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问答:央行王信称央行数字货币多用于零售支付

圆桌问答:央行王信称央行数字货币多用于零售支付
2018年07月09日 16:43 新浪财经

【Pick中国好银行,你为谁打Call?】“2018(第六届)银行综合评选”正式拉开帷幕,作为#2018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 的重头戏,本年度评选设置了五大类奖项,网友可通过PC端或者手机端为喜爱的银行投票。【在线投票】

  新浪财经讯 新浪财经讯 “第五届金融科技外滩峰会”于2018年7月7日-8日在沪召开,与会嘉宾在“专题讨论四:全球金融科技监管新趋势”展开圆桌问答。

  管涛:谢谢Conan French,从国际机构的角度和我们分享了全球金融科技和监管科技的发展,强调要鼓励创新和防范风险做到平衡,后面也简单谈了对中国这几年金融科技行业发展的看法。

  下面我们进入讨论环节。台上有五位嘉宾,四位来自监管机构,French属于国际机构,不属于监管机构。大家做了主旨发言,看看同行之间有没有什么可以交流的,有没有问题需要问。

  提问:我想请教一下澳大利亚和新加坡两位一个很具体的问题:假设有种金融产品在中国是禁止的,有些中国公司或境外公司在澳大利亚或新加坡拿到了牌照以后,建了一个网站,就开始给中国人提供服务。我们发现这个问题以后,找到澳大利亚或是新加坡的监管部门,能不能通过你们对你们发牌照的机构进行处罚?因为在境内很难找到,能发现的仅仅是一个网站。谢谢。

  Michele Bullock:第一点,牌照是基于在澳大利亚的活动发放的,如果他们做的事情是违法中国法律的,肯定首先要跟我们联系,并且向我们表达你的关切。一般来讲,在澳大利亚有业务,我们才会颁牌照。如果在澳大利亚拿牌照,离岸进行经营,这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罕见的情况。他们要展现在澳大利亚本土是有业务的,然后申请牌照。拿到牌照以后,业务如果违反了中国法律,请和澳大利亚监管部门联系。

  Sopnendu Mohanty:我的答案是类似的。首先,拿牌照的企业必须符合新加坡的相关法律法规。如果有违规行为,比如有不良做法,或是违反了中国的法律法规,无论他有没有相关的牌照,都要通知我们,引起我们的关注。很难想象如果中国是禁止某种业务的,他们在新加坡开个公司或网站,在中国推销他们的服务,有具体的案例的话,也请与我分享。谢谢。

  王信:Bullock女士提到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科技的态度,需要在鼓励创新、保持稳定和安全之间做好平衡,核心是金融消费者保护。对此我完全同意。当然,各国情况不太一样,央行和金融监管部门除了保护消费者金融权益这一重要方面以外,也可能借助金融科技,实现其它方面的目标。以央行数字货币为例,如果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实物现金的使用,会大大降低实物现金生产、流通、回收等环节耗费的大量社会成本。同时,央行数字货币比目前各种非现金支付涉及的商业银行的货币信用度更高,如果央行数字货币得到广泛使用,对进一步提高支付的安全性是有利的。央行数字货币的使用还可能更便捷、高效,因为其作为现金,支付即清算,无需再通过银行进行清算,相应的成本也比较低。   

  Sopnendu Mohanty:我想借此机会澄清一下,金融科技还是有定义上的混淆,事实上有两类金融科技。目前全球80%的金融科技都是提供自动化的金融解决方案,就是在已有的金融服务上增加了一个自动化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原有的解决方案,前台、中台、后台已经非常完整了,加一个自动化在里面。剩下20%提供的金融服务不是传统的金融服务,非传统的金融科技是传统的监管之前没有覆盖到的,必须符合监管要求。所以,大家首先要搞清楚金融科技这个词,如果提供的金融服务是受监管的业务,就必须按监管规则来,没有任何例外情况。

  Conan French:我也补充一下。如果我们看央行数字货币,用传统的框架管理数字货币,可能并不管用。比如产品的设计或是协议的设计等等。这方面我们都需要制定全球标准、全球原则,才能适应无国界的数字产品。如果还是想用传统的货币管理办法管理数字货币,可能还是会有一些问题。需要在全球有更透彻的尤其是关于协议和框架合作方面的探讨。

  提问:请问Sopnendu Mohanty先生,您在上午和今天圆桌讨论中都提到了KYC,新加坡似乎正在建立一个KYC的金融机构间的共享平台。这些共享平台涉及到哪些金融机构?采用的是什么样的金融科技?目前进展到了什么程度?谢谢。

