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东:金融科技创新应该提升效率和风险防控能力

郭晓东:金融科技创新应该提升效率和风险防控能力
2018年08月23日 17:49 新浪财经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新浪财经讯 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18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于8月23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未来银行之路:固本与攻坚”,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云支付中心总经理助理郭晓东出席并演讲。

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云支付中心总经理助理郭晓东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云支付中心总经理助理郭晓东

  郭晓东表示:

  1、对于银行金融领域的科技创新不是为了技术创新而做创新,目标应该明确,仍然是提升银行传统业务的效率,创新银行业的新的业务场景,提高银行业的风险防控能力。

  2、技术赋能的手段应该是开放合作,拿来主义,越快越好。落实方式应该是合作共赢,当然现在这个局面,无合作不创新。

  以下为演讲全文:

  郭晓东:各位领导、各位银行业同仁大家好,刚才主持人说了我是什么专家,其实我不是专家,只不过在这个行当混迹了很多年。今天我是代替尚总监来的,那是正经的专家,但是他今天有紧急事情处理来不了,由我来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因为我们机构的特殊情况可能和在座银行业的各个兄弟银行不一样,我们的身份有点特殊,同时我们这个机构也不面对终端客户,我们只面对我们机构,刚才听主持人介绍,在座的有成都农商行的,成都农商行就是我们的客户也是我们的老板,所以我的观点可能和各个银行的同仁有点差异,如果有哪点分享观点是不对的,是我个人观点,不代表我们中心的观点。

  现在介绍一下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特别感谢主持人没有念错名字,因为好多人都是念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我们单位成立于2006年是人民银行批复成立的几个清算中心之一,批复成立的人民银行清算中中心,第二是我们,第三是城商行资金清算中心。我们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主要的职责就是给农商行、城商行等等做资金清算,第二是提供技术服务的输出。第三是配合这些机构对接合作单位。

  对于清算业务,我们中心已经接触了全国除了西藏和香港之外的所有的农商和城商行所有的法人网点,这个法人机构大概有2300多个,网点有八万多个,成员单位可以通过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做跨行的业务,对于技术输出,我们中心向成员单位提供了网银、微信银行、电票平台、缴费平台、门户网站、智能客服等等很多共享平台,大家可能有点不理解什么叫共享平台,其实有点类似于托管,只不过我们这个平台它和托管还不完全一样,我们都是资源共享、业务共享等等,用共享的模式做的。

  对外一点对接的合作,我们中心建立了向各个成员单位提供汇聚对接其他合作机构的模式,多家成员单位可以通过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实现与其他机构的对接,降低了它的实施成本,提高了合作话语权。

  举个例子,各个银行在前些年也做了,对接人民银行的ACS系统,中央会计核算系统,当初人民银行建了这个系统要求大家对接的时候大概2015年,人民银行大概花一年时间接了146个法人,看到我们机构两千多个法人脑袋有点大,他说你们中心帮助我们对接吧,我们就把2300多个法人机构汇聚起来一点对接了人民银行的ACS系统,用这个方式来降低合作单位的工作复杂度和我们成员机构的工作复杂度,这是我们的工作。同时我们也对接了上海高交所、人民银行超网、微信、支付宝、网联、银联等等机构,都是带我们成员机构一点对接的,当然有些成员机构没有通过我们,大多数是通过我们对接的。

  这种对接方式能够提高成员单位的话语权,举个例子,我们在代理第三方机构的时候,有些成员机构自己谈,谈完之后,对接完以后不仅没有获取对接业务的收益,因为对接业务还要付出一些成本,但我们汇聚了成员机构一块谈的时候不仅把成本免掉了还获取了一些收益,这就是扩大话语权的做法。这是我们中心简单的情况介绍。

  介绍到这儿大家就明白了,我们客户不像刚才那些兄弟行或者行业巨头,它是可以面对最终客户,我们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不面对最终客户,我后面分享的观点可能是出于我们中心特殊的角度的感受,当然我不是做技术的,我是云支付中心,当然云这个概念非常高大上,说白了跟银行电子银行或者互金部门差不多的部门。

  今天的主题是“科技赋能金融新挑战”,讨论这个话题,我觉得我们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就是跟班儿,刚才有其他几个行的,做的肯定比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好的多,但是我们拥有巨大的市场,因为农信机构覆盖的是城乡,乡镇、农村。城市里边大家没有感觉,只要到农村地区或者到县城,我们的网点非常多,客户非常多,而且客户跟我们机构绑的特别死,但是我们的金融科技的确不是很坚定,有着巨大的欠缺,主要原因就是起步晚,技术人员储备不足,目前成员机构还仅仅刚把核心换掉,有的换掉一两年,有的比较早,当然这个发展是不平衡的,我们的成员机构,像东南沿海这些成员机构、农商行他们是起步比较早做的比较好,但是中西部的成员机构,中西部的农商行、农信社它的技术力量非常的薄弱。

  这些对于新的科技技术应对不积极,因为这些欠缺,有效的技术迭代实现显然是很困难的,所以大部分成员机构尤其是中西部的成员机构在部分需要科技投入比较强的技术革新、平台应用上面都依赖于我们这家中心,就是刚才给大家介绍的那些平台。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对金融技术的追赶,这是现在农村金融机构的现状。

