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中国一定要走出自己的养老模式

李玲:中国一定要走出自己的养老模式
2018年11月03日 17:06 新浪财经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世界银行中国医疗卫生改革专家顾问李玲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世界银行中国医疗卫生改革专家顾问李玲

  新浪财经讯 “第27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于2018年11月3日-5日在北京举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世界银行中国医疗卫生改革专家顾问李玲出席并演讲。

  李玲表示,中国一定要走出自己的养老模式。“我们的挑战巨大,因为我们毕竟是中等收入国家,我们有高端的需求,但其实中国大量的老年人都是在农村”。

  在她看来,中国式养老不能简单学习国外。因为国外主要是机构养老,但中国有“孝道”文化,与西方国家并不相同。“这几年,各地建了很多养老院,但是床位都是空置的,就是要对中国国情有一部分了解,因为最舒服的地方一定是家”。

  以下为演讲摘编:

  李玲: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来参加这个会。

  我很少有机会参加这样的官产学恳谈会,在座今天和我一起听的各位都有共同感受,我们生逢一个伟大的时代,非常幸运,更幸运的是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作为中国人,中国人今天是最幸运的,今天中国人活的是最有滋有味,最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人。

  在座很多企业家,今天作为中国的企业家大家又是最幸运的一群人,因为民族的复兴,中国的富强,要靠企业家当先锋去冲,而今天在中国大地上正在发生着一切,给你们创造了最好的机会。

  刚刚习总书记跟民营企业座谈,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有这样的事发生,当企业家发生困难的时候,最高领导可以亲自去座谈,国家的优惠政策纷至而来。中国正在创造着奇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的政府,我们的企业,我们的资本有效融合在一起,不断解决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断推动中国往前。我们正在创造一个奇迹,14亿人口的中国往现代化的路上奔,往美好生活上奔。

  我今天的题目是人口老龄化,我们在往前走,生逢伟大的时代,但是我们也面临非常大的挑战。这个挑战就是中国正快速地老龄化,人类社会都在面临老龄化,但是中国的老龄化和其他国家老龄化不同在于什么?我们为富先老,西方国家的老龄化是工业化、城镇化,人均预期寿命增长是经过一百年缓慢增长的,所以他已经做好了比较好的养老制度、医疗制度,各方面社会设施已经完整。而我们还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我们是未富先老,而且我们的老年人口数现在是2亿多,美国全国也就3亿人口。

  我们是快速工业化,快速城镇化,再加上人口政策,计划生育政策,我们又是极大的人口基数,我们这个老龄化是来势凶猛。

  我们对比一下人老了以后最需要什么?老人最大的需求是健康,中国公共卫生做的非常好。2015年中国与收入组国家的死亡占比对比,我们的传染病死亡率世界最低,我们公共卫生做的非常好,但是非传染性疾病,就是慢性病,心脑血管病,癌症,中国的死亡率比较高,也就是我们健康的状态,疾病的负担是很重的。

  所以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最显著的特征,各个国家都面临这个问题,但是中国的挑战是巨大的。我想问一个问题,老龄化是成本还是收益?从今天组委会给我的题目,我们是希望怎么样把危转化为机,把成本怎么转化为机遇?

  老龄化首先是成本,刘所长讲到我们要减税,但是我们又面临这样老龄化,老人需要什么?养老金,所以我们看看世界上各个国家,日本深度老龄化的国家,他的老龄化加重政府财务负担,希腊、意大利、德国、法国等等都陷在养老负担中。而我们这么迅速的老龄化,我们现在的城镇老龄保险和农村老龄保险主要是政府财政在付的,职工医保是企业在付和个人付一点点,最大量的是城镇老龄保险和农村的老龄保险都是财政在付。

  如果我们减税,这个怎么办?老人老了以后要怎么办?老了一定就是折旧的,健康有损,就要修复健康,所以最大需求是医疗服务需求。全球数据都是,人老了以后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是一般人口的3到5倍,费用是3到5倍。对医疗需求加大,一定对医疗保障体系需求加大,中国11亿人的医保,就是新农合、城居保都是政府财政来承担。

