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界坏搭档之二:威尔&迪蒙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0日 11:58 《环球企业家》杂志 | |
当一个人大权在握的时候,过分在意个体利益很容易伤及对搭档应有的信任 2004年1月,摩根大通银行(J.P. Morgan Chase)宣布,将与芝加哥的美一银行(Bank One)完成银行业历史上的第二大交易,规模直逼美国银行业巨头花旗集团(Citigroup)。 这个行为被业界看作美一银行董事长兼CEO詹姆斯.迪蒙(James"Jamie"Dimon)伸向其精神教父桑迪.威尔(Sanford Weill)的复仇之剑,也使得威尔和迪蒙的恩怨成为领导层因个人利益失和的典型案例。 事情始于1998年。当时,花旗公司和旅行者集团涉及730亿美元资产的合并引起了华尔街极大争议。分别由桑迪.威尔和约翰.里德主掌的两家公司风格迥异,但合并后高层之间相安无事,并没有产生权力纠纷。 问题出在旅行者集团内部。新的花旗集团成立7个月后,威尔和里德以联合执行官的名义宣布,负责花旗全球投资和公司银行业务的迪蒙即将离任。作为当事人,迪蒙事先显然毫不知情--他对公司的决定表示“惊讶”。 迪蒙卸任后,花旗的市值两周之内蒸发了110亿美元。华尔街看好迪蒙的人质疑花旗如何弥补迪蒙离去后的损失。 事实上,旅行者与花旗合并之后遭遇了不少变数:当年7月,美国套利交易普遍低迷,市场徘徊在崩溃边缘;8月,俄罗斯宣布卢布贬值,拒绝支付花旗3亿8千400万美元的巨额债务。 尽管如此,这并不是花旗炒了迪蒙鱿鱼的全部原因。据花旗银行的一位前高层透露,里德对迪蒙的一意孤行一直耿耿于怀。但更为微妙的是威尔和迪蒙的关系。从1985年进入美国快递时起到旅行者集团再到花旗集团,迪蒙师从威尔已经十几年,两人情同父子的感情早已在华尔街传为佳话。 但是,这段感情却在1990年代中期开始变质。迪蒙担任Smith Barney董事长后,威尔不再像原来一样凡事都要问问迪蒙。两人关系于1997年走向恶化。当时,威尔的女儿杰斯卡提出担任资产管理部负责人,并想进入Smith Barney执行委员会,而迪蒙则认为她经验不足而一口回绝,杰斯卡一气之下离开了花旗。 这让老威尔心有怒火。随后不久,他便聘用了TIAA-CREF的汤姆斯.W.琼斯负责资产管理部,并将该部门从Smith Barney中剥离开来,绕开迪蒙直接向自己汇报。 1997年9月威尔以9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所罗门公司(Salomon)。迪蒙并不看好这宗买卖,但威尔没有吸取他的意见,认为所罗门成熟的国际业务能有利于旅行者的全球业务——直到后来威尔才发现自己对陌生的海外市场束手无策。 而最让迪蒙难以接受的,是威尔把所罗门原有领导者德里克.马格翰纳入新公司的管理层,这不仅直接削弱了迪蒙的权利,也成为后来公司低效运行的隐患。从两个公司合并开始,迪蒙和马格翰的关系就一直处于低潮。 也是从这时开始,威尔对于分权管理模式表示偏爱,成为日后花旗集团联合执行官局面的前兆。 1998年4月,经营全球消费者业务的旅行者集团并入花旗公司,成立花旗集团。但在管理层的人事变动上,迪蒙受到冷落:他被排斥在了花旗集团的委员会之外:“这不公平,旅行者是我和威尔一起创建的。” 也许为了做点补偿,花旗集团董事长的职位留给了迪蒙。而实际上,向迪蒙汇报的只有CFO一个人,他成了一个有名无实的董事长。 尽管仅仅享有三分之一的决策权力,迪蒙还是精心打理着合并后的公司业务,但不久后,迪蒙再一次在用人问题上和威尔发生矛盾:威尔提出让自己42岁的儿子马克监管债券套汇交易,但迪蒙却不同意。显然,他很不欣赏威尔任人唯亲的做法。 此时,花旗由三个人管理决策,再向两个人汇报的管理机构无疑过于庞大,导致了合并后运作效率一直十分低下。马格翰曾对此讽刺道:“我觉得这局面很糟糕,五个人同时呆在一个房间里太拥挤了。”花旗集团近140名管理人员也纷纷要求改变臃肿的高层管理机构。 于是,10月的一个星期天,威尔和里德客气地把迪蒙请出了花旗。“所有公司合并案里,高层与人相处的能力要远比个人能力重要。”迪蒙离开花旗后,里德透露了他和威尔做出此番决定的原因。(庄思思/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