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09年9月,首批基金一对多专户产品正式开闸。对于踏入周岁的基金一对多来说,今年的生日并不好过。曾经在雄赳赳气昂昂对着阳光私募大呼“狼来了”的一对多,原来并没有那么强。这一年一对多究竟遇到哪些成长的烦恼?投资者应该坚守还是撤离?[评论]

基金一对多首年运营业绩分化 首尾相差逾30%

从去年9月成立的“一对多”看,业绩出现分化,基金公司收益难覆盖成本。

百亿一对多将到期 仅10%能提成

去年同期热销的基金一对多,在一年之后出现了首个集中到期阶段。本报统计发现,今年底前到期的基金一对多达100亿元左右。

部分一对多产品净值 更多净值数据汇总>>

专户名称 所属公司 成立日期 8月13日净值
汇添富1号灵活配置-交行 汇添富 2009-10-12 1.052
博时金牛 博时 2009-9-28 0.98
长盛邮储 长盛 2009-12-16 0.951
大成光大灵活配置1号 大成 2009-10-13 1.125
银华灵活配置1号 银华 2009-9-15 0.93
易方达直销 易方达 2009-9-10 1.101
南方光大灵活配置1号 南方 2009-9-27 1.079
建信股票精选 建信 2009-10-13 1.0765
嘉实中小 嘉实 2009-10-26 1.035
中信建投添富牛1号 汇添富 2009-9-16 1.151
广发主题01 广发 2009-9-25 1.246
南方光大灵活配置1号 南方 2009-9-27 1.079
华夏直销 华夏 2009-10-16 1.039
华安灵活配置1号 华安 2009-9-29 0.909
兴业特定 兴业全球 2009-12-18 0.998

注:由于相关规定,基金公司不能对外公布一对多的业绩,以上为《每日经济新闻》搜集数据,仅供参考。(截至2010-8-13)

一对多净值大揭秘 绝对收益低提成梦落空

从业绩上来看,广发、汇添富、易方达、招商、嘉实和国投瑞银旗下的一对多整体表现出众。广发旗下纳入统计的9只一对多产品,有6只都实现了正收益,华安旗下纳入统计的7只一对多产品,就有6只在面值以下。

基金一对多排名喜忧参半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近200只“一对多”产品中,仅有20余只取得了正收益———在“一对多”迎来“周年庆”之际,一些产品面临着到期“负收益”的尴尬局面。从喧嚣到静寂,可谓“一对多”基金出道一年来的最佳表述。

一对多周岁:败给阳光私募

尽管一对多中也有产品表现不错,但与阳光私募相比,一对多产品在超额收益方面显然比不上阳光私募。

社保管家一对多业绩出色

去年8月份以来,A股市场调整幅度颇大,受此影响,很多专户理财一对多业绩不佳。不过,记者查询专户理财一对多业绩发现,招商、嘉实、易方达等社保管理人管理的一对多业绩比较优异。

调查

您认为一对多业绩惨淡的主要原因是?
公募投资理念
人才储备不足
上半年股市波动
其他因素
您是否赞同一对多产品公布净值?
赞同
不赞同
您是否看好未来一年专户一对多表现?
看好
不看好
不好说
如果准入门槛取消,您是否会参与专户业务?
不会
不好说

投研公募思维

从去年8月份至今,A股市场便结束了持续大半年的单边上涨牛市,变得反复无常,几番大幅震荡。这使得过去习惯于“相对收益”思维的基金公司专户投研人员面临全新的挑战。

缺乏核心人才

大多数基金公司还是难以在专户投资领域配置最一流的人才,平庸的投资经理在“一对多”业务中可能占比更多。

发行过快 产品创新不足

仓位的灵活并未使这些产品在过去一年里获得更好的收益,投资者也开始转向投资风格更稳健的产品,如保本型产品。

买入容易退出难

不少一对多持有人向记者反映,与购买时的便捷相比,提前退出一对多略显困难。

信息披露不透明

专户“一对多”正式获批还未满一 年,或许正是“不公开不透明”的信息披露原则注定了其必将经历从热闹到落寞的轮回。

阳光私募、券商集合理财、公募基金收益比较

一对多尝鲜者:选错了就要及时纠正

成都的陈先生可谓基金专户一对多和阳光私募的“粉丝”,自去年9月份基金专户一对多放开后,陈先生前后买了4只一对多,现在手上还有3只一对多产品。

一对多到期后的选择:参考其他投资标的

好买基金建议,在“一对多”产品到期以后,投资者可根据自己所持有的“一对多”产品的运作情况,考虑是否需要换入其他投资标的。

一对多持有人给出投资四剂良药

广州,基金专户一对多“专业户”张丰,正在向基金公司询问最新的投资思路;北京,一对多持有者刘露觉得,没啥好说的,就一句话:到期赎回!

高管献策:专户须从三方面突破

“对于基金公司专户业务,我个人的看法是关键在人。而且,只有产品定位清晰了,才能根据产品和客户的特性去寻找操盘人;而只有选好人,才能使得相关业务顺利进行。”上海一家具备专户业务资格的合资基金公司总经理表示。

分析:向前走尚需过四关

打铁还需自身硬!一对多的投资业绩之所以不如预想中的好,与基金经理难脱“公募思维”有很大关系。一对多的基金经理大多是从公募转过来的,从做相对收益直接转过来做绝对收益,很多基金经理难以适应,由于没有严格的止损机制,在市场看不清甚至是直线下跌时,基金经理无法发挥一对多的灵活性,及时减仓。

策划:新浪财经 邱勇 联系方式: 010-62675431 点击发送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