  Sopnendu Mohanty:KYC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个人的,一个是企业的。今天在新加坡,个人KYC已经完成了,我们有个MyInfo平台,是新加坡的一个公共数据平台,有许多数据点,由政府运营,这个数据是获得公民同意的,银行可以直接使用。如果在新加坡开一个银行帐户,去银行网站,说想用MyInfo打开账户,打开账户后,马上就会出现你的数字身份信息。银行如果需要调取数据,个人要点“同意授权”,然后就可以跳转到银行的界面,直接开户,就不用去柜台了。目前新加坡70%的人口都可以使用这个数据库,剩下30%在接下来几个月也会完全开放,也就是个人KYC方面的进展非常迅速。比较复杂的是企业KYC。因为企业所有者来自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股东,复杂度会高很多。所以对政府来讲,如果提供一个公共基础设施,可能非常复杂。要做企业KYC,必须得是银行间结合起来做这件事,把他们的基础设施共享。然后银行看企业客户的数据是不是共享。今天我们正在做概念验证,如果概念验证通过,就会进入一个圆形的测试。但最终还是要靠银行间携手做这件事。它是一个中央的架构,企业使用开放的API。

  另外一个实验也正在做,就是DLT的一个平台,共享企业KYC,也是一个概念验证的阶段,后面我们看到底采用哪个技术。

  Conan French:IIF现在也非常关注这方面的解决方案。一个挑战是,市场上彼此服务的可靠性,就是依赖第三方提供的KYC服务,这些数据的可靠性到底怎样?准确性如何?我们非常激动听到新加坡这方面的一些进展,包括加密技术,希望随着时间推移,能看到更好的解决方案。这样的基础设施对监管部门,对银行来讲,都是大有益处的。

  Sopnendu Mohanty:补充一点。我们希望随着时间的发展,实现KYC跨境的互相验证。如果澳大利亚有授信的EKYC,新加坡也有可靠的EKYC,这个时候可以互相开户,或到海外开一个证券或银行账户,就不需要那么复杂,比如要跑到国外去开账户。当然,这肯定是一个长期的计划,要做很多流程验证或是政策选择。但至少这是一个长远的方向。最终如果能实现这点是最好,可以防止洗钱或是其他的问题。

  Conan French:在世界上,还有一些银行在很多国家都有业务,不同的分支机构之间数据分享都有一些问题。如果我们能实现数据的完全融通,从执法、反洗钱的角度,也是非常有益的。所以,我们还是需要在数据、政策方面进一步改进,从而让银行可以更好地分享他们的数据。

   提问:请问王信局长,刚才提到有可能数字货币应用会有替代现金的功能。昨天我们也讨论了法定数字货币的定价问题,这其中有个普惠问题,“普惠”英文的意思就是“一个都不能少”,有些人对数字经济的能力(数商)不足,法定数字货币适合数商比较高的人,但还有一些人数商比较低,那么是不是还要用原来的货币,比如人民币现金?到时候如果出现了数字货币,是不是两者会共存?它们是1:1的汇率,同时有些监管的好处、坏处,发行成本比较低。到时候会不会由于数字价值不一样,导致两种货币可能会有点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两种货币之间有价格的不同。当然还涉及到汇率的问题。

  王信:我说的央行数字货币替代实物现金,主要指央行数字货币多用于零售、小额支付,是对M0而不是对M1、M2的替代,并不是说实物现金很快就会消失,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中国幅员辽阔,目前很多地区、很多人群仍习惯于使用实物现金,我们鼓励各种支付方式的发展,但强调要尊重消费者在支付方式上的选择权,其中当然包括作为法定货币的现金。目前已出现商家里明明有人却拒收现金的情况,这会影响法定货币的正常流通,对此要加以打击。

  实物现金和法定数字货币既然都是中央银行发行,它们显然完全等价,不可能有两个价格。

  提问:拒收现金是不是非法?不收现金就是强迫人必须有一个在线的工具,是不是对弱势人群的一种歧视?

  王信:在有些地方,明明有条件有人力,但商家就不收现金。这不利于现金的正常流通。有些人群,如老人不习惯非现金支付方式,我们一定要维护各种人群对各种支付工具的选择权。

  Sopnendu Mohanty:我想问一下王先生,数字货币转账非常便宜甚至免费。现在行业里有很多零费用的支付手段,这跟法定货币有什么不同?大额支付现在效率还比较低,银行可以使用现金或是用银行之间的货币进行转换,但对零售支付不是这样。您的看法是怎样的?

  王信:国际上很多人讨论央行数字货币(CBDC)应该用于零售支付还是批发支付,有的央行在考虑利用CBDC改善批发支付。在中国,将CBDC用于零售支付可能更合理。CBDC是央行发行的,是国家信用,而非现金支付涉及的电子货币只是商业银行信用,用CBDC支付更安全。从这个角度来说,CBDC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Michele Bullock:我们和新加坡也是差不多的。

  Conan French:我想再提一下对CBDC的看法。加密和数字货币不断产生,加密的资产,现在只是分离和取代,可能这种办法对消费者而言没有太大改善,因为今天的系统已经非常高效了,但对批发来说可能比较有用。央行发行数字货币,我觉得眼光应该长远一些。未来在分布式的经济体系中,会有越来越多的数据、数据所有权以及价值,如果看未来这种市场的发展,可能更加能了解到法定数字货币或加密货币在未来的重要性和价值。

  随着更多虚拟经济出现,我们创造的数字资产,不管是内容还是影像,数字货币对将来的这种形态可能更有作用。

  提问:请问Sopnendu Mohanty先生,中国政府关闭了ICO,很多人希望到新加坡去做ICO。MAS对ICO的监管框架是怎样的?

