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行业回放:2006年中国银行业十大事件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2日 15:14 北京联合经研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一、银行业之政策环境趋紧 新闻回放: 2006年,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投资和货币信贷增长过快等问题,央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密切监测经济、金融运行态势,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开展了以控制流动性为主要目标的紧缩式调控,通过两次加息和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有效地确保了金融的平稳运行。 2006年初,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的通知。 2006年4月24日起银监会发布施行《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相关监管指引》。 根据2006年10月31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决定》,银监会修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2006年12月11日银监会正式施行《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 2006年10月31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修正案,修改后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赋予银行业监管机构在依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检查时,有对与涉嫌违法事项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的权力。 袁飏点评: 由于我国银行业市场化的大力推进,正处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与监管转型的关键时期,因此,不仅政府“父爱”的关照越来越少,反而凸显出来政策环境的严厉气息和政策走向的不确定。银行业很是被动与无奈,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彩虹总在风雨后”的宏观调控时机。在紧缺经济条件下,银行业养成了贷长、贷大、贷垄断的工作模式。但时至今日,这种模式的风险越来越大。一方面,被稀缺引发的所谓经济“亮点”不仅越来越少,而且招致越来越多的监督,已经不再是银行利益必然保证。例如曾经被力捧的教育贷款、公路贷款之类。另一方面,原来官民一体、政企不分的格局早已打破,经济发展成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博奕之地。风风火火的经济随时面临被“宏观调控”的可能。特别要命的是,由于处在探索阶段,这些措施并不都能事先给予规划、指导和预警,往往出现在“势成骑虎”的当口。盲目跟风的银行业只能徒唤奈何。 第二,“东边下雨西边晴” 的宏观调控对象。由于利益集团的不断形成与壮大,其对政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些顺理成章的事情,有时却遥遥无期地搁置。比如一些热销商品的价格问题,比如某些亏损或非亏损行业的高收入问题,比如审计与环保问题等。这种情形,容易产生老实人吃亏的局面,无奈之余只有与之共同实施了。一旦被调控,又有苦说不出。 第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货币政策。由于时机敏感、环境复杂、目标分散、脱离实际和利益集团干扰等原因,央行在加息问题上顾虑重重、犹豫不决、拖泥带水,不仅没有能很好地解决经济问题,反而被媒体指认引致银行业冒险违规。无功而返、甚至有些适得其反的货币政策,浪费了银行业的宝贵时间,加大了银行业的经营成本。 第四,“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资本约束。银行业在资本约束实施之后,不仅准备不足,没有充分、及时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反而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那些“临时”措施上。 在这种气氛下,资本约束引发的银行业经营战略转型,失去了宝贵时间。“西宁会议”的草草收场就是一个例证。 第五,“屋漏偏遭连天雨”的脱媒政策。为了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减轻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压力,政府采取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的政策。银行的传统主力客户——大型国有企业纷纷上市,随之,他们不仅贷款需要下降,反而自有资金多得找不到项目,有的还要投入金融、银行行业,使得外压很大的银行业内部膨胀力量加剧,经营压力急剧上升。 第六,“除却巫山不是雨”的竞争回避政策。为了保护国内银行,有关方面规定,入股中资银行的外资银行,其主要业务不能与中资银行有竞争关系。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些没有竞争关系的企业,互相学习(目前主要是向外资银行学习)的短期必要性也就没有了,外资银行或者传授他们擅长、我们暂时用不上的“屠龙术”,或者传授他们一直以来都不擅长的一些“技术”。看来,要提高引进、学习的效率,还需要拓宽学习的途径。 第七,“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市场主体政策。出于各方面的综合考虑,市场准入大幅开放,各种新的主体蓬勃发展。对外开放、邮政储蓄银行成立、政策性银行改革、农信社转型、城市商业银行重组和混业经营等等,使得市场总量、结构、比例和强度充满变数,经营方式面临考验,经营策略难以确定。 第八,“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混业监管政策。为了改良经营,银行业热衷于混业经营。但是,却没有完全做好适应混业监管的准备。混业经营很容易违规,混业监管时常发生,混业经营的成本比预想的要高。当然,这都是为了银行业好。 应当说,这些政策大都有其积极的一面。希望银行业能趋利避害。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