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金融开放不会造成国内银行的外资化

连平:金融开放不会造成国内银行的外资化
2018年06月15日 15:42 新浪财经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

  交通银行创立110周年专场”于6月15日在上海举行,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出席并演讲。

  中国金融开放后,有人担心国内银行会被外资化,但连平认为并不会,“我们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有这种现象,或者说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非常小。”

  原因如下:首先,中国银行业的规模和实力应该说是全球最大的。第二,中国的国有资本现在在银行业中间的优势地位,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不可能根本改变。第三,监管政策不是一放了之,监管还是有一系列非常审慎的安排。第四,目前中国银行业虽然有许多困难,有许多压力,但总的来说平稳运行。

  以下为演讲实录:

  连平: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刚才四位领导、专家做了非常精彩的演讲。说实在我还听得意犹未尽,很有启发,包括金融中心,包括控股公司的建设等等这些方面。我在这里跟大家交流的是关于当前正在推进的金融开放,主要是银行业的开放,跟大家谈一点想法。

  今年年初以来,金融开放这个话题比较热门,我们的监管部门随后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有的非常细,都在执行,都在推进。对此市场上总体的反应还是非常积极的,对银行业的开放似乎更为关注一些,因为银行业谈到了未来要以国民待遇对待外资。因此,我也感觉到市场上多少有一丝担忧,也有的朋友打电话来探讨,说这样搞的话是不是未来就可能被外资化了呢?中国的银行业经过未来一段时间的开放和发展,会不会走到外资化的状态?对这个问题我也思考了一下,我想谈几点想法,供大家参考。不一定对,说错了可以批评指正。

  首先,从中国银行业现在的规模和实力来看,应该说全球最大,这一点已经没有疑问。从总资产的规模来看,我们一个国家银行业的总资产已经比整个欧盟全部的银行业的总资产还要大,比美国肯定大,比日本更大好多倍。同时我们的资本状况实力也很强,比如现在美国和欧洲的一些最大的商业银行,它的一级资本大概是2000亿美元上下,而我们这里最大的银行,像工商银行等几家大的银行,一级资本的规模都在3000亿上下。整个从实力来看,外资要使中国的银行业实现所谓的外资化或者是从微观角度来看个别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被外资控制,这种可能性我觉得非常之小,或者说外资基本上没有这样一种实力。我们知道银行业也是一个典型的资本密集型的行业,没有充足的资本、雄厚的资本实力,要想去控制整个行业,或者是对于那些系统重要性机构实现掌控,基本上没有这种可能性。

  第二,中国的国有资本现在在银行业中间的优势地位,我认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不可能根本改变。我们看一些大的国有银行,国有占比是比较高的,大概是四个机构,财政部、社保基金、汇金公司、证金公司,我们有的大的银行,这四家加在一起,股本所占的比重是70%—80%,稍微低一点的也有60%、70%。即使像交通银行这样一种股权相对来说比较分散的机构、比较多元的大型银行,国有资本占的比重也在40%以上。

  我们国家未来长远发展的目标非常清楚,国有经济依然还是要在国家的未来发展中间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但要巩固它的地位,而且它还要进一步地发展,还要壮大。当然这个壮大不完全是规模的概念,还包括它的盈利,尤其是它的质量等等。但是我认为对于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国有股本对它的控制应该说是国家基本的方针之一。尽管我们有些大的国有银行,我个人认为国有股占的比重偏高了,其实这个中间完全是可以释放出来一部分有更多的用处,而不是仅仅以股权持有的形式来发挥它的作用,其实只要达到51%就足够了。

  所以,对于这些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外资要实现控股,这已经不是十几年前的状况了,我认为基本上也没这种可能性。因为它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说这些国有股要能够释放出来,它要放弃它的地位,你才可以最终实现你的控股。

  第三,我们的监管,相关的政策并不是一放了之,监管还是有一系列非常审慎的安排。我们现在说是按国民待遇,但是这中间有非常明确的规定,投资者或者是跟你一起的关联方等,还有一致行动人,你持股的比例要达到5%,或者说累计要达到5%的话,都要经过监管部门的批准。当然监管部门也可以对你进行鉴别,是不是恶意的收购、兼并,有时还得看一看这家外资机构母国的政策对待中资银行在你当地的政策是如何,也要做一些匹配。如果说你是很不合理的监管,我也可以不批给你。所以,这些方面事实上在监管上也都留下了非常审慎的一些安排。

  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我们看到全球许多发展中国家出现过银行业外资化的状况,但是通常它有一个基本的状态,就是这个国家经济出了很大的问题,行业运行非常困难,银行业存在岌岌可危的状况。如果不注入资本来进行拯救,可能这些银行业就会遭遇更大的危机。

  我们知道金融危机是经济危机中间非常严重的一种形式,而金融危机中间最严重的是银行业的危机。所以,对国家政策来说,当银行业面临极大危机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引进一些资本,注入资本让银行业能够平稳下来。所以,我们看到东欧也好,拉美也好,这些国家出现过外资化的状况,但是你去翻一翻前面的这段历史,很清晰,它遇到非常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面,银行业由于遇到非常大的困难,没有别的选择,当然外资进的时候就可以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我要控股,我要达到51%甚至于更多等等。

  在中国会不会有这种情况?我个人认为目前中国的银行业虽然也有许多困难,有许多压力,但总的来说是平稳运行的。我们的不良资产状况、拨备的状况、盈利状况等等各方面的情况,总体是属于比较稳健运行的行业的状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面,毫无疑问,我认为在可预见的将来,我们不会产生像刚才我们讲的发展中国家遇到的情况,会提出一系列相关的需求,我想我们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有这种需求,或者说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非常小。

  反过来我倒是觉得,我们目前这样的一种稳健运行的银行业,多引进一些外资,或者说有一些、一批中小商业银行能够有鲜明的外资的色彩,可能对我们这个行业来说不见得是件坏事,它会多来竞争,还会带来许多新的理念、体制。

  外资银行从目前来看规模上肯定比不上中资银行,但是它在质量上不少地方还是优于我们,还是有优势的。尤其是现在国家提出实施质量发展的一个大的方向,根据这样的要求,我们更多地学习外资银行的一些集约化和精细化的运作方式、理念、体制,我想对于中国的银行业未来进一步的发展,竞争力的提升,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上能够真正提升我们的竞争力,使得我们的银行业不仅是大,而且是强。

  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谢长杉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