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进入规则建立期 专家热议金融科技监管趋势

金融科技进入规则建立期 专家热议金融科技监管趋势
2018年09月03日 16:24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P2P网贷、虚拟货币等热潮退去后所暴露的风险,让如何正确监管金融科技成为业内讨论的热点。9月2日,在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举办的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上,来自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等多位业内专家均谈及了未来金融科技的监管趋势。综合专家的观点看,实施穿透式监管和一致性监管,设置行业准入标准和合格投资者准入标准、强化行业自律和深化社会监督等已成为共识,这些也是未来针对金融科技监管的大趋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法务总监Ross Leckow表示,目前针对金融科技的监管在全球仍处在发展早期,对于这些技术以及应用需要做出应对,但监管机构要找到良好的平衡,一方面要管控好风险,另外一方面,绝不能去扼杀社会和金融系统急需的这种创新。

  Ross Leckow建议,监管部门需要补充现有的金融监管规则,使得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金融科技公司,如果开展的业务本质是相同的,就要实施同样的监管标准,也就是所谓的监管一致性。此外,法律规则也需要进行相应地改造,以确保法律原则能够适应发展演进之中的金融市场需求。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也认为,考虑到金融科技所存在的多重风险的交叉性、跨界融合的复杂性等特点,应建立“五位一体”的多层次金融科技治理体系,尤其是要严格法律约束,一方面,充分利用和严格执行现有法律法规,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将金融科技活动全面纳入法制化轨道;另一方面,要结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安排,考虑对专项整治中经过实践检验,取得较好成效的规则要求和机制安排予以制度化、长效化。研究规范专项整治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补齐可能存在的制度短板。

  所谓“五位一体”,是指严格法律约束、强化行政监管、加强行业自律、做好机构内控和深化社会监督。其中,在强化行政监管方面,李东荣称,需要加强金融监管部门以及中央和地方监管的统筹协调,实施穿透式监管和一致性监管,推动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协同发力,形成对金融科技风险全覆盖的监管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和借鉴科技、监管沙盒等新手段、新模式,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改进金融科技监管的流程和能力。

  设置行业准入门槛同样是金融科技监管的主流看法。银保监会国际部负责人范文仲表示,金融科技已从爆发期进入平稳期,也是进入风险暴露期,现在需要建立规则。金融仅在技术上单点突进做到极致是不行的,一定要把控金融风险。金融创新没有改变风险实质,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办金融,未来一定要设置准入。例如,支付需要解决操作风险的问题,P2P网贷平台要解决道德风险,众筹则面临平台资质、项目管理风险的问题,做金融需要有相应的专业能力。

  除了设置行业准入门槛外,对于金融科技在某些领域的应用,有观点认为也应设置合格投资者准入标准。央行研究局副局长纪敏就认为,P2P网贷的金融活动本质是直接融资不是间接融资,网贷平台是信息中介,其本身不像银行等信用中介需要承担信用风险,投资者通过直接融资获得高收益的同时也需自担风险,因此,既然P2P网贷活动本质是直接融资,其监管原则可以参考资本市场的监管制度来制定,而进行投资者的适当性要求就是最为关键的一点。

  不过,李东荣也表示,金融科技本身具有客户群体长尾性的特点,一方面,它有助于降低金融服务的门槛和成本,使金融服务下沉至传统金融机构之前覆盖不到、服务不够的长尾客户;但另一方面,长尾客户由于金融知识较少,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相对薄弱,加大了合格投资者管理以及投资者权益保护的难度。因此,要深化社会监督,以低收入人群、农民等金融服务中的弱势群体为重点,注重在理财咨询、购买产品等可教育时刻,分类看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鼓励法律、会计、评级等中介机构开展专业监督,提高投诉、举报等渠道的便捷性和可获得性,完善有奖举报等正向激励机制。

责任编辑:赵子牛

金融科技 监管 李东荣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