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民:社保基金年化收益8.4%算对得起党和人民托付

王忠民:社保基金年化收益8.4%算对得起党和人民托付
2018年05月24日 12:57 新浪财经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公募基金矢志耕耘砥砺奋进二十年,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基金管理人、基金产品和基金人物,他们为投资者奉献了长期超额收益。致此公募20年之际,新浪财经特推出“致敬公募20年:评选行业领军者活动” 详情见>>致敬公募20年:评选行业领军者更多精彩>>公募20年:牢记使命 扬帆资管新时代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新浪财经讯 5月23日,新浪财经举办《致敬基金20年:扬帆资管新时代》。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出席并发表“中国养老金发展与挑战”的主题演讲。

  论坛中,王忠民列举了“四个故事”来详解社保基金运作模式。演讲中,王忠民表示,社保基金从成立到现在18年间,年化收益率是8.4%左右,我们还算可以对得起党和人民的托付!

王忠民王忠民

  以下为王忠民演讲:

  刚才我来晚了一会儿,所以主要是想更多的听听我们致敬基金20年大家的故事。我也是分享一些社保基金的故事,看这些故事能不能给我们未来20年有一些启发,所以我讲四个社保基金的故事,和这个故事对未来20年的启发。

  我刚刚从社保基金副理事长的位置上退下来,过去社保的这些事我经历了。第一个要分享的故事是社保基金目前有几个大的资金来源,其中最大的一个资金来源是上市公司当中含国有股的话,国有股融资额的10%划归社保基金,初期是把10%的资金当日股票卖掉划到社保基金账户上,后来把减持改转持,而且这个政策在境内外全部实施。减持改转持就是任何含国有股的上市公司,如果上市的话IPO把它融的10%的股票转入社保基金的名下。这个总量,现在我们统计一下大概过去18年给社保基金划归基金在2600亿,是单一渠道当中最大的。

  这当中给我们几个启示,如果没有中国的证券化,没有中国广大的证券化的基础资产—股票,没有这个证券化的场景让这些股票可以在市场中挂牌交易的话,就不会有把我们的存量资产和新的自量资产之间在市场当中进行估值、交易,进行证券化的一种中国资本市场的爆发。而这个爆发,才使社保基金这样一个保障大家未来的资金有了一个在新场景中的运用。有这样新的资本场景可以划归社保基金,使得社保基金在增量资产当中可以获得增量入口处的那一个10%,就支撑了中国社保基金2600亿的资金来源。

  我们想想到去年我们把这个政策改了一下,是说把存量的国有企业的资产换一定的百分比,这个刚刚启动,才有几家试点,但这是存量资产,所以前面的2600亿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启示。只要证券化改革,只要资本市场发展,这其中对全社会的资产都是一次再估值,都是一次动态的市场化的成长,而其中包含过去大量积累的国有资产,这些国产资产到证券化场景当中进行一次再估值和再交易的时候会带来议价那一部分的市场效应,这一部分效应应该至少有一部分用归社会公益、社会养老、社会保障这个领域当中去,才让一种证券化的场景为社会价值表现的更加充分更加有意。

  如果这个意义有价值的话,更反映了在中国金融市场体制改革当中的另一个社保的故事和启示。社保基金从成立到现在18年间,年化收益率是8.4%左右,应该说跟市场当中的平均大型机构而言去做比较的话,我们还算可以对得起党和人民的托付。但我们回归这个年化8.4%的来源,主要从哪儿来?犹如刚才资金来源的一个渠道,来自于证券化的场景的话,每一笔投资,每一个投资的工具,每一种投资工具基于的市场逻辑,都是中国全国社保基金在投资过程之中,紧跟市场逻辑,紧紧抓住市场逻辑的深化和拓展来进行每一步的成长,获得有效的回报。

  我们看几个方面,今天我们是致敬中国基金20年,我们通过在公募市场当中委托进去,到今天回报的市场当中,社保基金在投资的过程之中,实际上是和公募基金共同成长的。我们最早做的时候,当时市场上还没有专户,还没有母基金,还没有所有这些逻辑的时候,我们是从跟基金业一起设立产品,前面好几位基金公司都是跟社保基金一起设立产品,一起拓展市场,社保最初进入这个市场才可以把握得住。

