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评级摊上5只违约债变身踩雷王 联合资信踩中4只

联合评级摊上5只违约债变身踩雷王 联合资信踩中4只
2018年05月22日 23:41 每日经济新闻

【金融曝光台315特别活动正式启动】近年来,银行卡被盗刷、买理财遇飞单的案例屡见不鲜,金融消费者维权举步维艰,新浪金融曝光台将履行媒体监督职责,帮助消费者解决金融纠纷。 【在线投诉】

  联合评级摊上5只违约债券变身踩雷王 联合资信踩中4只屈居第二

  每经编辑 祝裕

  每经记者 冷 辉 每经编辑 王可然

  进入5月份以来,多起信用债违约、企业债务危机和资管产品风险事件引发市场关注,而违约主体甚至大多都是上市公司。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根据Wind资讯统计发现,今年以来(截至5月21日),2018年信用债违约共有18只,涉及到11家发行人,违约债券合计金额165.64亿元;而2017年同期仅有8家发行人违约了13只债券,违约金额合计为106.9亿元。不管是违约发行人,还是涉及债券只数、债券金额方面均超去年同期,其中,违约债券只数比去年同期增近四成。

  在众多违约事件背后,一些评级机构也因此频繁“踩雷”。其中,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评级)“踩雷”5只债券,是评级机构中最多的,紧随其后的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资信)则“踩雷”4只债券。对此,记者分别致电联合评级、联合资信欲了解进一步情况,但截至发稿时未得到回复。

  多家上市公司违约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年发生信用债违约的发行人包括富贵鸟、凯迪生态、中安消、春和集团、亿阳集团、神雾环保、丹东港、中城建、大连机床等。其中,神雾环保、凯迪生态等是2018年至今首次违约的公司,丹东港等公司则是多次违约。

  记者注意到,此前债市违约情况并未有较大的波澜,但自4月底以来情况陡转直下。5月7日到13日一周之内,便接连有多家上市公司公告出现债务违约,包括*ST中安、凯迪生态等多家公司。

  一些资管产品也遇到了类似的兑付困局。4月底至今,被公开报道且影响较大的便有中电投先融、华创证券等多家机构管理的产品出现危机事件,涉及到的融资方分别为天津市市政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中科金控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等,个别资管产品中还涉及到一些作为通道方的信托公司等多家金融机构。

  据此,从统计数据和近期市场情况来看,违约、兑付困局并不局限于信用债市场,不少资管产品也出现兑付难,涉及到国有背景企业、上市公司、民营企业等多种类型公司,券商资管、私募产品、信托计划均有牵涉。

  虽然前述几款资管产品后来顺利兑付,或是已经得到妥善处理将陆续兑付。但今年以来,包括坚瑞沃能、龙力生物、中弘股份等上市公司分别爆出非标及贷款逾期,债务危机、资管产品兑付困局等事件一经曝光都是少则十来亿、多则几十上百亿元的债务,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

  对此,一位评级行业资深人士分析认为,在信用扩张期,很多经营和现金流对外部环境敏感度过高、自身发展脆弱性极强,不适宜以债权形式融资的企业在资本市场获得债券投资;在严监管下的信用收缩期,这类企业再融资难度急剧上升,偿债能力迅速恶化直至违约就是大概率事件。

  评级机构频繁踩雷

  梳理今年以来18只违约债券的情况,主承销(包括联合承销)涉及到中信证券中信银行、中山证券、中投证券、农业银行、进出口银行、兴业银行、万联证券、浦发银行、浙商银行、华创证券、爱建证券等二十来家银行和证券公司,其中有3只违约债券均由中山证券和华泰联合证券承销,中信证券、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华创证券承销的债券也均有两只违约。

  从评级情况来看,一些评级机构频繁“踩雷”。违约债券涉及的评级机构包括联合评级、联合资信、鹏元资信、中诚信国际、东方金诚、上海新世纪评级等多家信评机构,其中联合评级“踩雷”5只债券,是评级机构中最多的,而联合资信紧随其后,“踩雷”4只债券,其他评级机构参与评级发生违约的债券大多均为一只。

  5月21日,上海华信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应于当日兑付本息的“17沪华信SCP002”债券也正式宣告违约,本期债券规模20亿元,本息合计约20.89亿元,主承销商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5月22日,中诚信国际将上海华信的主体信用等级下调至CC,下调相关债项评级至CC,并将主体及相关债项继续列入可能降级的观察名单;联合资信则是在21日下调上海华信的主体信用等级和相关债项评级至C,联合评级在上周也对上海华信的主体及债项评级进行了下调。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3月份之前,上海华信的主体评级还是AAA,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从主体信用等级的最高评级AAA被连续下调至如今的“垃圾级”C或CC,可谓是云泥之别。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信用债违约的发行人,在违约之后其主体评级和相关债项评级,大多都从发行时的AA及以上级别被降至C。

  一位评级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被调至C级,是评级机构出于发行人违约的事实和评级的等级定义作出的,这意味着发行人不能偿还债务。对于评级机构“踩雷”的问题,他认为多次出现的违约不能仅用市场风险解释,一些评级机构此前为了抢夺市场份额,风险控制方面比较宽松,被评级的债券出现违约这是迟早的,不久前也有一些市场人士对此呼吁“别再放水”。

  该人士同时强调,频发的信用违约事件,也提醒评级机构到了需要反思的时候,不能为了抢占市场而放宽条件,需要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评级水平,揭示市场风险。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联合评级、联合资信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时,未能收到回复。

责任编辑:牛鹏飞

债券 违约 评级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