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基金 > 专户一对多开闸一周年 > 正文
◆经济导报 记者 时超
100万元以上的进入门槛,200人以内的专户理财,2009年“一对多”基金推出之际,给投资者的第一感觉无疑是专业、稳健。然而一年时间过去,其交出的答卷却并不让人满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近200只“一对多”产品中,仅有20余只取得了正收益———在“一对多”迎来“周年庆”之际,一些产品面临着到期“负收益”的尴尬局面。
不合格的“成绩单”
从喧嚣到静寂,可谓“一对多”基金出道一年来的最佳表述。
2009年8月18日,“一对多”基金专户开闸,受到了众多资金的热捧,北京、上海等地均出现了排队哄抢的局面,各家基金的筹资规模和时间也在不断刷新记录。如中银基金公司的首只“一对多”产品———中银专户主题1号在一天之内便完成募集,募集规模近4亿元。而招商基金旗下的首只专户“一对多”产品也出现了超额认购的情况,意向客户超过500人。有基金公司甚至把100万元的门槛提到了200万至300万元,当时济南工商银行舜井财富管理中心理财经理安仲廷就表示,因为1只基金全国最多只能有200名客户,所以每个省只能分几个名额,山东大概是6个,仅济南预定就已经超出了这一数字,“所以有钱都不一定能买上”。
为什么“一对多”会受到如此追捧?业内人士分析,除了当时基金公司的大力宣传,这种针对有钱人的小范围、大资金运作模式也给了投资者放心的感觉。安仲廷当时就向经济导报记者表示,有钱人理财对收益的稳定性要求更高,这种基金追求绝对回报,基金公司多是派机构投资部的人员操作专户,所以风险反而会小。
时至今日,大多数“一对多”产品给出的年报却并没有让投资者安心。
导报记者粗略统计,在9只今年9月底即将到期的“一对多”产品中,除了海富通中信创新、广发主题1号单位净值高于1.1元;另外5只产品暂时处于面值之上,产品到期时基金公司能否顺利提取业绩回报还需看后市表现;而剩下2只“一对多”产品净值分别为0.911元和0.887元,大幅低于同类产品表现。“除非市场再次大幅反弹,并且这2只“一对多”产品选对投资品种,否则到期时产品净值很难回到面值以上。”业内分析师刘柯对导报记者表示。
而随着第一批“一对多”成绩单的出炉,投资者也开始从狂热的追捧中冷静下来。一位“一对多”基金客户王先生对导报记者表示,其2009年购买了诺安基金的诺安北斗3号,今年12月到期,目前的净值为0.938。“操作上一点看不出防风险的意识,在3000点位置不断加仓,大盘跌到2500点的时候又开始减仓,还不如我自己炒呢。”而另一位客户也对导报记者抱怨道,“与同时期购买阳光私募的朋友相比,我买的‘一对多’产品收益少得可怜。”
确实,按照今年的表现,“一对多”基金专户的表现完全输给了同类竞争者———阳光私募。
根据朝阳永续提供的阳光私募数据和渠道方提供的40只基金专户“一对多”数据的比较,阳光私募领头羊———慧安投资管理的慧安三号截至6月10日年内净值增长24.8%;而40只基金专户“一对多”中,表现最好的广发主题在6月11日的年内增幅仅为12.825%。同时,比较全部产品发现,今年550只阳光私募产品中获取正收益的产品为165只,占比为30%;而40只基金专户“一对多”产品中,获得年内正收益的仅有6只产品,占比15.8%。
基金业诟病
随着业绩被不断曝光,“一对多”头上的光环也逐渐暗淡。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导报记者,去年他所了解的80多只产品,因为市场较好,平均每只产品的规模有2亿元。而今年发行的产品平均规模也就5000多万元,甚至还有不少产品因为募集规模达不到5000万元而导致发行失败。
“任何一家基金公司,拿投资者的钱当儿戏,失去的是自己的市场,我们损失的只是部分资金。观察将近1年的市场和基金公司的‘一对多’表现,再结合自己的操作,让人觉得基金公司不是没能力去做好,而是没把这当回事,随意买点股票甚至指数基金扔在那里随其涨跌,与其这样,我们把钱交给基金公司做什么?”这是某位网友在某著名网站“一对多”理财产品数据跟踪帖中发出的抱怨。
“从‘一对多’基金发行1年时间暴露出的问题我们可以发现,基金业存在的问题在其内部,并不能仅靠包装形式的变化而得到改善,基金经理的操作不成熟、经验欠缺才是根本。”山东经济学院财政和金融学院教授、导报记者特约评论员吴奉刚表示。而著名财经评论员皮海洲将“一对多”基金评为中国基金业的“照妖镜”,中国基金业的种种弊端在“一对多”产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吴奉刚表示,“一对多”的尴尬现状,是很多人没想到的。除了是新生事物需要摸索,基金公司自身更要多找原因。比如不少基金公司去年一哄而上,推广“一对多”时把这个原本是小众的产品大众化,又不能与持有人充分沟通,加上专户理财的人才缺失,最终被投资者质疑和诟病。
据导报记者了解,目前基金公司在“一对多”投资人员的力量配备上参差不齐,呈现两个极端情况,有的公司安排最优秀的明星基金经理,也有公司安排名不见经传甚至无投资经验的人员。同时,也有不少“一对多”产品实际上是同一个人管理,一个专户经理管多只产品等等。
吴奉刚认为,“一对多”的亏损与上述投资经理的安排很有关系。“有些投资经理想在市场打出名声,给自己更高的溢价,风格很激进。这些投资经理多是新手,缺乏实战经验和对市场的敬畏,没有风险意识,从而导致基金运作踏不准市场节奏,终至‘一对多’产品出现普遍亏损。”
而皮海洲表示,在理财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一些基金公司并没有从内部着手修正,却接二连三地推出“一对多”产品,也是基金业的诟病。“这实际上是基金公司跑马圈地做法在‘一对多’产品的延续。因为公募基金的发行拼的就是规模,只要规模上去了,管理费也就上去了,很显然一些基金公司把这种公募基金的办法照搬到‘一对多’产品中来了,而这种仅关心募资忽视了经营的‘一对多’产品,出现亏损的结局也就在所难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