  我清楚得记得,国务院批复社保基金可以进入证券市场作为大类资产配置当中的纪律性的比例控制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在市场当中去看,结果这个政策获得半年以后,那时候证券市场800点,社保基金在那个时候换来了2500亿和其他的钱进入到市场当中,后来涨到6000多点等等。这个逻辑任何一个中国资本市场当中,金融市场当中新场景,及早的社保基金参与其中,一定能获得长期稳定的回报。

  刚才说了证券市场,在座可能有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的,所有这些金融机构的股份制改制和证券化的发展过程之中,社保基金也是积极的参与其中,也获得了回报。社保基金业也是最早参与到证券,特别是通过委托的方式。社保基金不仅最早开展了直接投资的国有,而且在对民营企业对新经济金融科技这类企业进行投资,社保基金都是随着这个市场还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我们就进去。

  社保基金总资产的10%可以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也就是PE,还有一小部分VC阶段的投资,这实际上是一种股权类的间接投资,而社保基金较早开展了这类,也获得了成绩。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做的跟中国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越发展同步,越早进入,越在其中跟市场当中的多维主体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时候,社保基金一定能获得中国金融市场化、证券市场化或所有投资断口市场化的改革的红利,它一定反映在我的投资回报当中。

  今天的中国市场已经在改革、开放、丰富、深化,甚至还会出现更多新的这样或者那样的场景、工具和市场。作为大的机构投资人一定会沿着和开放、改革和市场的深化,不断去同步跟进,才可以获得你的收入的主要的来源。这是我分享的第二个故事。

  我要分享的第三个故事,和大家可能更加密切一些。我们知道市场当中社保基金刚开始做,我叫全国社保基金,管理这支基金是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实际上社保基金今天回头看公募基金20年,社保基金18年。在这当中我们走了一条社保基金独有的基金的路子,和大家走的不太一样,这就是走了一个还没有母基金这个称呼,还没有母基金这个业态的时候,社保基金事实上走了一个母基金的投资方式。

  而母基金的投资方式是说,我不直接选股,不直接在市场当中操作,我跟基金去委托你选基金去操作,去投资。所以公募基金和我们事实上是同步发展,比如大家都需要托管,我选托管人的时候,国内的托管行还没有这个业务,说还可以有这个业务,那我们就做吧,跟社保一块探讨,如果我们必须全部经过托管的话,我们怎么做。

  也是通过选择市场中的风险投资基金去做,这样一个母基金的投资方式,使社保基金这样一种不仅仅是因为它大,而且是因为通过可以选市场中的专业投资,把自己的大类资产配置在机构当中,在基金这样一个业态当中传递下去,选择下去。而且我们在做的过程之中实际和基金业态的一些规则、制度、体系,王老讲了他从立法的角度给这个业态起了奠基者,社保基金在选管理人的时候选什么样的人,他怎么就是好的?如果选了以后用几年的业绩去衡量他?所幸的是社保是用三年滚动的业绩,更长的还用五年滚动的业绩,事实上是长的机构投资者的业绩。其实社保基金是和基金的好多制度、好多逻辑一块长起来的,包括私募股权。所以基金当中具体的基金,具体的投资,具体的产品,具体的服务的方方面面,都是社保基金以母基金的态势在这做。

  今天看母基金作为一个典型的顶层还解决了这个阶段好多的问题,比如社保基金作为一个事业单位管理,我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达不到像市场当中的话,我只有选择专业的管理者,专业的基金才可以把激励和约束,在那个层面中去做。如果社保坚持的是市场化母基金的行为的话,即使基金是一个国有控股的基金,但是也必须按照市场中专业机构那样一个制度约束、激励约束去进行他的团队管理和制度落实,也会推动他的市场化和专业化的投资逻辑得以实现。所以社保基金在这二十年的公募基金当中,包括其它的我们在资本市场上是和基金业的投资者,基金本身和托管,和服务,和法务和一切成长,所以我们是同路人,共行者。

  这个启示放在今天的话,如果庞大的中国的资产,庞大的中国国有资产,庞大的中国的社保资产,庞大的中国的家族资产,庞大的我们以社会名义聚集的外汇等等东西,如何用一种母基金的方式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的金融市场能连接起投资的有效制度和运行方式,才可以让每一笔钱都可以发挥的有价值,积累的更快,投资的更加专业。可以让市场中任何一个维度、阶梯任何一个层级都可以共同发展。