  各位企业都是税收的贡献者,所以我们面临着要为企业降税,但同时我们看得到未来负担非常重。

  老年对医疗需求的增加是必然的,养老、医疗,这是各个国家的趋势,都是社会保障的制度。老龄人口医疗费用是年轻人医疗费用的3到5倍。还有学者研究,老龄化将导致老年人口相关的社会支出占GDP比重从2000年19%要上升到2050年近26%,老人的支出大部分是公共财政的支出。

  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医疗保障制度,这个制度的不同也就反映不同的老年人医疗费用是不一样的。规律性的是,65岁以前人均医疗费用不高,65岁以后医疗费用就高了。各个国家医疗制度是什么样的?美国比较市场化,但是65岁以后的老人就是政府买单看病,65岁之前你自己买商业保险,企业给你买商业保险,65岁以后政府买单看病。英国是免费医疗体制,就是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德国是社会医疗保险体系,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制度。制度决定命运,美国人在65岁之前和其他国家的人均医疗费用没有什么差距,但是65岁以后他的医疗费用就是陡然上升,因为政府买单。

  美国正在跟我们打贸易战,奥巴马搞医改,特朗普上台把医改废了,为什么?因为美国人均医疗费用近1万美元,在美国雇一个工人,你要花1万美元买医疗成本,但中国跟美国比我们的劳动力太便宜了。昂贵的医疗成本拖垮了美国,他的企业竞争力跟别的国家没法比。所以我们正在进行的医改和健康中国战略,就是要让人均终身医疗费用平缓,更多钱投入到生命早期,少得大病,健康生活。老了以后适可而止,修身养性,无疾而终,不要把他搁在病房里面,浑身插着管子,并不见得是健康的方式。所以好的制度是可以降低成本。

  人老了以后,养老、医疗要负担,这都是社会成本。收益呢?我们怎么来迎来老龄化的机遇呢?第一重新要定义老人,过去定义老人的时候,人均寿命35岁,新中国成立的时候,1945年平均寿命只有35,那时候定60岁退休,现在中国平均寿命是76.7岁。世界卫生组织定的60岁到70岁其实还是年轻的老年人,75岁至89岁以上是老年人,如果这么定义以后,老龄化给我们的机遇是什么?掘金优质的人力资源。我们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靠人口红利,我们现在要开发二次人口红利,60岁到74岁的年轻老年人,他们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社会资源充沛。我们现在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其实年轻人对社会一无所知,他创造不了太多,而年轻的老人恰恰是处于人生最好的阶段,没什么想法,也不要升官,也不要发财了,也不用谈恋爱结婚生孩子了,也没有家庭的压力了,过多的想法也没了。到了这个时期想真正为社会做点贡献,余生留下点什么。所以他们领着年轻人创业可能最佳的资源。

  我们如何来挖掘这个资源是未来的红利。各位企业家们,每个企业家都会知道现在最缺的是人才,这个人才是你们最可以用的人才。国家今年7月份财政部、教育部实施《银龄讲学计划实施方案》,把退休的老师、校长聘到农村讲学,国家财政给补贴,既然有银龄的老师就可以有银龄的医生、工程师、志愿者,这是优质的人才资源,应该用起来,这是未来人口老龄化的一个人口红利。

  国家正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这里特别提到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这是十九大报告的内容。所以养老产业也是一片蓝海,因为没有一个国家有我们这样的群体,我们现在就有2亿多老人,到2040年我们有近4亿,到2050年近5亿,这是一个超量的人群。

  中国其实老龄化,尤其城市老龄化是先富的群体,比如北京肯定有一套住房,只要有一套住房他就是千万富翁了。所以老年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在家抱孩子,现在的老年人满世界周游列国,都是中国的老年人,他们其实是有朝气,有活力,也有财力,这就是我们新经济的增长点,要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所以与老年健康生活相关联的所有产品和服务都是健康产业,医疗、健康管理、医药生产销售、医疗器械耗材设备,食品、保健品、养生服务、健康保险、养老保险,我们现在的产品都是普遍化了,其实老人的产品过去可能这个群体不多,所以不需要为这个群体服务,但是未来这个群体是个巨大的群体,他们的服装,他们的饮食,比如老人对视力的需求,牙齿的需求,听力的需求,出行的需求,包括合适老人的床、家具、日用品,其实就是为身边的设备,防止老人摔倒,便利老人这一套,那就是很大的产业空间。

