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交行十年尴尬:营收净利被招行赶超 如何破局?

百年交行十年尴尬:营收净利被招行赶超 如何破局?
2018年09月07日 07:16 新浪财经

  作者:苏黎

  来源:新浪金融研究院(ID:sina_jinrong)

  尴尬——大概是百岁交行在A股上市十年的最直观处境。

  如果说,十年前的交行面临的是“上不去,下不来”挑战——往上,无论体量还是市场综合竞争力,均难与第一梯队的四大行匹敌;向下,作为第一家全国性股份行,交行骨子里似乎又有浓烈的国企作风,缺乏真正股份行的灵活性。

  那么现如今,交行已然是兵临城下,铁蹄声声。继2015年营业收入被招行反超后,今年上半年交行的净利润再度被招行超越。对于大多数用惯了招商银行的80、90后来说,他们或许并不知道,这家和他们年龄相仿的银行,去年才过“三十而立”,而它即将全面超越的则是一家历经百年风云的老店——交通银行

  百年交行,世纪基业。这城池,还能守得住吗?

  十年战略模糊 错失零售大风口

  “最大的问题是战略模糊。”一位资深银行业内人士如此评价交行近些年的发展。

  令人唏嘘的是,当市场早已习惯把招商银行作为零售转型的样本分析时,鲜有人注意到,十几年前的交行也曾提出过“打造一流零售银行”的目标。

  2004年,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能只是极为平凡的一年。但对于交行和招行而言,却是一道零售转型的分水岭。

  那一年,交行在忙着引进战略投资和筹备赴港股上市。在此期间,交行就提出要加快战略转型。事实上,在2004年引入汇丰后,交行就开始把零售银行业务作为发展和转型的重点。当年,曾长期就职汇丰个人银行部门的叶迪奇出任了交行的副行长,专门负责零售及个人银行业务的开发。

  同样是这一年,招行时任行长马蔚华式力推零售业务作为转型路径,这也是招行正式将发展零售业务提升到战略层面,逐步推进零售银行业务管理体制和组织架构改革。值得注意的是,马蔚华当年被英国著名的《银行家》杂志列为全球银行界“2004年度希望之星”,也是当时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银行家。

  而交行从战略摸索到确认,晚了两年。

  直到2006年,交行才明确表示,在制定战略发展规划时,将业务转型放在了相当的高度,提出“打造一流零售银行”的目标,并在自愿配置上给予充分倾斜。时任交行董事长蒋超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提出了一个“三年目标”:自2005年中开始到2008年中,三年之内,零售存款占到40%,零售贷款占到18%,零售业务的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要占20%。

  事实证明,到了2008年,国际金融形势急剧动荡,美国次贷危机引爆全球金融海啸。而交行的零售业务转型三年目标也未能达成,三项数据均未达标。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受益于零售业务转型的扩张,招行自2003年底至2008年底的五年间,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年均在同行中名列前茅。

  至此以后,招行在零售的道路上越走越顺,在转型的下半场更是抓住消费金融、信用卡和金融科技的风口。而交行,其战略却逐渐让人看不透。

  从2008年起至今,交行的发展战略就改为了“两化一行”:走国际化、综合化道路,建设以财富管理为特色的一流公众持股银行集团。“零售”的字眼,逐渐从交行的战略规划中模糊。如果论国际化,交行的海外业务和国际战略均比不过中行,而综合化竞争水平,又难以与工行、建行匹敌。在过去的十年间,诸多股份行发力零售转型,以招行、平安、民生为代表的一批银行,弯道超车、来势凶猛。

  数据往往是最具说服力的。自2013年至2017年,招行的利润增速一直领跑交行。2015年,招行的营业收入首次超过交行。今年上半年,招行的净利润也强势超越交行。

  “四大行”梯队上不去,转眼却被股份行小弟们逐渐超越——交行这十年,过得颇为尴尬。

  管理水平难突破 人才流失严重

  “很少有人想跳槽到交行。”一位在从业近20年的银行老兵这般感叹。

  这看似打趣的一句话,却无意戳中了交行近十年不进则退的痛点——管理能力较弱、人才流失严重。

  在上市之初,交行就在摸索公司治理之道。当时,财政部作为交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约21.78%。汇丰作为外资,则按当时法规允许的最大比例顶格持有19.99%股份。在上市之后,如何保证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党委会顺畅运转,这是交行面临的中国式公司治理难题。

  蒋超良是交行筹备股改上市的第一任董事长,同时兼任党委书记,在任时间为2004年5月至2008年9月。“在国有控股企业中间设立党委,这是中国公司治理必须承认的一个现实。”2006年,蒋超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直面该问题。他指出,党委会是代表大股东利益,向董事会提出一些议案,经过董事会表决通过以后,由高级管理层去执行。在管理层执行中,由监事会依法监督高级管理层的执行是否合乎法律,董事层的决策是否合乎法律。