  第四个故事,我需要讲一下复利的逻辑。社保基金天然的,监管主体给我们免税。所以社保基金从成立以来,18年时间年化8.4%左右,事实上社保基金从开始到现在,挣钱大概是接近1万亿,进来的钱是1万多亿,这些钱以免税的逻辑全部滚存到社保基金的本金当中继续投资。其中1万亿不到的份额当中有多少是复利的?就是拿了钱之后投了第一年的收入又不断的滚存,有1/4,2500亿是复利带来的回报。这个结构够惊人,我们通过不同的渠道划来那么多钱,如果找投资,而且免税,而且早有复利结构,这个雪球会滚的越来越大,今天用来解决大家养老和社会保障问题的基金就会雄厚一些,大家看着有这份钱心里也会比较放松一些,愿意去过一些老年的放松,老有所养,至少是有财务支持的那么一个思考和行为。这一点更多的是给我们今天的决策和给我们未来的启示。

  我们再想一个逻辑,先看一个闭环。所有的不管是基民自己的钱,养老者的钱,不管基金管谁的钱。就像基金想个人账户的钱管进来,今天想一件事,犹如社保基金这笔钱,如果所有的钱你投资给在一个账户中约定,你最后都不拿出去,都滚存为又投资,滚存为复利效果,反复重复持续,持续到你60岁、70岁,因为社保基金是你要过了要领取的那个年份的。我们想这个逻辑是说,如果你不用的钱都投资,你不出去,就不构成原来所有权关系下的这个资本的归张三李四的钱,归社保基金还是归哪个基金/公司的钱,全部都是社会资本在投资链条当中无限的滚动的一个过程。假定这些钱都是免税的,这些钱你出去化为个人收入就会收税,在里面就不收税,不收税就有复利逻辑,就鼓励全社会的资本形成,资本积累和资本不确权。如果从全社会来看的话,只要你在投资领域当中滚雪球,拿复利,我就不收税。我们想今天中国在这样一个资本形成,注意今天看起来已经富了,但我们算资本收入还是很少的。中国过去40年的发展,我们是负债驱动,企业负债率、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包括个人房产上,都在用负债驱动,资本短缺的被迫存在大量的资本,不在资本环节流动,而流到其它环节中,如果都可以在资本环节里,这个逻辑是一个了不起的逻辑。

  把这个逻辑放大一点,如果你是养老的,是社保的,你除了基础养老金这一部分之外,你在个人账户当中,我们今天看个人账户的8%,如果像社保基金一样设立成你的账户,而且更多的想让人这样的话,就把这个账户的钱放多一点,而这个账户里面的钱在未来支用之前,是你个人的账户。未来支用之前,都不收税,一直延续到你要支用的时候。未来支用的时候,事实上把你在滚存的资本,刚才我们讲这个资本的积累过程中全部积累进去后,还给你一个好的东西,这个好的东西就是当你在收益高的年份的时候你就积累下的资本多,当收益低的时候实际上平滑,最后按照全部平均年的收益算总账的时候,实际上看你波动的时候,我们才让资本跨长时间周期当中战胜波动的逻辑,和波动更多的是给人积累财富,而不是给他压抑,而不是迫使他从那里拿出钱做其他的事,这个逻辑就更加有效。

  如果全社会都是个人账户,其它的钱都这样去做,我们会相信中国的资本形成,也会大大地扩长。如果把这个逻辑放大到今天,中国的GDP、财政收入、人均收入,中国的一切收入,我们会发现只要在资本形成阶段,只要你不转化为个人的净收入和净支出,都在资本市场中,我们应该倡导一个逻辑,免税。如果把这个东西特意放在更长周期当中,就会让它战胜波动,战胜动态过程中风险的规避,你自动就战胜了风险。

  如果这两个逻辑放大到全社会的资本当中,我相信中国的资本形成,中国的资本效益,中国人应对明天更多的通过我们基金业,把自己的资产早早地配置到永远永续长期的有价值当中去,那个东西才和科技,才和新动能,才和新的未来大量的需求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才解决未来二十年的问题。

  这是我社保基金从业这个阶段得到的四个故事和四点启发。而四点启发对未来二十年我相信已然具有参考价值和思维碰撞,谢谢各位。

责任编辑:张恒星 SF142

公募基金 新浪财经 王忠民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