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世萍:金融定价将成塑料产业趋势 引导资源优化配置

邵世萍:金融定价将成塑料产业趋势 引导资源优化配置
2018年06月27日 15:22 新浪财经

【金融曝光台315特别活动正式启动】近年来,银行卡被盗刷、买理财遇飞单的案例屡见不鲜,金融消费者维权举步维艰,新浪金融曝光台将履行媒体监督职责,帮助消费者解决金融纠纷。 【在线投诉】

  新浪财经讯 6月27日消息,由大连商品交易所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共同主办的“2018中国塑料产业大会”在杭州举行。来自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产业企业、金融投资、信息咨询等单位的嘉宾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产业发展的前景和机遇。新浪财经全程参与直播。

  浙江明日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化工事业部总经理邵世萍出席本次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浙江明日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化工事业部总经理 邵世萍浙江明日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化工事业部总经理 邵世萍

  邵世萍首先回顾了塑化产业链发展历程。她总结,2017年,需求多样化催生塑化品种、区域管理诉求,2018年则是产融结合、金融创新之年。

  邵世萍还展望了塑化流通行业发展趋势。一是产业链条缩短、效率提升,上游集中度下降,中下游集中度上升;二是合作升级、服务升级,专业服务商协作将越发紧密,单点竞争变价值链竞争。上、下游对中游服务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三是利用金融衍生工具为产业发展做贡献,金融定价将成为产业趋势,有效引导产业资源优化配置。

  以下为文字实录:

  邵世萍: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我是明日控股的邵世萍,今天很高兴主办方大商所的邀请让我在这里有机会和大家分享和交流。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金融衍生工具助力塑化产业链转型升级》。我小清新了一下,前面加了“轻舟已过万重山”主要还是想表达一下随着金融衍生品市场不断地完善,金融衍生品工具不断地推陈出新,我们的塑化产业链经营思路、经营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今天我想就两个篇章跟大家做介绍。第一个篇章以时间轴的方式向大家介绍我们塑化产业链是如何发展和变化的,从而促进了整个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对典型的贸易模式和市场特征做详细的介绍和经验的分享。

  第二个想跟大家一起畅想一下未来金融衍生品市场和衍生品工具如何再次助力我们产业链,达到完美结合,互相促进、进步。

  第一个篇章是2008年之前,这个状态归纳一下,还是以采销为基础的传统贸易模式。从金融衍生品的市场特征来看,2007年大商所LLDPE期货上市其实为我们整个塑化产业的上中下游企业参与价格风险管理提出了非常好的里程碑的作用。从一个参与的主体来看,产业对期货的认知,包括参与度是极低的状态。

  参与的人群还是以产业外的投资者为主,当然基差、月间差和产业实际偏离比较大。也就是整个基本面和期货价格是联动的,并不紧密的。就像以我为例,我2004年在聚丙烯的时候未想到未来和金融衍生品打交道。

  从塑料行业的特征来看,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出,塑料行业主营业务收入、销售利润率不断走高,而且非常明显。右边可以看出主营业务收入保持在20%、30%的高增长,这样高增长和高利润时代导致了进入者不断增多的状态。

  在这个时间节点中整个价格都是呈单边的趋势,价格在25%的增长率。在这样的一个市场情况之下,我们的上中下游又呈现了怎么样的一个市场特征。其实上游的特征,大家回想起来比较明显,其实中石化、中石油是我们比较主要的贸易商。这样的情况下价格比较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利润比较稳定,而且比较丰厚,没有参与期货市场的诉求。

  对于产业链中游,大家也非常清楚,这个是抢占市场资源、市场份额为首要目标。分销利润是我们中游贸易商主要的利润来源。在高利润的情况下其实对于下游企业来说,以扩大经营规模为下游工厂的首要目标。这个阶段我们可以概括一下,我们觉得这个阶段,整个产业链是没有运用金融衍生品工具的诉求,而且金融衍生品市场跟我们行业市场几乎没有很大的交集和运用。但是塑料期货的初出茅庐让我们对产业链的客户、对期货有一个比较浅的了解。

  我们把视角转移到2008到2013年,这是金融衍生品对我们整个塑化产业是小荷才露尖尖角,2008年的金融危机为企业经营管理敲响了警钟,大家经历过2008年到现在都心有余悸。这样的情况下,期货避险愈发突出,有很大的诉求。2009年的大商所PVC的上市其实增加了我们塑化企业运用金融衍生品的工具,塑料行业的特征就是价格暴涨暴跌,产业链包括传统产业链都在夹缝中求生。

  塑料行业特征,我们可以看出在2012年之前宏观驱动是非常清楚,波动非常大。从最高点和最低点将近一万点,这样的时间多数呈现高度的升水。这样的高升水的前提下其实为套期保值提供了很好的市场基础。

