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宪春:未来17年中国经济高增长可能性小 但潜力较大

许宪春:未来17年中国经济高增长可能性小 但潜力较大
2018年03月31日 11:07 新浪财经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公募基金矢志耕耘砥砺奋进。如今每2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基民,我们正在寻找与基金有故事的你。【基金20年:牢记使命 扬帆资管新时代】【公募20年:行业掌舵者寄语》】

  新浪财经讯 2018年3月29日(周四),由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年鉴主办的“2018第十三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年会暨资产管理高层论坛”在北京广电国际酒店召开!论坛主题为“启航新时代”,全程分四个单元,业内大咖围绕资管新时代、服务实体经济,共建资本市场强国等主题演讲及讨论。

  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主任许宪春教授,发表了演讲“新经济与大数据报告”。他表示2018年到2035年中国经济恢复高增长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依然有比较大的增长潜力。

  以下为现场实录:

  我想问一下许教授,我们说我们这个会特别有福气,昨天晚上又减税了,你觉得会惠及多少企业呢?你也给我估算一下。

  许宪春:我还没有做估算,但是我相信会有很多企业受惠于减税政策。

  主持人(罗晓芳):股票会开红盘吗?

  许宪春:我不敢预测,因为我对股票没有太多的研究。

  主持人(罗晓芳):开个玩笑,请开始你的演讲。

  许宪春:谢谢主持人,感谢会议主办方邀请我参加今天的会议,很荣幸在会上发言。

  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2018年-2035年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浅析”。刚才主持人谈到大数据,我的发言中应用了一系列数据,包括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政府统计数据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数据,但都是结构化的数据。不过,将来大数据肯定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包括在政府统计中,在学术研究中,在国家治理中,都会应用很多大数据。我下面讲2018年-2035年中国经济增长潜力。

  十九大报告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今天我讲的主要涉及其中的第一部战略安排。

  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大现实:第一个现实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保持长期高速增长;第二个现实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在回落。我们需要探讨,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回落的原因是什么?哪些原因素会对今后的中国经济增长继续产生影响?2018年到2035年中国经济存在哪些增长潜力?中国经济走势如何?

  我今天的发言不是探讨所有这些问题,而是主要讨论以下两个方面问题:一个是浅析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回落的原因;二是浅析2018年到2035年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之所以叫浅析是因为研究的还远不够深入。

  我们先看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情况。大家都知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长期高速增长。1979年到2011年,中国经济增速达到9.9%,接近两位数的增长,这在世界经济增长的历史上都是非常特殊的,少有的。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经济增速在回落,特别是2011年到2016年连续六年增速逐年回落(2017年经济增速比上年回升了0.2个百分点),由两位数增长降到一位数增长,2012年以后降到8%以下,2015年以后降到7%以下,增速不断回落。即使如此,1979年到2017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速仍达到9.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规模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中国GDP只有3679亿元,2017年中国GDP已经达到827122亿元。如果把2017年的GDP和1978年的GDP做一个比较的话,2017年GDP比1978年GDP增加了223.8倍,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也增加了33.5倍,经济总量的发展是非常可观的。中国经济之所以达到今天的规模,人民生活水平之所以和改革开放初期有了非常大的变化,这与中国经济保持长期高速增长是密不可分的。

  从世界银行的数据看,1978年中国GDP只有1484亿美元,2017年已经到11.9万亿美元。1978年,中国GDP在世界的排位是第10位,2010年已经跨越到第二位,而且跨越是持续的。2000年中国GDP超过意大利跃居世界第六位,2005年超过法国跃居第五位,2006年超过英国居第四位,2007年超过德国居第三位,2010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2016年中国GDP相当于第一名美国GDP的60.1%,相当于第三名日本GDP的2.67倍,相当于第四名德国GDP的3.22倍,相当于第五名英国GDP的4.22倍。可见近些年中国经济发展是非常可观的。

  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看一下这张表(PPT),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上都在30%左右。最高的时候,2016年,达到31.6%;最低的时候,2015年,也达到27.7%,应该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是非常突出的。

  这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但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在快速回落,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经济增速快速回落呢?许多学者在研究这个问题,我这里做一个非常简单的分析。这张图描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轨迹。

  大家看看,中国经济增长从2007年的14.2%回落到2016年的6.7%,增速回落一半以上。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经济增速这么快地回落呢?不同的研究人员研究的角度不同,结论也不一样。我认为大概有六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方面原因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世界经济增速回落,中国货物和服务出口受到较大影响,净出口需求对中国经济增长形成了负拉动,抑制了中国经济增长。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年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净出口需求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是7.2%。显然净出口需求对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2009年以后,多数年度净出口需求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变成负值,特别是2009年,净出口需求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42.6%,向下拉动中国经济增速4个百分点。2010年负的贡献率也达到11.2%,向下拉动经济增速1.3个百分点。2009年到2017年,只有三个年度净出口需求对经济增长是正贡献,6个年度都是负贡献。国际金融危机确实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很大的冲击,因为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增速回落,中国的货物和服务出口受此影响较大。

  第二个方面原因是中国经济增长进入了周期的回落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形成了三个大的周期。我们看看这张图:1981年到1990年是第一个大的周期,1982-1984年为经济增长的上升期, 1985-1990年为经济增长的回落期,1984年是峰值期,最高增速达到15.2%,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最高增速。1990年到1999年是第二个大的周期,1991-1992年为经济增长的上升期, 1993-1999年为经济增长的回落期,1992年是峰值期,最高增速达到14.2%。1999年到现在是第三个大的周期,2000-2007年为经济增长的上升期, 2008-今为经济增长的回落期,2007年是峰值期,最高增速也是14.2%。这个周期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即使是没有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经济增速也已经进入了回落期。但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对中国经济增速的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加速了中国经济增速的回落;另一方面是延长了中国经济增速的回落周期,导致这个周期中国经济增速回落的时间比较长。