  中国有这么大的老年群体,如果把老年人的需求,把老年人的数据搜集起来,开发符合老年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这就是一桶金矿,只有中国有这样的人群。

  养老地产,养老服务,有机构的照料中心,还有临时的日托,托老所,老年需要的设备和服务,各种辅助老年人的设备,比如他肌体衰老以后,需要一些器械辅助他正常生活,另外是信息化、智能化。未来独生子女不可能去关注老人,他们自己已经很累了。现在视频监控、可穿戴设备,各种感应的,会有一个智能化的东西去替你照看你的父母,万一摔倒了,可以马上通知你。

  还有健康服务新业态,养老产业也是需要融合,怎么促进健康、养老、旅游、智能化、互联网、健康休闲、食品,催生健康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老年人对健康的需求是最迫切的,这么好的日子得多过几年。需求会创造更多的供给,只要留心,有这个产品出来了,也会创造出需求。

  我们需要融合,需要打造养老产业链,应该打造健康产业集群,打造一批知名的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链,扶持一大批中小微企业配套发展。每个人可能专攻一点,但是能够组合起来。探索符合老龄特点的健身休闲综合服务体系。比如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应老年消费的休闲运动项目,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健身休闲示范区、健身休闲产业带。

  中国还有中国特色,就是中医药,打造健康产业新业态一定要大力发展中医药养老。其实衰老是人的生命不可逆的过程,不能把衰老当疾病治疗,而是应该多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就是减缓衰老,带病延年,中医药在养老方面的优势是比较大的。所以养老的社区,养身的小镇,健康一条龙,养老一条龙,需要集成。

  健康的老年人可以享受吃喝玩乐等一系列我们提供的服务和产品。75岁到89岁以及90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一部分人能力下降,需要照料。所以国内正在推的叫医养结合,这是中国特色的,全世界都没有医养结合,如何结合?医+养大于什么?是医代替养?还是养代替医?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是以养为主,医是一个辅助。

  根据不同的人,同时应该给他们有不同的需求。比如养老需求的分类,我们有不同的收入群体,有完全能自理的群体,有半自理的,有失能的,应该针对他的需求精准提供服务。服务类的养有非医疗的照料服务,有医疗的照料服务。医疗的照料服务也有两类,病了的,疾病的治疗,慢病的治疗康复,还有家庭照料,社区照料,机构照料,包括临终关怀。

  医和养的结合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谁来买单?是政府、是社会、是家庭,还有谁来满足?是政府来供给?还是社会来供给?一个谁来买单,一个谁来供给,这可能是在医养结合方面要区分清楚的。

  中国应该学习国外经验,包括日本、美国、欧洲国家他们都有长期照护险,这个险是为老年人定制的,可以分不同的菜单。我们国家现在在一些城市试点,也就是医养结合未来可能有一部分是财政买单,一部分是现在社保、医保买单,还有一部分是要探索商业医疗保险和国家设立新的险种,就是长期照护的试点。

  另外,我个人认为,中国的养老一定要走出中国模式,我们的挑战巨大,因为我们毕竟是中等收入国家,我们既有高端的需求,其实中国大量的老年人都是在农村。所以我们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的养老道路,中国式养老不要简单学国外。国外机构养老比较多,中国是有“孝道”文化的,我们这些年,各地建了很多养老院,但是床位都是空置的,就是要对中国国情有一部分了解,因为最舒服的地方一定是家。

  中国的社区和欧美国家的社区是不同的,欧美国家的社区基本上是自发的,中国是有居委会,农村有乡镇,是有一级组织的,所以他们社区功能是很强的。现在很多社区都有托老所,都有老人的食堂,三顿饭可以在那儿吃,企业怎么能嵌入到这里,还是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样的,养老模式一定也是政府、市场、资本怎么能够形成一个有机组合?

