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几十年间科技带来的快速变革给作为中国金融中流砥柱的银行所带来的影响越来越深刻。整个银行业曾迷惘过、被刺痛过,自然也挣扎过,而经历过一场又一场的洗礼后,银行转变为全新的“拥抱”姿态。未来,或许银行不再是被金融科技驱策着向前,而是成为主动推动金融科技迭代更新的主角。
五大行纷纷加速网点智能化布局
去年,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的工商银行(港股01398)东昌支行经历了为期三个月的“部分翻新”后,几乎改变了大部分结构。原本三排柜员接待台只剩下了两排,取而代之的是智能柜员机、产品领取机、智能打印机等多种智能设备。
而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上海,差不多同期,工商银行浙江省湖州市开发区支行营业部(以下简称“工商银行湖州开发区支行”)也完成了从传统营业网点向智能营业网点的“华丽变身”。
工商银行湖州开发区支行工作人员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自从营业网点配备了智能柜员机,基础操作都会让顾客在工作人员的配合下,自行在机器上操作完成,大大缩短了人工柜台排队时间,提高了效率。
而通过在该网点的智能柜员机上进行外汇购买的邱女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以前营业网点只能在ATM自助办理存取款、转账等业务,现在开户、购汇、注销卡片等很多操作都能在智能柜员机上完成,很方便。
显然,工行并不是唯一一家针对营业网点进行智能化改造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
今年4月,建设银行(港股00939)上海市分行位于九江路的无人银行正式开业。据了解,这是国内银行业首家无人银行。该无人银行包括智能机器人、人脸识别、存取款、外币兑换设备或智慧柜员机。其实,建设银行开始布局智慧柜员机是从2016年开始的。去年,建行上海市分行完成了全辖区内360余家网点的智能化改造。
今年初,农业银行(港股01288)新一代超极柜台智能服务平台投产上线,将实现线下业务集中化、营销模式精细化、客户服务立体化、系统功能智能化。除此之外,新超柜还将搭载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字符识别等功能,简化了信息输入流程,契合技术发展潮流和多元化客户消费习惯。
2016年,中国银行(港股03988)智能柜台在深圳分行试点成功,2017年中国银行启动全国推广,年内完成了境内36家一级分行全覆盖,投产网点8526家,网点覆盖率达到80%。比如其人脸识别技术已在全国5000余家网点投入使用,通过提取和比对面部的关键特征值,加强对客户身份真实性的刚性控制,最大程度减少冒名开户风险。
交通银行(港股03328)今年的中报显示,其99.78%的营业网点配备智易通等智能设备,平均排队时长较上年末减少6.27分钟。
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2017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轻型化、智能化、特色化、社区化”已成为各银行网点的发展趋势。
《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总数达到22.87万个。与此同时,银行业布局建设自助银行16.84万家,较上年增加7300多家;布放自助设备80.26万台,其中创新自助设备11.39万台;自助设备交易笔数达400.06亿笔,交易总额66.13万亿元。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虽然目前部分银行营业网点的人员有所减少,甚至出现了无人银行,但是未来并不会出现完全无人的银行这种情况。支付、转账等较为简便的业务可以通过线上无人业务取代,但是银行中有部分业务需要通过银行和客户线下接触的方式完成,无人银行并不会完全取代现有银行业务模式。
银行数字化变革迭代更替加速
窥一斑而见全豹,观滴水可知沧海。银行营业网点智能化、无人化无疑昭示着一场银行数字化的浪潮已经袭来,而这一切早在银行数字化1.0时代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中国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回顾道,改革开放至今的40年,我国银行业发展贯穿于电子化、银行信息化、信息化银行化三个阶段。在电子化时代,银行业开始聚焦于用敲打“键盘”的电子化处理替代拨弄“算盘”的手工处理。
