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基金董事长: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丝路基金董事长: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2018年07月14日 11:06 新浪财经

  相关阅读:外商投资已成中国经济存亡命门 国内未来或再启降准   

  新浪财经讯 “2018国际货币论坛暨《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发布会”于7月14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主题为“改革开放新征程-历史与未来”,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金琦出席,并发表演讲。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今天主要侧重于业界问题,而非学术问题,人民币走向国际化是需求拉动的过程,是顺势而为的过程,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人民币币值保持稳定,增加了周边国家对人民币的需求,周边国家的中央银行希望与中国签署货币互换协议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人民币开始成为国际货币的新成员。

  人民币跨境使用还有广阔的拓展空间

  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在全球货币储备中占比仍较低,约在1%-4%之间,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以美元作为主导的储备货币体系,具有很强的粘性。人民币的对外投资,是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主要因素。人民币在跨境使用中目前主要用于贸易服务,人民币跨境使用还有广阔的拓展空间。

  丝路基金探索人民币对外投资的思考

  丝路基金主要以股权投资为主,对于自身外汇储备不足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币投资对其有很大的吸引力。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需要因势利导,与合作方一起克服过去对美元的依赖惯性;人民币的对外投资要找好切入点,以点带面,发挥人民币投资的杠杆作用;当前境内外人民币市场的深度还不够,我们还是需要当局的市场化引导。

  以下为演讲实录:

  金琦: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是衷心的感谢能够应邀来参加今天的发布会和论坛,在此之前,王主任和高院长发表了非常具有震撼力的真知灼见,我们深受启发。我在这儿作为业界的代表,讲的内容可能更与我们日常的业务关系更密切。

  我很高兴,不管是宏观经济还是微观经济,大家都要谈需求和供给的平衡问题,我今天想讲的就是怎样把人民币作为一种国际货币这种特殊产品,它的平衡关系、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平衡关系在我们业界的工作当中如何体现?我们能做出什么样的贡献?听到向所长对于民国际化翔实的报告之后,我们深受启发,我们想根据我们时间不太长的一种体验和观察,跟大家分享一些我们的看法:

  第一点,人民币走向国际化是一个需求拉动的过程,是顺势而为的过程,也是中国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

  人民币国际化经历了从个人业务的发展到贸易的结算,从经常项目到资本项目,从边境地区零星使用到全球比较大规模的使用,这样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历程。

  从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初期开始,我们国家对外经贸和人员往来不断的扩大,人民币在香港和周边地区,港币在珠三角地区大量的交叉使用,货币当局开始考虑怎么样管理人民币的出入境,那个时候面对的只是现钞。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人民币币值保持稳定,也就提升了周边地区的居民使用人民币的信心,由于需求的增长,人民银行做了翔实、深入的,以及与其他货币当局的合作。2003年的11月份,宣布为香港银行在港办理个人人民币业务提供清算渠道和回流机制,当时授权香港的人民银行作为人民币清算行,这应该是人民币历史上第一家人民币清算行,当时我们不叫国际化,只是说我们提供这样的清算便利。

  到了2008年,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美元出现的流动性的紧缺,金融市场的波动不断的加剧,周边国家的中央银行就希望通过与人民银行签署本币互换协议,获得流动性的支持,从而可以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与此同时,中国的全球贸易和投资比重持续的增长,国内外的企业也产生了通过人民币结算来降低交易成本,避免汇率风险这样的议员也逐渐的上升。为了顺应市场的需要,中国开始改变过去的做法,严格的区分本外币的完全方式,主动的消除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政策障碍,积极的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的便利化。

  2009年7月,人民银行推出了面向港澳地区和东盟国家跨境人民币结算的试点,从这个时候开始,人民币就迅速的走出国门,成为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进程中的一个新的成员。

  总之,人民币国际化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市场发展的需要顺势而为的演进过程,也是中国融入全球化过程的历史必然。

