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俞孔坚:传统与现代结合用生态智慧建设美丽中国

北大俞孔坚:传统与现代结合用生态智慧建设美丽中国
2018年05月18日 11:54 新浪财经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俞孔坚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俞孔坚

  新浪财经讯 “第八届中关村创新论坛暨第十三届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论坛”于2018年5月18日在北京举行。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俞孔坚出席并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俞孔坚:我本身是北大的教授,同时在中关村创办了企业,我是第一批入驻海淀留学创业园的创业人员,也是第一批创业毕业的十家企业之一,企业规模从1达到600人。

  从中关村几个科技园区开始,中国科技园区有许多都是我们设计的——如:生命科学园、丰台科技园,等等。

  这些园区的设计理念就是通过营造生态型的园区来形成创新、创业的环境;土人设计本身也是在中关村的创新环境中孵化出来的企业,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用生态智慧建设美丽中国。中国面临着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水污染的问题,洪涝的问题,地下水下降问题,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还有雾霾问题等等,这么多问题用什么样的创新方法去解决呢?

  习总书记提出美丽中国建设,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城市的环境像海绵那样自然渗透、自然积存、自然净化,这都为我们的未来业务的发展指出了创新之路。未来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一场革命,需要打破常规,通过创新来实现:

  常规的工业化的解决途径是单一的、灰色的工程化的解决。比如说防洪就修防洪堤、排涝就管道、处理污染就建污水处理厂,这些技术都非常先进,工程水平达到世界一流,但这些工程措施并不足以解决我们复杂的生态和环境问题,我们还需要有基于生态智慧的创新途径,来系统地解决问题,再造秀美山河。

  土人设计(Turenscape)的创新之道——我们在中关村创办的企业叫土人设计——其重要的创新工作是萃取传统生态智慧,来系统的、大面积的解决当代的生态和问题。众所周知,青蒿是中国传统的一种药,难以定量,不能规模化生产,无法实现标准化,而屠呦呦最大的贡献在于把传统中药提纯、标准化,而成为可以用现代工业技术大规模生产的青蒿素。

  同理,过去二十年,土人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萃取传统生态智慧来系统地、大面积地解决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指出的:中国有非常悠久的生态传统,需要我们去挖掘和发扬。比如造梯田和桑基鱼塘智慧,用来解决水涝的问题。我们经过模式化提取,量化设计,进行POE检测,然后得出一系列模式和标准化的设计,最后变成工程模块,形成了一批专利设计,制成标准化的图集,以便大面积推广应用。

  举个例子:“海绵城市“ 建设中,我们率先提出用绿色海绵来解决城市内涝和面源污染的理念并开展了系统的创新设计。常规途径用管道迅速将雨水排掉,但中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我们只有世界7%的淡水资源要养活20%的人口。我们必须把水留下来,必须从源头开始就地留下雨水。这是我们在武汉江夏五里界做的规划。常规的途径是将城市基地三通一平、埋管道、把水排掉。而我们提出保留原有地形和场地上的大量坑塘,把水留下来,仅此一项,就可以减少15%的造价。同时,在地表建立一套绿色海绵系统,这个新区在去年和前年得到了考验,武汉大面积受到洪涝灾害,我们设计的社区则避免了涝灾。这正是利用生态的智慧解决当代城市问题的鲜活范例。

  要知道,这套水系统自我净化,自我渗透,自我积存,正是在20年前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进行了第一次尝试。在生命科学园区,我们尝试用湿地收集和净化雨水和中水,而且形成景色优美的办公园区,大家可以来此参观游赏。这是我回国后做的第一个园区,我们把这样的理念和智慧在全国进行了广泛的推广。如,我们用绿色海绵技术来治理城市的土壤污染。

  这样的生态城市其实可以从家里开始。中国花了1/3的能源供给600多亿平方米建筑的空调降温、取暖和加湿器,如果所有的建筑是节能的、绿色的,那么我们可以省下中国1/3的能耗,这将是多大的贡献啊。如何来实现呢?我们做了这样一个示范工程:这是常规的阳台,收集屋顶的雨水和太阳能,并利用它们进行灌溉,阳台变成了生产性的菜园。雨水同时可以进入室内的客厅,室内这道墙是生态墙,用雨水进行浇灌,生态墙可以降温,这房子在夏天不用开空调,冬天不开加湿器,同时雨水和石头的结合会释放一种气体,这种气体叫土气,可以治疗抑郁症。这种生态墙可以持续生长,从2010年到2018年,现在已经变成这样了。这套工程技术生态内容融合在设计中,可普及性较强。现在这里已经变成参观点,经常有人前来参观。如果每家每户都节省能源的话,我们可以省下30%的能源消耗。

  我们另外一套创新设计,是水流过程减速、消纳、适应,水生态系统修复技术。常规的排水工程是过程加速,河道、管道直排,追求快速把水排掉,在这个过程中水留不下来,生物多样性得不到繁衍,生态服务得不到发挥,生态系统被破坏了。我们提出更生态的方法,让水流慢下,系统地发挥水生态功能。这是贵州六盘水市60平方公里的城市,我们规划通过建设更多的绿色河道,形成一个地表海绵系统。这是原来用于快速排水的河道系统,污染严重,这是经过设计改造的生态净化系统,让水流慢下来,劣五类水从上游流到下游变成三类水,人们可以游泳。

  我要介绍给大家的第三个创新技术模块是应对洪水的末端弹性适应:生态防洪技术。现在的防洪大多严防死守,当然在某个时期、某些地方为保障安全,是有必要的。但是在生态文明的理念下,我们需要有更生态的方法来解决,建立与洪水相适应的水弹性景观,洪水可以淹没,城市富有人性和亲水性,将防洪与生态保育、游憩功能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浙江台州永宁江,我们通过生态防洪设计,营造了与洪水为友、富有韧性的、优美的城市公园。

  我要介绍的第四个技术模块是加强型人工湿地系统:水生态净化技术。现在的城市通过建立大量的污水处理厂来解决工业污水的问题,这当然非常必要,但同时,中国大量的地表水污染严重,主要是富营养化,如果用工业技术处理的话,脱磷脱氮非常困难,成本巨大。最好的方法是用生态过程来解决,用生物方法脱磷脱氮。这是土人设计的上海后滩公园案例,污染水经过落水墙,自然曝氧曝气,进入梯田湿地生态净化系统,水从劣五类水变成了三类水,每天每公顷可以净化800吨污染的河水。

  我们用创新的理念和创新的设计,进行全国的海绵城市建设和生态修复工程,现在已经在全国200多个城市进行大面积推广,也被美国、俄罗斯等世界10多个国家作为先进设计推广应用,因此在国际上获得了28项国际权威的奖项,其中有19个工程被列入世界权威教科书的优秀范例。2016年应邀在美国一书与科学院院士大会上作专题报告进行介绍。我们从中国传统智慧中获得的生态设计灵感和创新设计,并走向了国际,并引领了国际同行。

  2016年,由于其在世界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领域的杰出贡献,俞孔坚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成为继续胡适、钱学森、李政道、丁肇中等杰出华人之后,进入这一国际崇高学术殿堂的又一位中国学者。并应邀在大会发表生“存的艺术:中国传统智慧的当代复兴”的主题演讲

  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将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修复国土,再造秀美山川,实现美丽中国。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