  2012年之后,我们可以看出整个产业驱动和价格是宽幅的振荡。供应压力在这个时候是慢慢凸显,呈现一个期货贴水的状态。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上中下游在产融结合方面如何运用,产业上游仍然有绝对的话语权和定价权。高涨跌的区间、高升水其实对生产原材料的套期保值有很大避险的诉求。由于体制的原因,在这个阶段大部分的上游是没有进行套期保值,但是仅有部分的PVC上游参与了2009年的套期保值。

  产业链中游大家也经历了金融危机,因此我们在这个阶段利用自身强大的货源组织能力,尝试参与期货的市场。到这个期货市场尝试还是以管理规避价格风险为主。我们2008年的贸易量是58万吨,但是当时套保量几乎为0。2012年金融规模突破了100万吨,套保量达到了35%。这个体现了期现结合可以帮助我们企业做大规模。

  但是在套保运用过程中,上游、中游在运用过程中,套期保值是赚取了一定的利润,但是不成熟,大量的增值税是裸露的。但是认知到期货可以作为价格风险管理的手段,整体的参与度是不多的,包括参与的人、参与的品种不是特别深入的。大量的非标品有裸露的风险,淡季套保是被动的到期交割。

  从左图中可以看出2009年的PVC仓单量达到三万张,第一年PE的仓单量达到六万张。在参与度不高的情况下有这样的仓单量可以很好地说明大部分套保实现到期交割,因此操作不灵活,资金有率比较高,效率比较低。

  产业链下游我们慢慢也认识到,开始关注期货市场,但是对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工厂的产成品的价格管理理解不深,几乎没有参与管理。

  其实我们认为整个塑化产业链是为上游和中游实现了套期保值的功能。那么期货市场的避险功能在这个时候愈发突出。

  2014年到2015年这个期货产业跨越式飞跃的一年,期货大幅贴水,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初见其效,有效引导了产业的周期联动。

  2014年上市了我们的PP这么一个期货品种,再次增加了我们塑化企业金融衍生品的工具,让我们金融衍生品工具品种多样化,塑料行业在这个阶段中呈现了什么样的特征?2014年国际原油的暴跌,整个能化板块多数商品是维持趋势性地下跌,2015年整个股市下跌对国内资产价格形成了一个拖累,大宗商品是走弱的过程。从价格波动幅度比较大,多数时间呈现贴水跟以上阶段是明显地不太一样。卖出套保这个贸易模式就不存在了,那么在这个阶段中,贴水的情况下,以买入套保为主要的贸易模式。

  在这个阶段,上中下游在产融结合方面是怎么样运用的呢?首先从产业链上游的特征来看,其实这阶段比较明显的特征是煤化工产品大量地上市,我们可以看出2013年PP占比8%,到2014年、2015年达到22%—25%,因此上游竞争加剧了,上游的定价权和话语权转弱。

  产业链中游认识到期货库存管理的功能,我们又买入一个套保。当时塑料的实物库存在整个社会是极低的状态。改变了以往贸易商囤货的模式,规避了价格波动的风险。当然期货也推动了贸易模式的变化,从简单的买卖赚取利润,我们通过为下游提供服务赚取稳定的利润,从而为客户解决时间差、区域差、品种差,这为未来在区域和品种套利中提供了良好的运作基础。

  我们这两年为下游的客户将近300家服务。同时在这个服务过程中,通过自身的服务能力,把期货规定的时间或者交割的品种通过我们明日控股自身的服务能力转化为客户需要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区域。

  同时增加了客户的黏性,对下游客户就是在锁定利润,我们在服务中有稳定订单的大型工厂诉求是非常强的,而且减少了下游客户的资金占比。下游客户集中精力放在生产和销售方面。在这个过程中,下游在逐渐认知、理解运用金融衍生品,同时与上游合作,就是我们的上游的贸易商或者上游的合作方通过点价贸易模式改变了原先的博弈关系,成为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增加的黏性。

  因此这个阶段,我们可以概括一下认为是点价交易为下游排忧解难,因此也是整个中游贸易商从传统的交易商到服务商转变的一个重要的节点。当然期货价格也有效地引导了产业的周期联动。

  我们再次把时间看到2016年,这个时候基差交易成为我们整个塑化产业链的弄潮儿。大家可以看到基差定价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除了我们产业外客户在学习、运用基差交易的时候,有更多的投资机构和更多的期货公司也进入到基差交易。那么参与面不断地增广,品种增多,使得专业化竞争加剧。