  第二点,人民币国际化的供给侧环境顺应了需求侧的拉动的要求日趋完善。尽管近年来内外部的环境有起有伏,但是人民币使用的政策框架和基础设施一直在不断完善和健全。我们说到人民币国际化供给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1、政策和制度框架来看,人民币先后出台了很多政策,允许人民币用于经常项下的跨境贸易结算,资本项下的外国直接投资,允许境外的央行和其他的三类机构,允许境外人民币贷款以及境内企业到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推出了各种人民币借款、资金池,以及人民币R(英)等等这样一些业务,推动形成并完善了人民币跨境双向流动的渠道。目前,人民币已经与12种货币形成了直接汇率。

  2、从金融基础设施来看,目前人民币清算行的数量以后达到24家,其中18家处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币代理行的网络遍布中国的贸易伙伴国。香港、新加坡、伦敦等离岸中心,人民币产品日益丰富,交投也日益活跃。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一期和二期也分别在2015和2018年上线运行,更好的满足了全球用户人民币支付结算和清算需要。

  3、从汇率机制上面看,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和利率市场化改革都在有序的推进,这些是为人民比国际化创造了非常好的环境条件。

  总体上说,2016年10月人民币正式加入了SDR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有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今年以来,人民银行连续的发布了文件,明确凡是依法可以使用外汇进行的跨境交易,都可以使用人民币。这就从制度层面实现了人民币与其他国际储备货币的同等待遇。这都进一步调动了市场参与者增加配置人民币资产的需求。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很欣喜的看到,我们学术界的研究在不断的扩展和深入,也是供给侧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人民大学的国际货币研究所率先编制的《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反映了人民币发挥国际货币功能的进展情况,对于监测和评估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改进和完善政策环境提供了积极的学术和理论支持。

  第三点,供给侧的发展是非常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激发人民币海外融资需求,也就是需求侧方面的调动仍然任重道远。现在在供给侧环境是不断完善的情况下,需求侧怎么样能够实现这个有效的平衡?是我们面对的一个挑战。

  从统计数据来看,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虽然已经进入了SDR篮子,但是作为国际货币它在整个的全球货币国际储备货币的比重当中,还是差距很大的。从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几个基本的功能来看,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占比也就是1.1%-4%这样的比例。人民币在SDR篮子当中的权重是10.92%,可见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也在实践当中观察到,人民币国际化来自需求方的动力仍然是显著的不足。

  这里主要的原因,当然是供给方的力量在催生需求的过程当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当前以美元作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具有很强的网络黏性。另一方面,货币选择也存在很强的路径依赖,用户不会轻易改变主要使用货币的币种。尤其在我们资本项目还没有完全开放的情况下,怎么样激发人民币的国际需求,更需要找准方向,重点推动。

  第四点,我们开展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特别是人民币的股权投资是进一步有效调动人民币需求潜力的关键。这里面要强调的是我们要激发实体经济领域对于人民币的需求,只有实体经济当中充分的融入,才能支撑起它作为国际货币的价格定位。

  2016年BIS的统计显示,人民币收负的总量超过了10万亿,其中53%是用于经常项目支付的,资本和金融项目当中所占的比例仅有11%,这里面可能还有统计的因素,有的人民币出去之后,直接就换成美元使用,并没有落地。去掉这些内容,比重可能要更低一些。

  也就是说,人民币在跨境使用当中的需求主要是用于服务货物贸易,在对外直接投资,尤其是股权投资的使用中,还有相当大的潜力。开展人民币对外的直接投资是需要有开拓创新的思维,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金融支持。同时,对外直接投资会有效的调动人民币境外的使用需求,通过激发实体领域的人民币需求,可以增加人民币国际化的网络黏性,这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努力的方向。这个过程当中,尤其需要摆脱各个经济体对语言流动性的依赖,减少美国货币政策对于国际经济活动和贸易投资的干扰,其中必然蕴含着巨大的人民币的使用需求。

  第五点,开展人民币直接对外投资,可以进一步的倒逼我们刚才说的供给侧人民币国际化环境的这样一个改革。我们大规模的对外投资实践,有利于促进相关政策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和市场的发展,形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正反馈和良性的循环。开展人民币直接对外投资会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入到更快的发展阶段,也是下一步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攻坚战,对于推进人民币进一步的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一点,我想作为业界的角度,从实践的角度,来谈一谈丝路基金探索人民币对外投资的几点思考。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外宣布中国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丝路基金的定位就是以股权投资为主的中长期开发投资基金,我们是本着市场化、国际化和专业啊化的原则,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共长期可持续的金融支持。