  当然我们这个机构非常庞大,工行同事介绍的时候大家在底下都认为工行是宇宙第一大行,但是看怎么算,我们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如果不给它看成分立的法人看成一个整体,我们的网点覆盖包括客户数量是超过工行的,但是我们的法人是分散的,所以我们在统计的时候从来没有合起来统计过。我们一共2300多个法人,说白了就是2300多个小银行,基本上一个县一个,这个局面对金融革新来说很困难,因为各自要建自己那么小体量的小法人,要建自己的平台,要做自己的业务。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有些合作公司最喜欢这种局面,因为它的客户多了。我们统计过一次,我们的成员机构光核心系统大概就有50多套,这还统计的不全面,基本上每个省一套,再加上各个城商行自己再做一套,光这个系统就做了很多,所以它的重复投入是非常巨大的。它再分散出精力和成本追赶新的科技就比较困难了,因为要提升自己的科技能力、要不有人、要不有钱,这两个因素都不可缺,但是我们机构在招人的时候很尴尬,只要挂农字头大家都不愿意来,甚至我们的待遇都比别的银行强,大家也不愿意来,这是非常尴尬的现状,非常不乐观。

  背负这个现状要面临新的金融科技的不断创新,显然要有新的思路,我站在中心的角度也做了思考,原先对金融创新的思考是这样的,研究新的技术、研究新的业务场景、建设新的平台,投产运行应用推广等等这样做,现在很多银行也是这个做法,体量大的银行可以这么干,体量小的银行怎么办?体量小的银行显然这么做是非常尴尬的,效率也是比较低的,所以我们农信机构的经验,个人觉得银行金融创新要遵循几个原则:1、拿来主义、借助外力。2、合作取暖,抱团创新。

  拿来主义科技引领发展有时偏颇,银行业不仅是科技引领仍然需要业务引领,银行科技在本质上是提高效率创新场景降低风险,最终体现的旧的业务效率有提高和新的业务场景建立,而业务引领是业务需要发展原有业务存在低效率的点提供给科技解决,再发展一些新的场景模式由科技落实,所以科技和业务是相融合或者说是统一的,不是单一的角色引领,因为我不是技术口的,这是我的观点。这方面的工作也不一定是我们银行自己做,这些技术上的工作,之自己实现新的场景和业务模式,我觉得这尤其在农合机构矛盾是比较突出的,我们的想法是拿来主义,新的业务、新的模式、新的场景,我们有现成的场景和服务,无论是技术厂商、第三方或者是厂商的,只要合规的情况下都采取拿来模式,双方均衡一下利益应用它,而不是自己再建起来,而没有必要看到一个新的东西自己创造自己运维。只有造一个显然不可行,我们只能拿过来用。

  另外一个例子是我们中心现在给很多成员机构做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网贷、电子发票、大数据征信,其中就有在讨论的一些合作和交流,我们在找第三方合作,合作以后提供成员服务,如果自己落实耗时耗力,成熟的东西拿来使用对于中小银行尤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是非常重要的方式。

  2、面对新的金融科技要爆发合作,银行的法人结构是分散的,各个银行有各个银行的业务,搞新的创新,即使工行也是在工行覆盖的领域搞,而不像一些独角兽可以在全球左右江湖,我们跟一个垄断企业交流的时候人家是这么讲的,这个尴尬在农信机构非常突出,所以农信机构抱团取暖的意愿是强烈的,在第三方合作方面尤其明显,比如第三方手续费上,我们抱团去谈就能把很大的利益谈下来,单个谈就很困难。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银行和独角兽不一样,银行法人机构有四五千个,不像有些行业全国就两家,基本上形成垄断了,银行之间竞争也是白热化的,所以在部分可能的情况下实现科技共享,尤其我们跟工行也在谈融e购,我们跟工行已经谈了很长时间了,但是落实有点慢,怎么把融e购和电商服务融合起来,这是我们在谈的事情。实现科技共享、合作共赢的必要性。

  另外再说所谓的新技术,从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我具体的讲不了新技术,因为我不是干这个的,但是越新的技术越需要数据技术支撑,一个机构是不是都能承担这些东西呢?比如人工智能和风控,一个银行如果不跟其他行业合作,是不是真的有足够的数据实现这个,还有所谓的区块链,一个机构是不是把区块链的概念引入到业务里面是不是真的能落地?我会前跟主持人沟通的时候我是比较悲观的,自己一个银行搞这个东西。因为我参加了一些区块链的培训,越参加越觉得一个机构搞这些东西是非常困难的,最好的契机就是看什么契机之下有那么一个机构做引领,我们银行之间是存在竞争的,大家在保护自己利益的前提下能不能达成一个合作,由什么机构引领,以什么模式合作,这是一个很关键的也是需要尽快落实的问题,否则等各行业巨头再次在技术上赶着超前了,银行就更别扭了,谈技术赋能就更完了。

  总结一下我的观点,当然观点不一定对:1、对于银行金融领域的科技创新不是为了技术创新而做创新,目标应该明确,仍然是提升银行传统业务的效率,创新银行业的新的业务场景,提高银行业的风险防控能力。2、技术赋能的手段应该是开放合作,拿来主义,越快越好。落实方式应该是合作共赢,当然现在这个局面,我个人感觉无合作不创新。

  我的分享就是这么多,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吴化章

郭晓东 农信 机构 成员 对接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