  首先从价格表现形势看,宏观和产业共同驱动,价格是实现宽幅增长,再次进入升水,但幅度不深了。这个也可以表明其实参与者在扩大,也就是说整个产业链跟整个金融衍生品市场是联系越来越紧密了。塑化行业是基差扩大、收展越来越频繁,而且月间差的结构从升水、贴水之间解构过渡也越来越频繁。这样的市场特征其实为我们的基差交易提供了非常好的市场基础。

  在产融结合方面,我们上中下游如何运用,首先同上游的市场特征看,金融定价和石化定价在这个阶段进行了很大的博弈,慢慢地会觉得金融定价成为一个趋势。

  上游企业在利润波动显著的情况下会难以把握,从而影响上游工厂的采销平衡的核心诉求。产业链的中游,其实在价格快速波动的情况下,往往会造成竞销价格倒挂,我们只能被动接受。

  石化的出厂价、期货的盘面价格、现货市场价三者往往是一直在博弈,我们只能够被动接受。当然这个基差交易的新模式以及行情的波动为中游资金的产生计划的无序性,这个怎么理解呢?其实基差在不断地走高、价格不断走高,或者基差不断收展、价格不断下跌的过程中,那么对资金产生供需的错配,中游企业在这个交易过程中资金有无序性。

  产业链下游受行情波动影响采购不稳定,呈现脉冲式的状态,价格合适的时候,下游会采购的数量是不太稳定。

  2016年行情下我们认为基差交易参与人群、品种是在不断增多,程度都在加深,市场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理性,专业化竞争在不断加剧的过程中。

  我们再次把视角转移到2017年,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塑料的多样化提出越来越多的需求,当然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实对品种、区域的管理程度是我们中游贸易商之间核心的诉求。

  我们PE、PVC、PP这三大品种中,非标占60%以上,非标有这么大比例的情况下,我们如何运用呢?首先在这个阶段中,我们认为期货市场的避险、价格发生波动,在2017年这个阶段愈发突出,而且金融定价逐渐成为一个趋势,整个塑料行业基本面的变化或者基本面的驱动成为我们期货市场整个价格波动的核心。

  那么塑料行业的特征,刚才我们说了非标的供应、管理、区域管理成为我们整个产业链核心的诉求。从产融结合方面,上游这个特征来看,其实受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推动,由于区域价差越来越频繁,全国统一大市场在形成,各个区域之间的价差越来越趋于缩小,促使上游开发新产品、高附加值产品,为满足下游消费的升级换代而努力,也在进行梯队转型和替代。

  我们慢慢发现渠道优势才是我们产业链的最大优势和生存之本,因此我们利用渠道优势运作我们产业客户当中最有优势的价差套利、区域间套利,包括区域加上品种的套利,在这样的运行中我们发现非标品和标品各个区域的价差波动还是比较明显的。

  这是2017年贸易基数跟我们现阶段的价差,从最高点的2200、2300到最低点的200。南北价差从最高点的600到最低点的负200,其实在这样的运行过程当中,我们的中游贸易商可以根据我们以往的一个现货的交易数据、上游的排产计划,下游的淡旺季分析,通过库存的分析,把库存合理配置到我们最有优势、价格低估的区域和品种,赚取资源配置纠偏的利润。另一方面我们在优化资源配置,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保证整个产业链的良性的运行。

  在这个阶段中,基差交易的加深,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的贸易商会越来越受到新型的期货公司的冲击。下游的特征看其实产融结合的信息对下游越来越有信心,下游工厂的能力也在加强,同时为满足消费的升级,对下游工厂也在加入机改的投入,提高商品的附加值,进一步提高技术的创新能力。其实下游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行业集中度也在不断地上升。我们认为这个阶段区域的套利、品种套利,为基差交易多样化提供了非常好的基差交易加深的模式。金融定价逐渐也成为趋势。

  今年2018年是产融结合、金融创新之年,随着大商所对期货、金融衍生品特别是期权的推广,特别是去年大商所对场外衍生品试点的项目,含权贸易的模式越来越被我们产业链认可。在认可过程当中也在逐渐地运用,我们明日控股也参与了这个项目。过去三个月中我们运作了近一万的含权贸易量。我们在对产业链的服务中,发现对于上游而言,期权套保的含权贸易非常受欢迎,上游在支付一定保费的情况下,可以获得一定时间锁定交易价格的权利,满足上游了产销平衡的诉求。

  在下游,我们发现有两个诉求。一个是原材料的管理诉求,当手上有稳定订单的时候,就会有一个锁定原材料最高采购价格的诉求,因此我们通过期权点价的含权贸易满足下游工厂的稳定订单,同时节约资金仓储的成本。