  在2006年前后,随着建行、中行、工行、农行相继在A股和港股上市,国有银行股改基本落定。当时,国有大行的高管任命与调动,基本由中组部建言或决定。一方面,国有绝对控股的性质,让大行的高管任命充满了行政化特色;另一方面,在公司治理原则下,银行高管并未充分体现市场化原则,即按照市场薪酬聘请有能力的人,经董事会同意后上任。换言之,国有大行的高级管理层保证了国有属性,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其专业性、业务能力就能完全匹配身居的岗位。

  但是,中国式的公司治理问题不仅仅是交行一家面临的问题,其他国有大行也不例外。从后来的实践来看,作为中国第一家股份制改造的银行,交行的真正尴尬在于,国有控股的体制让其不能与其他股份行一样灵活,在经营过程中,又缺乏明显特色,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均有较大提升空间。

  “假的股份制。”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对此直言不讳。

  2004年至今,交行历任四位董事长,分别为蒋超良、胡怀邦、牛锡明和彭纯;历任四位行长,分别是张建国、李军、牛锡明和彭纯。值得注意的是,尤其在近几年,交行的人事动荡颇为频繁。有媒体统计,过去三、四年间,交行密集流失的总行级别部门总经理以及省分行一把手,占比高达百分之二三十。

  去年8月,交行前任董事长因身体原因不能履职,由行长彭纯代为履行职责。今年2月,在交行工作了近25年的彭纯正式出任交行董事长、委书记。今年6月,交行行长在空缺了四个多月后,终于迎来了接班人,现年55岁的原中行副行长任德奇出任了交行行长。

  新的领导班子刚刚搭成,交行又迎来一番新气象。但留给交行的时间,似乎不太多了。招行和其他股份行正迎头追赶,来势汹汹。

  跌宕起伏一百年 世纪基业能否守住

  如果说,近十年的交行整体发展不尽如人意,处境尴尬。那么回首来时路,交行可谓是彰显大行风范,尽收功与名。

  一百年前的晚清时期,政局纷乱,泱泱中华正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国外列强虎视眈眈,外商银行强势攫取中国铁路的筑路权,垄断国际汇兑,操控中国金融业。1907年,为了赎回被掠夺的京汉铁路主权,邮传部奏请设立交通银行,筹款赎路。1908年3月4日,交通银行正式开业。总资本1000万两白银,官股四成,商股六成,以官商合办形式运作。毫不夸张的说,交通银行诞生于中华民族存亡之际,为中国近代实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迈向新中国后,交行在商业银行中也一直扮演着改革先行者的角色,始终站在中国改革前沿。

  1949年建国后,除香港分行继续营业外,交行的内地业务被并入人民银行和建设银行。1987年,交行重新组建,将总部设在上海,成为中国第一家全国性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2005年,在完成财务重组和引进中央汇金、汇丰银行战略注资后,交行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中国在境外第一家上市的银行。

  在交行成功登陆港股后,建行、中行、工行、农行才相继赴港IPO。

  作为中国第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同时也是第一梯队的股份行,交行在2007年5月又回归A股。彼时,1.45万亿元的冻结资金“挤破脑袋”争相申购交行股份,创下当时新高。机构与个人投资者对于交行的追捧与信心,可见一斑。

  当初回归A股时,市场对交行的叫好声此起彼伏。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背景是交行与汇丰的联姻。除了近17亿美元的战略注资,汇丰作为一家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银行,为交行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技术、与国际接轨的服务理念和与众不同的创新精神。

  单从管理架构上来说,在汇丰进入交行前,该行的公司股权是国有股一股独大。汇丰融入的新血液,则改变了公司董事会组织架构。例如,在新的董事会中,10名非执行董事中,有两名外籍董事,还有5名来来自美国、英国、香港等不同地区的知名银行家、律师、审计师和经济学家。这大大提升了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联姻初期,汇丰曾高调表示“不是进来拿分红的,而是想成为外资和本地银行合资的典范”。时任交行董事长蒋超良也表示,“引进汇丰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一个主要的目标,就是引进汇丰先进的管理、技术、人才和品牌”,在“引资”的基础上,侧重于“引智”和“引制”。

  如果以回归A股作为一个新起点,那么远眺今后的十年,交行的起跑线确实很高。纵向来看,交行已数次经过改组与重建,且股改之初已将不良资产剥离干净,上市之后能轻装上阵;横向来看,相比于四大行交行更早更快的完进行了市场化改革,且分布在发达地区的网点更多。相对于其他股份行来说,交行的资产规模和分支机构更是独具优势。2007年,A股上市之际,交行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而就是这么一手好牌,却被打得稀烂。

  十年一轮回,如今又是新的起点。在新的领导班子带领下,交行能否走出尴尬困局,市场期待一番新气象。

责任编辑:杨群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