规模问题,真的像刚才论坛中肖总说的如果超过20亿在期货市场中是无法承载的,当我们超过20亿之后逼迫我们要么抛现货,要么抛股票,否则进得去,也出不来,平不了仓。

  第二,过去问题是这样的,未来三到五年我们是怎么看待这个市场的?有这么几点原因:第一,看了一下新推出的资管新规,短期对行业可能会有阵痛和不利,封堵了保本产品,他在堵上一扇窗的时候又打开一扇门,私募超越有13万亿,而银行在过去资管新规出台之前放资金的角度思路一直是融资思维,但是资管新规逼迫他把融资思维强迫成投资思维;二是所有理财产品将由保本型必须转变成净值型,这30万亿规模资金未来将向投资角度和净值角度转变,虽然现在我们看不到资金投给我们,看不到在转型,但是未来只有这一个目前方向,这30万会逐步转过来,公募资金很高兴认为公募资金风口将会出现,投资、净值,我们私募机构应该更有能力把净值做好。第二,期货机构交易能力应该或许比证券市场机构对净值渴求和把握更高,未来资管新规之后经过一段时间接受阵痛之后对期货市场会非常有利的,银行会更多的把它的资本,把它的视角投身到有较好管理业绩期货机构当中,试想一下30万亿规模,哪怕只有百分之一投身到期货市场当中就是3000亿,相当于再造一个今天的期货市场;第二,乐观的,今天专家们提了很多次产融结合,各交易所也是希望期现一体化发展,过去几年特别是今天杭州上海地区,所有产业中的上中下游老板们都知道应该用期货贸易参与进来,但是他们不会,有巨大市场空间,在这个背景下我们也看到由于他们对期货人才渴求,使得期货公司工作两年左右研究员八千、九千,摇身一变转到现货行业被别人挖走以后就会变成两万,挖走完人才之后他们至少会尝试5%、10%投入到期货市场进行基差、我想10%在这一两年都投进来,未来五年剩下的90%还会远吗?不会了,所以第二个就是产投结合将会带来巨大的潜力。

  第三,在成熟发达国家被动投资、商品指数、股票指数、ETF占比是非常高的,中国目前商品指数型产品只有黄金白银,有两支黄金,市值才一个产品一个亿规模,如果开放商品指数,并且公募基金纷纷参与到开放资产配置渠道,一支50亿,商品指数有十支,工业化、化工品推出以后,这个市场规模也依然是千亿级的,我们也发现了今天几位专家说到了(字母)系数高,或者长期投资综合系数高,从1994年到2018年二十四五年市场当中到2018年有1.6,作为百姓资产配置渠道来做不太适合,反倒是没有发现有其他规律,比如他和美元指数高度反比相关系,第二,由于近两年,2008年股灾和2010年(音)股灾之后,当风险出现时候会有恐慌错杀和联动性同样会走出熊市、同样会见底,我们会很明显发现商品指数反弹回归速度要远强于证券市场速度,比如在过去一年大盘没涨,商品指数已经涨到了一半以上,更多参与者将会是有资产配置需求和有一定专业性的机构,波段性、阶段性的配置角度来参与,这个也会给我们带来不下于千亿市场的规模。

  综上:产投指数以及资管新规之后30万亿转型转入都会为我们期货市场未来三到五年带来巨大的增量,所以我个人来说对未来是非常看好的。

  葛国栋:谢谢李嘉总描绘了期货市场灿烂的前景,未来两年三家交易所会给我们推出18个品种,接下去我们市场会越来越兴旺,越来越繁荣,在这里也期望郑州交易所国际化品种能够加速推进,也希望郑州交易所越办越好,祝愿我们这个市场越来越繁荣,也预祝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张瑶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