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之王”申万菱信遭遇转型大考,产品清盘与人事变动加剧动荡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
6月分级基金整改消息一出,一众分级应声下跌。以申万菱信分级基金的规模来看,大概是这一次“谣言”中受伤最重的一位。曾经,分级基金曾带着申万菱信规模站上千亿,如今却已是缩水三成,转型迫在眉睫又遭遇基金经理离职,剩下15人要如何扛住近在眼前的“转型大考”?
据choice数据显示,截至6月4日,申万菱信高达七成分级基金规模在3亿份以下,需在明年6月前完成指数基金转型。
此前,证监会拟要求各基金管理人于2018年6月底前制订分级基金整改计划,明确整改转型的时间进度安排,并根据法律法规和基金合同的约定,在2020年底前完成全部分级基金的规范工作。3亿份规模以下的分级基金要在明年6月底之前完成转型;3亿份规模以上的分级基金,可以将转型期限放宽到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
4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发以来,分级基金整改转型并退出历史舞台已经成为业内外共识。而制定分级基金整改计划的消息却被误传为要求各基金于6月底前完成分级基金向指数基金的整改,一度引发市场巨震,多只分级B遭遇连日大跌,5月7日,申万医药生物、申万传媒、申万深成指等7只分级基金纷纷发布交易价格波动风险提示公告。
事实上,申万菱信从年初以来分级的收益表现已落后于同类平均。从年初至今收益排名来看,申万菱信除医药B外其他分级B排名均数位于整体排名后3/4的位置。
昔日靠分级基金规模冲过千亿,如今分级基金将迎整改,申万菱信管理规模或随分级整改遭遇大幅缩水,转型迫在眉睫,又遭基金经理离职,申万菱信何以应对“转型大考”?
转型遇冷,两只产品遭遇清盘
2010年申万菱信第一只分级深成指B上市,彼时申万菱信在一众基金公司当中并不突出。直至2014年分级基金大盛,申万菱信凭借分级基金获得了快速增长,并于当年再度发行3只公募基金,申万证券分级基金、申万环保分级基金以及申万军工分级基金。截至2014年年底,申万菱信被动股票分级基金产品共5只,资产规模高达390.49亿元,在国内27家拥有分级基金的基金公司中,位居第一。
当年还是董事长的姜国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坚持做出自己的特色才是基金公司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以申万菱信要做好细分领域,尤其是分级基金这一特色产品。”
好景不常,受2015年下半年A股整体大幅下跌影响,申万菱信旗下基金累计亏损83.79亿元。经历了2015年分级下折潮后,申万菱信已开始尝试转型,将量化基金和主动管理基金作为新基金发行市场主打品种。
事实上,量化也曾被一些媒体称为申万菱信的“金字招牌”。曾由金昉毅管理申万菱信量化小盘成立以来业绩为165.19%,获得第十四届五年期开放式股票型持续优胜金牛基金奖。不过,自今年以来,这只金牛基金的阶段涨幅为-4.33%,原基金经理金昉毅也已离任。
截至6月4日,申万菱信旗下近70%的基金今年以来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负。
与此同时,2018年,申万菱信还有两只基金遭遇清盘。因触发基金合同中约定的基金合同终止条款,申万菱信智选一年期定期开放混合、申万菱信臻选6个月定期开放混合分别自3月20日、3月24日起进入清算程序。
根据申万菱信智选一年期定期开放混合、申万菱信臻选6个月定期开放混合《基金合同》的约定,在每个开放期的最后一日日终,若基金资产净值加上当日交易申请确认的净申购金额(申购确认净金额及基金转换中转入确认净金额扣除赎回确认金额及基金转换中转出确认金额)后的余额低于5000万元,或基金份额持有人人数少于200人,则无须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基金合同应当终止并履行清算程序。
对申万菱信来说,业绩下滑基于市场变动与政策的变化是一方面,另外长期以来的人事变动或也与之有所相关。
基金经理流失,仅剩一人任职超过五年
3月27日,申万菱信发布多份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基金经理金昉毅因个人原因离任,其管理的7只产品由其他基金经理接管。金昉毅旗下曾管理的7只基金中有3只量化基金,分别是申万菱信量化驱动混合、申万菱信量化成长混合、申万菱信量化小盘股票。这三只量化基金均为主动型,金昉毅管理时间最久的量化基金为申万菱信量化小盘股票。
金昉毅离开后,截至目前申万菱信还剩下15位基金经理,平均任职年限2.8年,仅张少华1人担任基金经理年限超过5年,且其他人资历普遍在3年以下。仅有2017年11月上任的任琳娜与2018年3月新上任林博程仅各自管理一只基金。其余人等均管理2只或2只以上的基金,袁英杰目前管理7只基金,为管理基金最多的基金经理。
任职资格最老的张少华目前管理3只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张少华是量化投资团队的创始人,但张少华所管理的2只量化基金在其任职期间回报均为负数。
图片来源:天天基金
近半年来,申万菱信对旗下产品频频变动基金经理,今年3月就发布了12份基金经理变更公告。2017年12月26日、27日,申万菱信也曾发出11份基金经理变更公告。
2016年12月,申万菱信发布了多个高层人事变动公告。其中包括坐镇12年之久的董事长姜国芳离任和两位副总经理的上任。然而在此之前,申万菱信就已经历了五任总经理更迭。
除了人才流失以外,申万菱信近几年来不得不直面的另一问题,还有规模的不断缩水。
千亿规模昙花一现,缩水至三成
在2015年短暂达到1024.92亿的规模后,申万菱信基金的净资产规模即进入下滑模式。截至2018年3月31日,申万菱信基金报告期末全部总份额256.71亿份,期末净资产245.29亿元,较上一季度份额减少49.43亿份,距离曾经的千亿规模跌已至不足三成。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申万菱信成立于2004年1月,由申万宏源持有67%的股权,三菱UFJ信托银行株式会社持有33%的股权。据申万宏源披露的往年年报显示,申万菱信在2017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5.32 亿元,净利润为1.62亿,较上一年度双双下滑。
图片来源:申万宏源2017年报
2015年在分级基金的“黄金时代”里,申万菱信营收净利润高速增长,当年申万菱信实现净利润5.03亿元。然而这一增长随后就戛然而止,政策对分级基金的限制以及数论股灾,让这位分级大王的2016年净利润降至1.67亿,同比下滑了66.80%,规模减少153亿元,同比下降31%,而其主营业务收入5.58亿元,同比下滑52%。2017年,申万菱信的主要财务数据依然较上一年度有所下滑。
时过境迁,自去年5月1日新规实行以来,分级基金场内流动性骤降,部分分级基金B甚至出现零成交。申万菱信努力向量化方面的转型也未见成效,人员的再度流失,规模的不断下滑,分级基金的整改在即,申万菱信将如何突破如今的困局?
责任编辑:张恒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