  中国在快速城镇化,不要忘了,中国城镇化多快,人口在农村有一大块,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的老社区、新社区有什么不同?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城市和农村的养老和医疗如何来融合?中国的人口规模和集聚程度有什么影响?国际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参考,但是我想中国这四十年能成功走出突围,走出中国自己的路,就是中国人的智慧,我们特别善于学习。我们一般都是先模仿别人,学别人,但是学着学着我们就超过老师了,我们就把他换了,把国外好的东西和中国本土市场、需求融合在一起,所以掘金未来老龄产业一定要创新符合中国人生活习惯的养老模式、养老产业。

  中国式养老,医疗是老人最大的需求。我们应该对应老人不同的需求,疾病的治疗、慢病的管理、看护、护理、关怀,给予合适的医和养。另外保健服务、家庭照料、社区照料、健康养生、文化、锻炼、娱乐、社交,中国老百姓自己已经探索出很多路。一般外宾们到中国来最喜欢看中国的广场上大妈跳的广场舞,因为早上公园里各种锻炼的人群,还有互助抱团养老,还有老有所为,夕阳红。

  中国近代落后是我们没有进入工业化,我们是个农业国家,而中国这些年的努力,就是在大踏步地赶上,我们正在快速工业化的路上。而我们又生逢一个好时代,最大的生产性的变革就是信息化、智能化。而中国拥有最大的人口,所以大数据、信息化、智能化对我们可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今天只有中国人拿着手机可以什么都搞定,所有的技术,包括芯都不是我们创造研发的,但是我们把它融合应用的非常好,我们在探索未来中国的养老产业信息化是非常大的支撑,大家想想,把老龄人口的数据整合起来可以开发出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所以信息化和大数据也给了我们很好的机会。

  除了在智能化、信息化方面,它既是对老年人有机会,同时对年轻人也是这样,今天在座的年轻人四十年后你就是老年人,面对中国如此大的养老压力,在座的各位你们应该从现在开始投资于你的健康,这样你才可以减少你孩子的负担,减少家庭的负担,减少企业、社会的负担,也减少国家的负担,这就是为国家做了贡献。

  所以在这方面,所谓健康智能化方面,中国有非常多的探索,中国人的智慧真的是非常深厚,这也就是中国能够不断地从困难中崛起,从危机中崛起。大家都知道IBM沃森系统,就是非洲机器人医生,他们已经投入了巨资,而且研发时间非常长。他们对应的是高精尖疑难杂症,但是这个病的人非常少,所以只是少数据,无论技术多高,水平多高,他对着煤矿挖不出金矿来,因为是个小数据,智能化要的是大数据。人工智能首先要有人工,要有人,要有大数据才行。

  我们的基层探索一直走在前面,山东一个县把所有人的信息都整合起来,一个普通农民一刷健康卡,既往病史都出来了,他们基于几千万的病案数据,开发了家庭医生。现在老百姓往大医院跑,原因是农村基层医生水平不高。他们现在的模式是一个农民在家门口找村医看病,一刷他的健康卡,他的所有信息都出来了,村医给他诊断,诊断完了以后,一按这个按纽机器人再看一遍,就是机器人作为辅助诊断,这样双保险。如果这个村医和机器人看的是一致的,那就开方抓药,健康管理。如果不一致,因为他的信息完全整合了,马上呼唤远程医疗,上一层的医生再做判断。

  这就是健康中国和养老的模式给全体人民提供放心、可靠、便捷的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健康,今天你们应该融入到这个体系,因为你的健康一直有人管着,你到75岁的时候你身体还很好,最终要打造全民终身健康保障,我们如果能依靠制度优势、人口规模优势、文化优势,打造一个价廉物美,效果又非常好的全民健康保障模式,我们就把老人昂贵的医疗成本省下来了。老人老了以后他很健康,还可以为社会做贡献,我们成功地把对一些国家是成本的老龄化,转换成了巨大的财富和收益。

  各位一起努力来抓住这样一个掘金时代,我个人认为中国未来的养老应该是老有所为、带病延年、修身养性、无疾而终,健健康康地活一百岁,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22 新农股份 002942 14.33
  • 11-15 新疆交建 002941 7.18
  • 11-06 贝通信 603220 --
  • 11-06 中国人保 601319 --
  • 10-31 迈为股份 300751 56.6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