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投资者是化解压力拯救股市关键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0日 04:47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
官建益 火热的八月,投资者冰冷的心。媒体记者这样的形容并不过分,在经历了4个多月的大幅调整以后,近期市场本来可以期待的反弹已经变成低点越来越低的反复振荡,让投资者心力交瘁。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尽头?
投资者始终将落实国九条中解决股权分置的问题当作市场转势的希望,尤其是要保护流通股股东利益的承诺更被视为救命稻草。然而,人们对宝钢国有股减持试点的希望终于落空,解决股权分置仍需时日。 等来的是央企整体上市。据说这样的金融创新将成为央企未来改制上市的主要方式,只是这样的操作从最优秀的宝钢一开始就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同,那未来的100多家央企整体上市又会怎样? 宝钢采取高价增发也许是企业本身所无法决定的。更有报道说,如果采取大比例配股的形式,则国有股比例会被稀释,国有资产会流失云云。不知道这是怎样的一种逻辑,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解决“一股独大”问题难道不是央企上市的一大动因吗?怎么会害怕国有股权被稀释?如果没有社会投资者的高溢价入股,宝钢的净资产怎么会有如此高的提升?这到底是国有资产流失还是投资者为国有资产作奉献? 实际上,央企上市有其必然性。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走股份制的发展之路是必然的。这从党和国家关于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股份制的论述中已经有了答案。而且。目前的196家央企,绝大部分企业的盈利能力还是不错的,加上属于国家的重点建设企业,不少企业还存在一定的垄断性质,这些企业的上市应该可以给市场带来一些机会。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利用整体上市这一基本思路,采取多赢的方式上市。在这一方面,作为非央企的TCL倒是做出了较好的示范,关键的一点是这样的整体上市充分照顾了原TCL投资者的利益,良好的示范效应造成了市场的普遍认同。(虽然该公司整体上市以后又搞分拆上市的做法受到市场质疑,但这应该是整体上市以后的事情另作讨论)。 资本市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当市场不具有赚钱效应的话,资金自然就会流走。看看流向香港炒股的资金,看看流向房地产市场炒房的资金、看看流向其他领域的资金,沪深股市如果不能成为聚宝盆,那就有可能水流盆干。 如何正确加以利用,推动央企的整体上市就显得更为重要。并不是央企需要上市就不顾市场的承受能力,大干快上;而是要考虑市场的需求,制造最好的上市产品,刺激市场的需要。 要解决目前的问题似乎并没有想象的复杂,只要充分照顾投资者利益,不管是高比例换股的TCL模式、还是整体上市后对投资者利益的照顾承诺、或是低价大比例配股(增发),还是从根本上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只要能形成赚钱效应,市场的承受能力就会大幅度提高,央企整体上市才可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8月20日 第五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