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管理你的胃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30日 13:21 经济观察报

  谢忠道

  法国当今最知名的美食评论家叫FranoisSimon,此君长相如何没人见过,一般知道他大约40岁,中等身材。他为费加洛、巴黎第一电视台等媒体写美食评论,匿名吃餐厅是他的工作,每周他当密探上餐厅吃饭,从米其林三星到路边的沙威玛可丽饼都不放过,据说一年得吃上数百家餐厅。他文笔犀利幽默,自成一格,对餐厅的赞美与批贬绝不手软,是法国新派美食评论的代表人物,也是米其林指南以外,少数对法国餐厅有着举足轻重影响力的人。

  他的美食评论有时不单是就餐厅批评,经常引进一些饮食概念,是传统观念深厚的法国文化里少数在饮食论述中引入时代趋势的作者。最近他接受访谈,记者问他如何在密集享受大餐的同时,还能维持对美食的欲望和不发胖的身材。

  他开头就说:均衡的饮食、轻松的用餐、定时定量、固定运动……可是他认为经常被人忽略的一个概念是管理胃口。

  法国当下最有名的媒体宠儿厨师是CyrilLignac,三十来岁的年轻人,出的食谱本本畅销,后来兼卖起锅子代言食品,其人气之盛相当于英国的明星厨师JamieOliver。去年在法国M6电视台做了一个节目:去各学校的学生餐厅了解为何学生不吃食堂的午餐(至少50%以上最后都倒掉沦为厨余),并希望能找出改善之道。

  他在冷冻食物、粗糙做法、卖相不佳等等因素里,找出更具体的问题所在:小学生经常在上午10点左右就产生饥饿感,用零食止饥(而非充饥),这些零食通常是高热量如巧克力的甜食,止饥同时也止住了胃口,于是午餐就很不容易有好的食欲。他也得出一个简单却被父母轻视的小道理:教育孩子如何管理自己的胃口。

  这两位美食名人不约而同地用了Gestion这个法文字,其意义和英文差不多,可以解释成 “管理”或是“经营”,一日三餐,我们吃的东西的质和量,在今日食物早已不舆匮乏的时代,在今日各种零食点心以各种名义商业广告手段入侵生活刺激消费的时代,我们的饮食方式是不是该像理财一样,有一个经营管里的理念,避免饮食过度,同时保持对美食的欲望?

  如果我们略略思索一下,人们在历史上对三餐的生活习惯其实并非如此固定。欧洲中世纪时,一般人只有两餐而非三餐,固然是因为当时食物匮乏,也因为生活条件所限,由不得口腹之欲的任性,想吃就吃,爱吃多少就有多少。匮乏形成生活习惯,对于食物,除了达官贵族富豪商贾以外,人们只能求量上的温饱,很难要求品质的好坏。

  两餐变三餐的形态随着工业革命、都会生活、物资大量生产而出现,大批因工业致富的中产阶级形成,都会市民不直接参与食物的生产,食物和土地劳动的关系不再是“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走路”那样的直接,都会市民对食物的感情也没有过去农民有着“粒粒皆辛苦”的情感,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的时代就来临了。

  从欧洲的角度来看,如果法国的美丽年代是这个生活价值的巅峰期,二次大战后进入消费时代,藉由广告商业活动的刺激,对于食物的欲望受到更夸张更不理性的鼓励,消费,是经济成长的论调耳熟能详。吃,不再是为了充饥,是因为应酬、无聊、压力、郁闷、广告,或是单单只因为想吃。大量的食品零嘴,制作各种简易方便的包装,明示暗示你“随时随地,尽情享受 ”的生活乐趣,不断地膨胀放大的是消费的欲望,而不是真正的为吃而吃的“食欲”。当食物一如金钱一样,过于丰盛,超过所需,欲望和胃口也就像猛虎出闸,难以驾驭控制。

  然后开始出现 “吃了去吐再吃”的不合人性不合生理自然的怪异行为。接着是大量狂吃狂做健身房运动的行为,健身房是为了将吃下肚的东西消耗,不是为了运动本身的愉悦;狂吃到饱是因为健身房可以保证身材不变型,而不是因为吃本身的乐趣。不管是吃还是运动,其价值都被扭曲,而变成恶行循环的一节。或是另走极端的瘦身减肥乃至厌食。人和食物、食欲成为一股纠缠不清的关系。

  法国的美食评论和名人提出这样的思考:对已经没有饥荒恐惧的我们,是不是该回归到最基本的人与食物之间的关系?回归到“吃”是为了这件行为本身的愉快,还是为了享受食物本身的味道这样最自然最基本的心理与生理需求呢?

  管理是为了量,经营却是为了质,以对食物的质的满意为标准,而不是对量的达成。管理经营你的胃口,不是为了当一个食物的清教徒,而是做一个正确健康的美食主义者,让身体成为一具享受美食的媒介工具,而不是担心发胖致病的恐怖敌手。

  说穿了,管理胃口不过就是我们熟知的那个饮食老套:不在用餐前吃零食,均衡而不偏食的饮食习惯,不过度饮食。让身体自然产生对质与量的控管机制,让生理达到和谐而无负担的运作。

  有句谚语:胃口是最好的食物。没了胃口,再美味的食物都叫人食之无味,于是食欲的养成在我们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更需要一点智慧和理性。

  懂得管理你的胃口和食欲,并不是反对享受零嘴的乐趣,也不是鼓励对美味的禁欲节制,而是让你懂得将感官维持在最好的状态和敏感度下,慢慢且尽情地享受每一口饭,每一道菜。不为其他,只为让每一口美味可口的食物都值得细细品尝。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