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少量回笼资金面平稳 风险频发期呵护流动性

中国央行少量回笼资金面平稳 风险频发期呵护流动性
2018年05月25日 16:17 新浪财经综合

  来源:环球外汇网

  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本周净回笼规模十分有限,七天加14天的逆回购组合操作对冲了多数到期,加之月末财政支出和金融机构法定准备金退缴助力,银行间资金面全周维持平稳宽松。受访人士认为,货币政策在中性框架下仍将灵活操作,央行呵护流动性平稳,也有助于维护融资环境收缩、信用风险频发下的市场情绪。

  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本周净回笼规模十分有限,七天加14天的逆回购组合操作对冲了多数到期,加之月末财政支出和金融机构法定准备金退缴助力,银行间资金面全周维持平稳宽松。受访人士认为,货币政策在中性框架下仍将灵活操作,央行呵护流动性平稳,也有助于维护融资环境收缩、信用风险频发下的市场情绪。

  联讯证券李奇霖、钟林楠认为,根据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央行仍会保持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基调,在公开市场操作上会更加灵活,保证资金平稳性。本周净回笼300亿,表明央行对短端资金投放和资金利率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克制,公开市场操作依然是削峰填谷。

  他们指出,近来信用债违约事件的大规模爆发,需更加注重信用风险,以及紧信用环境对实体的负反馈现象。货币政策或将出现微调,但稳健中性的基调不变,去杠杠仍将继续。

  杭州一银行交易员则认为,今年中国货币政策实质上是已经转向宽货币了,”三方面的动力,一是宽货币配合严监管,二是宽货币配合紧信用,三就是(中美)贸易战的影响肯定是长久的,无论现在达成什么协议,都不会是贸易战的终点”。

  他认为,由紧货币驱动去杠杆的第一阶段已经完成,第二阶段是通过制度把严监管常态化,这时候不需要再保持很紧的货币,而且双紧(监管 货币)也容易出风险。而信用风险集中暴露期,流动性再收紧可能会雪上加霜,也需要避免这一情况。

  中国央行本周共开展2,900亿元逆回购,期限七天、14天,利率持平。对冲当周到期的3,200亿元逆回购后,单周仅净回笼300亿元,上周为净投放4,100亿元。央行周五公告称,月末财政支出和金融机构法定准备金退缴推动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

  中美两国上周六表示,中国同意大幅增加购买美国的商品和服务,但没有提到美国政府之前一直所说的2,000亿美元目标。中美同意继续磋商令中国从美国进口更多能源和农业大宗商品的举措,以缩小美国对中国每年3,35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

  申万宏源债券研究团队本周发布的报告指出,中美货物贸易顺差收窄、进口增加,将对一些中国终端消费品需求产生一定程度负面影响,带来一定经济下行压力,促使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组合进一步强调对扩大内需的鼓励。货币政策方面,报告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央行仍将持续向商业银行提供较为充足的流动性,以支持实体经济整体融资需求。

  报告并称,金融监管环境继续稳杠杆,资管新规等约束继续落地,信用派生收缩,主体资质较差的融资主体可能面临不利的融资环境,从而暴露流动性风险,进而演化到经营、投资融资的多重困境。

  “经济仍需要金融的有力支撑,在信用风险多发期不能与流动性风险叠加,”报告指出。

  信用风险料有序暴露

  近期中国债市违约警报频频响起,随着资管新规等监管政策下刚性兑付打破的进程迈入深水区,信用债的信用风险溢价正面临重新定价压力,低等级债信用利差扩大。本周信用债违约主体继续新增上海华信国际集团,已发生过中票违约的凯迪生态更多相关债券被受托管理人警示风险;上市公司东方园林(002310)虽未发生违约风险事件,但其发债不利的消息亦困扰公司股债价格。

  上海一险资交易员称,上周以来信用债二八分化局面延续,仅有高评级、”好名字”的债券受捧,低评级债仍被买盘退避三舍,”高收益债抛盘一片,一级新发债也基本都很难卖;信用债我们近期都没碰,存量保证没问题就行了”。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上周在全国政协”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体系”专题协商会上发出少见的强硬表态称,要坚决治理金融乱象,补齐制度短板;建立良好的行为制约、心理引导和全覆盖的监管机制,使全社会都懂得,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借钱是要还的,投资是要承担风险的,做坏事是要付出代价的。

  敦和资产管理宏观策略总监、首席经济学家徐小庆近期在汤森路透展望论坛上指出,随着整个市场规模的扩张,越来越多的评级比较低的发行人面对大量的到期,自然而然地就会出来越来越多的再融资问题。以往流动性放松后信用利差都会迅速收缩,而这次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今年的信用收缩不是单纯依靠货币政策放松就能解决的。

  上海证券报周五刊登对中国债券市场一线监管部门有关负责人的专访称,目前上交所上市信用债违约率约为2.2%,预计交易所信用债整体违约形势可控,不存在系统性风险;投资者也应理性看待债券投资风险,科学定价,科学风控,既不盲目激进,也不因噎废食。

  自2016年春节前起,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频率加密至每个工作日均可进行。在原有七天、14天和28天逆回购期限的基础上,2017年10月末央行首次开展63天期逆回购,该工具操作期限品种增至四种。

  除SLO(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常备借贷便利(SLF)外,中国央行在2014年三季度还创设并开展了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操作对象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较大规模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

  此外,2014年4月央行创设抵押补充贷款(PSL),并在2015年10月将PSL对象在此前国开行基础上,新增农发行和进出口银行,主要用于支持三家政策性银行发放棚改贷款等。

责任编辑:郭建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