  丝路基金成立三年半以来,在“一带一路”主要的区域开展了投资的布局,目前已经仙乐投资21个项目,规模达到78亿美元,实际出资已经达到了64亿美元。我们所有的投资当中三分之二以上是股权投资,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我们的定位,我们要以股权投资为主。

  我们在投资行业方面,主要涉及到基础设施、资源能源开发、产能合作等等多个领域。那么在这个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领域,我们投资的占比也已经达到了70%。

  在去年5月,习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再次希望宣布向丝路基金增资1000亿人民币,这就再次体现了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决心和实际行动。这个举措既体现了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我们的信心,同时也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巨大资金需求,提供了人民币的资金选择。对于这些自身外汇储备严重不足,又面对大规模建设资金缺口的许多沿线发展中国家而言,无疑是重大的利好消息。

  一年多以来,丝路基金在人民币投资领域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人民币对外投资现在的统计当中,相当一部分是债权融资,其中还有相当多是具有援助性质的。以市场化手段开展人民币对于直接投资,应该说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我们的实践表明,我们以人民币向海外进行股权投资,基本上还处于无人区这样一个空白状态。丝路基金始终本着开拓创新的精神,努力的克服各方面的困难和挑战,积极的探索以市场化、专业化的方式来开展人民币股权投资的可行路径。

  今天我可以很高兴地跟大家分享,经过艰苦的努力,前不久,我们刚刚完成了第一单人民币对外投资项目的签约,还有几单正在推进过程当中,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有几点体会:

  1、人民币对于直接投资需要因势利导,克服惯性。客观上看,开展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最大的难点是要克服使用美元的惯性,我们丝路基金作为财务投资人,面对着投资机会就必须换位思考,因势利导,与合作方一起克服过去路径的依赖,挖掘境外实体经济领域对人民币的潜在需求。这既需要了解行业整体情况和支付结算的链条,深入挖掘合作方,也要充分的利用我们自身的资金优势,以创新的精神做好融资模式和产品的设计,以互利共赢为目标,开辟合作的路径。

  2、人民币的对外投资,尤其是股权投资,要找好切入点,实现以点代面,延长人民币的结算链条,才能发挥这种股权投资的杠杆作用。借力大型企业集团减少外汇敞口的利益驱动,提供人民币的资金支持,不仅可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人民币的使用,拓展人民币结算的链条,还可以实现以投资端驱动业务端的贸易支付习惯的改变,并且逐步打破业内资金管理的美元垄断,这样可以达到1+1>2的投资效果。这是一个以投资为手段,引导和孵化合作伙伴人民币需求的过程,可见这一过程的推进是很艰苦的,但是我们已经看到了光明的前景。

  3、当前境内外人民币市场的深度、市场产品的定价机制和丰富程度还存在很多的短板,尽管人民币国际化在供给侧方面硕果累累,也带动了经常项下的人民币支付,特别是人民币贸易支付实践也通过不断的检验,推进了政策的完善,单质企业主体仍然缺乏使用人民币在境外直接投资的动力和愿望。刚才说到了这些惯性的问题改变起来是非常不容易的。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发展,我们已经步入对外投资大国的行列,人民币对外投资也应该可以顺势而为。为此,我们还是需要当局继续加强政策引导和制度激励,加强市场的深化,进一步形成高度市场化的投资工具定价基准。

  我们希望政策制定者,包括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在内的市场主体共同发力,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不断的向前推进。这是我们作为业界的一点体会,希望能够对于主管当局和学术界做出一点贡献,使得今后的政策制定也好,学术研究也好,能够向我们业界的诉求方面进行倾斜。丝路基金愿与我们的政策制定者与市场参与者和关注人民币国际化的界一道,推动发展人民币对外投资的实践,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贡献我们的力量。

  最后,祝愿这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戴明 SF006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