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界好搭档之三:盖茨&巴尔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0日 11:58 《环球企业家》杂志 | |
两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是远远不够的,取得成功需要共同应对来自员工和董事会的质疑 1980年,当史蒂夫.巴尔默(Steve Ballmer)在比尔.盖茨(Bill Gates)的鼓动下辍学加盟微软(Microsoft)时,他不会想到,24年之后他不仅尝到了世界上最值钱公司的总裁、CEO的美妙滋味,而且还享受到和旧时同窗一起被誉为商界最佳拍档的殊荣。 盖茨生性内向,巴尔默性格狂躁,热衷于社交,他们的共同爱好是:数学、逃课、和好成绩。期间,巴尔默循规蹈矩地完成了他的哈佛生涯,盖茨则辍学和保罗.艾伦创办微软。 后来,这个醉心研发的天才发现除了产品开发,还要费尽心思考虑如何雇用合适的人才帮手、如何给产品制定合适的价格……从不善长此道的盖茨想起了巴尔默,那个一直热衷于管理的大嗓门家伙。在盖茨的游说下,巴尔默离开了斯坦福,开始了微软生涯,不久后便成功收购西雅图电脑产品公司的DOS操作系统,这对微软后来的成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不是盖茨一味坚持,巴尔默的加盟决不会如此顺利。而进入微软后,对技术一窍不通的巴尔默在充满“技术天才至上”企业文化的公司里遭到了技术人员的抵制:巴尔默正在推行的薪酬改革计划被迫搁浅,即使他后来花了六年时间才推出的Window3.1在市场上大受好评,也没能为自己获得应有尊重。 于是,巴尔默在1992年从操作系统开发主管退回到自己的老本行,担任销售与市场执行总裁。事实证明,这个位置更能发挥他的潜能,在Windows95的推销以及微软全球庞大的销售体系的建立上,巴尔默向微软充分证明了自己不仅能成为总裁办公室的成员,还能独当一面。但董事会坚决反对这么快就让巴尔默当总裁。直到1997年,巴尔默母亲的去世让盖茨最终下定决心,允诺给与当时遭受沉重打击、心情低落的巴尔默总裁的职位。 这一提议足足让董事会考虑了半年之久,毕竟,要让员工接受一个相当情绪化、口无遮拦、行事冲动的总裁,不是件容易事。而且,其时的微软正被反垄断官司弄得焦头烂额,巴尔默却火上浇油,公开侮辱司法部长珍妮特.雷诺,让微软本已饱受贬损的公众形象一落千丈,而巴尔默的公信力也随之降到冰点。 事情最终还是由盖茨出面解决。他向董事会保证,这位老同学将会改善自己的举止行为,并极力说服向巴尔默汇报的高管,使他们相信对巴尔默的新安排——“他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热爱共同的工作。”——盖茨甚至动用了他和巴尔默之间的友情。 这一招相当奏效,1998年7月,巴尔默出任微软总裁,统领除了首席技术官之外的所有高管。 为追赶互联网浪潮,上任不久的巴尔默即推出了代号为“Vision Version2”重组计划。没有人不佩服他的勇气,这一次,巴尔默要将微软根深蒂固的“以产品、技术为中心”的企业文化转变为“以客户、服务为中心”。他出任总裁后一改往日态度,让员工慢慢接受了他的理念,员工甚至听从他的要求,开始走出办公室,去拜访消费者。但为巴尔默赢得更多筹码的,是用户对微软产品的再次肯定。 巴尔默履新总裁后,盖茨曾对助手说,他没有机会成为CEO了,因为微软更需要一个懂技术的人来担当CEO。但看到巴尔默的成绩后,盖茨谦虚地说,“我是二把手,我提出的建议举足轻重,但做决定的是史蒂夫。” 盖茨萌生退意,将CEO的权仗移交给了巴尔默。 事实上,盖茨和巴尔默也没少发生争执。巴尔默进入微软之初,提议扩充人员,遭到了盖茨的反对。而巴尔默担任CEO后,盖茨也并没有给足这位老校友面子,屡屡反对他提出的每项既定措施。在是否按照通用电气的组织结构进行公司调整的问题上,两人更是出现了严重的分歧。不过,他们总能找到双方的共同点,及时达成妥协,这些冲突丝毫不影响两人在公众心目中“最佳拍档”的形象。(庄思思/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