  当然在淡季来临的时候,我们对下游的工厂进行锁定产成品最低销售价格的权利,也就是期权套保的含权贸易。当我们的保价费用低于它的开停机费用的损失的这么一个情况之下,对下游的吸引力非常地强,因此满足了工厂淡季不停工的要求。我们服务了近100家企业,员工也在秉承服务实体为目的,当然我们的业务团队也在不断地学习金融衍生品知识,从而做到合理的创新,深入到上下游企业,进行面对面交流,真正地了解上下游的痛点和诉求。

  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跟上下游关系越来越紧密,从而形成合作、互动的关系,为产业链上下游起了保值增值、规避风险的作用。

  对期货不断了解深入以后,我们对自身中游的库存管理来说,期权也是一个很好的模式。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对风险的控制,我们会买入期权来代替特殊时期的一个套保和点价。当我们判断整个期货价格是单边上涨或者单边下跌的时候,我们会利用期权进行套保。

  我们发现市场环境振荡的时候,我们手上有很大的实物,我们可以卖出期权降低自身的库存成本,我们的库存的成本在整个分销中取得最大的优势。因此这个模式在2018年的振荡行情中还是运用得比较广泛。

  因此我们在这样一个深入运用的过程当中,我们通过期权等新型衍生品工具来优化贸易模式、库存管理模式,从而更好地为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服务。

  我们刚才也看到了这十几年,我们上中下游的企业其实在不断地变化、进步。当然资本市场也越来越复杂,竞争也会越来加剧。我们的金融创新能力也在越来越加强、做得更好。

  我们看到从刚开始的买入卖出套保到最后区域、品种的套利、期权的熟练运用表示我们在进步、在努力。

  我们在当下展望未来金融衍生品工具如何再次地助力塑化产业链,如何达到完美的结合,如何促进产业链的转型升级。

  我们再次做一个探讨。首先整个塑化流通领域发展趋势的判断。

  第一我们认为塑化衍生品领域是一个金字塔形,上游相对比较集中,而且数量比较少。中游和下游是相对分布比较广,也是数量比较多,但是企业还是以中小企业为主。未来我们整个金字塔是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上游集中度会下降,我们认为是参与者会增多,因为利润相对还是比较好的。再加上我们原料的一个轻质化、多样化,导致上游的竞争会越来越多,因此竞争也会加剧。产业链的中游,我们认为分销商在中间发挥非常大的作用。由于中游贸易商服务能力、竞争能力不同会呈现分化的局面。当然也会在这个阶段中会有新的跨界的企业进入,导致我们中游的竞争加剧。因此我们认为未来竞争能力弱、价值低的贸易商将会退出。

  下游其实也是集中度会上升,竞争的加剧、消费升级、政策监管、环保等国家的政策引导会导致下游的整合。那么我们认为整个产业链的链条会缩短,效益会提升。

  第二个判断是对合作升级和服务升级上的判断。我们认为上中下游的一个最简单的交易关系或者是协作关系,我们会转变成一个社区商务的关系。单点的竞争、点对点的竞争是价值的竞争,必须有整套链条才能很好地竞争。

  服务也会升级,从原先的一个传统的交易的服务能力到需要你有一个综合的服务能力、增值服务能力和协作服务能力,提供更全面的服务,资金流、现金流等等,未来服务也会升级。

  整个金融机构和产业客户如何优势互补、如何协同、附和发展。金融机构的诉求肯定是服务实体经济,我们产业客户的诉求其实是价格风险管理。运用好金融衍生品工具是成为大家共同的目标。如何运用好金融衍生品工具,如何让金融衍生品工具成为我们未来产业链协同、共同促进的工具。我们认为对于金融机构要加强管理、服务市场,保证正常运行。同时要加强推广,鼓励创新,真正走入实体、下游,了解下游的痛点和需求以后,推出更适合下游的金融衍生品工具或者利用期权的新型模式为下游排忧解难,要做横向广度的推广应用。

  在产业垂直的深度上如何运用,中游贸易商是沟通上下游的渠道和优势,中游贸易商把金融衍生品工具和市场作为我们产业客户、下游管理最重要的手段和最重要的避险的领域。

  同时加强风控、有效管理,不断地学习金融衍生品知识、不断地创新,注入更多地活力,让自己的企业成为百年企业。

  因此我觉得整个金融定价将成为产业的趋势,并有效地引导产业资源合理的优化的配置。当然我们也对整个未来的塑化产业链保持很乐观的态度和很大的信心。

  当然这个发展趋势也和我们的服务定位相吻合,我们也会打造一个全面的服务商管理体系,我们争取把上中下游的优势协同起来、发展起来、共创价值,共创我们塑料产业界的繁荣,共创塑料行业美好的明天。

  今天我的演讲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聆听!非常感谢!不当之处还请多多包涵!

责任编辑:张瑶

塑料 产业 期货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