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公募基金矢志耕耘砥砺奋进二十年,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基金管理人、基金产品和基金人物,他们为投资者奉献了长期超额收益。致此公募20年之际,新浪财经特推出“致敬公募20年:评选行业领军者活动” 详情见>>致敬公募20年:评选行业领军者更多精彩>>公募20年:牢记使命 扬帆资管新时代
新浪财经讯 5月6日消息,由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年鉴,中国量化投资学会共同举办的“金麟2018·第五届量化投资与对冲基金年会”今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召开。
浙商期货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负责人金波分享了“私募合作创新与合理投资模式”探讨,他表示,私募接受大金额投资者的数量必须得控制。如果私募对投资者的整体接受没有计划的话,很多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个机构资金回撤导致私募产品必须清持仓或者是准备流动资金的问题。
以下为发言实录:
金波:大家上午好!感谢主持人的介绍,其实今天我主要讲的并不是我们公司自己的资产管理的经验。我今天主要讲的内容有点泛,其实是想讲私募行业的现状,以及针对私募个体或者是私募合作的渠道,以及投资者方面的一些情况。非常感谢我们作为本次会议的协办方,协办方有两个。
我从2014年开始管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这几年下来时间也不长,正好遇到了私募行业大的发展周期。所以我觉得对我个人也好,对我整个团队也好,这几年下来积累的经验相对比较多,成长相对比较快。
我主要基于这个情况讲一下我对私募行业简单的看法,比如说私募的个体和私募的合作渠道以及投资者。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整个市场大的数据,首先是GDP,这几年大家都知道从1999年到2017年增长了9倍多,涨幅非常大。证券期货市场涨幅更大,上证所股票市值跟成交情况,二十年以来增长了20倍,年度成交也增长了8倍。特别是2015年的成交是1999年的78倍,增幅非常快。等于说在2003年的成交跟十几年相比,深圳证交所从03年到2017年股票市值增长了18倍,年度成交也增长了54倍。
下面我们看一下期货市场成交情况,期货市场2017年跟1998年比增长了57倍,2015年的时候比二十年以前增长了168倍。所以我们整个二级市场证券、期货,其实是非常快的速度在增长。在这个增长速度的背后,其实是投资者参与人数的增加。我简单统计了一下证券市场投资者人数,其实在2017年已经有超过1.3亿的投资者数量了,也就是说整个中国有10%的投资者来参与证券市场。
基于上述数据,我今天要提出我的第一个观点,我觉得这些年发展下来,我们整个市场有了细微的变化,就是我们市场的有效性在增加。当然这个有效性理论已经提出很多年了,我今天也没有判断整个市场是处于什么市场,是处于弱势市场,还是强势市场,还是半强势市场。整个市场的有效性在增加,这个有效性增加后面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变化,包括我们投资方式的变化。当然有效性的增加,并不是说仅靠我们市场的成交,以及投资者的增加引起的,可能还有更多方面的原因。比如说像通讯技术的发展,法制建设的完善,以及我们各个交易所、监管机构常年持续投资者教育工作的普及,这些都导致了我们整个市场有效性的增加。
有效性增加以后导致了什么变化呢?我觉得它导致了我们目前整个二级市场投资方式的变化。也就是说,我们从二十年以前逐渐从定性分析的投资分析方式逐渐转化成定量为主的投资分析方式,等于说投资的逻辑、投入的想法,我们的方法在变。有一个典型的代表案例,目前这几年逐渐衍生出来的量化投资方式,我觉得这个就是定量分析很典型的代表。
这两个观点对应着私募市场是什么关系呢?因为我觉得其实现在私募市场这几年来的发展是非常快的,我们去思考一个行业,为什么这几年发展这么快呢?当然可以有很多种观点去解释,最大的逻辑就是说整个制度的支持,允许这个市场的发展。但是我觉得还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是什么呢?我认为是我们所有人的信仰,我们认为随着市场有效性的增加,以及我们分析市场方式的改变,我们的研究逐渐的能够带来盈利,并且事实上确实如此,为什么私募会存在,其实做私募的依据是什么?我们认为我们的研究能够创造价值,所以说我们很多人都投身到私募中来。
而且我们认为当你的研究做到一定程度以后,你的私募公司会有爆发的,比如说像股票市场,私募公司在一定程度以后增长会加速上涨。并且目前的私募公司确实也有很多公司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当然整个私募行业其实,我们理想中的行业发展一直往上走,并且加速上涨。但实际上也会有一些曲折和波折。