  Sopnendu Mohanty:不能说所有公司都去新加坡ICO了,这并不对。可能你误解了。我们看待数字货币有三点:第一,它没有作为一个支付手段存在,在价值链里它只是一种交换工具。第二,公用性的代币,比如算法的代币其他的一些公用性的代币。第三,安全性的代币。在新加坡对第三块非常清晰,就是要满足对安全性的要求。最近我们刚刚对一个违法的公司进行了惩罚。对于第二块我们还没有做很大的监管,除非消费者保护和AML,这也涉及到监管方面的互通有无。我们有和其他的监管者一起交换信息,检查是否代币有进行交换,这个更多的是从法律框架来的,特别是代币、隐私方面的考虑。如果涉及到第三块,肯定是非常严重的,要监管,对第二块来说还是比较小的监管,如果要发行ICO产品,就必须符合我们的监管。否则我们会撤销它的权力。

  管涛:金融科技很重要一个优势,就是大数据处理、降低信息不对称,获得金融市场的准入机会。欧盟发布了对一般数据保护的一个规定。不知道在座各位专家有没有评估过?对金融科技的发展,会带来什么影响?在座的企业,有没有这方面的考虑?跟大家做个分享,如果有这个业务,你们有没有研究过?

  Conan French:我们的目标还是要推动更多的竞争。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支付工具,这里面也涉及到很多的消费者的隐私、账户,很多第三方的支付可以使用了。但是里面的挑战,GDPR(《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这样一个单独的监管者,它们在欧盟设立,对实体进行监管。银行,会通过API开放个人信息。但如果没有更好的数码网络安全性来管理、保护这些数据,这个数据就会被篡改、泄露,实行业务银行就要负责任了,这是一个案例。

  非常有趣的,一是推动这个行业的竞争性,二是在设计的时候,更多是针对初创企业。因为要建立一种全球的生态体系。欧盟5年前已经开始了,现在有点不同,但是我们也知道,在欧盟也要把5年前设计的这个法案和最新的法案结合在一起,希望他们可以做得非常好,能够改善隐私,或者是数据安全方面、网络方面的法案,能够更好维护新参与者的权益,这是促进行业公平的一个很好案例。对参与者来说,是建立公平的竞技场,我们也有很大的企业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持有更多的信息。但是在现实情况下,他们可能在监管方面要加强。

  Sopnendu Mohanty:我对于GDPR的观点是,放到基础设施的框架来说,数据非常重要。我认为初衷非常好,应该要有非常清晰的界定,这个数据是谁的?获取数据怎么样?获取数据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对我们来说非常复杂。有些人获取数据的时候,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当你把信息给到金融机构,你获取的时候,需要知情人同意、消费者同意。涉及到这些数据有银行或者是金融科技公司,需要在不同金融机构、科技公司之间传递,必须要有消费者的知情同意,如果不行你就不能传递这些数据。你要知道,消费者有权利知道这些数据在哪些机构间进行传递。如果要提取数据,相关的要求又是怎样的?这对消费者来说是非常复杂的过程。所以我个人认为,目前的技术架构还不足以满足GDPR的预期。

  Conan French:这对欧洲监管也是有困难的。数据的监管很重要,尤其是跨国方面的协调,特别是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我数据在跨经济体之间的流动非常关键,我们不能用比较限制或者是既往的方式来看,更多的监管者是需要高屋建瓴的来看数据保护、隐私保护。这样的知情同意架构非常重要,不仅是传统行业当中,而且是跨不同行业、跨不同的经济体。

  Michele Bullock:我上午演讲当中提到了,澳大利亚要开放数据架构。虽然我们走得比较慢,但也有一个后发者的优势。我们跟随别的监管者走,吸取他们的教训。这里面也涉及到消费者数据的权利,涉及到监管者之间的竞争。就像刚才您所提到的,不仅是金融数据,还有消费者其它的数据。我们会考虑建立数据的标准,能够应用于数据的分享、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等等。

  欧洲在这方面走得比较前面,他们要实行的新监管,确定要有一个可靠的基础设施。数据在金融机构之间分享时,和某些小数量的产品相关,这是第一步。之后,如果比较强劲,可以在金融行业整体铺开甚至是扩展到非金融行业,这个框架的可靠度非常重要。因为你要确定人们有分享的动力。不只是说发出数据的一方,还有收到数据的一方,以及个人消费者之间的动力。我们都知道,在数码世界,还有IT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安全性是取决于整个系统的最短板。央行、银行的处理非常好,但如果他们传递给其它的机构,但其它机构的整个系统非常弱,有可能泄露,这就是系统当中最弱的一环。所以这方面的可靠性非常重要。

  孙天琦:我之前在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工作,回忆当时我们受理的投诉案例,当中非常典型的就是个人信息的泄露。个人信息保护是行为监管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目前我国整个行为监管相对不足。监管和研究,更多关注金融交易的供给侧金融机构,对需求侧的关注、保护研究比较少,这也是下一步我们需要强化的方面。

  管涛:这个环节五位专家的发言非常精彩,和大家的讨论也非常充分,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专家的发言表示感谢。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杨群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