“比如在1995年,工商银行在分析全球银行业集约化运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确立了‘大机延伸’战略,将300多个地市行的计算机通过大机延伸方式集中于49个数据中心,加快了工商银行电子化建设进程。1999年,工商银行启动了数据大集中‘9991工程’,开创了国内银行业数据大集中的先河,将四十多个数据中心、几万个机构合并到北京和上海两大中心,建立起全行统一的电子化体系。”上述工行负责人说。
而在迈向数字化2.0的银行信息化时代,随着银行业信息化基础设施逐步形成规模,银行对外服务的渠道也更为多样。
2000年以后,工商银行先后推出了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电子银行系统,并逐渐成为服务主渠道。同时,银行业数据大集中后,银行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逐步呈现出由过去的相对单一、传统转向国际化、综合化发展。
上述工行相关负责人回忆道,这期间,工商银行也开始向全能型金融集团建设转型,至2014年末,在38家境外机构投产一体化的境外核心业务处理系统(FOVA),并在保险、投资、基金、租赁业务领域建设综合化信息系统,为提升全行“ONE ICBC”的综合竞争力、推进境外机构业务拓展提供了重要平台。
奚君羊指出,传统银行数字化、智能化对银行影响最大的体现在经营模式、经营方式上。银行的经营模式将逐步走向网络化、数字化、通过数字技术来改造和取代部分传统模式,比如随着科技手段在支付领域的应用,导致了传统支付模式的变革,现钞使用量下降,而现钞使用量下降又直接造成了相对应银行现钞业务的萎缩。
而现在,银行数字化的3.0时代已经到来。
根据最近各大行发布的中报,“金融科技”俨然已经成为了“座上宾”。据统计,这一词在工行中报中出现了8次,在建行中报中出现了13次,在农行中报中出现了11次,在中行中报中出现了6次。
在信息化银行时代,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互联互通时代,促使我国加速步入数字化社会,信息化程度大幅提升,特别是在大数据、云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日渐成熟的驱动下,传统银行纷纷开展金融科技创新,建立起开放共享的金融生态圈,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日益深入和紧密,有力地推动了银行提升数字化业务的能力和客户体验。
而其中金融业务移动化或许是最好的表现。
据工商银行中报,截至2018年6月末,该行融e行客户2.97亿户,位列易观银行服务应用APP月度活跃用户数排名第1位;融e联注册用户1.37亿户;上半年融e购平台交易额6442亿元。上半年工行新增个人客户1992万户,创近5年同期最高水平,其中线上获客占到一半。
而建设银行也表态将“继续坚持移动优先策略”。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建行个人手机银行用户达2.87亿户,较上年末增长7.9%;微信银行关注用户达8141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2.89%,其中绑定账户的用户数5690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4.79%。
农业银行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农行坚定实施“移动优先”战略,以“金融科技+”为驱动,以掌上银行为核心,建立了开放、集成和个性化的线上综合零售金融服务平台。农行新一代掌上银行以智能为核心,打造“智·转账”、“智·投资”、“智·交互”、“智·助理”、“智·出行”、“智·安全”六大亮点主题,推出智能投顾、月度账单、资产视图、语音导航、人脸识别、免签账户等功能。
中国银行中报显示,其手机银行交易金额达到8.32万亿元,同比增长72.74%,已成为活跃客户最多的线上交易渠道。中行还将加快了移动支付业务发展,在境内业务基础上新增跨境支付功能,业内首推跨境银联二维码支付,支持境内银联卡客户通过手机银行在境外扫码支付。
交通银行中报显示,上半年手机银行注册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10.62%,手机银行交易笔数同比增长19.33%,交易金额同比增长35.49%。“线上+线下”全渠道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手机信用卡从提交办理申请开始,最短2秒,平均49秒即可完成审批。
但是,到底是不是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倒逼了银行业的变革,“迫使”银行步入数字化3.0的阶段?