我们来看一下目前私募公司的发展情况,我统计了一下私募公司注册数量的情况。大家可以看到实际上在2015年以前,整个私募行业公司注册数量不到5000家,2009年以前只有不到800家。但是在2015年一年时间里面从5000家公司增长到了26000家,速度非常快,中间有公司注销,原因是当时基金业协会对私募公司管理趋严,所以很多公司注销了。
但是从2016年下半年到现在为止,整个数量在慢慢的回升,到目前为止已经接近25000家了。也就是说,整个行业私募公司数量已经慢慢回到了整个行业的最高峰。再看私募管理规模,这几年来一直在增长,从来没有因为私募公司的注销而影响过。从证券业协会统计数据来看,其实它的占比一直在上升,2014年底到2017年底这三年时间,它的占比从10%增长到了20%,
另外,还有一个数据是整个私募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我觉得这个数据非常漂亮,为什么呢?这里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首先是一波2015年私募公司的大发展,从业人员数量急剧上升,从12万上升到45万,后面随着私募基金公司的一波注销潮,从业人员又慢慢的往下降,降了50%。但是随着最近这一年半时间公司数量的稳步上涨,我们从业人员的数量并没有增加,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这说明我们的私募公司从2015年初成立的这波私募公司到现在为止,整个公司管理的有效性在提升,管理的效率在提高。所以说它对人员工作利用率在提高,所以整体私募规模增长了一倍,从最低的2万亿增长到现在的12万亿。但是员工数量并没有显著的增加,说明效率在不断的提高,而且我们公司的管理从粗矿型的管理往精细化管理发展过程中在逐步的进行。
为什么会有这个情况呢?其实我们想一下也很简单,因为2015年大家出来做私募行业创始人,其实很多在之前并没有公司管理经验,很多可能是从券商研究员跳槽出来的或者是某一些部门中层跳槽出来做公司的。但是公司的运作跟做研究有很大的区别,你在做部门管理的时候你只需要考虑员工怎么管,但是你管理整个公司的时候,你还需要要考虑整个公司治理,比如说人力资源怎么安排,你的财务怎么弄,你的公司税收怎么弄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在2015年初那一波创始人初的时候,其实他们的管理能力是有欠缺的,经历了这几年以后大家的能力都在提升,这几年也可以看成是私募公司创始人管理公司能力的逐渐提升的过程。
对应的我们可以参考的数据是什么呢?我这里提出了一个指标就是人均薪酬率,资产管理规模在上涨,报酬率就是你获得的收入,对于私募公司来说就是管理费和业绩报酬。其实管理费这几年并没有出现竞争,是在往下降的过程,其实管理费一直保持稳定的状态。业绩报酬这几年金融市场并没有大的变化,所以说你去看机构统计的收益率,市场投资的收益率也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说整个薪酬总体我们是在上涨的。
但是从业数量在下降,很明显我们整个私募行业人均报酬率在逐渐的上升,这个上升会导致一个什么后果呢?我们本来可能在几年前,我们整体私募行业从业人员众多,薪水也不是很高。但是随着这几年的发展,其实我们薪水的金字塔已经在逐渐的往上涨,在这个趋势下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我们整个行业因为基于这个趋势,我们可以吸引更多的其他行业的优秀人才来加入我们。
比如说像公募、券商或者是在国外投资的一些人逐渐回归到私募行业来。但是随着这些人逐渐的回归,我们整个私募行业可能会进一步继续的做大,做大以后我们整个薪水金字塔还会继续膨胀,还会让顶端的这些投资团队的薪水可以更高。比如说现在整个市场能容忍几百万年薪的团队,我们还养不起几千万或者是上亿的团队。但是随着我们整个体系的优化,我们至少有一天整个私募行业能够出现几千万年薪或者说几亿年薪的团队,因为我们整个行业是以非常健康的方向在走。
下面我讲一下个体私募公司的发展,从私募公司自身以及渠道和投资者几个方面。首先看一下私募公司目前的分布,这张表里面只是列了整个市场40%的私募公司,因为有60%的私募公司,也就是说1.5万家私募公司的管理规模是小于5000万的,现在我们只有1万家公司管理规模是大于5000万的,这是非常明显的分化的过程。因为管理规模在10亿以上的私募公司,目前仅仅占了整个私募行业的10%。地域分布其实明显,私募公司主要集中在北京、深圳和上海,当然杭州跟广东其实也占了一块,但是占比特别集中。
我从整个私募的发展来看,不管私募的规模目前是多大,整个私募的投资发展都可以围绕这三个方向去考虑。第一个是私募设置的市场,第二个是合作渠道,第三个是投资者地域分布。为什么我把这三个列出来呢?因为我觉得目前为止,不管私募公司管理规模有多大,你都可以按照这三个纬度往上面套,你都可以把它套进去。
