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界坏搭档之五:麦克尼利&詹德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0日 11:58 《环球企业家》杂志 | |
CEO的职位是张魔椅,在缺乏预警机制的情况下,下属一味固守自己的份内行为将助长CEO的个人欲望 爱德华.詹德(Edward J. Zander)得到了梦寐以求的CEO宝座,但不是在令他扬名立万的Sun公司。 Sun的首席执行官斯科特.麦克尼利(Scott McNealy)曾力排众议,坚持公司的业务方向是开发自主标准的服务器芯片和操作系统;而正是詹德创造出Sun公司著名的宣传语:我们是“.com”中的那个圆点。 如果公司中有谁能有与麦克尼利平起平坐的话,那么这个人就一定会是詹德。绝大多数时间,麦克尼利都是乘坐飞机四处兜售Sun“网络就是计算机”的理念。而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詹德的工作就是负责每天的具体运营来保持Sun全速前进。 1987年詹德作为市场营销副总裁加入Sun公司。他先是把公司的软件业务Solaris操作系统调理得颇为成功,随后在1995年掌控了Sun公司最重要的电脑业务,自此,Sun的市值从90亿美元爆增至1000亿美元。 三年后,詹德被麦克尼利任命为首席运营官。 风头正健的詹德有时显得过于清醒了——他主动向别人强调“斯科特就是Sun,Sun就是斯科特。”但所有人都知道,四处抨击微软的麦克尼利是公司公众形象,而詹德则需要脚踏实地把梦想变为现实。如果公司在业务上有任何一点儿纰漏,詹德都能够察觉;第二天早上8点他会和主要销售负责人进行电话会议,了解大客户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麦克尼利对外界关于詹德在公司地位的设想很不满意。“我并不知道什么2号人物,在这家公司里我设定了合理的管理结构,首席运营官、首席战略官、首席技术官和人力资源经理都是直接向我汇报的——我会把自己的孩子们排列座次吗?” 这个并不恰当的比喻说明麦克尼利感觉到自己地位受到了威胁,他需要向人们强调只有他才是Sun公司的唯一核心。 同时,在为大型IT公司制定业务方向和重整业务结构方面,詹德越来越有经验。2001年他变得十分抢手,名字出现在许多公司的目标名单上,这其中包括IBM等IT巨头。“我相信他每天都会接到不少猎头公司的电话,” 在一次采访中麦克尼利半开玩笑酸酸地说道,“我的确有一些妒嫉。” 詹德开始并没有选择离开,他希望自己能够有机会执掌这家自己一手经营起来的IT巨头。 倔强的麦克尼利不会给他任何机会—— 随着整个IT行业的低迷,Sun的业务大受影响,但麦克尼利却认为这只是短暂的寒流,公司应继续为广阔市场加大投入和生产。詹德和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比尔.乔伊苦劝麦克尼利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如何度过行业寒冬,不应好高骛远。 詹德在一次会议上提醒麦克尼利,思科公司(Cisco Systems Inc.)首席执行官约翰.钱伯斯(John Chambers)私下里告诉他,该公司的销售已经大幅下滑。2001年3月詹德也为Sun公司制订出裁员20%的计划。 但麦克尼利一次又一次拒绝了这些建议,导致管理层离散。 作为一名实干家,詹德不能够认同麦克尼利这种总把梦想挂在嘴边的CEO。长期以来分工的不同使得他们对Sun公司管理上的分歧越来越大。他认为任性、赌博式的管理将会给公司带来惨败。 但詹德那些主动强调麦克尼利重要性的行为,实际上对麦克尼利的个人野心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发现自己永远不可能成为Sun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后,2002年6月,詹德离开了Sun。 好在摩托罗拉(Motorola Inc.)在这个时候恰恰需要能够将一家大公司高效运转起来的人。詹德在这里获得了高度认同,2004年1月份他成为该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提升个人价值是最重要的——詹德做到了,但Sun付出了代价。(王嘉峥/文) (文/《环球企业家》□ 出自:2004年11月 总第104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