  第三个方面原因是要素供给发生了变化。首先是劳动要素供给发生了变化,2012年,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已经开始减少,劳动成本在不断上升,人口红利在逐渐消失。其次是自然资源要素供给发生了变化,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的供给对经济增长形成约束。

  第四个方面原因是环境制约。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对环境的影响突出,例如在北京大家感受到有时雾霾比较严重。一方面是环境影响变得突出,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环境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因素对经济增长形成了制约。

  第五个方面原因是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矛盾凸显,传统行业、低品质产品产能过剩,高技术行业、高品质产品供给能力不足,严重依赖进口,把相当一部分需求转让给发达国家。我们知道,中国每年出境旅游的人比较多,到境外买高质量的产品比较普遍,所以把一部分需求让渡给其他国家;高技术产品,比如说汽车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芯片等对进口的依赖程度比较高。也把一部分需求让渡给其他国家。所以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是比较突出的,它也抑制了中国经济增长。

  第六个方面原因是经济规模变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本世纪初以来,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积累了巨大的经济规模。我们把当前的经济规模同2000年的经济规模做一个比较。2000年,中国GDP只有10万亿元人民币,2017年已经达到82万亿元。即使按照2000年的价格计算也达到了42万亿元。在2017年经济规模的基础上增长一个百分点与在2000年经济规模的基础上增长一个百分点,增量规模截然不同。在2017年经济规模的基础上增长一个百分点相当于在2000年经济规模的基础上增长4个百分点。经济规模变大对经济增速也产生抑制作用。

  上述六个方面的原因有短期原因,也有长期原因。短期原因可能过了一定时期就会发生变化,长期原因对未来的经济增长会产生影响。但即使是短期原因,像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随着逆全球化浪潮的涌动、贸易保护主义加强,净出口需求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不可能回到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所以我认为中国经济恢复高增长的可能性很小,不能指望再回到两位数,即使偶尔回到两位数也不可能持续。

  但是中国的经济增长还是很有潜力的,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速是可以做到的。下面分析一下2018年到2035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总的来说,恢复高增长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中国经济依然有比较大的增长潜力。

  首先是人才潜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不断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人才迅速成长,对经济增长形成重要的人才支撑,人才红利在弥补人口红利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是创新潜力。在创新发展理念和创新发展战略的引导下,中国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新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的新经济在迅速发展。下面举一些例子。

  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快速增长。2017年,工业中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1.0%,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7.3%,明显高于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尤其是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达到40%以上。

  高技术产业保持快速增长。2017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4%,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6.8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12.4%,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13.8%,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5.6%,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12.2%,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增长10.8%,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明显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3.2%,保持快速增长。

  新产品保持快速增长。2017年,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68.1%,民用无人机增长67%,新能源汽车增长51.1%,城市轨道车辆增长40.1%,锂离子电池增长31.3%,太阳能电池增长30.6%,集成电路增长18.2%。这些新产品产量呈高速增长态势,增速都远远超出传统产品。

  网上零售额保持快速增长。2017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增长32.2%,增速比上年加快6.0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28%,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48.1%。

  新经济快速发展,新动能不断积累,在抵消传统经济下行压力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不同地区来说,新经济发展的差距是挺大的,深圳、上海、浙江等地新经济发展比较快,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0%以上。

  三是服务业发展潜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国服务业发展很快。这张图展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情况,黄色的线表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呈上升的走势;蓝色的线表示第一产业占比,呈回落的走势;粉红色的线表示第二产业占比,近些年在回落。其中,第三产业占比在2013年第一次比超过第二产业,2015年超过GDP的50%,2016年和2017年都达到GDP的51.6%。所以服务业主导经济发展的势头在不断增强。

  1978年中国第三产业占比只有24.6%,2017年这一占比已经翻了一倍以上。但中国2017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仍然只有51.6%,历史比较发展得很快,但是横向比较还有很大差距。大家看一看这张表,2015年,世界第三产业占比是68.9%,高收入国家占比是74%,中国第三产业占比不仅远低于高收入国家,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是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差距,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

  四是消费潜力,本世纪以来,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率,即消费率,呈先降后升的走势。

  从本世纪初开始消费率不断下降,2011年以后不断回升。但是2016年消费率只有53.6%。从世界银行数据看,2016年世界消费率是74.3%,高收入国家的消费率是77.9%,中国消费率不仅远低于高收入国家,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中国的消费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通过净出口需求带动中国经济增长越来越困难了,尤其是现在中美贸易之间存在的问题以及美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对中国的出口带来不利影响,必须更多地依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特别是要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目前,中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消费差距比较大,消费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五是区域发展潜力。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06年,东部地区GDP占比呈上升的走势,中、西部地区GDP占比呈回落的走势。2007年以后,东部地区GDP占比呈回落的走势,中、西部地区GDP占比呈上升的走势。但是,到目前为止,东部地区GDP占比仍然比较高,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的占比比较低。

  2016年,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北京市人均生产总值最高,为118198元,甘肃省人均生产总值最低,为是27643元,前者是后者的4.3倍,地区之间的差异是比较大的。

  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充分,是中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突出表现。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也会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潜力。

  以上就是我要讲的内容,主要讲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回落的原因和2018-2035年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我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潜力还是比较大的,我对实现目标充满信心和持乐观态度。

  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王萌

相关专题: 2018基金年会专题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