个体私募在发展过程当中,其实我们也看到很多私募公司一开始发展的特别好,遇到某些危机了业绩就下降了。基于这个情况,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呢?我自己提出了一个观点,在私募发展的过程当中,随着你的规模的扩大,以及合作渠道的增加,以及投资者增加的时候,你的投资团队必定是多元化的过程,从涉足的过程在不断的增加,你的渠道在不断增加过程当中。如果你做的好的话是一个平衡体,如果有一方做的不好,比如说销售渠道,因为你的销售渠道快速增长的话,你的投资团队的稳定性要考虑,你涉足一个市场盈利率要考虑。所以对私募个体管理上面我提出一个意见,你需要综合考虑你几块的平衡性的发展。因为我们在整个市场目前的投资资金对私募来说,其实它是趋利性的。
打个比方,我们整个私募四初期可能三年的发展,发展到三十亿了,你的收益率很好。第四年的时候所有市场资金都蜂拥而至往你这里投,如果销售渠道不把握好的话,你在几个月之内可以从三十亿拓展到六十万,但是在规模迅速扩大的过程当中,你要考虑到投资团队投资策略的市场容量,以及你会不会因为投资规模的扩大你需要开拓另外一个市场盈利能力是否能够持续,如果这个做不好的话其实很多私募,他们一开始做的很好,团队也很好,策略也很好。但是做到后来它慢慢往下走,很多时候是因为它销售的节奏没有把握好,它不是说销售做的太差了,而是销售做的太好了,导致整个平衡团队跟市场收益率,跟资金的平衡没有把握好,所以公司慢慢走下坡路了。
下面我再讲一下私募合作渠道选择的方面,当然主要是讲证券公司跟期货公司这两块,这两个渠道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它在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当中,它做的最多的是经济业务的开展,私募这一块是最近这几年才有的新的业务,在这个业务上面它有一定的不成熟度,主要表现是什么呢?就是说你去看很多营销培训,他会对他的市场人员说怎么去服务客户,当然营销有很多体系,怎么通过亲情法或者是其他的方法服务它的大客户,怎样跟大客户做成朋友有多少的业务,这些仅仅限于自然人客户或者是个体机构自有的客户。现在我们整个缺少的是什么呢?它缺少是怎么跟私募机构法人合作的服务机制,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的私募起来太快了,我们只有三年时间。但是整个服务客户体系可能有二十年的沉淀,而且沉淀下来很多是服务有感情的个人个体经验。
但是像私募这种法人机构其实是没有感情的,不会因为个人得感情而影响整个公司的决策。所以说很多这种机构在服务方面,首先我觉得人员投入不是很够,另外一个是专业度不是很够。比如说一个机构去推荐投资者买私募产品的时候,很多时候你对私募的筛选性不够明确,导致的结果就是你推荐给投资者的产品最后可能导致亏损,这里导致亏损以后,它可能会影响它这部分投资者的忠诚度,导致它不会来买这个机构推荐的下一个产品,其实对好的私募来说是一个伤害。因为如果机构在私募筛选以及投资者筛选上面做的不好的话,往往会有一个负面的影响,好的私募在一个机构里面会导致整个投资者的流失,这种情况也会发生,所以我们也要看私募机构服务的成熟度,并不是所有的渠道给你都接受。其实很多渠道你还是要考虑募资的实际情况。
这是电竞比赛的奖金,大家都知道奖金也很高。我举这个例子是什么意思呢?我只是想针对目前很多渠道商举办的各类私募评比,因为现在四月份、五月份的时候很多渠道商还在评2017年私募奖金评比。其实我觉得很多评比的权威性不高,我们游戏比赛的评比度很高,因为它的奖金高。其实大部分的渠道在私募奖牌评比上面并没有奖金,很多时候评选只是因为业务上的考虑去评,而且很多评比的参与人数也不高,而且它所能取得的数据也仅仅是私募的净值曲线以及投资范围来比,往往有时候会看到明明是做股票量化对冲的策略,它评到宏观组去了或者说是一个多策略的产品明明盈利是在期货产生的,它评到股票的排行榜上去了。所以说很多奖牌水分也很多,所以说对私募来说,我提个意见,也不是说每一个机构的评价你都要参加,你还是要考虑一下它的评选的群体是多少,以及它的合理性是多少,再去参加它的评选。
最后,涉及到投资者层面,我觉得投资者层面是最简单的,因为对投资者个体来说,它天然具有两个权利,一个是选择私募的权利,一个是拒绝私募的权利。所以说他只要考虑私募的业绩,以及私募目前的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速度综合去考虑,其实他买到好的私募的可能性还是非常高的,因为可以合理的选择。但是私募对投资者来说,我今天提一个意见,私募选择投资者的时候要注意一点,要注意你的个体投资者跟机构投资者数量的配比。
简单来说,就是私募接受大金额投资者的数量必须得控制。因为这个可能会涉及到私募产品运作过程中的流动性问题,比如说一个私募机构,你的80%的客户是机构资金的话,这部分机构资金有时候在赎回的时候其实是没有商量的。如果私募对投资者的整体接受没有计划去掌控的话,很多时候你会遇到一个机构资金回撤导致私募产品必须清持仓或者是准备流动资金的问题。其实这个也是挺严重的问题,比如说大的产品80%的资金是两三个客户组成的话,这两三个客撤掉,你的私募产品可能也就结束了。我大概就先讲这些。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曹婕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