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ele Bullock:金融科技鼓励创新 但不能免于监管

Michele Bullock:金融科技鼓励创新 但不能免于监管
2018年07月09日 15:43 新浪财经

【Pick中国好银行,你为谁打Call?】“2018(第六届)银行综合评选”正式拉开帷幕,作为#2018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 的重头戏,本年度评选设置了五大类奖项,网友可通过PC端或者手机端为喜爱的银行投票。【在线投票】

SFI特邀嘉宾、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助理主席Michele BullockSFI特邀嘉宾、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助理主席Michele Bullock

  新浪财经讯 “第五届金融科技外滩峰会”于2018年7月7日-8日在沪召开,SFI特邀嘉宾、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助理主席Michele Bullock在“专题讨论四:全球金融科技监管新趋势”中发言。

  以下是发言全文:

  Michele Bullock:非常感谢,利用五分钟的时间稍微讲一下我刚才演讲当中涉及到的话题。更多讲一下监管当局如何平衡创新和安全这两个方面的需求。

  看一下世界各国,我所熟悉的这些监管当局,包括澳大利亚、中国,大体而言这些监管当局还是愿意鼓励金融科技创新的,同时也都注意到有安全性方面的重大问题。这个领域不是没有监管的。创新可以在恰当的监管之下萌芽、发展。之前的讨论中我们多次听到“沙盒”。其实,新加坡有好几个沙盒,有监管沙盒、产业沙盒。实际上产业沙盒是更常见的东西,世界很多国家都有。不是说没有监管,而是说在一个有限的环境当中做一些概念的验证,以便能够把业务模式做出来,应该说不是“无监管”,而是在“轻监管”的模式下把业务做出来。监管的目的是在于保护客户,所以很多沙盒都是由消费者保护协会、证监会这样的机构创建。主要关心点就是要保护消费者免受欺诈,不希望消费者突然有一天发现他的储蓄不见了,都是一个保护的问题。

  金融科技监管方面还有一个大话题,也就是投资人的保护。之前也提到ICO,ICO是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小企业做的一种创新,有点类似于股本融资的手段,他需要资金,因此利用科技来募资。监管者必须注意这个现象,因为有些就是欺诈,监管者必须积极主动的监管,保证投资人和消费者都可以得到保护。这是一个有趣的对比,因为金融机构方面,多数监管的目的是要保证金融机构的稳定性,是一种谨慎监督,要保证金融机构不会倒闭,把大家的钱拿走。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金融科技公司,如果发展到足够大的规模,也会引起类似的问题。

  刚才有同事讲到了国际管辖的问题,每个地区的做法不一样。一些大型经济体做了大量的努力,尽量使各个国家、各个经济体的法规可以趋同。未来金融科技是否也会有这样的趋势?各国当局越来越意识到金融科技加大监管的重要性。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监管必须是以功能为基础,在之前的一个场次也提到过,哪怕不是叫做“银行”,但只要从事金融中介业务,应该也是作为金融中介加以监管。需要有立法、法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避免把监管要求和机构类型挂钩,我觉得不是看机构的类型,而是看它开展什么活动、带来什么风险,带给社会什么影响,从这些功能方面加以监管,而不是看机构的性质。

  演讲当中我提到了合作与竞争,合作驱动成本下降、效率提升。但是支付领域当中,合作尤为重要。一方面是需要合作制定标准,与此同时我们可能也需要开展合作,提供一些公共的基础设施,让各方都可以介入。新加坡就有这样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政府搭建的KYC平台,是公共基础设施,可以让各机构了解客户。消保、投保方面,要给予功能、原则,要考虑在哪些方面开展合作。

  管涛:主要是三点:一是金融科技要鼓励创新,但不能免于监管;二是要加强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保护,实现功能监管;三是鼓励竞争,也要鼓励合作。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杨群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