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行业回放:2006年中国银行业十大事件(10)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2日 15:14 北京联合经研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十、银行业之银行业转业

  新闻回放:

  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格局正在经历更加深刻的变化。为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加快创新步伐,有效防范创新风险,促进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活动持续健康发展,2006年12月6日,中国银监会在总结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监管实践经验、借鉴部分境外监管机构成熟做法的基础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以下简称指引)。

  袁飏点评:

  一段时期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缓慢、品种单一,银行业一业独大。日本十年萧条、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大家对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的发展甚为担忧,遂逐渐形成以下共识:在资本市场上,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减少企业对银行业的依赖度;在银行业内部,要大力发展非利差业务,以舒缓企业高资产负债率、银行高不良资产率的不利局面。从此,银行业走上了加强

零售业务、中间业务、国际业务和中小企业业务的道路。

  不过,这个方向的进度没有想象的那么快。没办法,另辟蹊径——上市。上市就要公布报表,公布报表就得自己排雷——主要是排利差业务的雷,排雷后利差业务的比重迅速下降。当然,谁都没有对此欢欣鼓舞。即使被记者追问,银行也只是轻描淡写,恨不能赶紧进入下一个问题。因为大家很清楚,这个比例还得扳回去。因为利差业务少了不行,因为中小企业危险、中间业务麻烦、而零售业务赔钱。所以,即使上了市,银行拉利差业务小车还是不倒只管推。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创新去吧。

  可惜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为了配合“新巴塞尔”协议,政府加强了资本约束。原来粗放经营的走到了尽头。现在,银行有三件事干:扩大资本、优化利差业务内部结构和发展非利差业务。其中,融资不能是日常工作,优化结构不是简单工作,只有非利差业务至少可以先造造声势。于是各家银行纷纷表态:转型-创新!对利差业务则是大量反思与批评。这引起了不仅是局外人、甚至连银行内部利差业务部门工作人员的不理解。难道银行要转业?外国银行的在华业务也许可以局限于非利差业务,中国的银行至于的吗?

  其实,其中另有隐情。因为,在战略转型过程中,两为难为、三化弱化。大家一时间还不能准确地进行市场度量、客户分析,故不能“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同时,垂直化局限于汇报还没有完全覆盖到管理,扁平化刚进行到了预备阶段-椭圆化,短期内效果刚好相反,由于倒垂直化等原因,集约化无从谈起。这样,不由得产生了畏难情绪,这种情绪进一步加重了对利差业务引致不良资产的批评。加上以前找“亮点”的习惯,所以对“创新”的热情就迅速高涨,这属于转型型创新。有理由相信,随着创新工作的推进,困难的不断出现,人们的态度又会发生变化。其中,小企业贷款就已经初现端倪。

  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格局正在经历更加深刻的变化。为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加快创新步伐,有效防范创新风险,促进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活动持续健康发展,金融创新是提升银行

竞争力的必然要求。要进行金融创新,首先就要在机制上进行创新,进行流程的再造;其次要挖掘客户需求,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再次在创新的过程中要加强风险防控能力;另外需要建立自己的创新队伍,构建情报平台和知识平台。金融创新必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其永远走在征途中。

  (本文由北京联合经研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中国银行业网”(http://www.cbanki.com/)提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