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基金投资能力才是关键

养老基金投资能力才是关键
2018年06月25日 02:42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新浪财经第四届金牌董秘暨上市公司网络影响力评选正式启动,谁是你心中的金牌董秘?谁是你心目中的行业美誉典范、榜样大咖?你的一票,最有说服力! 【点击投票】

  养老基金投资能力才是关键

  中国证券报

  数据显示,已经有50多只养老目标基金上报至监管部门,媒体和市场都在期待首批养老基金的面世,并热议首批养老基金会更倾向目标日期还是目标风险的形式。笔者认为,在税收递延试点还未扩展至基金产品前,养老目标基金短期难有大规模发展,与采用的形式相比,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显得更为重要。

  事实上,A股市场上早已有过养老目标基金的试验,10年前就有基金公司引入生命周期基金,设定不同的目标日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调低股票仓位,提升债券仓位。

  10年实践下来,效果如何?

  我们选取一只生命周期基金为例。根据Wind数据,该基金最近5年收益为39%,2016年和2017年均为负回报,这也与其变身债券基金有关。从2006年成立至2017年底,10余年间,其净值增长率为172%,年化收益率超过8%。这个业绩,不能说有多差,但还是不能让人满意。

  如果与偏股型基金相比,有权威数据显示,自开放式基金成立以来至2017年末,行业累计分红1.71万亿元,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为16.5%,大幅战胜上证综指。比如,同样成立于2006年的富国天合,成立至今回报就高达496.9%。

  当然,对这类养老基金不能用单一的标准去衡量,因为其股票仓位会随着目标日期的临近而逐步下降。因此,在其前半段可以对比混合型基金,在后半段则宜与债基或二级债基进行比较。

  与债券型基金相比,同样时间段内,债券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为7.2%。显然,该生命周期基金战胜了债券基金,至少让投资者享受到了证券市场成长的果实。

  但考虑到早期基金较高的股票仓位,这10余年来,实现4倍以上收益的基金并不少见。所以,就选择养老基金来说,其形式并不是最重要的,挑选到优秀的基金经理更为重要,即使他管理的是高股票仓位的基金,投资人承担的风险也并不会比动态调整仓位的FOF高多少。

  可以想见,随着时间的拉长,不同基金会体现出巨大的收益差别。以后当个人养老资金账户可以选择基金时,其中蕴含着极大的第三方投顾的发展空间。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陶然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