对此,奚君羊认为“互联网倒逼银行改革这句话或许只是部分正确”。他表示,银行在智能化、数字化的改造过程中有其主动性和被动性。虽然随着互联网浪潮来袭,银行需要通过改变部分业务架构来适应这个数字化的时代。但是从另一角度来说,银行也在主动“拥抱”数字化,银行通过利用更多元、更高效的线上渠道,比如手机、互联网来更好发展自身业务。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银行智慧化”
未来已来。而下一步银行将走向智能化……
奚君羊认为,银行业的智能化进程已经“在路上”,但银行数字化、智能化的过程是逐步演化、自然完成的,并不是有一个具体的时间临界点。
“如今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用大量现金的比例越来越小,以方便快捷的电子支付方式为代表的数字化支付方式已经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我们现在逐渐用电子货币代替了现钞的使用,完成线上支付等工作,但事实上,电子货币已经具有了数字货币的部分特征。”他指出。
上述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指出,当前,信息化银行时代还在继续,随着新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不断加深,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普遍成为各家银行发展的目标,科技赋能B端、服务C端(T2B2C)也已成为主流的商业模式。科技赋能业务创新发展,银行与其他行业的互联互通,业务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将推动着银行业快速迈入智慧的明天。
去年6月,工商银行发布了以e-ICBC3.0为主体的智慧银行战略,将聚焦场景、围绕客群展开,推动传统服务的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今年年初,工商银行启动实施了智慧银行信息系统(ECOS)工程,从而推动智慧银行战略的落地。
而建设银行将继续深化新一代核心系统应用,构建大数据工作平台。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说:“依托‘新一代’系统形成的技术优势,建行融现代科技、客户洞察、金融场景、产品运营于一体,由过去技术应用者向行业引领者、标准制定者跨越。建行成立了建信金融科技公司,启动金融科技战略,强化科技驱动,为金融发展创新深度赋能。”
农业银行今年提出了顺应“工业4.0”智能制造和产业互联网高度融合的“银行4.0”时代发展趋势,加快Bank4.0转型和互联网金融布局,努力构建全业态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将金融服务从“无处不在”向“适时而在”转变。
而中国银行也提出了坚持科技引领的战略目标,并指出,将加快打造用户体验极致、场景生态丰富、线上线下协同、产品创新灵活、运营管理高效、风险控制智能的数字化银行,以手机银行为载体,打造综合金融移动门户。
除了国有大行着重发力“金融科技”外,股份制银行也不愿落下这趟车。
今年5月份,民生银行(港股01988)在北京成立民生科技有限公司。彼时,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称,“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民生科技计划3年内达到2500人的规模,在此基础上培养一支专业化、高素质、能够做出很多产品的研发队伍。”
据统计,自2015年以来,已有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港股03968)、光大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等多家银行陆续成立金融科技公司。
上述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认为,金融科技正在深刻改变客户金融消费行为,对银行业固有经营理念和服务模式,乃至对金融生态和竞争格局带来巨大冲击的时代潮流下,银行业如何因势而变,如何更好地适应开放融合的生态环境,对于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至关重要。
他指出:“一方面,银行业需进一步推动组织架构转型。当前,社会生产方式、行业发展格局、客户行为模式转变带来的新挑战及机遇,需银行业进一步健全内部管理机制、优化工作流程,建立适应金融科技发展的组织架构,实现科技与业务深度融合,摒弃高成本、低效率的环节,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科技驱动金融创新的潜力,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转型升级,进而适应新的战略发展要求。同时,传统金融领域和其他行业的跨界融合,也将有利于推进金融服务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与质量,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银行业需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目前,银行业智能化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在业务办理过程中还存在人机交互多等情况,还需进一步夯实数字化基础、完善业务数字化处理流程、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业务处理。在前台服务体系,可借助生物识别等技术,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人机交互模式,减少人机交互流程,提升用户服务体验;在中后台业务运营体系,可强化银行业内外部数据的有序融合,不断提升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风险防控、经营管理等领域智能分析、判断、决策和预测的精准度,减少中后台业务流程落地环节,通过数据驱动实现各类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处理。”该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杨群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